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飽滯滯點算好? - 何子峰醫師

文章來源:晴報  - 中大醫說 10/03/2021

何子峰醫師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博士研究生、註冊中醫師

飽飽滯滯點算好?

脾胃負責消化飲食和吸收營養,是氣血生化的來源。當飲食寒涼生冷或進食分量過多,脾胃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就會受到制約。農曆新年大吃一番後,臨床上常見的脾胃症狀如胃脹、胃痛往往伴隨出現。中醫的胃痞病是指胃部脹滿不適,「滯着滯着」;有些患者還會出現早飽症狀,稍為進食就飽得要命。除飲食因素外,要避免胃痞和胃痛,情緒管理亦同樣重要。中醫認為「憂思傷脾」,過分的憂慮會影響脾胃功能;經常憤怒則會使肝氣過旺,而過旺的肝氣亦會制約脾胃。

當不幸遇上胃痞或胃痛症狀時,可以按摩以下穴位紓緩症狀。第一個為足三里穴︰它位於外膝眼對落四隻手指,對外一隻手指的位置;另一個為太白穴︰它位於腳趾公根部關節(第一跖趾關節)內側的後方凹位。每日可以按摩穴位兩至三次,每次十至十五分鐘。腸胃敏感的人士平日要注意飲食均衡和避免暴飲暴食,少食高腹鳴食物(即在消化過程中容易引起腹瀉、腹脹痛的食物),例如蘋果、芒果、椰菜花、西蘭花等,亦都要少食油膩、辛辣、過冷或過熱的食物。

若胃脹、早飽或胃痛症狀持續,就應該及早就醫和接受相關檢查,盡早對症下藥。若接受檢查後仍未能找出病因,就有機會是患上「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除了降低患者的生活質素外,久醫不癒亦有可能誘發抑鬱或焦慮症狀。中大醫學院曾發表一項有關電針灸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團隊發現,每兩位接受電針灸的患者,就有一位表示其胃部症狀有明顯紓緩。近年亦有研究指出,中藥有效改善消化不良症狀。

如果你有胃脹、早飽或胃痛症狀,而又接受過胃鏡檢查和幽門螺旋菌測試,歡迎參加中大醫學院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中醫研究計劃。當你完成一份網上問卷後,會得到價值港幣50元的超市現金券一張及免費中醫體質諮詢服務一次。歡迎發送電郵到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或者致電9875 4962查詢參加詳情。

Copyright © 2023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Faculty of Medicin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