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晴報  - 中大醫說 16/09/2020

林志秀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副院長及教授、註冊中醫師

輕度認知障礙症 宜及早治療

「輕度認知障礙症」是一種腦部疾病,患者的記憶力比同齡者衰退較快,但其生活及自理能力仍保持正常,未及認知障礙症(前稱老年癡呆症)的程度,因此普遍認為此病是介乎正常認知與認知障礙症間的一個過渡階段。但近年有研究發現輕度認知障礙症有可能是認知障礙症的極早期,並不單純為過渡期而已。另外,由於輕度認知障礙症單靠臨床問診和表面觀察是難以診斷的,因此大多患者到了出現認知能力問題,如情緒不穩、無法認路或認人,及自理能力下降後才得以確診。因此及早診斷及介入治療,避免病情惡化,是現代醫學中重要的一環。

中醫學中並沒有輕度認知障礙症的病名,但相關描述可見於「善忘」及「健忘」等相關文獻中。從中醫的角度看,本病的成因為虛、痰、瘀,或三者互為影響而致。因老年人年老體虛,腎精虧乏,髓海不足而致;或因思慮過度,肝氣鬱結或脾失健運,聚濕成痰、蒙蔽清竅;或因久病耗傷氣血,氣血虧虛,腦脈失養不通而致。

輕度認知障礙症的病因尚未明確,目前的治療方案,是以服食如膽鹼分解抑制劑或促神經細胞代謝劑等西藥為主,可惜此治療方案能否有效阻止疾病的進展仍然存疑。但中醫素有「不治已病,治未病」及「早治防變」的理論,所以中醫藥在延緩衰老、增強記憶力等方面有一定的優勢。

鑑於香港人口老化問題漸趨嚴重,輕度認知障礙症的發病率將有逐年升高之勢,香港中文大學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現正進行一項為期24周,以內服中藥治療輕度認知障礙症的臨床研究。歡迎65歲或以上、曾被西醫確診為輕度認知障礙症之人士參與研究。如感興趣者,歡迎把參加者的聯絡方法及姓名等基本資料,以「輕度認知障礙症」為抬頭,電郵至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或WhatsApp到6082 2583作登記。若住所位於九龍東,亦可致電2323 4448與仁愛堂歐雪明腦伴同行中心李姑娘聯絡。如情況適合,研究人員會再與閣下聯絡,安排進一步的評估。

文章來源:晴報  - 中大醫說 23/09/2020

官可祈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助理講師、註冊中醫師

中醫藥治兒童癌症

兒童癌症的種類與成人癌症有明顯的分別,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2013-2017年統計數據顯示,香港每年平均有197名18歲或以下的兒童及青少年確診為兒童癌症。常見兒童癌症包括急性白血病、淋巴瘤、原發性腦瘤等。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近年與藥劑學院(張彥婷助理教授、余南瑛博士)及醫學院兒科學系(李志光教授)組成研究團隊,追蹤393名兒童癌症康復者,發現超過3成的受訪者均有使用中醫藥「保健」;亦對國內兒童癌症患者使用中醫藥的情況進行了系統回顧,直至2019年前為止,有43份相關的臨床研究報告認為,中醫藥能作為支援治療紓緩癌症治療引起的反應,以及提高患癌兒童的健康狀態。

研究資料顯示中醫的應用可以減少化療引致的嘔吐、疲倦等反應,改善患者預後和生活質素,當中以內服中藥為最常見的治療方法,涉及中藥共143味,多為補益及消食類中藥。研究結果亦指出刺激個別穴位(脾俞、胃俞、中脘、下脘、足三里、內關)或耳穴(胃、神門)有一定緩解症狀或治療的作用。

兒童癌症並不常見,中醫藥應用於香港兒童癌症患者的經驗非常有限,是次研究的發現有助為將來開展兒童癌症中西醫協作療法,提供初步的臨床依據與參考。研究團隊亦已獲得「中醫藥發展基金」的支持,將於2021年在香港推行健康服務計劃,向兒童癌症康復者提供有關應用中醫藥的正確認識。

第 51 頁,共 51 頁

Copyright © 2023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Faculty of Medicin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