文章來源:信報  - 中大醫論 07/23/2021

孔慶瑜醫師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教學助理

 

淺談中醫與酒

 

中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相傳早在先秦時期已經出現釀酒的技術。民間風俗中,飲酒講究時節,不同的節日飲不同的酒。以剛剛過去的端午節為例,《明宮史》記載:「初五日午時,飲朱砂、雄黃、菖蒲酒,吃糭子。」初五指的是端午節,端午節正值仲夏,天氣炎熱,疫癘之氣流行,人們容易染病。朱砂、雄黃、菖蒲本為藥材,端午飲朱砂酒、雄黃酒或菖蒲酒可以辟邪驅毒,民間甚至流傳了「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的說法。

 

百藥之長

「醫」字從「医殳」從「酉」,「酉」就是酒。《說文解字》指出「醫之性然,得酒而使……酒所以治病也」,說明古代醫者慣以酒來治病。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更有〈湯液醪醴論〉的篇章。什麼是「湯液醪醴」?明代《類經》是這樣解釋的:「湯液醪醴,皆酒之屬。」醪是濁酒,醴是甜酒,而湯液就是清酒一類。由此可見,酒與醫療有着密切的關係。

 

酒,古代常以五穀來釀製。五穀主要包括大米、小米、黃米、麥、豆類,這些均為日常主食,本來就有養助身體的功效。《本草綱目》認為酒味辛甘,有升陽發散之特性,加上其氣燥熱,能夠勝濕祛寒,因此有開鬱消積、通膈噎、散痰飲、治泄痢及止冷痛的功效。若適量飲用,可以和血行氣,壯神禦寒,具有養生防治疾病的益處。自古以來,人們便喜愛以不同的藥物來浸製各式各樣的藥酒,例如十全大補酒、五加皮酒等,以達到強身健體的保健養生效果。

 

此外,中醫在遣方用藥治病的時候,亦會以酒入藥製藥。例如《金匱要略》的瓜蔞薤白白酒湯,是個治療胸痹心痛的名方。顧名思義,酒是此方重要的組成。煎煮此方藥時,必須加入白酒同煮,利用酒的辛散來加強全方行氣通陽散結的力量,透過宣通胸中的陽氣,解除因胸中陽氣不通所引致的疼痛。除了以酒入藥,中醫還會以酒來炮製藥物,從而改變藥物的特性,或增強藥物活血通絡的作用。就以中藥大黃為例,生大黃主要功效為瀉下通便;在酒製後,大黃瀉下的力量雖減弱,卻增強了活血通絡的作用。因此,臨床上多用生大黃瀉下,酒製大黃則兼能活血祛瘀。由此觀之,酒的藥用價值確實不容小覷,《漢書》更稱酒為「百藥之長」。

 

不應喝醉

然而,酒能益人,亦能損人。據《黃帝內經》所言,經常以酒為漿、醉以為常的人,身體年到半百歲就會衰弱。《本草綱目》亦明確指出飲酒過量的弊端:「痛飲則傷神耗血,損胃亡精,生痰動火,若夫沉緬無度,醉以為常者,輕則致疾敗行,甚則喪邦亡家而隕軀命。」故此,飲酒必須有度,何謂有度呢?《論語》有云「唯酒無量,不及亂」,每人的體質不同,酒量也不同,故無法定量酒的多少,但切記不應該喝醉,因醉則亂,輕則患上疾病,影響健康,重則賠上性命。

文章來源:信報  - 中大醫論 06/11/2021

呂國安醫師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專科診所暨臨床教研中心診所經理

 

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 談中醫天灸療法

時值6月,香港已經一派炎熱之象;到了三伏天,中醫會使用天灸療法治療寒性的疾病。

 

所謂「天」,是指借助時令之氣治療人體或預防保健。早在南北朝時期《荊楚歲時記》中有記載:「八月十四日,民並以朱水點兒頭額,名為天灸,以厭疾。」至宋代《針灸資生經》中可以見到現代「天灸」的雛形,把搗碎的旱蓮草用銅錢壓在穴位上,外面綁上布固定,待其發泡。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記載在八月朔日收取露水,敷在膏肓穴治勞瘵,謂之天灸。可見中醫運用天灸預防疾病、強身健體的歷史十分悠久,歷史上天灸使用的藥物種類繁多,對應不同性質的疾病。

 

合於天道 借勢使力

至清代《張氏醫通》所載,在夏季三伏天中用白芥子塗在肺俞、膏肓、天突等穴位上,治療寒性的哮喘。現代中醫主要使用溫熱藥物敷在穴位上,治療各種寒性疾病,例如鼻敏感、哮喘、咳嗽、消化不良、慢性腹瀉、便秘、月經病、手足冰冷、痛症等。

 

中國傳統思想一向重視天時、地利、人和,天灸療法正是善用天時的體現。夏至雖然是天地陽氣最旺盛的時節,但是陽氣處於一種外散的狀態,不易聚斂運用。自然界的陽氣升極則降,故夏至之後陽氣開始下降潛藏。三伏天是夏至後的三個「庚日」,處於小暑至立秋的期間,天干中「庚」屬金,有「收」、「降」之意,三伏天的「伏」字也表達了陽氣漸漸伏藏的意思。經過初、中、末三伏之後,天地陽氣不斷下降收藏到地下,至立秋入秋,處暑而暑氣盡,天氣漸涼,人體的陽氣也順應天時轉入收藏。

有人認為外敷藥物不用吃進去,不用那麼講究,實則不然。清代藥物外治專著《理瀹駢文》言:「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藥,亦即內治之藥。」天灸外敷藥物也必須依據醫理和藥性去選擇。例如外敷藥物「必得氣味俱濃者方能得力」,「必得通經走絡,開竅透骨。拔病外出之品為引」,所以天灸藥物中使用了附子、白芥子、細辛等氣味濃且走竄力強的藥物外透體內的寒氣;針對陽氣的虛損,使用肉桂溫補腎陽,引氣歸元。

 

敷貼穴位 因人而異

天灸敷貼的穴位因人而異,醫師根據身體狀態的不同選用臟腑相應的穴位,令治療更有針對性。

身患虛寒疾病之人,可以藉助敷貼溫熱藥物的力量疏通經絡,溫通臟腑,祛除體內寒氣,並借自然界的陽氣潛藏之勢,把自然界的陽氣潛藏到人體內,補助人體陽氣,進而減少寒性疾病的發作,達到「冬病夏治」、強身健體的作用。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抗疫扶正天灸療法運動」

初伏︰7月12日(星期一)

中伏︰7月21日(星期三)

加強灸︰7月30日(星期五)

末伏︰8月10日(星期二)

查詢:3943 9933

文章來源:信報  - 中大醫論 19/03/2021

姜元安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教學部主任

 

「穴位」與「氣穴」 - 姜元安教授

針刺治病的基本方法是將毫針刺入人體某一部位(點),然後運用一定的手法操作。毫針所刺入之部位,稱為「穴」。在《黃帝內經》中,「穴」有不同的稱謂,如「氣穴」、「氣府」、「俞」或「腧」、「輸」等。今時今日,人們皆以「穴位」稱之,英文則為point或acupoint。單從對「穴」之稱謂來看,已經反映了2種不同認識方法。現代之稱謂,只是重視「穴」所在的解剖學定位;傳統之稱謂,重視的是「穴」所具有內在之本質──「氣」。

 

從「道」層面入手

 

從文字考證而言,「穴」具有2個特點,一是「空虛」,二是「通達」。空虛為「道」之體,通達為「道」之用,因此「穴」同時具有「道」之體與用。要認識刺「穴」治病之原理,必須從「道」的層面入手。

 

如果從「道」之層面來認識針刺的治療原理,則不難理解為何《黃帝內經》將針所入之處稱為「氣穴」。《素問.氣穴論》曾云:「氣穴三百六十五,以應一歲……凡三百六十五穴,針之所由行也……肉之大會為谷,肉之小會為溪。肉分之間,溪谷之會,以行營衞,以會大氣。」清楚指出「穴」乃氣之所會,故《氣穴論》又有「溪谷三百六十五穴會」之文。從「以行營衞,以會大氣」可知,「穴」乃營衞二氣相會之處。衞氣乃「浮氣之不循經者」,故行於脈外,而營氣則是「精氣之行於經者」,故行於脈內。但二者卻能藉由經穴而達到「陰陽相隨,外內相貫,如環之無端」的狀態。

 

「營行脈內,衞行脈外」,營衞之行,以經脈為通行之道,如環無端。「穴」乃經脈內外營衞之氣相會之處,故又稱「經穴」。《素問.氣穴論》所說的「凡三百六十五穴,針之所由行也」,指出了認識經脈不僅僅在於經脈循行之道,及俞穴在經脈上之定位,更重要的是要明白經脈為營衞二氣通行之道,而針刺之法就是要確保經氣運行如環無端。《靈樞.經脈》所言「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正是建基在「凡刺之理,經脈為始」這一認識之上。所以,能明於此,則知「凡刺之道,氣調而止」。

 

「氣調而止」原理

 

「氣調而止」,是針刺治療之終極原理。只有依從「形而上」之方法才有可能認識並理解「氣」,及與「氣」密切相關之「氣穴」。在臨床施針過程中,古人有「上守機」之要求,《靈樞.小針解》指出「上守機者,知守氣也……針以得氣,密意守氣勿失也」,可見,一個臨床醫生在用針治病時,其取效之關鍵在於能否守住「氣」這一根本。故《靈樞.九針十二原》強調「刺之而氣不至,無問其數。刺之而氣至,乃去之,勿複針……氣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風之吹雲。明乎!若見蒼天。刺之道,畢矣」。

文章來源:信報  - 中大醫論 05/05/2021

河恩惠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助理講師及註冊中醫

 

淺談小兒腦癱

小兒腦癱(Cerebral Palsy, CP)是小兒腦性癱瘓的簡稱,指從母體受孕開始到新生兒時期,因為各種病因引起腦發育缺陷或非腦損傷所導致的綜合症,此病導致運動障礙和姿勢的異常,是目前導致小兒肢體殘疾的主要疾病之一。根據世界衞生組織(WHO)的調查數據報告顯示,在活產胎兒中,小兒腦癱的發病率約為1%至5%,也有研究顯示美國腦癱患兒數為75萬,患病率為2.5%,在中國0至6歲兒童的腦癱患率為1.8%至4%,並以每年4.6萬的速度遞增。

 

本病的致殘率非常高,主要特徵有肌張力增高、關節活動度減少、肢體運動減少,下肢尤其明顯,同時常伴有其他臨床表現,如智力低下、語言障礙、癲癇等併發症,嚴重影響患兒的發展及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fe, ADL),也給家庭造成巨大的經濟壓力,增加社會的負擔。因此,尋找經濟、安全、積極有效的療法,已成為目前廣大醫務工作者的難題及關注點。小兒腦癱的病因病機十分複雜,到目前為止,尚未有治療小兒腦癱的極為有效的方法和藥物,而較多的是以各種康復訓練為主。

 

與多個臟腑有關

中醫將小兒腦癱歸類於「五遲」、「五軟」、「五硬」等範疇。早在《諸病源候論》中,便有「齒不生候」、「數歲不能行候」、「頭髮不生候」、「四五歲不能語候」的記載;《小兒藥證直訣》中指出:「長大不行,行則腳細,齒久不生,生則不固,髮久不生,生則不黑。」《黃帝內經》言「腦為髓之海,其輸上在於其蓋」,腦主神志,支配四肢運動,腦癱多為先天稟賦不足,精血虧虛、髓海空虛所致。《類經》言「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頭」,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脾為後天之本,主運化;肝主藏血,臟腑功能失常,氣血精液生化輸布異常,使精氣不能上注於頭,也可導致腦癱。綜上所述,歷代醫家說法各異,有的認為其病因病機是肝腎虧虛、心脾兩虛,有人認為是胎稟不足、後天失養,總體來說腦癱病位在腦,與多個臟腑都有密切關係。

 

針灸是中國最傳統的醫療手段之一,它於治療腦癱方面的疾病中展現出巨大的優勢和潛力,有確切的療效及副作用較低的特點,對於小兒腦癱的治療有着重要的意義。有研究表示,針刺對於腦癱的治療,愈早介入愈能較好地改善患兒的肢體功能,促進患兒的腦部發育。針灸以其對神經系統的雙向良性調節作用,在治療神經損傷性疾病方面被廣泛認可和採納。有科研結果表示,針灸治療是可以增加神經生長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的陽性表達,可以提高癱鼠模型的海馬神經元密度,從而促進腦癱鼠模型的神經功能恢復。又有文獻表示,針灸可促進機體腦細胞代謝,便於神經元網絡系統重建,改善患兒血液迴圈和運動功能。

 

內外諸多文獻研究發現,針灸對提高患者肌力、改善肌張力、協調運動功能、促進智力發育等方面都有顯著的治療作用,其中尤以頭針為佳。頭針將現代醫學的解剖學和其對應的大腦皮層功能定位為依據,運用臟腑經絡理論,反射性增加皮質區血流供應,改善周圍血液循環,修復受損腦細胞,對於治療小兒腦癱,無疑是一個絕佳的選擇。此外,在給予腦癱患兒針灸治療的同時,再結合推拿、中醫中藥,以及現代功能訓練等康復治療,能使患兒獲得更全面的臨床效果。

文章來源:信報  - 中大醫論 19/02/2021

鍾志豪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發展部主任及註冊中醫

功能性消化不良

香港人平時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亦要適應各種環境轉變,例如轉工、升學、移民等等,容易影響胃部正常蠕動,引起消化不良症狀,包括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灼熱感、稍為進食就有飽脹感,或食完正常份量的一餐後出現食滯感覺,影響日常活動。如果以上症狀持續出現,而經腸胃科專科醫生檢查後,又排除胃部或十二指腸潰瘍、急性或慢性胃炎、幽門螺旋菌感染等腸胃問題,你就有可能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

五種證型

目前西醫對於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一線治療以紓緩症狀為主,可是大部分病人接受西藥治療後症狀仍然反覆,生活作息受嚴重影響。病人久醫不癒亦有機會引起抑鬱或焦慮症狀,害怕因進食而導致胃部不適,結果引致體重下降及無法集中精神,進一步令胃部症狀惡化,造成惡性循環。

然而,功能性消化不良卻是中醫治療的優勢病種。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狀與中醫所謂之「胃脘痛」及「痞滿」病相似,多與稟賦不足、飲食不節、情志失調等因素密切相關。近年有不少研究指出,無論是中藥還是針灸,中醫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療效均能使患者感到滿意。本團隊於2019年發表一項電針灸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之研究。我們把132位病人隨機分為兩組,一組接受電針灸治療10星期,共20次;另一組則為對照組。我們亦處方抗胃酸藥予兩組病人,並指示他們於有需要時服用。經過20次治療後,大概每兩位接受電針灸的病人,就有一位表示症狀得到明顯紓緩。換言之,電針灸有效紓緩胃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之胃部不適。

臨床上,中醫師會根據病人當下具體症狀去辨識屬於哪種證型,以制定相應治療方案,亦即是「辨證論治」。根據「2017年功能性消化不良中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臨床上常見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證型包括脾胃虛寒、脾胃濕熱、寒熱錯雜、脾虛氣滯及肝胃不和。

1. 脾胃虛寒:病人經常在按壓胃部後,覺得胃部不適得以紓緩。他們平時都會覺得手腳冰冷,精神不足,大便亦較爛。

2. 脾胃濕熱:病人經常覺得口乾口苦,但不欲飲水。他們亦會出現惡心、小便黃及大便爛等症狀。

3. 寒熱錯雜證:病人經常覺得口乾口苦,胃部有「囉囉攣」的感覺,亦伴有腸鳴聲,大便多不成形。

4. 脾虛氣滯證:病人經常出現噯氣(打飽嗝),身體困倦,欠缺精神。他們的大便亦比較爛。

5. 肝胃不和證:病人經常覺得肋骨兩側脹滿不適,伴有噯氣。他們亦會覺得心浮氣躁或者時常唉聲嘆氣,胃部不適會因為心情欠佳而發作或者加重。

研究計劃

農曆新年難免大吃大喝慶祝一番,如果你或者身邊親戚朋友有胃痛、胃灼熱、稍為進食就有飽脹感,或食完正常份量的一餐後出現食滯感覺等消化不良症狀,又於過去5年內曾進行胃部及十二指腸內窺鏡檢查,歡迎參加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中醫證型研究計劃。參加者完成所有網上問卷後,會得到價值50港元的超市現金券及一次免費中醫體質諮詢。歡迎電郵到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或者致電9875 4962查詢參加詳情。

Copyright © 2023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Faculty of Medicin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