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信報  - 中大醫論 14/10/2016

陳詩雅醫師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講師、註冊中醫師

認識月經前後諸證

14/10/2016

月經前後諸證是指經行前後及經期,周期性反覆出現的一些身體症狀,常見的有:乳房脹痛、泄瀉、肢體浮腫、 頭 痛、身痛、口糜、情志異常、感冒等。症狀大多在經前7至14天開始出現,至月經前2至3日最嚴重,經後消失,亦有 少數於經後發作。

月經前後諸證的症狀多種多樣,有研究指達到135種,患者一般以某一症狀為主,亦可數症並見。事實上,超過九成 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經前症狀,30%至40%女性的症狀嚴重至影響日常生活,可診斷為月經前後諸證。

氣血不暢者易發

為何會出現月經前後諸證呢?這與月經前後的身體變化有莫大關係,經前氣血下注沖脈,血海滿盈,如患者平素已 有氣血不暢的情況,此時氣血更為壅滯,因而出現一些「不通」的症狀,常見的有:乳房脹痛、浮腫、頭痛、身痛 等,亦常見煩躁、鬱悶等情緒不暢的表現。經期經血下泄,經後血海空虛,如患者平素已有陰、陽、氣、血不足的 問題,此時「虛者愈虛」,便會出現相關臟腑虛證的表現, 如:泄瀉、頭暈、感冒等。

臨床上,經前發作的患者較經後發作的為多,研究亦發現月經前後諸證最常見的證型是肝氣鬱結證。由於情志不暢 ,肝失疏泄、肝氣鬱結,致使氣血鬱滯,經前氣血充盈,使鬱滯情況加重而發病。情志不暢是本病最重要的病因 ,根據統計,情緒不穩定、神經質人格、生活或工作壓力大的女性最易患病。香港社會生活節奏急促,不少香港女 性需要兼顧事業和家庭,壓力之大可想而知,調查亦顯示30至40歲的患者最多,且發病率有增加的趨勢。

儘管月經後症狀可緩解或消失,但每次月經周期都反覆出現身體不適,確實為患者造成不少困擾,那麼應如何治療 及預防呢?

疏肝解鬱為主要

以最常見的肝氣鬱結證為例,治療以疏肝解鬱為要, 常用方劑為逍遙散。逍遙散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有疏肝解鬱、健脾養血的功效。方如其名,此方使肝氣得疏,情志得舒,人自「逍遙」。

如果想用更簡單方便的方法,可飲用玫瑰花茶,只須於月經前將數枚玫瑰花浸泡於溫水中即可。玫瑰花有疏肝解鬱 ,行氣止痛的作用,藥性溫和,且氣味芳香,令人心曠神怡,對於肝氣鬱結型患者最為合適,特別是以情志不舒為 主要表現。

情志不暢既是月經前後諸證的「因」,又是本病的「果」。情志因素可引發或加重病情,而患者又常以情志不舒為 其臨床表現。因此,要預防本病,首要調暢情志。保持心情愉快,情緒舒暢,避免憂思惱怒,則體內氣血流暢,在 月經前後氣血波動之時,仍可平穩度過。至於患病後,情志的護理就更需要重視,結合藥物及情志療法才是本病的 最佳治療方案。

文章來源:信報  - 中大醫論 18/11/2016

蔡昕宏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講師、註冊中醫師

不時之風

18/11/2016

今年中秋之後打了幾個颱風,因過了風季,不合時宜,故稱為不時之風。

老祖宗的後天八卦,早把地理位置、氣候,很詳細地告訴我們。南方離(火),天氣炎熱;北方坎(水),水六氣 應寒,氣候寒冷;東方震(雷),日本、台灣多地震;西方兌(澤),屬金,主肅降,日落西方;西南坤(地 ),盆地多;西北乾(天),世界屋脊;東北艮(山),大興安嶺、長白山;東南巽(風),香港位處東南,故多風。後天八卦亦可對應臟腑,如肝主風,《素問.至真要大論》所提及的病機19條,就有「諸風掉眩,皆屬於肝」 的說法。

不時之風歷史上有沒有呢?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其父親被貶到交趾(今越南)當官。王勃去探望父親,路經南昌 ,應邀飲宴時寫下「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等佳句,流傳千古。探望完父親後,返程時途經香港、廣 州一帶,時值農曆8月,傳說不聽漁人勸告,認為8月不會打風,堅持出海,結果年輕溺斃,《滕王閣序》成為絕響 。

1274年,元朝忽必烈第一次攻打日本時,當時是11月,「會夜大風雨,戰艦觸巖崖多敗」。元滅南宋,最後的海戰 是在香港打的。文天祥「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零丁洋便是大 嶼山以西的珠江口,誰說香港無歷史呢?元軍本不擅水戰,收歸南宋水軍後,不願管理,便又派去攻打日本,把在 內河行駛的船隻也派出去。1279年,元軍第2次攻打日本,這次是8月,再次受到颱風襲擊,生還者不到十分之一。 後來日本稱之為「神風」。

天人合一

不時之風對戰爭、對民生造成影響,對人體健康有沒有影響呢?中醫講究天人合一,人生活在地球上,環境、氣候 對人體都會造成影響。如月亮的盈虧,會造成潮漲潮退,在人體就會影響女生月經的來潮。一年四季、節氣、晝夜 的變化,如果人體跟不上變化,就容易生病,更不要說氣候突變與反常氣候了。

《金匱要略》:「問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過,何謂也?師曰:冬至之後,甲子夜 半,少陽起。少陽之時,陽始生,天得溫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溫和,此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溫和 ,此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溫如盛夏五六月時,此為至而太過也 。」

風季已過,卻仍有颱風,指的就是「有至而不去」。氣候突變,多數的疾病都會受到影響。最常見的莫過於痛症 ,常聽患者說,颳風下雨,關節會提醒他們,比天文台還準。因為痛症為風寒濕三氣夾雜而成,此時更要懂得適寒 溫,以減輕氣候帶來的影響。

文章來源:信報  - 中大醫論 13/01/2017

吳梓新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講師 、註冊中醫師

學中醫兩要素

13/01/2017

從事中醫教育有年,經常遇到對中醫學感興趣的人相詢:「中醫學博大精深,我們是否能學好中醫呢?如何才能成 為好中醫呢?」

事實上他們的擔心不無道理,歷代習醫而有大成者, 大都是思辨清晰、博學多聞、學驗俱豐之輩,他們都潛心精研 醫理,反覆求證,非一般輕浮魯莽,淺嘗輒止可及。因此, 若有志學習中醫者,還須注意一些方面。

勤求古訓 精研醫理 中醫學並不是簡單的經驗醫學,而是以中國傳統哲學、宇宙觀和生命觀為基礎而建立的一門認識生命、防治疾病的 醫學系統。其特別之處是,認為人的生命與天地自然直接相關,而人的健康與疾病的防治,必須全盤考慮天地人隨着時間而產生的所有變數。古人自小飽讀四書五經,加上文化環境的熏陶,對這種認識世界的方法已有深刻認識 ,再接觸醫理,自然較易理解和貫通,故有「秀才學醫,如籠裏抓雞」的說法。

然而在香港現今的教育中,已甚少接觸中國傳統哲學和文化精神等內容,故習醫者初接觸中醫,難免會感到吃力 ,或感「如墮霧中」,難以理解。這事實上是由於不熟悉古人認識世界的方法和角度所致。因此,現在習醫者需要 學習一些與中國哲學文化相關的經典古籍,例如《道德經》、《論語》,甚至對《易經》也最好有一些認識。在大 學的中醫基礎理論課的授課過程中,老師們也常與同學分享傳統哲學和宇宙觀的問題,鼓勵同學提問及討論,為的 也就是建立良好的哲學文化基礎,以便日後研讀與中醫直接相關的典籍,理解深奧精妙的醫理。

虛心求教 博採眾長

如上文所述,中醫學是以整體的方法研究人的健康相關問題的,其變化極為複雜。有說「世上沒有兩個相同的病人 」,如何運用醫理的原則,應對萬變的病情是一大難題,不是閉門苦讀、潛思冥想可以成就的。故業醫有成者,很 多都經過一段跟師學習的階段,從老師身上,除了可學到診治疾病的思維方法和經驗,也能親身體會到醫者的風範 和德行操守。就如清代葉天士先生,他天性聰慧,祖、父兩代俱業醫,自小已閱遍中醫經典醫籍,但仍虛心求學 ,聞得某醫者有才學者,便以師事之,10年間先後從師17人,最終學有所成,成為一代大醫。古人拜師學醫不容易 ,在這點現代學醫或許有些優勢。因為資訊的便利,我們能閱讀古今不同醫家的著作,網絡上也較易與不同專長的 業醫者交流,在大學更滙聚了不同學術思想的老師,要向老師請益,與古時相比可方便多了。不過還須提醒,跟師 學習必須具備良好的醫理基礎,曾見一些習醫者,沒對醫理有足夠的認識,以為中醫是簡單的經驗,在老師身上學 些治病方藥便可行醫,最終不僅一無所成,還誤人誤己。

每人有不同的特點和學習需要,以上僅從教學經驗中歸納出2個學習中醫較需要留意的方面。然而最重要的,筆者認 為還是學習中醫的熱誠和興趣,有此二者作為動力,加上正確的努力方向,很多難題都可以迎刃而解的。

文章來源:信報  - 中大醫論 16/12/2016

梁晶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講師、註冊中醫師

剖析三九天灸

16/12/2016

近年,夏季進行的「三伏天灸」在香港日漸普及,更被奉為老少皆宜的保健活動。冬季將至,你有聽過「三九天灸 」嗎﹖「三九天」是指冬至後第1個、第2個及第3個9天。冬至是一年之中日照最短之時,陰寒盡而陽始生,其後大 自然之陽氣隨之升發。

相傳在南北朝時期,民間已有「數九」的習慣,《康熙字典》提到「俗用冬至次日,數及九九八十一日為寒盡」。 「三九天」相當於每年公曆的12月下旬至1月中的時間。「三九天灸」是根據傳統曆法的二十四節氣,於天氣最寒冷 的日子,乘大自然升發之氣,將具溫熱藥性的中藥敷貼在特定穴位上,不但可起「溫通陽氣」、「扶正祛邪」作用 ,更可鞏固夏季「三伏天灸」的療效,能減少及預防疾病發作。天灸一般選用的成分包括白芥子、延胡索、甘遂、 細辛、麻黃、肉桂及薑汁等。

適合6種體質

什麼人適合做天灸呢?以本院為例,以下疾病或體質者列為適應症範圍:(1)呼吸疾病︰易患感冒者、鼻敏感/慢 性鼻炎、哮喘、慢性支氣管炎、咳嗽、氣管過敏等;(2)腸胃疾病︰虛寒性胃痛、慢性胃腸炎、容易腹瀉、消化不 良、厭食、腸易激綜合症等;(3)脊椎關節性疾病和慢性痛症:頸椎病、肩周炎、腰痛、膝關節炎、風濕痹痛等 ;(4)婦女疾病:痛經、月經不調、白帶過多等;(5)小兒疾病︰消化不良、厭食、體虛易感冒、哮喘等 ;(6)慢性虛寒性、頑固性疾病︰頭暈頭痛、手腳冰冷、疲倦乏力、怕風怕冷等。由此可見,無論兒童、婦女、老 年人只要符合以上體質,都可以參加天灸。但天灸亦有其禁忌症,包括處於哮喘急性發作期、一歲以下幼兒、孕婦 、肺結核、嚴重心肺功能不足、血液病者、嚴重皮膚感染、曾出現中西藥過敏反應如出大量水泡、發燒等,以及 G6PD缺乏症及瘢痕體質者。此外,如惡性腫瘤、皮膚過敏/皮膚病、對中西用藥過敏者、糖尿病、感冒、咽喉發炎患 者,建議先諮詢你的中醫師。

香港中文大中醫教學診所和中西醫結合醫務中心現聯合推行「三九天灸療法」保健運動(必須報名及預約):

第1次治療 :2016年12月22日(星期四,冬至翌日)

第2次治療 :2016年12月30日(星期五)

第3次治療 :2017年1月9日(星期一)

時間 :上午9時30分至下午4時30分

地點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教學診所和中西醫結合醫務中心

費用 :(包括3次療程)480元 / 540元 / 600元

(詳情參閱網頁︰http︰//scm.cuhk.edu.hk/zh-TW/latest-news-footer/1058-201611news-002-tc)

報名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網頁接受網上報名

查詢 :3943 9454 / 2873 3100

文章來源:信報  - 中大醫論 10/02/2017

李宇銘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講師、註冊中醫師

諾貝爾獎不是給中醫?

10/02/2017

2015年的諾貝爾醫學獎,頒發給一位研究「青蒿素」的科學家屠呦呦,可是自她獲獎之後,中醫界爭論不休,爭論 這個獎項是否給中醫藥的榮譽?後來瑞典諾貝爾醫學獎評委會的委員清晰地表明:「屠呦呦這個獎不是頒給中醫的 ,而是頒給那些從中醫中獲得靈感的科學研究者。」

這其實是中藥學的基本概念。中藥之中有一種藥叫「青蒿」,它味苦而辛、性寒,能夠清虛熱、退暑熱和治瘧疾寒 熱。可是當屠呦呦從青蒿這種植物之中發現裏面的成分「青蒿素」,認識它可以殺滅瘧原蟲,那就徹底將這種東西 「改變」成西藥了。

怎樣界定一種東西是中藥還是西藥?很簡單,就用它背後的理論根據,如果用中醫中藥理論認識的,是中藥;用西 醫西藥理論認識的,是西藥。特別強調,如果用西醫西藥理論去認識一種中藥(植物),那當然還是西藥啊!

就好像中藥之中,有薄荷、生薑、肉桂、薑黃,這些東西在外國也有,他們不會將這些東西叫「中藥」,只是當我 們用中醫角度去認識它,它才是中藥。一個科學家,從天然的植物之中提取一種有效成分,於是開發出一種西藥 ,這最後當然是西醫藥的成就,如果背後是從中醫藥的知識帶來啟發,這也應該說,中醫的智慧是有所貢獻的。可 是中醫界所爭論的,並非只是想「爭一口氣」,而是想要說清楚,什麼才是真正的「中醫藥研究」?

中醫研究vs研究中醫

比如你要量西瓜的重量,你會不會拿一把尺子去量度?又或者你要仔細觀看月亮,你會不會拿顯微鏡去觀看?當然 都不會!同樣道理,研究不同事物有不同的方法和手段。中醫的研究方法跟西醫的研究方法不同,如果我們用西醫 的方法去研究中醫中藥,結果當然會變成西醫的研究了,這可以稱為「研究中醫」,是將中醫作為一個研究對象 (object)去看待、去研究。

真正的「中醫研究」,是指以中醫藥自身的研究方法,去認識人體疾病健康,認識天地人的關係。尤其是中醫與西 醫的特點截然不同,中醫着重整體、宏觀,主要研究形而上之人;西醫着重局部、微觀,主要研究形而下之人。兩 者的信念南轅北轍,如果用西醫的方法去研究中醫,到頭來只會改造了中醫,將中醫變成西醫。

可惜的是,諾貝爾醫學獎只是頒授給西醫,還未認識到傳統中醫學的特點,如果有一天諾貝爾獎能夠承認中醫自身 的科學性,這將是人類醫學發展的一大進步。

Copyright © 2023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Faculty of Medicin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