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信報  - 中大醫論 17/08/2018

冼彥芳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研究助理教授

Omega-3脂肪酸 防治人體疾病的作用

Omega-3,中文名稱包括「歐美加3」、「歐米伽3」或「奧米加3」,為一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常見於深海魚類、海豹油和某些植物中,是人類不可缺少的重要營養物質,對人體健康十分有益。

Omega-3是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脂肪酸,必須由食物供給,在食物中又以海洋生物中含量最多。

諸多益處

Omega-3脂肪酸是人體正常發育和維持生長所必需的。現代研究表明Omega-3脂肪酸是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消化系統及神經系統的重要組成成分,在神經系統中對神經遞質的合成起着重要作用。Omega-3脂肪酸擁有諸多益處,尤其在防治心血管疾病和神經系統疾病方面引起了大眾和學者的廣泛關注。

在預防心血管疾病方面,大量研究表明Omega-3脂肪酸具有降血壓、降血脂、減低冠狀動脈出現血凝塊的機會,減低中風及心臟病發的機會等作用。Omega-3脂肪酸作為一種具有預防心血管疾病作用的營養成分,正受到全世界的關注。基於現有的證據,美國心臟學會將每周食用2次魚類(尤其是油脂含量較高的魚類)和含有Omega-3脂肪酸的植物,納入對所有成年人的飲食建議,並列為心肌梗死患者的二級預防措施。

現代研究發現Omega-3脂肪酸不但保護心血管健康,且對多種神經系統疾病如認知障礙症、柏金遜病、精神病、抑鬱症、輕度創傷性腦損傷等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事實上,腦部本身含有較高水準的Omega-3脂肪酸,攝取每日建議份量的Omega-3脂肪酸,對維持腦部和神經系統正常運作十分重要,並有助紓緩上述症狀。

適量攝入

日常生活中,人們可以通過正確均衡的飲食習慣如多吃深海魚或五穀類,例如堅果、胡桃、核桃、蕎麥、大豆、某些植物油(大豆油、紫蘇油、亞麻籽油、橄欖油、油菜籽油等)及深綠色葉狀蔬菜等,便可以攝取身體所需的Omega-3脂肪酸,而毋須特意額外補充。雖然Omega-3脂肪酸對人體健康很重要,但不代表攝入愈多愈好,因攝入過多時,有可能會出現惡心、反胃等不適感。還有研究顯示,每天服用的劑量過大還有可能增加流鼻血或尿血的風險

。因此,如有特殊情況需要進食Omega-3補充劑,服用前請諮詢註冊醫生或營養師。

(以上為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20周年院慶科普文章系列)

文章來源:信報  - 中大醫論 14/09/2018

符文澍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客座副教授

四季氣候對皮膚毛髮影響

自然界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季節有其各自的氣候特徵。在正常情況下,四季不同的氣候變化,是萬物生長的必要條件,對人體是無害的,也不會侵犯人體而致病。此時,春夏秋冬所出現的風、寒、暑、濕、燥、火等自然界特有的現象,中醫稱之為「六氣」。

「六淫」之邪

當氣候變化異常,如氣候變化過於急驟,或非其時而至,超過了人體的適應能力,或是人體抵抗力下降時,自我調節能力下降,不能適應氣候變化,「六氣」就可能成為致病的因素,侵襲人體而發生各種疾病,包括發生於皮膚和毛髮的損容性疾病。此時的六氣,中醫便稱之為「六淫」之邪。

淫,有太過和浸淫之意。從中醫美容的角度來看,六淫致病,從外感受,肌體的皮毛、口鼻、頭面部等外部器官首當其衝,因而極易引起皮膚衰老和各種損容性疾病的發生,如暗瘡、酒渣鼻等嚴重影響顏面美的皮膚疾病。故了解四季氣候變化對人體皮膚毛髮的影響,有助護膚美顏。

風:春季的主氣為風。風邪具有輕揚升散、生發、向上、向外的特性。因此風邪常易侵襲人體的頭面和肌表,局部營衞失調,津液不行,肌膚無以潤養,導致面部皮膚粗糙、乾澀、易出現皺紋,毛髮乾枯、缺少光澤,甚至突然脫落,以及皮膚瘙癢、脫屑等皮膚毛髮疾病。

寒:冬季的主氣為寒。寒邪具有清冷的特性,因此寒邪入於腠理皮毛,毛竅收縮,陽氣閉阻,常易影響皮膚毛髮的溫煦,造成皮膚缺乏潤澤、緊繃,毛髮乾燥、細軟,甚至脫落等。

暑:夏季的主氣為暑。暑邪以炎熱、升散、傷津耗氣和多夾濕邪為特性。因而暑邪侵襲人體肌表後,常易導致皮膚乾燥、皮膚皺紋、毛囊發炎、痱子、癰腫瘡瘍等。

濕:常見於夏季和春季。春季常為風濕,而夏季常為暑濕。濕邪常具有重濁黏滯、趨下的特性,因而濕邪侵襲人體皮膚毛髮,常導致濕疹、暗瘡、脂溢性皮炎、脂溢性脫髮等疾病。

燥:秋季的主氣為燥。燥邪具有乾澀、易傷津液的特性。燥邪侵入人體肌膚後,皮毛官竅失於濡潤,常致皮膚乾燥、頭皮屑增多、毛髮乾枯無光澤、皮膚瘙癢等。

同中有異

火:火與熱同中有異,火為熱之源,熱為火之性。故常常火熱混稱。火邪具有耗氣傷津、生風動血等特性。火邪侵襲人體,常易出現頭面、皮膚瘡瘍、暗瘡、酒渣鼻、脫髮、膚乾燥瘙癢等。

總之,一年四季的異常氣候變化,不僅會影響皮膚、毛髮的生長和潤澤,而且會導致皮膚毛髮產生各種疾病,影響人的容貌美。

(以上為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20周年院慶科普文章系列)

文章來源:信報  - 中大醫論 16/11/2018

黃逸倫醫師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專科診所暨臨床教研中心註冊中醫(診所經理)

冷在三九 熱在三伏

還有不足一個月就是繼夏季三伏天灸療法後,另外一個中醫特別注重的時段進行敷貼療法──三九冬灸療法。筆者透過這平台分享一下冬灸療法的一些注意事項。

冬灸療法的適應症甚廣,基本上屬於虛寒證引起的疾病都可以經中醫師診療選穴後敷貼冬灸藥物,其用於治療的疾病包括:鼻敏感、哮喘、反覆感冒、咳嗽、慢性泄瀉,胃痛、月經病、兒科病、痛證等。冬灸藥物一般會選用辛溫散寒的中藥如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細辛、麻黃、附子、肉桂、丁香等磨成粉末,再以薑汁調拌,做成膏狀再敷貼。

部分人起水泡

當然有部分人是不適宜冬灸療法,例如哮喘急性發作期、發熱、咽喉發炎、2歲以下幼兒、孕婦、肺結核病人、嚴重心肺功能不足病人、糖尿病病人、血液病病人、嚴重過敏患者、有增生性瘢痕者及惡性腫瘤患者。所以進行冬灸療法前宜諮詢註冊中醫師。

冬灸前,應該告知醫師過往病史及可能出現的過敏狀況,切勿空腹接受敷貼。敷貼的位置包括頸、背部,所以前來接受治療時,可以穿着開胸衣服,女士們可在外衣內穿吊帶背心,方便敷貼。

敷貼過程僅數分鐘,一般成人貼40至60分鐘,兒童20分鐘,若皮膚發生嚴重疼痛不適或燒灼難忍的感覺則須撕下敷貼。接受敷貼後,應避免直接照射陽光或令身體出汗,以免敷貼脫落,但對室內工作沒有影響。

敷貼於皮膚上會有些許刺激性如燒灼感。皮膚輕微的局部紅腫和些許的刺痛。大多數病人在前半小時有以上症狀,之後基本消失。部分人有水泡的現象。一般病患做貼敷若有刺激感、局部紅腫,甚至於起水泡,其療效相對之下會比較好,且在研究中並未發現有其他的副作用。

撕下藥貼後建議2小時後才以溫水沐浴。治療後,普通飲食即可,敷貼當日忌酸味食物、忌油膩、忌生冷、如冰凍飲料,及發物毒物,如牛肉、燒鵝、花生、芋頭、海鮮等。敷貼處局部有發紅及輕微觸痛,皆屬正常現象,毋須擔心,可外塗凡士林以緩解皮膚刺激。個別人士皮膚有可能出現紅腫、發熱、痕癢、疼痛,甚或出現水泡,如出現水泡切勿搔抓,可用已消毒敷料(如傷口膠布)覆蓋,小水泡一般可自行吸收,以免造成感染。若不慎抓破水泡,應以以生理鹽水清洗,需要時再以消毒藥水消毒傷口,然後用消毒膠布外敷。部分人皮膚會留有淺色色素印,過後可逐漸消退。但值得注意的是疤痕體質人士在灸瘡癒合後可能留有疤痕。

還有一個小貼士:建議從初伏至末伏,每天早晚以鹽水漱口,以減少上呼吸道炎症的發生,加強冬灸的遠期療效。以上資料謹供參考,如有疑問,請諮詢閣下的註冊中醫師。

(以上為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20周年院慶科普文章系列)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冬灸療法」保健運動2018-2019詳情:

一九(第一次治療):2018年12月21日(星期五)

二九(第二次治療):2018年12月28日(星期五)

三九(第三次治療):2019年1月9日(星期三)

時間:上午9時30分至下午4時30分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專科診所暨臨床教研中心

香港新界沙田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信和樓一樓費用:540元(包括3次療程)

報名: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網頁作網上報名 https://clinic.scm.cuhk.edu.hk/clinic/wnm_form_scm.aspx

查詢:3943 9933

註:必須報名及預約

#黃逸倫 #健康生活 #中大醫論 - 冷在三九 熱在三伏

文章來源:信報  - 中大醫論 19/10/2018

黄韻婷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及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癌症治療期望與現實

癌症是香港人的頭號殺手。單在2017年,死於惡性腫瘤就有1.4萬人,佔總死亡人口的31%。對於癌症的治療,在香港主流是採用西醫治療,例如手術切除、放化療、標靶治療或免疫治療。

有調查顯示,患癌病人在接受西醫治療期間,近六成人同時向中醫求診。其實中醫治療癌症已有悠久的歷史,近代因內地各省或巿級中醫院的建立,對中西醫結合治療癌症進行系統和深入的研究,不但累積了大量的臨床經驗,而且療效得到廣泛的認同,使得中醫藥在癌症治療上能擔當互補角色,近來亦在世界舞台上得到明確的肯定。

在華人文化中,中醫的作用是調理,有不少病人希望藉着喝中藥或針灸可抵消或減低治療對身體的各種副作用。實際上中醫藥除了能減輕病人在化療期間出現的副作用外,更是許多末期病人的另一個選擇。

西醫以現代科技例如癌指標,PET-CT、MRI或各種病理組織檢查等為癌症病人確診,而中醫是利用望、聞、問、切的方法了解病人身體狀況,配合病人症狀的不適作為診斷依據。

古代中醫對腫瘤的認識可分為五方面,包括病灶、症狀、病因、預後及鑑別。當中的病灶,古代中醫理解為「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狀......毒根深藏,穿孔深里」,意指癌像岩石狀,有毒根深藏於體內。古代中醫認為腫瘤的病因是「夫癰疽瘡腫之所作也,皆五臟六腑蓄毒不流則生矣,非獨因榮衛壅塞而發者也」,意指某種腫瘤的發生與臟腑功能失調,毒蓄體內,氣血不行有關。

中醫藥五大作用

因內地的醫療體制跟香港不同,加上國內中醫院豐富的臨床經驗,早已建立癌症治療的臨床指南。任何癌症若早期診斷,金標準是盡快以手術切除。另外,中醫藥(包括針灸)在癌症治療上有五大作用:一)預防和治療癌前病變;二)加速腫瘤手術後康復,減少併發症;三)放、化療期間減少毒性,提高完成率;四)術後、放、化療後穩定病情,提高長期效果,減少復發轉移;五)針對晚期癌症病患,不能手術及放、化療時,中醫藥能改善症狀,提高生存質量並延長生存期。不論是癌變前期或是晚期不適合進行放、化療的腫瘤,中醫藥都能參與其中,為病人提供協助。

勿盲目相信神醫

扶正袪邪是中醫治療腫瘤的大原則。現代中醫會根據病人正在進行的西醫治療作出調整,以配合西醫的治療並減少病人的不適。對於術後易出現轉移的高危病患,中醫能減少發生轉移的機會;對於治療後病情穩定的患者,中醫能協助維持現狀;化療期間會出現的不良反應,如渾身乏力、食慾不振、腹脹、嘔吐、血象下降等症狀,中醫藥能本着扶正培本的原則減輕以上症狀及長期使用強效西藥可能對身體造成的損害。最值得一提的是,對於晚期且不適合進行手術及放、化療者,中醫或可穩定病情、減輕身體症狀不適、延長生命及提高生存質量。某程度上而言,中醫成為晚期患者的最後希望。臨床治療的數據上亦明確顯示中醫藥能夠延長生存期及大大改善生存質量。

此外,很多人患癌後病急亂投醫,盲目相信所謂的偏方秘方,在此需要明確指出,坊間流傳的補品、秘方及無名神醫不單毫無根據,且對病人構成重大生命危險。病人不斷在巿面上尋求所謂神醫的治療,會使病情惡化或出現併發症,造成惡性循環,最後受傷害的只是病人。註冊中醫師會為病人提供全面的調理及治療方案,若使用得宜,配合西醫的治療後只會是相得益彰。唯有透過加強中醫及西醫之間的溝通,以及確保多專業溝通質素,才能使癌症病人在漫長的治療之中得到最完善的照顧。

(以上為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20周年院慶科普文章系列)

文章來源:信報  - 中大醫論 09/01/2019

姜元安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中醫專業應用教授

張仲景對中醫的貢獻

張仲景,名機,東漢末年(公元150至219年)南陽郡(今河南省南陽鄧縣)人。在東漢時期,作為一個與華佗齊名的歷史人物,未被史書所記載,確實令人遺憾。但其所著《傷寒雜病論》(後被分為《傷寒論》與《金匱要略》二書)則為其在中國醫學史上確立了「醫聖」的地位。

必修兩大著作

《傷寒論》與《金匱要略》,屬於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二種,尤其是《傷寒論》,在中醫浩如煙海之典籍中,是歷代醫家對其進行註釋最多的一本醫著。早在1400多年前,唐朝政府已經規定「為醫者皆習張仲景《傷寒》」。由於其書在流傳過程中甚難求得,以致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曾感嘆「江南諸師秘《仲景要方》不傳」。直至宋朝政府將其著作校訂而正式頒行於世,《傷寒論》與《金匱要略》才得以廣泛流傳。直至今日,此二書已經成了修讀中醫學位課程之必修科目。

《傷寒論》載方113首,《金匱要略》載方262首。張仲景之方被後世醫家稱為「經方」,而且有「經方治病,效如桴鼓」之美譽。目前中醫師所處之方一般用藥都在十幾味以上,甚至有多達數十味者,但經方用藥平均在5至7味。用藥少而精,同時又能起到良好療效,成了經方的一大特點。但是,若不明運用經方之理而妄用經方,則可能適得其反。不但不能「效如桴鼓」,反而給病人添加痛苦。這就是為何經方治病最好,而善用經方者卻為數不多。

雖然《傷寒論》與《金匱要略》二書是中醫學位課程之必修科目,但臨床上想要做到「善用經方」,則必須明白經方治病之理。張仲景被醫界奉為「醫聖」,「其書為諸方之祖」,深究其因,在於其對於中醫臨床診病、治病認識之特殊貢獻,尤其是對於外感風寒邪氣所致傷寒熱病診療體系的貢獻。在中醫臨床治病過程中,從《傷寒雜病論》中總結出來的「辨證論治」被認為是最具中醫特色的臨床優勢。「辨證論治」所重視的是從整個疾病過程,甚至是龐大的疾病體系中來認識每個個體病人的疾病狀態,中醫稱之為「病機」。能夠針對病機確立相應的治法,然後施之以具有明確治法的不同方藥,而不是簡單的對「證」用藥,才能使看似用藥不多的經方發揮其明顯的治療效果。

領悟「辨證論治」

幾千年來,歷代醫家從張仲景書中領悟「辨證論治」之法,並以此為中醫臨床診病、治病之堅實基礎,不斷發展、弘揚中醫,使之能有效地應對眾多不同的疾病,這應該是張仲景對中醫千百年來不斷發展的最偉大的貢獻。所以,對於一個中醫而言,能否善用經方的關鍵不在於知道有多少經方,而在於能否明瞭「辨證論治」之理。

Copyright © 2023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Faculty of Medicin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