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信報  - 中大醫論 15/11/2019

盧嘉言醫師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助理講師、註冊中醫師

腧穴之名 皆有深意

唐代的藥王孫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提到:「凡諸孔穴,名不徒設,皆有深意。」穴位名是古人根據長期臨床實踐及天人合一的精神,把臟象、經絡、生理、病理、診斷和治療與傳統哲學、文學、天文、地理、兵法、自然環境及生活習慣等結合而成的結晶。

針灸國際化

例如足陽明胃經的「天樞」穴,只要了解其名稱,就能體會為什麼這一穴既能治便秘,又能治泄瀉這兩個看似完全相反的疾病。「樞」指門軸,又指要中心部分及重要關鍵。《說文解字註》述:「樞,戶所以轉動開閉之樞機也」。一道大門能否該開時開,該關時關,就是要看這個小小的門軸是否正常運作。天樞穴位於臍旁二吋,肚臍差不多是人體的中心,把人體分為上部及下部。《素問.六微旨大論》曰:「天樞之上,天氣主之;天樞之下,地氣主之;氣交之中,人氣從之,萬物由之,此之謂也。」說明天樞之上為天氣,之下為地氣,而天地之氣交滙之處,正是天樞穴所在。中華文化中天地人與萬物的宏大觀念,從這個穴名中就能窺看一二。

《難經》曰:「中焦在胃中院,主腐熟水穀,其治在臍旁。」元代醫家滑壽註曰:「天樞穴位居天地二氣之間,為氣所從,通於中焦,有乾旋上下,職司升降之功。天樞者意指穴為天地二氣升降出入的樞紐。」天為清,地為濁,而天樞穴正是位於清濁交界,是升清降濁的關鍵戶樞。正常情況下,食物在胃中消化後的所得的營養物質為清,能化為氣血為身體所用,殘餘的糟粕則為濁,經大腸排出。因此,不管是清不升反降的泄瀉,還是濁不能去的便秘,都可通過刺激天樞穴這個天地間的門軸改善症狀。

近年來,中醫藥愈來愈受各國注視,而當中在國際舞台走得最早最前的,當數針灸學,至今已在百多個國家和地區廣泛使用。世界衞生組織(WHO)於1991年頒布了《國際針灸命名標準》,採用「國際代碼 +漢字+中文拼音」的方式對穴位的英文名進行統一。又於2006年,在WHO西太平洋區舉辦的「針灸腧穴定位國際統一標準」會議上對361個穴位制訂了國際標準。

根據國際統一規定,採用穴位所在的經絡的英文縮寫、穴位拼音和羅馬數字對針灸腧穴進行命名。如上述的天樞穴,是胃(Stomach)經的第25個穴位經,代碼便是ST25。這對針灸的國際化功不可沒。然而,由於大部分外國人學習針灸並非通過學習中文或外語翻譯,而是通過國際代碼來認識穴位,只能死記硬背其位置、功能,再進行臨床治療。

不僅是代號

很多學者也意識到腧穴的名稱並不單單是一個代號,而是具有實用的臨床診療涵義並滲透着深厚傳統文化。因此引發了對針灸經穴翻譯完善性的訴求。可是,即使是意譯,諸如把天樞譯作sky and ground's door hinge,也只會因中西方的文化對天地的概念存在着根本性的差異而顯得不倫不類。

歸根究柢,整個中醫藥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密不可分,如為方便傳播而盲目進行科學化及標準化,必然導致大量的內涵及文化折損,未能展現全貌。現在海外對中醫藥的認同度愈來愈高,有興趣學習中醫藥的外國人亦愈來愈多,是否可趁此良機,一併推廣傳統中國文化,嘗試把中醫藥的原貌呈現於世人眼前?

文章來源:信報  - 中大醫論 13/12/2019

程月玲女士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總護士長(研究)

香港中醫護理教育培訓與發展

從古至今,中醫藥學都是醫、 護、藥不分家的即「醫護合一」。在中醫藥學上,護理是受重視的學科,所謂「三分治,七分養」,「中醫護理」是中醫藥學發展不可或缺的元素。

護士在醫療架構中一向擔當重要的角色,中醫護士絕對是中醫醫院體系中重要的一環。香港城市大學於2000年開辦第一屆「中醫護理專業持續教育文憑」課程,及後,香港中醫護理學院於2002年在香港正式成立,舉辦數屆文憑課程;香港護士管理局亦於2004年的註冊護士課程,要求必須包括最少40學時的中醫護理及另類醫療等課程;醫院管理局也在2008年中醫護理專科諮詢組(SAG)制訂12項中醫護理操作標準及服務指引,奠定香港中醫護理發展的初步藍圖,並舉辦中醫基礎理論及護理在職培訓班,近年更鼓勵在3個專科(中風、腫瘤、痛症)推行中醫護理/中西醫結合護理先導計劃,安排在職護士往海外(國內)受訓;香港公開大學更於2015年開辦首個香港護理學碩士「中醫護理」課程。

倡撥更多資源

筆者於2019年就香港中醫護理人才發展及培訓進行一項問卷調查,邀請護士、中醫醫護人員、西醫醫護人員及普羅大眾參與,問題包括參與者工作情況、接受中醫藥治療經驗、對於中醫護理訓練及資格、中醫護理課程、中醫護理臨床操作的同意率等,希望能廣泛地向各持份者收集意見,為香港培訓中醫護理人才提供初步藍本。以下是數據分析後的部分重要結果:合共有620名參與者,當中28.1%為護士、17.9%為中醫醫護人員(中醫師及中藥師)、6.8%為西醫醫護人員(西醫、藥劑師、輔助醫療)、47.2%為普羅大眾。其中85.8%參與者曾接受中醫藥治療,70.2%贊成將來的中醫護理培訓課程及臨床操作需要標準化及有規範性。

中醫護理培訓課程選項包括中醫護理的基本概念與理論;中醫的基本概念與理論;中醫疾病機理、診斷、治療和預防;中藥藥理學與中草藥配方;中醫藥使用的原則;中醫護理理論及實際操作技巧︰針灸、經絡、艾灸等;日常護理、情感護理、運動、飲食和預防性護理;中醫內科理論與實際中醫護理操作技巧;中醫外科、兒科、婦產科、腫瘤學理論與實際中醫護理操作技巧;中醫疼痛控制、骨固定及實際中醫護理操作技巧的理論及實習。中醫護理培訓課程內容選項全部獲得70%支持率,護士及西醫醫護人員的同意選項較為接近;中醫醫護人員對於中藥藥理學與中草藥配方、中醫腫瘤學理論與實際中醫護理操作技巧則較為保守。

至於中醫護理臨床操作選項包括指壓、艾灸、穴位按摩及敷貼、拔罐、刮痧治療、耳穴貼敷法、中藥濕用(中藥浸洗、沐浴及濕敷)、其他操作技巧(中藥燙熨、熏蒸及離子導入法)、中醫情志護理、中醫運動護理、飲食護理、註冊中醫診症開方及指導下針灸,9個項目獲得70%支持率。中醫醫護人員及西醫醫護人員的同意選項類近,對於指壓、刮痧的支持率較低。中醫醫護人員對於中醫護士執行註冊中醫診症開方及指導下針灸的支持率最低(30%)。普羅大眾對於中醫護理操作同意率大約60%,原因是未理解各種操作程序。

於問卷調查的最後部分,所有參與者一致認為「中醫護理」需要一套核心課程範疇作為將來舉辦中醫護理相關課程的標準,同時建議政府為中醫護理提供更多資源,以發展未來中醫護理的研究。

筆者的想法亦同出一轍,期望香港中醫護理發展能獲得香港醫療體系各個專業人員以及社會人士更高及更深的認同,護理同業亦更能掌握整存的中醫護理理論及臨床實務操作,推動「中醫護理」整體發展。

文章來源:信報  - 中大醫論 21/02/2020

梁晶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專業顧問、註冊中醫

中醫在新冠肺炎中 預防角色

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陸續發現多宗肺炎病例,病毒與過往已知的病毒不符。至2020年1月7日,國家健康 衞生委員會確認發現一種新冠狀病毒,並暫時命名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後世衞正名為COVID-19)。除 武漢市外,廣東、浙江、河南等地開始通報有大量確診病例,海外包括新加坡、泰國、南韓、日本亦陸續呈報,香 港亦於2020年1月23日出現首宗確診輸入個案,至今累計確診個案已達雙位數。特區政府為控制疫情惡化,於2月5日 宣布對從內地入境人士實施強制檢疫14日的措施,加上近期陸續出現的本地個案,如長康邨康美樓的大規模隔離等 ,預料需要隔離的人數將會陸續以倍數增加。

經得起循證醫學考證

香港現在有兩批重點急需中醫預防措施介入的人群︰第一批為需要家居隔離或強制隔離的市民,他們並未確診染病 ,但因曾赴內地或與確診患者直接或間接接觸而需要隔離;另一批為前線醫護及非醫療支援人員,尤須留意,在 2003年SARS期間,非醫療支援人員為三種醫院工作者(另外兩種為護士、醫生及醫療技術人員)中染病率最高的。 對於這兩批人士,他們既沒有任何治療,又處在全隔離或半隔離狀態,極需外界介入為他們提供中醫預防之法。

中醫在疫病中的抗爭源遠流長,早在《黃帝內經》就提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明代吳 又可《溫疫論》專篇講述溫疫,其言「疫者,感天行之癘氣也」、「此氣之來,無論老少強弱,觸之者即病」均強 調疫病乃感受大自然疫癘之氣而發病,無論體質年紀,一旦染病,症狀均很相似,這與現代醫學中傳染病的概念一 致。因此抗疫的防治工作在中醫的發展中從未停止。

從循證醫學的角度,於2003年SARS期間,梁秉中教授的研究團隊為3160名醫院工作人員提供防疫中藥兩周,結果發 現服藥組未有感染,而未服藥組則有4%的感染率。除此以外,服藥組的呼吸道症狀有所減輕,其生活質量亦有所改 善,部分自願接受血液檢測的參加者,其免疫相關的指標亦有所提升;這一研究已於2005年刊登於學術期刊。雖然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並非SARS,但從研究可見中醫藥在預防疫病中是經得起循證醫學的考證。

須天人合一三因制宜

中醫如何在香港應對新冠肺炎中擔當好預防角色呢?香港在實行預防措施時必須有幾個堅持,一是必須天人合一 ,三因制宜。雖然內地各區的醫療單位已發布不同的防疫處方,但處方組成都有其相異之處,可見「一方治一病」 的概念不符合臨床實際。臨床必須結合因人,即人的體質特點;因時,香港的氣候特點;因地,香港的地域特性 ,以三因作出量身剪裁,開出處方,否則預防不成,反生他病。二是提倡「治未病」,強調預防的重要,搶在疫病 發病之前,趁早介入,達到增強體質,祛除病因,亦即是扶正祛邪的目的。

文章來源:信報  - 中大醫論 17/01/2020

蔡昕宏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講師及註冊中醫師

坐月的飲食習俗

民間習慣認為「生化湯」是產後必服之劑,記得有一位病人想產後調理,就診時訴說已經自行喝過生化湯。

生化湯方名最早見於明代《景岳全書.婦人規》,後由《傅青主女科》將之加以發揮應用,是主治產後惡露不行、瘀血內阻的常用方劑。生化湯以當歸補血活血,川芎行氣活血,桃仁活血祛瘀,炮薑有苦辛之味,與甘草配伍,苦甘化陰,辛甘化陽,可謂陰陽俱補。

魚湯促乳汁分泌

生化湯的煎煮方法亦比較特別,傳統上要用黃酒、童便各半煮。以水煮生化湯也是有效的,不過如加上黃酒活血祛寒、童便滋陰散瘀,效果更好。只是童便不是每個人能接受,現在較多用於跌打損傷上。

至於產後乳汁不足的情況,坊間有「穿山甲、王不留,婦人服了乳長流」的說法。王不留行與穿山甲都是中藥,可以使乳汁的分泌更加通暢。王不留行,顧名思義,連王命也不能使其停留,現更多用於耳穴的黏貼。穿山甲現時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香港已不能使用,可用其他藥物代替,如豬蹄甲。

產後要有充足的乳汁,魚湯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一般可用黃花魚、黃翅魚、鯽魚等,湯煲至乳白色,以滋其源。

不同地方的人,產後吃的東西都不一樣。像泰國人吃香蕉花燉魚湯或雞湯、蓮花杆燉甜湯加椰汁等通乳。

台灣人多吃麻油雞,麻油能潤腸通便、解毒生肌,有治胞衣不落、禿後生髮的功效。

廣東人以甜醋煮豬腳薑也是很有道理的,豬腳通乳,薑袪風,甜醋的酸甘加上薑的辛味,同樣化生陰陽。

雲南人吃田七燉雞,田七能散瘀止血、消腫定痛,有「止血不留瘀,散瘀不傷正」的特點。

浙江人會喝蜜糖,有補中、潤燥、止痛、解毒之功。客家人喝薑酒,吃黃酒煮雞。

福建人會吃薑粿、薑炒雞蛋等,所有的菜都要炒的,不能清蒸。

總的來說,產後飲食要避免寒涼,進食富有營養,幫助身體復元,以及增加乳汁分泌的食物。

因時地人而不同

不過,中醫講求辨證論治,以上的介紹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尤其婦女在剛剖腹產後更不可吃酒類等過於刺激的食物,要等傷口癒合後才可考慮食用。

產後調理應該因時、因地、因人而有所不同,如有疑問請向中醫師查詢。

文章來源:信報  - 中大醫論 11/03/2020

莫迪麟中醫師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博士研究生及註冊中醫

《老老恒言》老人睡眠養生術

養生是門學問,很多時候人們愛用外來物養生,參茸海味、營養補充品、儀器工具,五花八門,但事實上養生可以是不用花錢的,古代稱養生為「攝生」,意味着自己用手夾着,帶點主動的意思。

清代中醫曹廷棟是位養生專家,他在75歲高齡寫下《老老恒言》一書,就是結合中醫理論及自身經驗,為老人家提供養生的方法,其中卷首就是討論睡眠的方法,你可能會問:睡眠都要學習的嗎?不是與生俱來嗎?沒錯,睡眠是需要學習的,睡眠是與天地共同進退的過程。

臥室愈暗愈佳

曹廷棟認為,睡眠不是一種要求,也不是一項任務,有些人失眠日久,會「要求」自己睡眠,這是極之不自然的一件事,就像日出日落是合乎自然的事,夜晚入睡也是一件自然的事,不需強求,心欲求寐,反而更令失眠。曹廷棟對入睡有兩種境界,名為「操縱」,簡單來說「操」是以動求靜,「縱」是以靜求靜,看似有點難理解。「操」是入睡前做有些重複的動作,例如耳熟能詳的數綿羊等等,古人也建議在家漫無目的地重複散步,做這些活動時盡量不用思考,務求以「動」去入「靜」;而「縱」就是放空一切,睡眠前坐在床上或椅子,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想,一會兒後躺下閉目睡覺時,心中有什麼影像,由它自然發生,不用多思考,影像就會慢慢模糊,自自然然就能入睡,這就是以靜求靜。有些人適合「操」,也有些人適合「縱」,取決於自己心態。

此外,曹廷棟認為臥室盡量要愈暗愈佳,古人稱「夜寢不燃燈」,因為夜間陽氣漸降,陰氣當令,若果房間有很多光源,光源屬陽動之性,人體陽氣應夜間而收斂,光源反而使陽氣不能潛降,影響入睡,甚至使之發噩夢。而蓋被子也大有學問,例如頭部不宜覆蓋被子,因為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陽氣充滿着頭部,若頭部覆蓋被子,會使陽氣過度充盈,甚則化熱。腹部反而應覆被子,腹部為脾胃之地,喜暖惡濕,尤其在夏日,人們常因太熱而不覆被子,或者抱抱被子便罷了,最正確的做法是,無論如何,腹部都需要覆被子,哪怕是薄薄的一張被子,便不怕脾胃受風邪所犯。

疲乏小睡一會

《老老恒言》還有一些姿勢建議, 例如食後臥右睡能紓緩脾臟之氣,或者臥宜蜷縮,即俗稱「蝦米」樣,是模仿嬰兒在母體懷孕的狀態。不過筆者認為不需強求,睡眠姿勢務求舒服自然,沒有必然正確的姿勢。至於午睡,這個問題不同中醫也有不同意見,有指午時午睡能使陽氣安藏,免使陽氣過旺,但香港午時午睡的風氣並不旺盛,怎樣處理呢?倒不如學習曹廷棟的見解:午時也好,午後也好,感覺到疲乏就小睡一會,當小睡後初有醒的感覺,則「欲起即起,勿須留戀」,就是要做到小睡,不要大睡。

Copyright © 2023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Faculty of Medicin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