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信報  - 中大醫論 31/03/2023

林志秀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院長及教授、註冊中醫師

 

心腦血管疾病年輕化 和中醫藥預防

 

近年來不少心腦血管病,如腦中風、心臟病、高血壓等,都有年輕化趨勢。心腦血管疾病的危害性很大,心臟病和腦中風分別位列本港第二和第三位致死因素。由於香港人普遍工作繁忙,且較多在外用餐,心腦血管病年輕化更為嚴重。

 

加減法

如何有效預防年輕人患上心腦血管病呢?筆者建議用以下的加減法來進行:

加法,即多做對心腦血管健康有益的事情:1.堅持恒常適量的運動;2.保證充足睡眠和休息;3.堅持健康飲食,多吃蔬菜水果,還有適量穀物、魚、肉、蛋、奶類等;4.保持心境舒暢,適當處理生活、工作壓力。
減法,即避免導致心腦血管病的高危因素:1.不吸煙;2.控制體重,預防肥胖;3.控制血壓在安全範圍(140/90 mmHg)之內,避免高鹽飲食;4.避免油膩飲食,將血脂控制在安全水平;5.不過量飲酒。

 

近幾十年來,內地和香港地區對中醫藥防治心腦血管病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尤其是對活血化瘀中藥開展分子水平的研究,開發出不少有效預防和治療心腦血管病的中成藥。

 

中大中醫中藥研究所對丹參葛根複方進行了深入研究,發現它能有效改善血管粥樣硬化。

 

降脂養陰

中醫通過望聞問切,尤其是利用望舌和脈診,結合西醫的檢查,可及早發現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採取相應干預措施。由於動脈硬化是心腦血管病發生之重要因素,因此預防和減輕動脈硬化可有效阻止心腦血管病出現。中醫多以益氣活血、降脂養陰的中藥來預防,以下是一張預防動脈硬化的調理方:

 

西洋參、三七、丹參、山楂、鐵皮石斛。

上述中藥各等量,磨成細粉,每天取10克粉末加熱水溶化一次服完或早晚分服。堅持服用可助延緩動脈硬化。在服用前最好諮詢中醫師意見。

文章來源:信報  - 中大醫論 03/03/2023

林志秀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院長及教授、註冊中醫師

 

治療與預防並重 中西醫齊控制痛風

 

陳先生在農曆新年期間與朋友聚餐,期間少不免大魚大肉和飲酒助興。結果在第二天發覺大腳趾的蹠趾關節和腳背出現痛楚,自行使用藥油和服用止痛藥後都無法紓緩,於是就診家庭醫生。


西醫診斷後認為陳先生是痛風發作,於是處方消炎止痛藥和秋水仙鹼控制病情。

痛風是一種代謝性疾病,與血液中尿酸鹽過度積聚有關。尿酸是嘌呤的最終代謝物,當體內尿酸增加,且身體無法將多餘的尿酸排出,就會形成針狀結晶堆積在關節,引致痛風發作。

痛風也可以導致痛風石或腎石,嚴重的會發展成慢性痛風關節炎或腎功能衰竭。

 

肝脾腎功能失調
中醫認為痛風與脾胃和肝腎功能失調有關。脾胃功能不足會影響身體的吸收能力,當無法吸收的東西沉積在體內,就會造成痰濁、瘀血;而肝腎功能就與疏泄有關,當身體疏泄功能變差,容易導致經絡受阻塞、氣血不通,引起痛楚。因此中醫會根據每個人的證型進行治療,除了泄濁化瘀外,還會透過健脾、補肝腎的方法幫助病人加強自身調節功能,減少痛風發作機會。

預防和治療對於痛風症病人同樣重要,因此,患有痛風症人士除了須配合醫生的治療,平時更要控制好飲食,減少食用高嘌呤食物,另外還要增加水的攝取量和減少酒精攝入,再保持適當運動,這樣才能夠減少痛風發作。下方表格的湯水可紓緩痛風症狀。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現正進行一項內服中藥治療痛風病的臨床研究,歡迎18至65歲曾有痛風病發作的人士參加,有興趣者可掃描下方QR碼報名,或致電/WhatsApp 6082 2583查詢。

以上內容只供參考,如有疑問應諮詢註冊中醫師。

 

赤小豆薏米瘦肉湯
材料:赤小豆30克、生薏苡仁30克、甘筍1條、粟米1條、瘦肉450克、陳皮半個。
做法:甘筍及粟米去皮洗淨切件、陳皮浸軟去瓢、瘦肉汆水洗淨、赤小豆及薏苡仁洗淨,所有材料加水2至2.5公升煲1.5至2小時即可飲用。
禁忌:孕婦忌用。

文章來源:信報  - 中大醫論 06/01/2023

蕭尚元中醫師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副講師、註冊中醫師

 

醫學史「新」方法(續):讀《中國醫學的起源》

 

續上期文章,藉山田慶兒對中國古代解剖的梳理,給有興趣的讀者一個新視角,以理解中國醫學的形成過程。
中國古代有解剖嗎?

 

中醫學認識人體正常運作的方法,其中就有解剖,如《靈樞.經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可是,首次記載於正史且唯一的解剖活動,主持者卻非醫學人士,而是《漢書》所載,王莽對叛黨王孫慶的一次「懲罰」。北宋亦曾進行過兩次有紀錄的解剖事件,其結果分別被記錄成《歐希范五臟圖》、《存真圖》,至於被解剖的對象均是罪犯、盜賊,間接說明古代解剖活動確受一定的儒家文化所影響。

 

解剖與中醫學的關係
醫學典籍中有關解剖的紀錄,可以在《黃帝內經》找到,包括《骨度》、《腸胃》等篇。通過山田對這數篇文章的考證,發現共同點在於都以黃帝、伯高的問答體記載。據其探究,該問答形式正多見於王莽時期,推論這些篇目即為王孫慶被解剖的醫學紀錄。這項假說,進一步結合書中《黃帝內經的成立》一篇,以《內經》不同篇目的安排和寫作特色、對身體部分描述術語之變化,演繹了解剖成為當時醫學分支的過程。

 

獨特紀錄「計量至繪圖」
古時的解剖包含體表、體內臟腑等,俱為量度紀錄,山田特稱之為計量解剖學。他推論其原因是在於確立經脈長度的基準,尤其是突出「比例」而非實質數值,不僅在成書於《內經》之後的《難經》、明代的《類經圖翼》均有傳承,即便發展至今,仍以比例作為標準決定經脈、穴位分布的位置和長度。

至於體內臟腑的解剖,《黃帝內經》遵照身體各部由上至下的自然解剖順序論述,相近內容到《難經》卻一反既往,先論述臟、腑,再敍述如咽喉、肛門等,屬於當時醫學理論對體內臟器重要性的先後排序。至北宋出現的臟腑圖,將計量轉移至記述、繪畫的形式。這一改變被山田評價為「新生」,因為解剖不再只是認識正常人體的基礎,亦用作嘗試驗證體內臟腑與病證之間的關係。

 

正是連串的變化,才展現出理論逐漸形成的脈絡。

 

假說、分析、驗證的過程貫穿本書之中,綜合文化、哲學思想以及理論需要等方面,「重構」醫學理論形成的思想脈絡,竊以為《中國醫學的起源》定能啟發讀者一二。

文章來源:信報  - 中大醫論 03/02/2023

莫迪麟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博士後研究員、註冊中醫師

 

嶺南地區氣候 與多發疾病

 

2023年2月4日是本年立春之日,意味着溫暖潮濕的天氣漸漸出現。香港人對這種和暖潮濕的氣候確實有點厭惡。事實上,古代醫學家早就發現南方獨有天氣,並總結出南方人體質與好發疾病。香港位處中國南方,古代將香港列入南方或嶺南地區,不止香港,嶺南還包括了廣東省、海南省及一部分廣西省。

 

南方瘴氣
古人認為,嶺南地域不僅氣候炎熱,而且長年受偏東或偏南暖濕氣流影響,潮濕而多雨。《素問.異法方宜論》更提到:「南方者,天地所長養,陽之所盛處也。其地下,水土弱,霧露之所聚也。」嶺南醫家認為南方這種霧露有別於常,稱之為瘴氣。我們常說山林瘴氣就是這個意思。
元代嶺南醫學著作《嶺南衞生方》認為:「南方草木水泉皆稟惡氣,人在其間,元氣不固,感而為病,是為之瘴。」有沒有發現,若果濕度較高,在戶外或山上活動過久,總會覺得體力消耗大,容易感到疲倦,這就因為瘴氣對身體的影響。外地人若初來嶺南地區生活,通常身體很不習慣,飲食大便不調,皮膚鼻子出現不同程度疾患,這個情況《嶺南衞生方》早已留意,認為:「外人之入南者必一病,但有輕重之異。若久而與之具化,則可免矣。」當居住日久,身體慢慢習慣了嶺南氣候,則相應疾患慢慢減輕。

 

獨特飲食文化
嶺南醫家何夢瑤認為南方人:「人多中濕,肢體重倦,病多上脘鬱悶,胸中虛煩,腰膝疼痛,腿足寒厥。」其中腰腿痛是古人留意到南方人常見的疾患,因此南方有不少醫家研究出不同藥油、藥貼對應腰腿疼痛。而且嶺南地區植物繁盛,草藥資源豐富,因此形成嶺南廣東獨有的飲食文化──煲湯、涼茶、藥膳。

 

時至今日,嶺南氣候依然,但人的生活今非昔比,抽濕機、冷氣大行其道。香港人亦不如以往,生活在山林之間、船舶之中。對於南方人的體質與好發疾病,亦有所改變,因此要醫治好病痛,不單要考慮到嶺南地區的氣候變化,還要結合病者生活習慣,方能更針對生病之人,真正做到個體化治療。

文章來源:信報  - 中大醫論 23/12/2022

蕭尚元中醫師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副講師、註冊中醫師

 

醫學史「新」方法

猶記得本科五年級的我為完成畢業論文,開展有關古代中醫解剖的研究。躊躇之際,同窗推薦我閱讀廖育群老師所著有關醫學史的書籍,其中啟發頗多,而最令我深刻的是他那一段描述其老師山田慶兒先生的故事。


山田慶兒先生是日本從事科技史研究的大家,從1950年起在宇宙物理學領域畢業後進入科學史的研究,繼而以中國古代醫學研究聞名。因山田先生的魅力,在其供職的京都大學組織各個領域研究者,每周定期進行中國科學史研究班,相聚討論、解讀文獻或報告心得,而今有幸拜讀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中國醫學的起源》之新譯本,便是山田在這種思想相互衝擊下的結晶。


歷史長廊
醫學史固然是以過去內容作為研究對象,正因如此,我常疑惑還可以有哪些「新」內涵?但是本書序言正有新見:「能在《黃帝內經》中發現歷史,並重構某階段之後的古代醫學的形成過程」,這些被前人反覆研究的古代文獻,卻在山田此書成為富有生命力的思想。因為醫學史不再只是歷史片段的描述或闡發,更多是貫穿其中的思想脈絡,有關其形成過程之探索和詮釋,這種「史觀」一步一步將那些令人覺得乏味的歷史材料,築成一道歷史長廊,蘊含着思想的推動力和前進方式。

 

當頭棒喝
探索賴以為基礎的方法,無非就是為建構起歷史片段之思想脈絡,提出假說、分析,繼而驗證再作修訂。作者開篇提示讀者先以第二部分的《黃帝內經的成立》作為閱讀起點,起初我未明其意,幸而讀到後記這段話:「提出一系列的工作假說……以後工作就是適用該假說分析下一個對象,然後根據分析的結果修正解說。」本書自身即是思考過程的體現,目的在於能夠建立詮釋古代醫學形成的體系,從針灸、本草、湯液三大起源,延伸至病因、解剖、診法等形成體系的重要探究。

 

踏入教研工作後時時讓我困惑,如何讓同學通過史學更了解中醫學的「進程」?在一次與本科導師就論文評核原則的討論之間,她提出研究之「新」,不限於觀點,而應包括「新」方法,因此發現也是「新」的。聞及此話,大有當頭棒喝之悟,我想,這個「新」方法就如山田先生所言,正是「分析」並重構出貫穿其中之思想吧。

Copyright © 2023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Faculty of Medicin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