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慶瑜中醫師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副講師、註冊中醫師
中醫智慧與現代科學:穴位解剖學
隨着時代進步,中醫藥發展日趨蓬勃。針灸作為中醫學重要部分,對於現代人來說相信應該一點也不陌生。針灸利用針具刺激穴位達到治療效果,穴位自然是非常重要的一環。穴位,又名「腧穴」,是人體臟腑經絡之氣輸注於體表的特殊部位。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記載的穴位就已達三百六十餘個。人體穴位既是疾病反應點,又是針灸的施術部位。穴位與經絡、臟腑、氣血密切相關。若果要針灸療效上有顯著效果,離不開要選用合適穴位及針法。
人體穴位既是疾病反應點,亦是針灸的施術部位。
然而,新聞報道中不時出現一些針灸引起的醫療事故,而近年涉及臟器的針灸醫療意外,以刺傷胸膜和肺引起氣胸的佔比最高,讓大眾關注到一個議題──針刺手法的安全。
部分穴位與人體重要臟器或組織接近,如果在針刺過程中深度或角度不當有機會造成針刺意外,這些穴位亦稱為高風險穴位。高風險穴位主要分布於頭頸、胸腹和腰背部位置,並且多數具有不錯的臨床療效。針刺意外除了對患者和家屬造成身心創傷外,亦對臨床經驗相對較少的中醫師在治療上形成心理負擔。若果為了避免發生針刺意外而過分謹慎,針刺時避重就輕,選擇不刺高風險穴位或留針於較淺位置,這些做法雖然安全,卻會令針具未及穴位所在,大大降低針灸療效。
未來需求不斷增加
在現代解剖學的配合下,我們可以更清楚了解體表皮膚下的解剖層次,從而加深中醫師對高風險穴位的針刺操作手法認知及運用,加強針刺療效,避免意外發生。
隨着中醫針灸發展,未來對於針灸治療的需求會不斷增加,因此,有需要持續提升臨床中醫師對於高風險穴位的解剖認識,以確保治療安全性。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得到香港中醫藥發展基金的資助,將於2024年7月舉辦「針灸培訓計劃──危險穴位解剖學」課程,向中醫師提供針灸解剖培訓進修機會,從而提高醫師針灸水平,增加療效,規避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