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後骨髓抑制 中醫改善 - 嚴韻詩博士

文章來源:晴報專欄 - 中大醫說 15/02/2018

嚴韻詩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副研究員、註冊中醫師

化療後骨髓抑制 中醫改善

15/02/2018

臨床常見化療後出現骨髓抑制,主要由於化療藥物是殺滅異常增生的惡性腫瘤細胞,具細胞毒性,而骨髓細胞相對其他細胞而言生長速度較快,所以使用化療藥後往往容易引起骨髓中造血幹細胞活性下降。在使用第5至7天後血小板和白血球數目減少,最低點在7至10天,約2至4周後恢復。骨髓功能受損,患者會出現疲倦乏力、食慾不振、頭暈、氣喘、咳嗽、大便不暢等,亦可致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不足,易受感染,甚至需要中斷或延遲化療,影響治療效果。

中醫理論認為化療藥屬大寒、大熱的毒物。骨髓抑制患者白細胞偏低,常出現畏寒肢冷的陽虛症狀;紅細胞生成減少,易導致貧血;血小板減少,易引致出血,對中醫而言,總括表現多屬於虛勞、氣血虧虛的範疇。中醫理論中肝藏血、脾生血統血,故治療時需根據患者情況,調理肝脾以提升造血功能,預防出血,配合益氣溫陽、養血活血、補脾滋腎法等改善症狀。

研究顯示不少中藥能增加白細胞數量、提高血清中紅細胞、血紅蛋白和骨髓有核細胞的數量,提升免疫功能。改善骨髓抑制,需結合辨證用藥;補氣可用黃耆、黨參、太子參等,補血可用雞血藤、當歸、熟地等。如出現陽虛怕冷,則可用肉桂、乾薑。若骨髓抑制較重,出現腎精虧虛,補腎陽可用淫羊藿、補骨脂,滋腎陰可用龜板、女貞子、墨旱蓮、黄精。如化療期長,臟腑受損,氣血不暢而血瘀,則可用三七、丹參、赤芍等。

中西醫各有強項,合作治療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質素,發揮抗癌的最大效果,爭取更多生存機會。

(以上為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20周年院慶科普文章系列)

Copyright © 2023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Faculty of Medicin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