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明報專欄 - 現代中醫 17/12/2018
林志秀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副院長、註冊中醫師
腸易激綜合症 中醫如何治理?
日常生活中,有時遇到一些人在緊張時刻常常肚子痛,非要如廁大便不可,這些人士可能患腸易激綜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腸易激綜合症是一種常見的胃腸功能紊亂性疾病,典型臨牀表現包括腹痛、腹脹伴排便習慣改變(腹瀉/便秘)和糞便性狀異常(稀便、黏液便、便秘)等,可持續存在或反覆發作,但無器質性病變,不過患者腸道細菌和生化代謝指標可能有異常。根據患者主要徵狀差異,IBS大致可分為腹瀉型、便秘型和腹瀉便秘交替型,當中以腹瀉型最常見。在香港,華人發病率約6.6%。根據流行病學調查,本病對患者生活品質造成負面影響,因此改善臨牀徵狀具有重要意義。
病因尚未明確 靠藥物紓緩徵狀
IBS病因尚不完全明確,多數病人找不到任何解剖學的原因。目前較公認IBS發生機制,包括內臟高敏感性、腸動力異常、糞便傳輸異常及精神壓力因素等。精神心理因素、消化道運動改變、神經與內分泌因素、感染、飲食、藥物或激素均可加重徵狀。主要表現為腹痛、腹脹、便秘或腹瀉現象。治療方面,目前尚無有效方法,藥物治療多以紓緩徵狀為主,效果未如人意。
用痛瀉要方 疏肝健脾
中醫方面,本病相當於中醫內科學中的腹痛、泄瀉與便秘等範疇。中醫學認為,腹瀉型腸易激綜合症的病機為肝鬱脾虛,由於思慮過度或其他原因導致肝氣鬱結。肝主疏泄,如肝氣鬱結就會犯脾土。脾主升,主運化,將水穀精微輸佈全身。肝氣犯脾,會致脾土運化功能失常,脾氣不升反下陷,水濕下注腸道則見大便泄瀉。臨牀觀察顯示,本病徵狀如大便不正常,便質稀爛,往往因為情緒緊張而導致病情加重,印證了肝氣鬱結在本病發病的重要性。若遷延日久,則變為寒熱錯雜、正虛邪實。肝鬱之證貫穿於本病始終,而久瀉多耗傷津液,腸道變得乾枯,故又可出現便秘,或因便秘過用瀉藥又復現腹瀉,出現腹瀉與便秘交替發生。
肝氣鬱結、脾氣虛弱為主要發病機理,故中醫治療多以疏肝健脾,理氣止瀉為主。臨牀上常選用痛瀉要方(組成:白朮、白芍、陳皮、防風等)加減進行治療,大多取得良好療效。
招募合適患者參加研究
近年中文大學及浸會大學對中醫藥治療腸易激綜合症做了大量探索,取得一定成績。中文大學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和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正啟動「仁朮腸樂顆粒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症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臨牀試驗」,旨在用現代科學研究方法驗證中醫藥治療本病的效用和安全性,現正招募合適的腸易激綜合症患者參加,項目進行期間研究藥物費用全免。
登記及查詢:3505 3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