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直格》 卷下
原文 | 翻譯 |
劉河間傷寒直格論方卷上 臨川 葛 雍 編 新安 吳勉學 校 |
|
習醫要用直格 |
|
諸證藥石分劑 |
|
麻黃散 麻黃(一兩半,去節,湯泡去黃汁,焙乾,秤) 桂枝(一兩,削去皴皮[1]。官桂是也) 甘草(半兩,炙) 杏仁(二十粒,湯浸去皮尖、雙仁者。下並同法) 右剉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2]。(匕,匙也,謂[3]錢作匙抄也) 水一盞[4]半,煎至八分,濾去滓,溫服。(滓,阻史切,澱也,?也)衣覆以取微汗。或溫病身煩痛,小便自利者,加白朮四分微汗之。(每一分二[5]半也) |
麻黃散 麻黃(一兩半,去節,用湯泡後,去掉黃色汁液,烘焙乾燥後秤重) 桂枝(一兩,削去皴皮,即是官桂)甘草(半兩,炙) 杏仁(二十粒,湯浸後去除皮尖、雙仁。下面的亦用同一方法處理) 將上面的藥斬剁如麻豆一般大小,每次服五錢匕。(匕,即是匙,即用銅錢作匙用來抄藥) 用水一盞半煎至八分,濾去渣滓,溫服。(滓:阻史切,即沉積的渣滓,又叫「?」)用衣被覆蓋以取微微汗出。或溫病身體疼痛劇烈,小便自利者,加白朮四分,微微發汗。(每一分等於二錢半) |
[1] 皴皮:即是皸裂的表皮,形容桂枝上的栓皮。《說文解字.皮部.新附》:「皴,皮細起也。」 |
|
2 錢匕:古代指勺、匙之類的取食用具。《說文解字》:「匕,相與比敘也。从反人。匕,亦所以用比取飯,一名柶。凡匕之屬皆从匕。」段玉裁注:「匕,卽今之飯匙也。」 |
|
3 異體字,千頃堂本作「錢」。 |
|
4 盞,是宋代方劑煎服法的量度單位,據考證(苑禎,馬然,張林.宋代方劑煎服法中“盞”的量值研究[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9,42(09):738-741.),一盞約合今350毫升。 |
|
5 異體字,千頃堂本作「錢」。 |
|
益元散(一名天水散,一名太白散) 滑石(六兩,白膩好者) 甘草(一兩) 右為細末,每服三錢,蜜多許,溫水調下,或無蜜亦可。每時日三服,或欲冷飲者,新井泉調下亦得。解利[6]發汗,煎葱白、豆豉湯下。每服水一盞,葱白五寸,豆豉五十粒,煑取汁七分調,併三四服,以効為度。此藥是寒涼解散熱鬱,設病甚不解,多服無害,但有益耳。本世傳名「太白散」,俗惡性寒,葱易得之賤物,而又不明《素問》造化之理,故不取《本草》神驗之言,而多不用焉。若以隨證驗之,乃凡人之仙藥也,何可缺歟?夫傷寒當汗則不可下,當下則不可汗。且如誤服此藥,則汗自不出,而裏熱亦獲不效,亦有裏熱便得宣通而愈者也。或半在表半在裏,可和解而不可吐下發汗者,若服此藥多愈,或不愈亦小減,加涼膈散和解尤佳。或自當汗解者,更加蒼朮粗末三錢,同葱、豉煎湯調服尤良。或孕婦不宜滑石、麻黃、桂枝輩發汗,即用甘草一兩、蒼朮二兩,同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葱白五寸、豉五十粒,同煎至六分,濾去滓,熱服。並二三服,取微汗,是名「逼毒散」,非孕婦亦可服。或大白散[7]加麻黃二兩去節,如法煎服,世云「神白散」。或逼毒散加麻黃與蒼朮等分,去節,《濟眾》[8]云「青龍散」。或青龍散更加滑石末與蒼朮二倍,是為發汗之妙藥,名曰「大逼毒散」。此方唯正可汗者即用,誤服之則轉加熱也。或解利兩感[9],煎涼膈調下益元散四錢。或下乳[10],用豬肉、麵、羹、粥、飲、湯之類調下四錢,不拘時候,日三服,及宜食肉、麵、羹、粥。催產,溫香油漿調下五錢,併二三服,以產為度。或死肝[11]不下者,煎三乙承氣湯一服,調下益元散五錢,須臾,更頻用油漿調益元散溫服,前後俱下,而胎下可活產母也。凡難產或死胎不下,皆由風熱燥澀,緊斂結滯而不能舒緩,故產戶不得自然開通也。此藥力至,則結滯頓開而產矣。後慎不可溫補,而反生燥熱也。俗未知產後亡液損血,疼痛怖懼,以致神狂氣亂,則陰氣損虛,邪熱太甚而為諸熱證。由不讀《素問》,不知造化,故不識證候陰陽,反以妄為產(疑脫漏「後」字)諸虛百損,便為虛冷而無熱也,誤以熱藥溫補。或見煩渴者不令飲水,本雖善心,為害多矣,豈治病之道?但以臨時審其臟腑六氣虛實,明其標本,如法治之而已矣。此藥泛常多用,然須為效至大,而俗以病異藥同,將謂妄行,反招侮慢。今以黃丹[12]加令桃紅色,名曰「紅玉散」。加青黛令輕碧色,名「碧玉散」。加薄荷葉一分,名「雞蘇散」。主療不殊,收效則一。俗目懵然,何能別此?可遠妄梅[13],可顯玄功,後之學者其究心焉。 |
益元散(一名天水散,一名太白散) 滑石(六兩,白膩,質地好) 甘草(一兩) 將上面的藥研爲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用多點蜜,溫水調勻服下,或無蜜亦可以。每天服三次,或病者欲飲冷,則用新汲之井水調勻服下亦可以。用作解肌發汗,煎煮葱白、豆豉成湯,調勻服下。每次用水一盞,葱白五寸,豆豉五十粒,煮取湯汁成七分,調勻,一共服三四次,以有效爲止。此藥屬性寒涼,能解散熱鬱。假如病重而不能解除,服用多了亦無害處,只是有益於人。現在世間流傳之名爲「太白散」,俗世不喜性寒之物,葱白又爲易得而不值錢之品,再加上不明白《素問》所論天地造化之理,不信《本草》書中所言藥物神奇之效,所以大多不願用此藥。如果以臨床所治病證之效驗來看,此藥就是凡間之仙藥,怎麼可以缺少呢?凡是傷寒病,應當發汗則不可用瀉下,應當瀉下則不可發汗。況且假如誤服此藥,則汗自然不能發出,而裏熱亦不能獲得有效治療。但亦有裏熱的情況,一用便得以宣通而痊癒。或邪氣半在表半在裏,可用和解之法而不可用吐、下、發汗之法者,如果服此藥大多能獲痊癒,或不能獲痊愈,亦會有所緩減,加服涼膈散和解會更好。或病況應當發汗而解,則再加蒼朮,用粗末三錢,與葱白、豆豉煎湯一同調服尤其好。或孕婦不宜用滑石、麻黃、桂枝之類發汗,就用甘草一兩、蒼朮二兩,同爲粗末,每服用四錢,水一盞,葱白五寸、豆豉五十粒,一同煎至六分,濾除渣滓,熱服。一共服二三次以取微汗,這叫「逼毒散」,不是孕婦亦可服用。或太白散加麻黃二兩去節,如上法煎煮服用,世人稱之爲「神白散」。或逼毒散加入麻黃與蒼朮等分,去節,《簡要濟方眾》稱之爲「青龍散」。或青龍散中再加二倍的滑石末與蒼朮,此乃發汗之妙藥,名爲「大逼毒散」。此方唯有真正可發汗者可用,誤服此藥則可令熱加劇。或解肌治療兩感病,煎煮涼膈散調下益元散四錢。或通下乳汁,用豬肉、麵、羹、粥、飲、湯之類調下四錢,不拘服藥時候,每日三次,及適當食用肉、麵、羹、粥。用於催產,用溫香油漿調下五錢,一共服二三次,直到生產下來。或死胎不下者,煎煮三乙承氣湯一服,調下益元散五錢,稍等一會,再頻頻用油漿調勻益元散溫服,使大小便俱通,則死胎下而可使產母存活。凡是難產或死胎不下,皆由於風熱燥澀津液,胎胞緊斂結滯而不能舒緩,所以產戶不得自然開通。當此藥力行至病所,則結滯頓開而能生產。生產後慎不可用溫補,否則反生燥熱。世俗不知道產後亡液耗血,且因為疼痛而恐怖驚懼,以致病者神氣逆亂,如此則陰氣耗損而虛,邪熱太重而發爲多種熱證。由於世人不讀《素問》,不知天地造化之理,所以不認識證候之陰陽屬性,反而妄以爲產後諸虛百損,全屬虛冷之證而無熱證,誤用熱藥來溫補。有時候見到病者煩渴,卻不允許病者飲水,本意雖是源於善心,但禍害卻多,這哪裏是治病之道?只有根據當下臨床狀態來審度病者臟腑六氣之虛實,明白當中的標本關係,如法治療就可以了。此藥常常被廣泛運用,但必須以有效為準,但世俗之人以爲病不同而用藥相同,就將之稱爲妄行,反而被人輕慢忽視。現在加入黃丹,令藥物變爲桃紅色,名爲「紅玉散」。加入青黛,令藥物變爲淺綠色,名爲「碧玉散」。加入薄荷葉一分,名爲「雞蘇散」。主治病證雖然有所不同,但取得的效果則是一樣。世俗之人目光懵懂不明,如何能分辨清楚?明於此理,運用此藥可以遠離虛妄之侮辱,亦可彰顯玄妙之效用,後來之學者應當對此多加留心研究。 |
6 解利,即解肌。《靈樞‧本藏》:「衛氣和則分肉解利,皮膚調柔,腠理緻密矣。」分肉解利,指肌肉間之氣行流利通暢。 |
|
7 大白散:前文有「本世傳名太白散」,此處當爲「太白散」。 |
|
8 即《簡要濟眾方》,北宋皇祐初年翰林醫官使周應奉詔編撰的官修醫學方書,約在明末散佚。 |
|
9 兩感:指陰陽兩經表裏同病,又稱傷寒兩感。 |
|
10 下乳:又稱通乳。是指用藥物或針灸治療產後乳汁不通或乳汁甚少、乳汁全無的方法。 |
|
11 肝:醫統本作「肝」,千頃堂本作「胎」。據前後文意,當爲「胎」。 |
|
桂枝湯 桂枝(去皴) 芍藥 甘草(炙,等分,三分為率) 右剉如麻黃大[14],每服八錢,水一盞半,姜三片,棗三枚擘破,煎至七分,令去滓,溫服。續後啜熱稀粥,溫覆令遍身微汗,或暖也。及初夏可加黃芩一兩,名「陽旦湯」。大熱之分及素有熱人,可再加知母半兩、石膏一兩為末,或更加升麻一分。禁生冷、黏滑、肉麵、五辛、酒酪、息物[15]等。桂枝證,反下之,不成結胸及痞,但腰滿[16]證在者,本方倍加芍藥。大實痛者,更加大黃半兩。脈弱、自利者,不加。 |
桂枝湯 桂枝(去皴皮) 芍藥 甘草(炙,等分,取三分之重量) 將上面的藥斬剁如麻豆大,每次用八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大棗三枚擘開,煎煮至七分,去滓,溫服。服藥後再喝熱稀粥,蓋好被子令病者遍身微微汗出,或使身體暖和。初夏時可加入黃芩一兩,名爲「陽旦湯」。大熱的時分,以及素體有熱之人,可以再加入知母半兩、石膏一兩爲末,或者更加入升麻一分。禁止進食生冷、黏滑、肉類、麵食、五辛、酒、乳酪、氣味濃厚之物等。本屬桂枝湯主治之病證,反用攻下之法,沒有導致結胸及痞證,但見腹滿證者,本方加倍用芍藥。腹滿而大實痛者,更加入大黃半兩。如果病者脈弱、自利者,則不需加芍藥與大黃。 |
14 如麻黃大:依前麻黃散之例,「如麻黃大」當爲「如麻豆大」。 |
|
15 息物:據《傷寒論》原文,桂枝湯方後註「禁生冷、黏滑、肉麵、五辛、酒酪、臭惡等物」,「息物」當爲「臭物」,即氣味濃厚之物。 |
|
16 腰滿:據《傷寒論》原文,「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爾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腰滿」當爲「腹滿」。 |
|
桂枝加葛枝[17]湯 桂枝 芍藥 甘草(各六[18]錢三字[19]) 葛根(一兩三[20]錢) 右如桂枝湯服(謂如桂枝湯剉煎服也,下並倣此)。 |
桂枝加葛根湯 桂枝 芍藥 甘草(各六錢三字) 葛根(一兩三錢) 上藥如桂枝湯般服用(即是如桂枝湯斬剁藥物,煎煮服用,下面的亦倣效此法)。 |
17 枝:醫統本作「枝」,千頃堂本作「根」。據《傷寒論》桂枝加葛根湯,當作「根」。 |
|
18 異體字,千頃堂本作「錢」。 |
|
19 字:又稱「字匕」,古代劑量單位。古人用銅錢抄取藥末,錢面共有四字,將藥末填去錢面一字之量,即稱爲「一字」。 |
|
20 異體字,千頃堂本作「錢」。 |
|
葛枝[21]湯 葛根(一兩) 麻黃(泡去黃汁,焙乾,秤三分) 桂枝(去皴) 芍藥 甘草(炙,各半兩) 右如桂枝湯服。 |
葛根湯 葛根(一兩) 麻黃(浸泡,去掉黃色汁液,烘焙乾燥,秤重三分) 桂枝(去皴皮) 芍藥 甘草(炙,各半兩) 上藥如桂枝湯般服用。 |
21 枝:醫統本作「枝」,千頃堂本作「根」。據《傷寒論》葛根湯,當作「根」。 |
|
大青龍湯 麻黃(如前製) 石膏(為末,各三分) 桂枝(一分半) 甘草(炙,一分) 杏仁(十枚,湯去皮尖、雙仁) 右剉如麻豆大,抄五錢,水一盞,生姜三片,棗三枚擘破。煎至半盞,濾去滓,溫服。令身汗濕,未潤再服。 |
大青龍湯 麻黃(如同前面炮製) 石膏(研爲末,各三分) 桂枝(一分半) 甘草(炙,一分) 杏仁(十枚,湯浸去除皮尖及雙仁) 將上面的藥物斬剁如麻豆般大小,取五錢,用水一盞,生薑三片,大棗三枚擘開。煎煮至半盞,濾去渣滓,溫服。使身體汗出而濕潤,未見濕潤則再服。 |
小青龍湯 麻黃(如前製) 半夏(湯洗) 芍藥 細辛 乾姜 甘草(炙) 桂枝(去皴,各三分) 五味子(二錢) 右剉麻豆大,每服八錢,水一盞半,生姜四片。煎至七分,絞汁溫服。渴者,去半夏,加栝蔞根三錢;微利去麻黃,加芫花彈子大;噎者,去麻黃,加附子二錢(炮),以開怫熱結滯;小便不利,少腹滿者,去麻黃,加茯苓四錢;喘者去麻黃,加杏仁(製如前法)。此方燥至溫散其水,以潤腸胃臟腑之燥,以開發怫熱結滯者也。 |
小青龍湯 麻黃(如同前面炮製) 半夏(用熱湯洗) 芍藥 細辛 乾姜 甘草(炙) 桂枝(去皴皮,各三分) 五味子(二錢) 將上面的藥物斬剁如麻豆般大小,每次用八錢,水一盞半,生薑四片。煎煮至七分,絞出汁液,溫服。口渴者,去半夏,加栝蔞根三錢。輕微泄瀉者,去麻黃,加芫花如彈子大。噎塞者,去麻黃,加附子二錢(炮),以開解怫鬱之熱結。小便不利、少腹滿者,去麻黃,加茯苓四錢。喘者,去麻黃,加入杏仁(如同前法炮製)。此方之藥性燥,善於溫散水氣,以潤腸胃臟腑之燥,以開解宣發怫鬱之邪熱結滯。 |
小柴胡湯 柴胡(去苗秤二兩) 黃芩 甘草 人葠[22](各三分) 半夏(六錢,泡五七次) 右剉如麻豆大,抄五錢,生姜三片,棗三枚切,煎至半盞。濾去滓,溫服,日三。小兒一服作三服(諸藥法同)。 |
小柴胡湯 柴胡(去除苗後秤重二兩) 黃芩 甘草 人參(各三分) 半夏(六錢,用水浸泡五到七次) 將上藥斬剁如麻豆大小,取五錢,生薑三片,大棗三枚切開,煎至半盞。濾除渣滓,溫服,每日服三次。小兒一服分作三次用(所有藥都按照此法)。 |
22 葠:同「參」,異體字。 |
|
涼膈散(一名連翹飲子) 連翹(一兩) 山梔子 大黃 薄荷葉(去毛) 黃芩(各半兩) 甘草(一兩半) 朴硝(一分) 右為粗末,每服二三錢,水一盞,蜜少許(或無蜜亦可。舊用竹葉,或亦不須),煎至七分。濾去滓,溫服。熱甚者,可服四錢,亦有可服一二十錢者。治咽喉并涎嗽,加桔梗一兩、荊芥穗半兩;咳而嘔者,本方加半夏半兩,每服生姜三片,煎;衄、嘔血者,加當歸、芍藥各半兩、生地黃一兩;淋者,加滑石四兩、茯苓一兩;風眩者,加川芎、防風各半兩、石膏三兩;酒毒者,加葛根一兩;斑疹、痘瘡,加荊芥穗、赤芍藥、川芎、防風、桔梗各半兩。三歲兒可服七八錢。或熱甚黑陷、腹滿喘急、小便赤澀而將死者,此一服更加大承氣湯,約[23]以下之,得利立甦。 |
涼膈散(一名連翹飲子) 連翹(一兩) 山梔子 大黃 薄荷葉(去除葉上絨毛) 黃芩(各半兩) 甘草(一兩半) 朴硝(一分) 將上藥研爲粗末,每次用二三錢,水一盞,少許蜜(或無蜜亦可。舊方用竹葉,或不須加入),煎煮至七分。濾去渣滓,溫服。熱甚者,可服用四錢,亦有可服用一二十錢。治咽喉疼痛並咳嗽吐涎者,加桔梗一兩、荊芥穗半兩;咳嗽而嘔吐者,本方加半夏半兩,每次用生薑三片共同煎煮;鼻衂、嘔血者,加當歸、芍藥各半兩、生地黃一兩;小便淋澀者,加滑石四兩、茯苓一兩;風動而眩暈者,加川芎、防風各半兩、石膏三兩;酒毒者,加葛根一兩;如見斑疹、痘瘡,加荊芥穗、赤芍藥、川芎、防風、桔梗各半兩。三歲小兒可服用七八錢。或邪熱甚而面黑凹陷、腹滿氣喘、呼吸急促、小便赤澀而將死亡者,將此藥一服加入大承氣湯中,說明了是要攻下,只要大便通利,病人當立即甦醒。 |
凡言加者,皆自本方加也。但加者每服五七錢,以意加減調理。兩感傷寒,下證前後以退表裏之熱者,煎本方四五錢,調下益元散三四錢。其本方皆能治此諸證,但加即為效也。 |
上文凡言加入的藥,皆是在本方基礎上加入。只是加入的話,每服用五到七錢,根據情況進行加減調理。對於兩感傷寒應當攻下之病證,攻下之前或之後,用來退去表裏之熱,則煎煮本方四五錢,調下益元散三四錢。本方皆能治療這些病證,只要加入即能發揮療效。 |
23 約:約定。 |
|
白虎湯 知母(一兩半) 甘草(一兩,炙) 粳米(一合) 石膏(四兩,為末) 右剉麻豆大,抄五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無時,日三四服。熱甚者服七八錢至十餘錢。或眩、或嘔、或咳者,加半夏半兩、陳皮半兩,每服用生姜三片煎服。或傷寒,發汗不解,脈浮者,加蒼朮半兩,名曰蒼朮白虎湯。或發汗、或下後,煩渴口乾,或脈洪大,或微惡寒者,或不可下者,或除可者之藥外[24],並宜加人參半兩以調之,名人參白虎湯。 |
白虎湯 知母(一兩半) 甘草(一兩,炙) 粳米(一合) 石膏(四兩,研爲末) 將上面的藥物斬剁如麻豆一般大小,取五錢,用水一盞,煎煮至六分,去除渣滓。溫服,無分服用時間,每日服三四次。熱邪嚴重時,服用七八錢至十餘錢。或見暈眩、或嘔吐、或咳嗽者,加半夏半兩、陳皮半兩,每服用生薑三片煎煮服用。或傷寒病,發汗後不解,脈浮者,加蒼朮半兩,名爲蒼朮白虎湯。或發汗、攻下後,病者煩躁,口乾渴,或脈象洪大,或微惡寒,或不可攻下者,或除可以用的方法之外,一併都適宜加人參半兩調服,名爲人參白虎湯。 |
24 醫統本作「或除可者之藥外」,千頃堂本作「或除可者之外」。 |
|
五苓散 豬苓(去黑皮) 茯苓 白朮(各半兩) 桂(去皴,一分) 澤瀉(一兩) 右為細末,每服二三錢,熱湯調下。惡熱欲冷飲者,新水[25]調下,或生姜湯調下愈妙,或加滑石二兩。甚或喘、嗽咳、煩心不得眠者,更加阿膠半兩泡。 |
五苓散 豬苓(去黑色外皮) 茯苓 白朮(各半兩) 桂(去皴皮,用一分) 澤瀉(一兩) 將上面的藥物研爲細末,每次服用二三錢,熱湯調服。惡熱,喜歡冷飲的病者,用新汲之井水調下,或生薑湯調服更好,或加滑石二兩。嚴重者或喘、咳嗽,心煩不得眠,再加阿膠半兩泡服。 |
25 新水:一般指新汲之井水。 |
|
桂苓甘露飲(一名桂苓白朮散) 桂(半兩) 茯苓 白朮(各半兩) 甘草(炙) 澤瀉 石膏 寒水石(各一兩) 滑石(二兩,製如前) 右為極細末,熱湯調下三錢。欲冷飲者,新水調下,或生姜湯調下尤良。小兒服一錢。 |
桂苓甘露飲(一名桂苓白朮散) 桂(半兩) 茯苓 白朮(各半兩) 甘草(炙) 澤瀉 石膏 寒水石(各一兩) 滑石(二兩,炮製方法如前所述) 將上藥研爲極細粉末,用熱湯調服三錢。意欲飲冷者,用新汲之井水調服,或用生薑湯調服更好。小兒則服一錢。 |
白朮散 白朮 茯苓(去皮) 人葠 藿香葉(淨,各半兩) 甘草(炙,一兩半) 木香(一分) 葛根(一兩) 右為細末,白湯[26]調下三錢。若煩渴者,加滑石二兩。病甚者,為粗末,每服一兩半,水一大升,煎至七合,絞汁放冷,從意續續飲之。小兒尤宜。 |
白朮散 白朮 茯苓(去除外皮) 人葠 藿香葉(潔淨後,各半兩) 甘草(炙,一兩半) 木香(一分) 葛根(一兩) 將上藥研爲細末,用白開水調服三錢。若煩躁口渴者,加滑石二兩。病重者,研爲粗末,每次用一兩半,水一大升,煎煮至七合,絞取藥汁放涼,隨意連續不斷地飲用。小兒尤其適宜。 |
26 白湯:即白開水。 |
|
四逆湯 甘草(炙) 乾姜(各一分) 附子(半箇[27],生,去皮臍) 凡用附子,以半兩重者佳,小者力弱,大者性惡,非稱處方之宜也。世皆美其大者,未知古人之有則也。 右剉麻豆大,用水兩盞,煑至一盞,絞汁分溫二服。強實人二劑作三服。或畜熱極深者,手足厥冷,則不宜此方,當以下之也。 |
四逆湯 甘草(炙) 乾薑(各一分) 附子(半個,生用,去掉外皮、臍) 凡是用附子,每個以半兩重爲佳。過小的藥力較弱,過大的藥性偏惡,並非處方用藥所宜。世人皆喜歡用個頭大的附子,是不知道古人用藥是有原則的。 將上方藥物斬剁如麻豆般大小,用水兩盞,煎煮至一盞,絞取藥汁,分二次溫服。身體強壯的人將二劑分三次服用。或蓄積邪熱極深的病者,如見手足冰冷,則不適宜用此方,必須採用攻下之法。 |
27 箇:即「個」,異體字。 |
|
茯苓半夏湯 茯苓(去皮) 生姜(取汁,各一分) 半夏(一錢) 右剉麻豆大,用水一盞,煎至四分,絞汁,下姜汁,溫服。 |
茯苓半夏湯 茯苓(去除表皮) 生薑(取汁,各用一分) 半夏(一錢) 將上藥斬剁如麻豆大小,用水一盞,煎煮至四分,絞取藥汁,加入薑汁,溫服。 |
半夏橘皮湯 半夏(泡如法) 陳皮(湯浸洗去穰) 甘草(炙) 人葠 茯苓 黃芩(去腐心,各一分) 葛根(半兩) 厚朴(去皮,各[28]一分) 右剉麻豆大,用水三盞,生姜一分切,煎至一盞半,絞取汁,分四服作一日,食後溫服。 |
半夏橘皮湯 半夏(如前所述方法浸泡) 陳皮(湯浸,洗去白穰) 甘草(炙) 人葠 茯苓 黃芩(去除腐心,各一分) 葛根(半兩) 厚朴(去除外皮,一分) 將上方藥物斬剁如麻豆大小,用水三盞,切生薑一分,煎煮至一盞半,絞取藥汁,一天分四次服用,食後溫服。 |
28 各:疑為衍文。 |
|
黃連解毒湯 黃連(去須) 黃蘗 黃芩 大梔子(各半兩) 右剉麻豆大,每服秤半兩,水一茶盞,煎至四分,絞取汁。溫服,無時,日三四,以效為度,每一二服效。或腹滿嘔吐,或欲作利者,每服加半夏三枚全用[29],厚朴二錢剉、茯苓去皮剉,水一盞半,生姜三片,煎至半盞,絞汁溫服,名曰半夏黃連解毒湯。或欲急下者,本方加大承氣湯一服,生姜煎,如前法,以利為度。一法為細末,水研如小豆大,溫水下二十圓,治積熱、勞欬、瀉痢甚良。 |
黃連解毒湯 黃連(去須) 黃蘗 黃芩 大梔子(各半兩) 將上方藥物斬剁如麻豆大小,每次秤重半兩,用水一茶盞,煎煮至四分,絞取藥汁溫服。無分時間,每日服三四次,以取效爲準,往往服一二次即見效。或腹滿嘔吐,或欲下利者,每次加半夏三枚(無需破開)、厚朴二錢(剁碎)、茯苓(去除外皮,剁碎),用水一盞半,生薑三片,煎煮至半盞,絞取藥汁溫服,名爲半夏黃連解毒湯。或想急用攻下之法,用本方加大承氣湯一服,與生薑同煎,如上面的方法服用,以大便得利爲準。另有一法,將藥物研爲細末,用水研磨為丸如小豆大小,溫水送服二十丸,治療積熱、勞咳、瀉痢甚良。 |
29 全用:半夏入藥,通常破開。全用,即無需破開。 |
|
瓜蒂散 瓜蒂 赤小豆(等分) 右為細末,以香豉半合(豆豉也),水一盞半,煑取汁半盞,調下一錢匕。不吐加服,得快吐乃止。虛人不宜。 |
瓜蒂散 瓜蒂 赤小豆(等分) 將上藥研爲細末,以香豉半合(即是豆豉),用水一盞半,煎煮取藥汁半盞,調服一錢匕藥末。服藥後不嘔吐的話,加倍服用,直到暢快地嘔吐後才停止服用。虛弱之人不適宜用此法。 |
大柴胡湯 柴胡(去苗秤) 大黃(各半兩) 黃芩 芍藥(各一分) 半夏(二錢) 枳實(三錢,生用,小者是也) 枳實不去穰,為效甚速。下並同。 右剉麻豆大,分作三服。每服水一盞,生姜三片,棗三枚,煎至半盞,絞取汁,溫服。未利,再服。 |
大柴胡湯 柴胡(去苗後秤重) 大黃(各半兩) 黃芩 芍藥(各一分) 半夏(二錢) 枳實(三錢,生用,選小的才對) 枳實不去穰,可以更快發揮藥效。下面的也是一樣。 將上面的藥物斬剁如麻豆大小,分三次服用。每次用水一盞,生薑三片、大棗三枚,煎煮至半盞,絞取藥汁,溫服。服藥後未見下利,再服。 |
大承氣湯 大黃 芒硝(朴硝有芒頭者,亦得) 厚朴(去皴) 枳實(各半兩) 加甘草一兩,是名三乙承氣湯。 右剉麻豆大,分一半,用水一盞半,生姜三片,煎至六分,納硝煎一二沸,絞去滓,熱服。 |
大承氣湯 大黃 芒硝(朴硝有芒頭的亦可以) 厚朴(去皴皮) 枳實(各半兩) 加入甘草一兩,名爲三乙承氣湯。 將上面的藥斬剁如麻豆大小,分成一半,用水一盞半,生薑三片,煎煮至六分,納入芒硝,煎煮一二沸,絞取藥汗,去除渣滓,熱服。 |
凡煎藥須慢火,煎沸即下火為一沸。或言煎至幾分,亦如此法。煎不可強火耗去其水也。 |
凡煎藥均須用慢火,煮沸即熄火爲一沸。或者說煎煮至幾分,亦如同此法。煎煮時不可用大火耗去水液。 |
凡病熱鬱甚而冷服寒藥,則病能拒藥,多不能下。故《經》[30]曰:「寒因熱用。」未利,再服。熱甚者,此一劑分大半作一服,未利,再服少半。熱更甚者,一劑都作一服。熱勢甚者,亦可併此二劑為一服(劑,分劑為劑,為一料),方得利而效者,臨時消息以利為度(消息,謂損益多少也)。 |
凡生病時熱鬱嚴重而冷服寒藥,則病邪能格拒藥物,大多會導致藥後不能通下大便。所以《經》書指出:「寒因熱用。」服藥後,大便未下,就再服用。熱邪嚴重者,將一劑藥分一大半服一次,大便還未得通則再服餘下的一小半。熱邪更嚴重的,一次就將一劑藥用完。熱勢極嚴重者,亦可將二劑藥合併爲一次用(劑,是指將一劑藥分開服,爲一料),才能使大便通下而取效,臨證時要根據具體狀態而對服藥劑量進行增損,以大便通下爲用藥標準(消息,指用藥劑量增加或減少)。 |
30 寒因熱用:出自《素問·至真要大論》。 |
|
凡用藥多少,倣於此耳。 |
凡是服藥劑量之多少,皆仿照上面的方法。 |
小承氣湯 大黃(半兩) 厚朴(三錢) 枳實(三錢) 右剉如麻豆大,作二服。每服用水一盞,生姜三片,煎至半盞,絞取汁,熱服。未利,再服。或微下者,一劑分作二服。或和胃氣,不欲利者,一劑分為四五服。 |
小承氣湯 大黃(半兩) 厚朴(三錢) 枳實(三錢) 將上面的藥物斬剁如麻豆大小,分作兩次服用。每次用水一盞,生薑三片,煎煮至半盞,絞取藥汁,熱服。大便未得通下,再服。或欲輕微地攻下,一劑分作兩次服用。或用於調和胃氣,不欲通下大便者,將一劑分作四五次服用。 |
調胃承氣湯 甘草 大黃 芒硝(各半兩) 右剉如麻豆大,分一半,用水一大盞,煎至半盞,絞去滓,納硝煎一二沸,熱服。不利,再服。 |
調胃承氣湯 甘草 大黃 芒硝(各半兩) 將上面的藥物斬剁如麻豆大小,分出一半,用水一大盞,煎煮至半盞,絞取藥汁,去掉渣滓,納入芒硝煎煮一二沸,熱服。大便未通,再服。 |
十棗湯 芫花(慢火炒變色) 大戟 甘遂(各等分) 右為散(細末),用水一盞,肥棗十枚切開,煑取汁半盞,調下半盞匕。強實人服一錢匕,以意加減,快利為度。 |
十棗湯 芫花(慢火炒至變色) 大戟 甘遂(各等分) 將上藥研爲散(細末),用水一盞,肥棗十枚,切開,煮取藥汁半盞,調服藥散半盞匕。強壯之人服一錢匕,根據具體狀況加減,以得到暢快泄利爲止。 |
桃仁承氣湯 桃仁(湯去皮尖、雙仁,用板槌碎) 芒硝(半兩) 大黃(六錢) 桂(去皴皮) 甘草(各三錢) 右剉如麻豆大,分作三服。每服用水一盞,煎至半盞,下硝,絞取汁。熱服,日三。以微利為度。 |
桃仁承氣湯 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用板槌打碎) 芒硝(半兩) 大黃(六錢) 桂(去皴皮) 甘草(各三錢) 將上面的藥物斬剁如麻豆大小,分作三次服用。每次用水一盞,煎煮至半盞,放入芒硝,絞取藥汁。熱服,每日三次。以藥後見輕微泄利爲準。 |
抵當圓 水蛭(炒) 蝱蟲(炒,各七枚) 桃仁(八粒) 大黃(一錢) 右為細末,蜜和作二圓。用水一小盞,煑一圓,至六分,溫服。睟時,血未下者,再服。 |
抵當圓 水蛭(炒) 蝱蟲(炒,各七枚) 桃仁(八粒) 大黃(一錢) 將以上藥物研爲細末,用蜜攪和製作成二丸。用水一小盞煮一丸,至六分,溫服。過一整天後,未見有血從大便下,再次服用。 |
抵當湯 水蛭(炒) 蝱蟲(炒去翅足,各十枚) 桃仁(七枚) 大黃(一錢) 右剉如麻豆大,分作二服。每用水一盞,煑半盞,絞去滓,溫服。未下,再服。(蛭,之吉、丁結二切[31],水蟣[32]也。蝱,莫庚切。) |
抵當湯 水蛭(炒) 蝱蟲(炒,去掉翅足,各十枚) 桃仁(七枚) 大黃(一錢) 將上面的藥物斬剁如麻豆大小,分作兩次服用。每次用水一盞,煎煮至半盞,絞取藥汁,去滓,溫服。藥後未見有血從大便下,再次服用。(蛭,之吉切、丁結切,即水蟣。蝱,莫庚切。) |
31 切:即反切,古文漢字注音方法之一。用兩個漢字相拼給一個字注音,切上字取聲母,切下字取韻母和聲調。 |
|
32 蟣:本義為「蝨子」。《說文解字》又謂「一曰齊謂蛭曰蟣」,則「水蟣」即「水蛭」。 |
|
茵陳湯 茵陳蒿(去莖,一兩。一名山茵陳) 川大黃(半兩) 山梔子(七枚,小者十枚) 右剉如麻豆大,用水兩盞半,慢火煑至一盞,絞取汁,溫服六分。未利,再服四分,以利為度。勢甚者,作一服。未利,再作,以意加減。當下如爛魚肚及膿血、膠膘[33]等物,及小便多出金色如皂角汁。或見證將欲發黃者,此一劑分作四服,每服調下五苓散三錢。凡治發黃亢越,此法也。 |
茵陳湯 茵陳蒿(去莖,一兩,一名山茵陳) 川大黃(半兩) 山梔子(七枚,小的用十枚) 將上方藥物斬剁如麻豆大小,用水兩盞半,慢火煎煮至一盞,絞取藥汁,溫服六分。未見泄利,再服用四分,以得泄利爲準。病勢嚴重者, 一次性服盡。未見泄利,再服,根據具體情況增減藥量。瀉下之物應當象爛魚肚、膿血、或魚膠之類,及小便之色金黃如皂角汁。或從病證判斷將欲發生黃疸者,則將一劑藥分作四次服用,每次調下五苓散三錢。凡治發黃,病勢亢盛者,就用此法。 |
33 膠膘:即魚膠,煮爛之後較為黏膩。 |
|
世俗有傳,烙[34]黃而或愈者。此強實之人,素本中氣不衰,而及濕鬱之微者。烙之,而誤中強劫開發,得開氣血,宣通即作汗而愈。或體質本虛,濕熱結甚,則劫發不開,而反致死者,不為少矣。莫若仲景法,對證以藥致之,則免致強劫不開,而反誤人生命也。及夫近世妄傳,有寒極陰黃,而內外極救其陽,為害多矣。設若病微,而誤中開發得愈,亦以鮮矣。而傷生者,不可勝言也。大抵凡諸黃者有二:一則濕氣而黃,萬物皆然。又如麥秀而霒雨濕過極,則黃疸者也;及水澇而天氣濕熱,則草木將死,而色變黃者也。或病血液衰則虛,燥熱太甚,而身面痿黃者,猶亢旱而草木萎黃也。夫病燥熱而黃者,當退熱潤燥而已。此傷寒濕熱極甚而發黃者,開結退熱,雙利大小腑以除水濕,則利和而愈也。(霒,於林切,今作陰。) |
世俗有傳說用烙法治療黃疸而或得痊癒者。這是身體強壯之人,素來中氣並不衰弱,受濕邪鬱遏的輕微情況,所以用烙法能誤中而愈。這是強行開發腠理,疏通氣血,使得腠理宣通而能汗出而癒。如果病者體質本來虛弱,而濕熱邪氣鬱結嚴重,則強行開發而腠理卻不能被打開,反而致病者死亡者亦不爲少。最好是用仲景之法,對證用藥,則可避免強劫不開反而誤傷人之生命。近世妄爲流傳的說法是,有陰寒極盛所致之陰黃,應該從內外來拯救其陽氣,這樣做危害甚多。即使病情輕微,誤打誤中的情況亦很少見。因此而傷及生命的情況,則多得數不勝數。大抵發黃有二種:一種是因濕氣而發黃,萬物皆會有此現象。譬如麥子開花時,遇陰雨濕氣過極就會發黃;以及遇水災而天氣濕熱,草木將要死亡則顏色變黃。另一種是病者血液虛衰,燥熱太重,而使身體面色痿黃,猶如嚴重乾旱時,草木枯萎變黃。凡是因燥熱而發黃者,只需退熱潤燥即可。這是傷寒病濕熱極甚而致發黃,則需要開鬱結,退熱邪,同時通利大小便以袪除水濕邪氣,使腑氣通利,則氣和而癒。(霒,於林切,現在作「陰」字。) |
34 烙:即烙法,屬中醫外治方法。即是燒熱針具或金屬,點烙俞穴。如宋代《太平聖惠方》用點烙法治療三十六種黃疸,《聖濟總錄》亦載:「先看其口中血脈,即知是黃。乃施點烙針灸,多致痊安者。大抵東南之域,其地濕,其氣熱。濕熱相蒸,易成瘴毒。人感其邪,有此黃病。療不及時,則傷害至速。灸烙方治,不可緩也。」 |
|
結胸而發黃者,同陷胸湯各半服下之。或誤肥[35]巴豆熱毒圓藥下之,及損陰氣,遂協熱利[36]不止而發黃者,同大承氣各半服下之。亦有協熱利不止,更或結胸而發黃者,用茵陳五分,同陷胸湯三分、大承氣二分以下之。或兩感發黃者,本方加黃連解毒湯一服急下之。或頭微汗、小便利而微黃者,濕熱微也,宜此。 |
如爲結胸而發黃,上方與陷胸湯同時取用一半劑量。如果誤服巴豆等熱毒丸藥攻下,以及其它方法損傷陰氣,以致協熱下利不止而發黃者,上方與大承氣湯同時取用一半劑量。亦有協熱利不止,更見結胸而發黃者,用茵陳五分,同用大陷胸湯三分及大承氣湯二分以攻下。如果是兩感發黃,用本方加黃連解毒湯一服,迅速攻下。如果只是頭見微汗出、小便通利而輕者微發黃,是濕熱邪氣輕微,宜用此方。 |
35 肥:醫統本作「肥」,千頃堂本作「服」。當爲「服」。 |
|
36 協熱利:熱,指發熱言。利,下利。協熱利,即下利兼挾原有之發熱。 |
|
梔子蘗皮湯 大山梔子(十五枚) 甘草(一錢) 黃蘗(半兩) 右剉如麻豆大,此劑則作二服。每服水三盞,煑至一盞,取絞汁,分三次,作一日服。 |
梔子蘗皮湯 大山梔子(十五枚) 甘草(一錢) 黃蘗(半兩) 將上方藥物斬剁如麻豆大,一劑分作二次。每次用水三盞,煎煮至一盞,絞取藥汁,一日內分三次服。 |
大陷胸湯 大黃 芒硝(各三錢) 甘遂末(三字匕) 右剉如麻豆大,一劑分作二服。每服用水一盞,煑大黃至六分,內消,煎一二沸,絞汁,內甘遂末一字匕半,溫服。未快利,再服。熱惡不利者,以意加服。 |
大陷胸湯 大黃 芒硝(各三錢) 甘遂末(三字匕) 將上方藥物斬剁如麻豆大,一劑分作二次。每次用水一盞,煎煮大黃至六分,加入芒硝,煎煮一二沸,絞取藥汁。加入甘遂末一字匕半,溫服。未得大便暢快下行,再次服用。病人惡熱而大便不通利者,根據具體情況加量服用。 |
大陷胸丸 大黃(半兩) 葶藶(三錢,微炒) 芒消(一分) 杏仁(十二箇,草灰炒色變) 右大黃為細末,下葶藶杵,再羅,研杏仁、消如泥,和圓如彈子大。每服一圓,入甘遂末三字匕、白蜜半匙、水一盞,煑至半盞,溫服。當一宿許乃下。未利,再服。 |
大陷胸丸 大黃(半兩) 葶藶(三錢,微炒) 芒消(一分) 杏仁(十二個,用草灰炒至顏色轉變) 將上方大黃研爲細末,加入葶藶子,用杵研磨,再用籮篩。將杏仁、芒硝研磨如泥,將上述藥末和爲丸如彈子大。每次用一丸,加入甘遂末三字匕、白蜜半匙,用水一盞,煎煮至半盞,溫服。應當過一晚就可攻下大便。未見大便,再次服用。 |
小陷胸湯 半夏(四錢,湯洗,全用,不剉) 生姜(二錢,切) 黃連(二錢,剉) 栝蔞實(大者半箇,惟剉其壳,子則不剉。或但用其中子者,非也) 右,以水三盞,煑栝蔞取汁一盞半,內餘藥,煑至一盞,絞取汁,分兩次溫服,以效為度。 |
小陷胸湯 半夏(四錢,湯洗,整個用,不剁碎) 生薑(二錢,切) 黃連(二錢,剁碎) 栝蔞實(大者半個,只剁碎其外殼,種子則不需剁碎。有人以爲只用當中之種子,這是錯的) 用水三盞煮栝蔞,取汁一盞半,再加入其餘藥物煮至一盞,絞取藥汁,分兩次溫服,以取效爲準。 |
大黃黃連瀉心湯 大黃 黃連 黃芩(各一分) 一法加生姜一分,甚良。 |
大黃黃連瀉心湯 大黃 黃連 黃芩(各一分) 一法加生薑一分,效果甚好。 |
梔子湯 大梔子(七枚,剉碎) 豆豉(半合) 右,以水兩盞,煑梔子至一盞半,內豉,煑至半盞,絞汁,溫服。 |
梔子湯 大梔子(七枚,剁碎) 豆豉(半合) 用水兩盞煮梔子,至一盞半,加入豆豉,煮至半盞,絞取藥汁,溫服。 |
凡加者,皆用梔子先煑。 |
凡是在本方基礎上再加其它藥物,都要先煮梔子。 |
或吐者,止後服。凡諸梔子湯,皆非吐人之藥,以其燥熱鬱結之甚,而藥頓攻之不能開通,則鬱發而吐。因其嘔吐,發開鬱結,則氣通,津液寬行而已,故不須再服也。 |
服藥後嘔吐,停止再服。凡是各種梔子湯,皆非使人嘔吐之藥物,是因為病者燥熱鬱結嚴重,而藥物突然攻之,不能使鬱結開通,則鬱結之氣因鬱極而噴發以致嘔吐。因爲嘔吐而使鬱結之氣開發,則氣機通行而津液流通而已,所以不須再服藥。 |
梔子厚朴湯 大梔子(七枚) 厚朴(半兩,炙去粗皮) 枳實(二錢) 右剉如麻豆大,以水一盞半,煑,絞汁半盞,溫服。 |
梔子厚朴湯 大梔子(七枚) 厚朴(半兩,炙去粗皮) 枳實(二錢) 將上方藥物斬剁如麻豆大,用水一盞半煎煮,絞取藥汁半盞,溫服。 |
泛論 |
泛論 |
凡傷寒熱病,下後熱不退,下證[37]尚在者,再三下之,以熱退為度。雖熱退尚未痊愈者,隨證調之。凡下之前後,或大汗將出,或大汗已出(俗言「好汗」,是言「大汗」),或汗後煩渴[38]及諸吐瀉雜病。一切煩渴者,須以細細飲之。渴未止者,頻頻時與,但不可過多,以成留飲不散者也(留飲,一名「水畜」[39],《經》曰「積飲」[40])。 |
凡是傷寒熱病,用下法後發熱不退,可下之證仍在,就要再三用下法,以熱退爲準。雖然熱退,但尚未痊愈者,需要隨著病證之變化加以調理。凡是用下法之前後,或是大汗將出,或大汗己出(俗語說「好汗」,即是指「大汗」),或者汗出後見煩渴及各種嘔吐泄瀉之雜病。對於所有煩渴者,都必須緩緩飲水。如口渴未止,則頻頻而不時予患者飲水,但不可以過多,以致成爲留飲不散(留飲,亦稱「水畜」,《經》書上稱爲「積飲」)。 |
37 下證:可以用攻下法的治療之證。 |
|
38 煩渴:通常指口渴較為嚴重。 |
|
39 水畜:即是水液蓄積之意,畜,通「蓄」,蓄積之意。 |
|
40 積飲:出自《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太陰所至為積飲痞隔。」又稱「留飲」,即下文所言「夫留飲,謂水液留積畜聚於內,而不濕潤傳化者也飲邪留蓄不散者」。 |
|
夫留飲,謂水液留積畜聚於內,而不濕潤傳化者也。夫腸胃燥熱太甚,則結滯而氣液不能宣通,故雖飲而難以止其煩渴也。若以頓飲過多,則水濕過極,而腸胃燥熱怫鬱,轉以加其水濕痞閉,故成留飲,而心腹滿痛,或為吐瀉也。 |
留飲,是指水液停留蓄聚於體內,而失其濕潤、傳化之功能。腸胃太過燥熱,則會造成結滯而使胃氣與津液不能宣發通達,所以病者雖然飲水卻難以止其煩渴。如果突然飲水過多,則體內水濕過盛,而腸胃燥熱之氣鬱阻,再加上水濕之閉結,所以成爲留飲,而令心腹滿悶疼痛,或爲嘔吐泄瀉。 |
設若不與飲之,則燥熱轉甚,危而死矣。 |
假如不讓病者飲水,則會令燥熱更加嚴重,病情將轉爲危重而死。 |
夫腸胃之燥濕,猶地最[41]澇,適當其宜,皆不可過與不及。凡治病之道,以調六氣隂陽,使無偏傾,各守其常,平和而已。嗟夫!世俗或以妄為,冷水寒藥。水傷脾腎,隔却大汗。但令中外俱熱,而欲望其作大汗者?或大汗欲出,腸胃燥熱煩渴。及汗已出,及慮水却大汗,不與水者。或氣弱久虛煩渴者,或吐瀉煩渴者,或產婦煩渴,皆以妄為氣虛不可飲水也。此乃未知古人云「渴欲飲水,為熱在裏也」。若夫正氣既衰,邪熱燥甚而煩渴者,若非水液寒藥滋養,救其殘隂,退其邪熱,則陽熱暴甚而為害速矣。 |
腸胃中之燥與濕,就像土地之乾旱與水澇,適當就好,都不能太過或不及。凡治病之道,通過調節六氣之陰陽,使之沒有偏頗,各守其常態,達致平和而已。唉!世俗之人可能有所妄爲,使用冷水或寒涼藥物。冷水會損傷脾腎,阻隔氣機而不能大汗出。只會令身體內外俱熱,還指望病者會大汗出?或者大汗欲出,而腸胃燥熱則仍然煩渴。等到大汗已出,或者憂慮水會止住大汗出,因而不給予病者飲水。或病者久虛氣弱而煩渴,或嘔吐泄瀉後煩渴,或產婦有煩渴,都錯誤地以爲氣虛者不可予以飲水。這是未能知道古人所說「口渴而想飲水,是因爲有熱邪在裏」。如果正氣已衰,邪熱之燥導致煩渴,如果不用水液寒藥之滋養以挽救病者殘餘之陰氣,進而退卻熱邪,則會使陽熱之邪突然加劇而速成禍害。 |
41 此作「最」,諸本均同。然上下文義有欠通暢,故亦有改作「旱」者。 |
|
況不與水而反以大毒熱藥燥之,寧無傷者耶?且如酒之體者,水也。比之飲水,則過能多飲,而旋能消散之外,轉能發於渴者。以其苦熱養於心火,則陽盛隂衰,而燥去水濕之體,故旋能消散而善多飲水也。其酒之善多飲者,以其酒之熱毒,若非復以水體勝之,則亦少飲。疾醉者,強以飲多,則燥熱太甚而多生病也。然酒力之熱,善消水體,復制酒力,以其熱力多於水體,故飲多即熱醉而燥盡水體,勢力尚在,則燥熱煩渴而病於酒也。然酒之熱耗盡水體之外,尚能燥熱煩渴為病,況病於燥熱太甚而煩渴,及不與水者,豈不知其害耶?凡燥熱煩渴者,腸胃易為怫鬱,常以退熱、開結、散水、潤燥之藥調之,免致燥熱太甚,則怫鬱以成留飲。雖多飲,亦不止其腸胃臟腑之燥熱煩渴。而或腸胃之內,濕甚以成吐瀉也,涼膈、白虎、五苓及桂苓甘露之散類,隨證以調之也。 |
況且,不但不予病者飲水,反以大毒之熱藥進一步傷陰而燥,怎麼會沒有損害呢?而且,如酒之類的液體亦是水,與飲水相比,則是過於能飲,過一會又能消散於外,但接下來就會發爲口渴。這是因爲酒之苦熱會助心火,以致陽盛陰衰。而燥熱能消散水濕,所以過一會水份消散而又令人飲水增多。飲酒令人多飲水,是因爲酒性本熱,如果不以水消解酒性之熱,則亦不能多飲酒。很快醉倒之人,因爲勉強多飲酒,則令體內燥熱過盛而令人多病。但是,酒之熱性善於消耗水液,又能制衡酒力,因爲酒之熱力多於水液,所以飲酒多即因爲熱而醉,且燥熱耗盡水液之後,其熱勢尚在,因此會因燥熱導致煩渴而生病。況且因於燥熱太甚而煩渴,不予以水飲,難道不知道其禍害嗎?凡是燥熱所致煩渴者,腸胃之氣容易被鬱阻,要常用退熱、開結、散水、潤燥之藥物調治,以避免燥熱太過嚴重,鬱阻而成留飲。一旦成留飲,雖然飲水多,亦不能止住腸胃燥熱所致之煩渴。又或者腸胃之內水濕太甚以致嘔吐、泄瀉,用涼膈散、白虎湯、五苓散及桂苓甘露飲等散類,根據具體病證加以調治。 |
或成留飲諸病者,隨證燥之。 |
或是已經成爲留飲,可隨各種病證變化而燥之。 |
宜小青龍湯、五苓、桂苓甘露、黃連解毒湯、小陷胸、大承氣之類,證本方論中。 |
可以用小青龍湯、五苓散、桂苓甘露飲、黃連解毒湯、小陷胸湯、大承氣湯之類,相關病證詳見於本書的方論之中。 |
戰汗 |
戰汗 |
夫熱病大汗將出而反寒戰者。 |
此篇討論熱病中大汗將出而反見寒戰者。 |
古人以百病皆為雜病,惟傷寒名曰「大病」,俗言「汗病」是也。《經》言「大汗」者,非謂邪自汗大出者也,乃陽氣怫熱鬱結,後得開通,發散宣通,則蒸蒸而為汗出,是謂「大汗」。言大病怫熱邪毒之氣鬱極,迺發以為汗出,故曰「大汗」也。故《經》曰:「大氣皆去,病得已矣」。 |
古人稱百病皆為雜病,惟有傷寒病名為「大病」,世俗又稱之為「汗病」。《經》書上說「大汗」者,並不是說因為有邪氣而自汗大出,而是陽氣怫鬱,熱邪結聚,而後得以開通,經過發散宣通,則由內往外蒸蒸而為汗出,這才可以稱為「大汗」。說的是大病過程中怫鬱之熱邪毒氣過極,通過發散而為汗出,所以說「大汗」。因此《經》書上說「大氣皆去,病得已矣」。 |
表之正氣與邪熱并甚於裏,大熱亢極,而反兼水化制之,故反寒慄也(化,謂「造化」之化也)。 |
在表之正氣與邪熱同時盛於裏而造成大熱邪氣亢極而反兼水化,因此制衡陽熱之氣而反見寒慄(化,指「造化」之化)。 |
《經》曰「少隂所至為驚,或惡寒戰慄,譫妄」,,謂少隂君火熱氣之所至,而為此等之病也。又《經》曰「諸禁鼓慄,如喪神守,皆屬於火」,注云「熱之內作」然[42]。禁,俗作「噤」,鼓振搖而動也,言禁冷振慄反寒戰也。《經》曰「亢則害,承乃制」,謂五行之道,微者當其本[43],此實其過亢,則反兼勝已之化[44],以制其甚。《老子》云「天之道,其張弓乎?高者抑之」,斯其道也。《經》云「水曰靜順」,謂靜而自已無為,但順物之氣味也。及方圓不與物爭,乃至柔順者也。水本寒,寒極則水冰,如地而能載物。又《經》曰「水發而雹雪」,是水寒亢極,而反似剋水之土化,是謂「兼化」也,故病寒極者反堅滿也。夫土主濕,霒雲雨而安靜,雨濕極甚則飄驟散落,是反兼風木制其土濕也,故《經》言「痙為濕」,極而反似風強病也。 |
《經》書上說「少陰所至為驚,惡寒戰慄,譫妄」,是指少陰君火熱氣所至而發為這一類疾病。《經》書上又說「諸噤鼓慄,如喪神守,皆屬於火」,註解說是「熱氣內作所致」。禁,俗語作「噤」,是鼓振搖動之意,是說冷得發抖而成寒戰。《經》書上說「亢則害,承乃制」,指的是五行之道,病微者當從「本化」,如果過於亢盛,則反兼「勝己之化」,以制約過極之氣。老子說「天之道,其張弓乎?高者抑之」,所反映的就是此道。《經》書上說「水曰靜順」,是說水靜則自然無為,只會順應不同事物之自然。至於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與他物相爭,所以極盡其柔順之性。水本性為寒,寒極則水凝成冰,如同大地能承載萬物。《經》書上又說「水發而雹雪」,這是水寒亢極,而反出現類似克水之土化,稱為「兼化」,所以疾病寒極之時反見出現腹部堅滿之狀。土性主濕,如天陰雲雨而安靜,當雨濕極為嚴重時則飄驟散落,是反兼風木之性而制土濕。所以《經》書上說「痙為濕」,是指濕邪盛極而反似風邪令身體強直。 |
42 出自《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熱之內作。」 |
|
43 微者當其本:「本」即本化之義,以從本經本臟為五行之化,如後文所云:「夫天道造化,病微必當其本化,寒見水化,熱見火化也。」 |
|
44 勝已之化:當為「勝己之化」,或稱「兼化」或「鬼賊之化」。是指一行之氣過極,所不勝必然起而制約,反而表現出某些所不勝行的特徵。如寒水過盛反似濕土,火熱過盛反似寒水。 |
|
木主生榮而王於春,其氣濕,其本風。風大則反涼而毀折,是兼金化制其本也。故風病過極,則中外燥澀,皮膚皴揭,反氣運行之燥澀而筋脉瘛緩,是反兼金化也。 |
木氣主生發繁榮,其氣旺於春天,其氣濕,但其本為風。如果風大則反見寒涼而毀折木氣,是木氣兼金氣之化而制約其本氣。因此風邪所致之病過極,則身體內外皆燥澀,皮膚乾澀皴折,與氣運相反而行燥澀,以致筋脈弛緩,這是木氣反兼金氣之化。 |
金主於秋而屬於隂,其氣涼,涼極則天氣清明,而萬物反燥。燥物莫若火,是金極反兼火化制之也。故為病血液衰少,燥金之化極甚,則反熱也。燥物莫若火,夏月火盛熱極,甚則天氣曛昧而萬物反潤,以出水液,林木流津,及體熱極而反出汗液。以火鍊金,熱極而反化為水,是火極而反兼水化制之也。故病熱極則反出五濕。婦人帶下、淋瀝及厥逆身冷,或為惡寒戰慄,而或反冷痛也。俗以帶下直言冷病,及惡寒戰慄,便為隂寒者,俗醫未知此也。夫天道造化,病微必當其本化,寒見水化,熱見火化也。病甚者,反似勝己之化。如寒極反似濕土,熱極反似寒水之化也。嗟夫!百病之極甚者,其狀反似於己之相反者。俗醫不求其病之本氣,而百端擬疑,莫知真源,不得已而但隨兼化之虛象,妄為其治,反助其病而害於生命多矣。以至舉世皆云病至危極之時,則隂陽反變而無能辨別也。殊不知但以運氣造化之理推之,則設若千變萬化,而歸其要則一也。何得有難易之二耶?故《經》曰:「夫標本之為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經》又曰:「善言始者,必念於終。善言近者,必知其遠。是則至數而道不惑,所謂『明』矣。」故《老子》曰:「不窺牖,見天道。不出戶,見天下。其出彌遠,其知彌少。」蓋知要與不知要也。古聖曰「反常合道」,謂古聖天理大道合同,而常俗之心,則有相反者也。然古聖道不離於俗者,謂道包於俗而入俗也。又云:「俗自離道者,常俗莫能合於道也。」夫俗則有相,而道本無形者,正如五行之變化,微則守常,而本化自見,乃有相之俗,是化以自見也。甚則反似勝己之化,乃無相而反常合道,是謂「變」。以其取變於本化之相,而反見勝己之化也。變化之道多端,此則微甚外相之變化也。故《仙經》曰:「大道似不肖,厚德若不足。」[45]即藏其本相於內,而反變化。勝己之化,於外無相,乃反常合於道者也。却以道眼觀之,則求其內也。若但以俗眼觀其外,則逐相而遷,何由得其要也?故聖經所論天地變化,與道合同。而俗無所慊,但隨俗見編集方論,有乖其理,秪[46]合俗心。致使後人皆由說,反自以為明,而聖經之妙理懵然罔究。病者無辜,竟罹橫夭。吁!可痛者!且如《經》言「陽勝則熱,隂勝則寒」,俗直謂陽熱之氣勝則發熱,隂寒之氣勝則發寒者,皆《經》之本旨也。此言表裏之隂陽正氣之虛實,言正氣勝者為不病,而不勝者為病也。故《經》曰「隂勝則陽病,陽勝則隂病。陽勝則熱,隂勝則寒」,是謂表陽之正氣[47]為不病,裏隂之正氣衰而為受病也;裏隂之正氣勝為不病,表陽之正氣衰而為受病者也。此皆熱在表裏隂陽之部分者也。然病勝在裏,為陽勝隂虛,病當發熱,故發熱為病熱在裏。「陽勝隂虛,下之則愈,汗之即?」者是也。表熱裏和,則病當惡寒,為「隂勝陽虛,汗之則愈,下之即?」者是也。故熱在表,為隂勝陽虛,而言惡寒之「寒」,則為寒也。熱在裡,為陽勝隂虛,而言發熱之「熱」,則為熱也。故傷寒表熱則惡寒當汗,裏熱則發熱而當下之。又《經》曰「重寒則熱,重熱則寒」者,非謂病寒而極重反變也。此「重」言當有兩重惡寒,則不惡寒而惡熱,謂表熱惡寒為一寒也;若裏之陽和,正氣又出之於表,則又當有一重惡寒,是謂「重寒」,則反不惡寒,而為發熱也。若表之正陽之氣,與邪熱并入於裏,則為兩重發熱,則不發熱而後禁慄寒戰也。此反言陽和衛氣,并之於表陽分,則病氣之勝為陽勝也。病氣與衛氣,并甚於裏之隂分,則為隂勝也。此亦表裏之隂陽正氣之與邪熱相併,而以言為虛實也。然邪在於表,則惡寒而熱,與裏之衛氣并之於表,則反煩熱也。邪熱獨在於裏,則發熱。而表之正氣與邪熱并之於裏,則反寒戰也。故《經》云「陽虛則外寒,隂虛則內熱」,此言不併者也。正氣虛而受邪,故言「虛」也。又曰「陽勝則外熱,隂勝則內寒」,言並者也。夫表裏隂陽之分,受其邪熱之所在,其冲和正陽之衛氣,又為邪熱相并,而為病之所,正氣轉實而不虛。故《經》言「勝」也。 |
金氣主於秋天而屬於陰,其氣涼,涼氣過極則天氣清明,萬物反變為乾燥。能使物乾燥者莫如火氣,這是金氣過極而反兼火化而制約金氣。因此,發病則為血液衰少,這是燥金之化過極則反為熱。能使物乾燥者莫如火氣,夏日時火熱之氣盛極,至其最甚時天氣炎熱煩悶而萬物反滋潤而見水液流出,林木有津液外流,以及身體熱極而反見汗液外出。這是以火鍊金,熱極則金反化為水,這是火氣極盛而反兼水化制約火氣。因此,得病熱極則反見「五濕」。婦人帶下淋瀝,以及厥逆身冷,或為惡寒戰慄,或反見寒冷疼痛。俗世以為帶下就是寒冷所致之病,以及見惡寒戰慄便以為是陰寒病證,是俗醫未能知「亢害承制」之理。大自然之造化,若疾病輕微者必當從其本氣之化,例如寒病則見水化,熱病則見火化。但如果疾病嚴重者,則反從勝己之氣而化,表現為與勝己之氣相似。例如寒氣過極則反而似濕土之化,熱極盛極則反而似寒水之化。唉!百病凡是到了盛極時,反而會出現與本氣相反之病狀。俗醫不去尋求其病之本氣,反而用盡一切方法盲目揣測,不知疾病之真正源頭,不得已時只能隨著兼化之表面現象而妄加治療,反而助張了病邪而危害了生命。以至於所有人都說疾病到了危極之時,則陰陽變易反復而無法辨別。他們居然不知道只要以運氣造化之理來推求,不管疾病如何千變萬化,從其根本而言,原則只有一個。怎麼會有難與易之分呢?因此,《經》書上說:「所謂標本之道,從簡要可以推至廣博,由微小可以推至廣大,只要抓住一點就可知百病之害。」《經》書又說:「凡是善於談論事理之起始,亦必然能領悟其終結。善言近者,亦必然知道遠者。如此則知氣運之至數而對於大道就不會有迷惑,這才能被稱為『明』。」所以老子說:「不用看窗外就能知天道之運行,不用出門就能知天下事。走的越遠,知道的反而越少。」這就是知其要領和不得要領之分別。古代聖賢所說「違反常規反而合於常道」,是指古代聖賢將天理與大道相合,而世俗常人之心則往往相反。但是古代聖賢之道並不離於世俗, 而將世俗包含於道內且又入於世俗。又說:「世俗自然遠離於道者,是因為一般指習俗不能與道相合。」世俗之事常常有形可見,而道之本體是無形可察的,正如五行之變化,其變化輕微則守於常道,而本行之氣化自能顯見於外,是屬於有形事態,其變化自然表現在外。而其變化之大者,則似乎表現為五行中勝己之狀,屬於無形但反而合於常道,這就被稱為「變」。因為此「變」是源於其氣之「本化」,故而反見勝己之化。變化之道之所以多端,就是因為微、甚在外可見形相之變化。因此《仙經》說:「大道看起來似乎不與其他事物相似,敦厚之德則反而好象有所不足。」即其本來之形相藏於內,而反外見不同之變化。「勝己之化」在外無形相可見,屬於反常卻與道相合者。則當從道之角度去觀察,推求其在內之本來形相。如果只是從世俗之角度去觀察在外之形相,則只會追逐外在形相之變遷,如何能掌握其中之要點?因此,聖人在《經》書中所論天地之變化,與道相合,而世俗之人無所不滿,只是隨著習俗而編寫或匯集方論,即使有乖於正確之道,卻只是迎合了世俗人之心態。以至於後人皆遵從此說,反而自以為明,而聖賢經論之妙理則懵然不去考究。病者原本是無辜的,但卻遭受病苦而早死。唉!這真令人痛心。而且《經》書上所說「陽勝則熱,陰勝則寒」,世俗則直接說陽熱之氣勝就會發熱,陰寒之氣勝就會惡寒,以為這就是《經》書之意。其實這裏所說的表裏之陰陽正氣之虛實,是說正氣勝則不會生病,而正氣不勝就會生病。所以《經》書上又說「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是指表陽之正氣勝則不會生病,裏陰之正氣衰則會受病;裏陰之正氣勝則不病,表陽之正氣衰則會受病。這都是熱邪在表裏陰陽之不同部分。但是,病氣勝於裏,為陽盛陰虛,病者當見發熱,因此發熱為熱邪在裏。這就是「陽勝陰虛,下之則愈,汗之則死」之類。表熱裏和,則病者當惡寒,這就是「陰勝陽虛,汗之則愈,下之則死」之類。因此,熱在表,為陰勝陽虛,而惡寒之「寒」,則為寒象。熱在裏,為陽勝陰虛,而發熱之「熱」,則為熱象。因此,傷寒病在表有熱則惡寒,而當用汗法。在裏有熱則發熱,而當用下法。《經》書上又說「重寒則熱,重熱則寒」,並非說寒病到了極點就會有反過來之變化。這裏說「重」是指應當有兩重惡寒,不惡寒而惡熱,指表熱而見惡寒為一種寒;如果在裏之陽氣和,正氣又出於表,則又會有一重惡寒,所以稱為「重寒」,則反不惡寒而為發熱。如果在表正陽之氣,與邪熱相併而入於裏,則會有兩重發熱,不發熱而後出現惡寒口噤而戰慄。這是反過來說陽和之衛氣併於在表之陽分,則病氣勝而為陽勝。病氣與衛氣都盛於在裏之陰分,就是陰勝。這亦是從表裏之陰陽正氣與邪熱相爭而分其虛實。但是,邪氣在表則惡寒而發熱,如果與在裏之衛氣相爭於表,則反見煩熱。如果邪熱獨在於裏,則會發熱,但在表之正氣與邪熱相爭於裏,則反見寒戰。因此,《經》書上所說「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是指沒有發生正氣與邪氣相爭。因為正氣虛而受邪,所以說「虛」。《經》書又說「陽勝則外熱,陰勝則內寒」這才是指正氣與邪氣相爭。將其分為表裏陰陽,是要根據所受邪熱之所在,由於冲和正陽之衛氣與邪熱相爭而成為病變之所在,正氣轉實而不虛,所以《經》書上謂之為「勝」。 |
45 《西山群仙會真記》引《上清玄格》云:「大道似不肖,盛德若不足。」《道德經‧六十七章》云:「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又《道德經‧四十一章》云:「廣德若不足。」 |
|
46 秪:通「祗」,即「只」也。 |
|
47 表陽之正氣為不病:據後文「裏陰之正氣勝為不病」,此句當為「表陽之正氣勝為不病」。 |
|
故《經》《瘧論》云:「陽氣并於隂,當是之時,陽虛而隂盛,外無氣,故先寒慄也。隂氣逆極,則後出之陽,陽氣後併於外,則隂虛而陽實,故先熱而渴。」又曰「并於陽則陽勝,并於隂則隂勝,隂勝則寒,陽勝則熱」,是言表裏之隂陽,熱氣之虛實,非寒熱隂陽之虛實也。故《經》曰:「病在陽則熱而脉燥[48],在隂則寒而脉靜。」然氣并於內,而外無氣,故寒戰。脉不能燥[49],甚而沈細欲絕,靜或不見也。 |
所以《內經·瘧論》說:「陽氣併於陰分,當此之時,陽虛而陰盛,則外表之陽氣不足,所以先發生寒慄。由於陰氣極度逆行,所以較陽氣而後出,之後陽氣則併於外,則陰虛而陽實,所以先熱而口渴。」又說:「陽氣併於陽分則陽盛,併於陰分則陰勝。陰勝則寒,陽勝則熱。」這是指表裏之陰陽,熱氣之虛實,並非寒熱陰陽之虛實。因此《瘧論》說:「病在陽則發熱而脈躁急,病在陰則惡寒而脈靜。」但是,陽氣併於內則外無氣,所以寒戰。而脈象不見躁急,甚至是脈象沉細欲絕,脈靜或不見脈。 |
48 脈燥:與其後「脈靜」相對,「燥」當為「躁」字。 |
|
49 燥:見註31。 |
|
50 害:醫統本及千頃堂本皆作「害」,今據其上下文理,當作「寒」字。 |
|
夫瘧者,邪與衛氣并則作發,而不並則休止也,故《經》曰「衛氣相離,或病得休,衛氣集則復病也」。故又云「隂虛而陽實,實則熱矣,衰則氣復反入,入則寒矣」。此秪言表裏之隂陽氣不并者為虛,而并者為實。其為病之氣者,乃熱之一也。俗未明之,直以《經》言「隂勝則寒」,不明其《經》意以病熱而反惡寒戰慄,便為隂寒之病,誤之久矣。其隂寒之為病者,脉遲細、不煩渴、小便清白、吐利腥穢、屈伸不便、厥逆禁固,體寒而不熱不惡寒,無戰慄者也。故《經》言:「人多病氣也,陽少隂多,故身寒如從水中出。」又曰:「人有身寒,湯火不能熱,厚衣不能溫,不凍慄。」此是隂寒為病,而直云「不凍慄寒冷」也。夫陽動隂靜,故《經》云「戰慄動搖為陽火」。熱氣以為病也,反寒冷者,「亢則害,承乃制」,是火熱極而反似寒水者也。故病寒戰者反渴,及雜病而害[50]戰者多有燥糞也。及夫平人冒寒而戰慄者,寒主閉藏,而外冒於寒,則裏熱怫鬱,而表之陽和衛氣,以外寒逼入於裏,則「陽并於隂」而寒戰也。夫恐極而戰者,《經》言「五志過極則勞傷本臟」。恐為腎,故《經》曰「恐傷腎」。然腎傷而虛,則心火自甚而熱也。又《經》曰「恐則氣下」,然陽主出行舒榮,故心火之志喜則身心放肆;而隂主收藏,故腎水之志恐,則身心收歛也。夫恐則腎虛,心實而熱,正氣收藏,陷下於裏,亦是「陽并於隂」而寒戰也。夫酒噤而戰者,腸胃酒熱未散,身表酒力已消,則陽熱易為畜熱入裏,故但冒於寒,則「陽並於隂」而寒戰也。夫欲汗而寒戰者,傷寒日深,表證罷,畜熱於裏則發熱也。若表裏之正氣并入里,則火熱無極而反寒戰也。隂分陽熱之氣,逆極而後出之陽,則煩熱而大汗作也。 |
就瘧病而言,邪氣與衛氣相爭則發作,而不相爭則會休止。因此《瘧論》說:「衛氣和邪氣相離,或許就暫時休止。如果衛氣和邪氣相遇,則病又發作。」所以又說「陰虛而陽實,實則發熱,氣衰則邪氣又入於陰分,邪氣入則惡寒」。這只是說表裏之陰陽氣不相併為虛,相併為實,而作為疾病發生之邪氣,只是導致發熱原因之一。世俗的人未能明此,都簡單引用《經》文「陰勝則寒」,而不明白《經》文之意是以熱病而反見惡寒戰慄者,便為陰寒之病,這種錯誤認識已經很久了。陰寒之邪所致之病,可見脈遲細,不煩渴,小便清白,嘔利之物腥穢,肢體屈伸不利,四肢厥逆,身體寒冷而不發熱不惡寒,而無戰慄。因此經書上說:「如果人以氣病為主,陽氣少而陰氣多,所以身體寒冷如從水中出來。」又說:「人覺得身體寒冷,雖近湯火不能使其熱,多穿衣服亦不能使其溫暖,但卻不會凍到戰慄。」這是陰寒為病,卻直言「不會凍到戰慄」。因為陽主動而陰主靜,所以《經》書上說「戰慄搖動為陽火所致」。熱氣所致之病,反而見寒冷,是因為「亢則害,承乃制」,是火熱至極而反與寒水相似。因此,病見寒戰而煩渴,以及雜病中見寒戰者大多會有燥冀。至於平常無病之人冒受寒氣而戰慄者,是因為寒主閉藏,而由外冒受寒氣,則令裏熱怫鬱,而在表衛陽之氣則因外寒所逼而入於裏,則「陽併於陰」而發生寒戰。至於因極度恐懼而戰慄者,《經》書上曾言「五志過極則會勞傷本臟」,「恐」對應於腎,因此《經》書說「恐傷腎」。但是腎氣受傷而虛,則心火自然加重而生熱。《經》書又說「恐則氣下」,但是陽氣主外而疏佈,心火之志為喜,所以喜則身心得以放縱;而陰氣主收藏,腎水之志為恐,所以恐則身心得以收斂。由於恐則腎虛,而心氣則熱,因為正氣收藏而下陷於裏,這亦是「陽併於陰」而寒戰。至於因飲酒而口禁戰慄者,是因為腸胃中之酒熱未散,而體表上之酒力己經消除,則酒之陽熱容易成為蓄熱,令邪熱入裏,所以只要冒受寒氣,則「陽併於陰」而寒戰。至於欲作汗而寒戰者,是因為傷寒病日久,表證已解,而熱邪蓄積在裏則發熱。如果表裏之正氣併入於裏,則火熱之氣達到極致,反而出現寒戰。這是在陰分之陽熱之氣達到極致而後出於陽分,則見煩熱而大汗出。 |
世所謂「交陽」者,非隂寒,交熱以為陽熱也,乃怫熱畜之於裏,而鬱極迺發,則交傳出之於表之陽分,是謂「交陽」,而後作汗也。或怫鬱過極,而不能交出於表者,是鬱極不發,「否」極不「泰」,即正氣衰殘,隂氣先絕,則陽氣後竭而死矣。夫欲汗而脉忽沉細,而或不見者,陽表正氣并入於裏故也。「交陽」而燥亂[51]昏冒者,裏熱鬱極迺發而欲出,以怫鬱而陽之氣極不能出,故氣亂則神背而躁擾也。 |
俗世所謂「交陽」者,並非陰寒,而是與熱相交而為陽熱,乃是蓄積於裏之怫鬱熱氣,鬱積至極而外發,因而傳出於表而與陽氣相交,所以稱為「交陽」,而後作汗出。或是怫鬱之氣過極,而不能與在表之陽相交,這是鬱極而不發,「否」極而不「泰」,即是正氣衰殘,陰氣自絕,則陽氣後竭而死。至於欲作汗出而脈象忽見沉細,或不見者,是在表之陽氣併入於裏之故。「交陽」而躁亂昏冒者,是因為裏熱鬱極乃發而欲外出,由於怫鬱之陽氣至極而不能外出,所以氣行逆亂而神失其常,則手足躁擾不安。 |
51 燥亂:當作「躁亂」。 |
|
凡欲作汗,無問病之微甚,或已經新下者,或下證未全者,恒以涼膈散調之,甚者宜黃連解毒湯。或下後二三日,或未經下,腹滿煩渴,脉沉實而有下證者,三一承氣湯下之,勢惡者,加黃連解毒湯下之。或已戰不快者,或戰後汗出不快者,或微戰數次,經大戰而汗不出者,乃并之不甚,而病之不速也,通宜三一承氣湯,或更加黃連解毒湯下之,以散怫熱而開鬱結也。 |
凡是欲作汗出,無須問疾病之輕重,或是否最近用過下法,或是可下之證尚未全部出現,恆常都可以用涼膈散調治,嚴重者可以用黃連解毒湯。或是攻下後二三日,或尚未經攻下,腹滿,煩渴,脈沉實而有可下之證,用三一承氣湯瀉下,病勢險惡者,加用黃連解毒湯瀉下。或是已有寒戰而未暢快,或是寒戰後汗出不暢快,或是經過數次輕微寒戰,或是經過劇烈寒戰而汗不能出者,都是由於正邪相爭不劇烈,病情發展不迅速,通通可以用三一承氣湯,或加黃連解毒湯攻下,以解散怫鬱之熱邪而開解鬱結。 |
《大法》曰「脉浮不可下」。傷寒病已有裏証,脉沉,下之裏証尚在,脉漸浮,至一二日汗不能出者,裏証鬱,發之不峻。病已,三乙承氣湯微下之。凡此諸可下者,或得利而汗便出者,或服藥而怫鬱頓然開發,先汗出而後利者,或利性但隨汗出泄,則氣和而愈。更不利者,說不快交不過而死者,止由裏熱極甚,而不能開發也。故常以寒涼,或下怫熱,免致但以其作汗而為邪熱耗絕隂氣而?也。或不戰而汗出者,衆不能盡而陽不并隂也。或戰而無汗而自愈者,津液已衰,以經發汗吐利或自汗吐利,亾[52]液過多,則津液衰竭,無由作津,但氣和而愈也。 |
大法說「脈浮不可下」。傷寒病已有裏證而脈沉,攻下後裏證尚在而脈象漸漸變浮,過一兩日汗仍然不能出者,這是由於裏證鬱結而未能有效宣發。病之後,用三一承氣湯輕微地瀉下。凡是這些種種可以用下法治療之證,或下利後而便汗出,或是服藥後怫鬱之邪氣突然開發,先有汗出而後下利,或只是隨著汗出而得利,則氣得調和而病愈。或始終不下利者,說是陰陽氣不能快速相交而死,只是由於裏熱極度嚴重而不能開發。因此,通常以寒涼藥物,或瀉下怫鬱之邪熱,避免導致只是汗出,而被邪熱耗盡陰液,氣絕而死亡。或有不寒戰而汗出,是在治療過程中不能完全達到預期效果,所以使得「陽不能併陰」。或寒戰而無汗出,但卻自然痊愈,是由於津液已經衰亡,因為曾經用發汗、湧吐及攻下之法,或病者自然汗出、嘔吐、下利等,令到津液消亡過多,則會令津液衰竭,沒有可化作汗之源,只是氣能調和而痊愈。 |
52 亾:「亡」之異體字。 |
|
或不戰無汗而愈者,陽不并隂則不戰,津液已衰,故無汗而已也。 |
或有不寒戰,無汗出而痊愈者,是「陽不併陰」則不能寒戰,津液已衰亡,因此無汗出而病愈。 |
世俗未知,而直以惡寒戰慄名「陽熱氣虛,隂寒實勝」,因而為治,誤人多矣! |
世俗之人未能知曉此理,而將惡寒戰慄直接名為「陽熱氣虛,陰寒實勝」,並按此進行治療,貽害了很多人啊! |
受汗 |
受汗 |
夫大汗將出者,愼不可限[53]其煩熱,而外用水濕及風涼制其熱也。 |
將要出大汗時,一定不可恨其煩熱,而外用水濕及風涼以制止其熱。 |
53 限:千頃堂本作「恨」。 |
|
陽熱開發,將欲作汗而出者,若為外風、涼水、濕所薄,則怫熱反入於裏而不能出泄,病多危極而?矣。 |
陽熱之氣欲得開發,將要透過發汗而外出,如果此時受外風、涼水或濕所減損,就會使得怫鬱之熱反而入裏而不能往外發泄,往往會導致病危,以至於死。 |
亦不可恨其汗遲而厚衣壅覆,欲令大汗快而早出也。 |
亦不可以恨其汗出太遲而用厚實衣物覆蓋,想令其能大汗暢快且很快就能出。 |
怫熱已甚,而鬱極迺發,其發之微則順,甚則逆。順則發易,逆則發難。病已怫熱作發,而煩熱悶亂,更以厚衣壅覆太過,則陽熱暴然太甚,隂氣轉衰,而正氣不榮,則無由開發。即燥熱喘滿,危而?矣。 |
怫鬱之熱已很嚴重,必須要鬱極乃發,其發作輕微則為順,發作嚴重則為逆。順則易發,逆則難發。由於病之鬱熱欲外發,因而感到煩熱悶亂,此時卻用太多厚實之衣被覆蓋,則會令陽熱邪氣突然變得太過嚴重,陰氣反而轉為衰微,如此則正氣不得榮養,而令身體之鬱熱不得向外開發。進而導致病者燥熱、喘促、滿悶,病情轉危而死。 |
汗後 |
汗後 |
雙解散:普解風寒暑濕,饑飽勞逸,憂愁思慮,恚怒悲恐,四時中外諸邪所傷,億[54]覺身熱、頭疼、拘倦強痛,無問自汗、無汗、憎寒發熱、渴與不渴,有甚傷寒疫癘,汗病[55]兩感,風氣雜病,一切舊病作發三日裏外,並宜服之。設若感之勢甚,本難解者常服,三兩日間,亦漸減可,並無所損。或裏熱極甚,腹滿實痛、煩渴譫妄,須可急下者,以大承氣湯下之,三乙承氣湯亦妙也。或下後未愈,或證未全,或大汗前後逆氣,或汗後餘熱不解,或遺熱勞復,或感他人病氣、汗毒傳染,或中瘴氣、馬氣、羊氣一切穢毒,并漆毒,酒、食,一切藥毒,及墜墮打撲,傷損疼痛,或久新風眩頭疼、中風偏枯、破傷風、洗頭風、風癇病,或婦人產後諸疾,小兒驚風、積熱,瘡瘍、疹痘諸證,無問日數,但服之,周身中外氣血宣通,病皆除愈(是防風通聖散加天水散各一半)。 |
雙解散:能通解外感風寒暑濕之邪,饑飽動逸,憂愁思慮,憤恨惱怒,四時內外諸邪所傷,自覺身熱、頭痛、身體拘急困倦強急疼痛,不論病者是否自汗或無汗、惡寒發熱、口渴或不渴,或有嚴重只傷寒病、疫癘,應該發汗之病或兩感,風氣或雜病,一切舊病發作三日內外,皆適宜服用。如若感受之病勢嚴重,本已很難解除者,當常服用,亦在三兩日之間,會逐漸減輕,對病人並無所損傷。或裏熱邪盛,腹滿疼痛拒按、煩渴、譫語神亂,必須要急速攻下者,當用大承氣湯瀉下,三乙承氣湯亦可。或攻下後尚未痊癒,或病證未全部消失,或大汗出前後氣機逆亂,或汗出後餘熱不解,或遺留邪熱而勞復,或感受他人之病氣、汗毒傳染,或受瘴氣、馬氣、羊氣所中傷,一切穢濁毒邪,並漆毒、酒、食及一切藥毒,及墜下跌墮,打鬥仆傷所致疼痛,或新或久只風眩頭痛、中風偏枯、破傷風、洗頭風、風癇病,或婦人生產後諸種疾病,小兒驚風、積熱,瘡瘍、疹、痘諸證,不論患病日數,只要服用此藥,則周身內外之氣血得以宣通,所有病患皆能清除而愈(即是防風通聖散加天水散各一半)。 |
54 億:通「臆」,個人主觀看法。 |
|
55 汗病:指可用發汗法治療的一類疾病,泛指外感病。 |
|
防風 川芎 當歸(切焙) 芍藥 薄荷葉(淨) 大黃 麻黃(去根苗節) 連翹 芒消(別研,各半兩) 石膏(別研) 桔梗(各一兩) 滑石(十五兩,別研) 白朮 山梔子 荊芥葉 甘草(四兩,剉濫) 黃芩(各一分) |
防風 川芎 當歸(切,焙乾) 芍藥 薄荷葉(洗淨) 大黃 麻黃(去根、苗及節) 連翹 芒消(另外研末,各用半兩) 石膏(另外研末) 桔梗(各用一兩) 滑石(十五兩,另外研末) 白朮 山梔子 荊芥葉 甘草(四兩,斬剁,浸漬) 黃芩(各用一分) |
右為麄末,每服五錢六錢,水一大盞半,入葱白五寸、塩豉五十粒、生姜三片,煎至一盞,濾汁去滓,溫服無時,日三四服,以效為度。常服三錢,水一中盞,煎六分絞汁,溫服,不拘時,兼夜四服。設痊愈後,更宜常服,使病不再作,新病不生,並無過竟。無問歲數,乃平人常服之仙藥也。凡人已衰老,則腎水真陰損虛,即風熱燥鬱甚,精血涸竭枯燥而?,但以此藥扶補滋潤者也。嗟夫!世俗反以妄傳中年以上,火氣漸衰,止是虛冷,更無熱病,誤服熱毒之劑,害人無數。豈知識病之法,全憑脈證,以別寒熱、陰陽、虛實,豈可以中年上下為則耶?此藥除孕婦及產後,月事經水過多,并泄瀉者不宜服,或治雜病,亦宜治風熱極妙。一名「通氣防風散」,一名「通解散」。 |
將上藥研為粗末,每服取五錢六錢,用水一大盞半,加入葱白五寸、鹽豆豉五十粒、生薑三片,煎煮至一盞,濾取藥汁,去除渣滓,溫服,無分時間。每日三四服,以取效為度。平時服三錢,用水一中盞,煎到六分,絞取藥汁,溫服,不拘於時間,兼晚間用第四服。假如痊愈以後,更適宜常常服用,以使病不再復發,新病不生,並不會用藥太過。不論歲數,這是一般人可以常常服用之仙藥。凡是人已衰老,腎水真陰虛損,就容易導致風熱燥鬱嚴重,精血乾涸枯竭而死,只要用此藥就可扶助補益,滋養濡潤。唉!世俗之人反而妄以為人到中年以上,火氣漸衰,只剩虛冷,更不會有熱病,錯誤服用性溫大熱之藥,害人無數。哪裏知道認識疾病之法,全憑脈證,以辨別寒熱、陰陽、虛實,怎麼可以憑中年上下而為準則呢?此藥除了孕婦及產後,月經過多並兼泄瀉之人不宜服用以外,或用來治療雜病,亦宜用此藥治療風熱,非常好。此方一名「通氣防風散」,一名「通解散」。 |
傷寒傳染論 |
傷寒傳染論 |
夫傷寒傳染之由者,因聞大汗穢毒,以致神狂氣亂,邪熱暴甚於內,作發於外而為病也。則如西山記曰:近穢氣而觸真氣。錢仲陽云:步履糞穢之履,無使近於嬰兒,若聞其氣,則令兒急驚風搐也。孫真人云:乘馬遠行,至暮當沐浴、更衣,然後方可近於嬰兒,使不聞馬汗氣毒,不然則多為天吊、急驚風搐也。故剥死馬者,感其毒氣而成馬氣、丁黃之疾,皆由聞其毒氣之所作也。故《聖惠方》一法,大汗出則懸藥於戶,辟其大汗穢毒,無使傷於人也。世以艾灸席隅者,皆其義也。多染親屬,憂戚侍奉之人,勞役者,由其神氣怯弱,易為變亂故也。何以知傳染?脈不浮者是也。若誤以熱藥解表,不惟不解,其病反甚而危殆矣。其治之法,自汗宜以蒼术白虎湯,無汗宜滑石涼膈散,熱散而愈。其不解者,適其表裏微甚,隨證治之,而與傷寒之法,皆無異也。 |
對於傷寒病傳染的原因,因感受了大汗之的穢毒,以致神狂氣亂,熱邪在內暴發,並向外透發而為病。就如西山記說:接近穢氣會觸動真氣。錢仲陽說:走路時鞋子沾了糞便,鞋子不要接近嬰兒,如果感受其氣,就會令嬰兒患上急驚風而抽搐了。孫真人說:騎馬遠行,到了晚上要洗澡、換衣服,然後才可以接近於嬰兒,令到嬰兒感受不到馬汗的毒氣,否則則好多時變成天吊、急驚風抽搐了。所以解剖死馬的人,感受了那些毒氣而成馬氣病、疔癀病,都是因為感受毒氣所導致的。 所以《聖惠方》一法,出了大汗就把藥懸掛在門口,辟去大汗之穢毒,不要讓毒氣傷及人。現在以艾草炙角落位置,都是這個意思。 多染親屬,憂愁侍奉的人,勞役的人,由於他們神氣怯弱,所以很容易形成更嚴重情況。怎麼知道傳染了?就是脈不浮了。如果不小心運用溫熱藥解表,不單不能治好,它的病反而更甚而危殆了。其醫治的方法,自汗應該給予蒼朮白虎湯,無汗應該給予滑石凉膈散,熱邪散除則病愈。病情不解的時候,根據表裡氣血邪氣盛衰,隨證治之,而與傷寒病的治法,都沒有區別的。 |
[1] 皴皮:即是皸裂的表皮,形容桂枝上的栓皮。《說文解字.皮部.新附》:「皴,皮細起也。」
[2] 錢匕:古代指勺、匙之類的取食用具。《說文解字》:「匕,相與比敘也。从反人。匕,亦所以用比取飯,一名柶。凡匕之屬皆从匕。」段玉裁注:「匕,卽今之飯匙也。」
[3] 異體字,千頃堂本作「錢」。
[4] 盞,是宋代方劑煎服法的量度單位,據考證(苑禎,馬然,張林.宋代方劑煎服法中“盞”的量值研究[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9,42(09):738-741.),一盞約合今350毫升。
[5] 異體字,千頃堂本作「錢」。
[6] 解利,即解肌。《靈樞‧本藏》:「衛氣和則分肉解利,皮膚調柔,腠理緻密矣。」分肉解利,指肌肉間之氣行流利通暢。
[7] 大白散:前文有「本世傳名太白散」,此處當爲「太白散」。
[8] 即《簡要濟眾方》,北宋皇祐初年翰林醫官使周應奉詔編撰的官修醫學方書,約在明末散佚。
[9] 兩感:指陰陽兩經表裏同病,又稱傷寒兩感。
[10] 下乳:又稱通乳。是指用藥物或針灸治療產後乳汁不通或乳汁甚少、乳汁全無的方法。
[11] 肝:醫統本作「肝」,千頃堂本作「胎」。據前後文意,當爲「胎」。
[12] 黃丹:即鉛丹,陶弘景《名醫別錄》:「即今熬鉛所作黃丹也。」
[13] 梅:醫統本作「梅」,千頃堂本作「侮」。據前後文意,當爲「侮」。
[14] 如麻黃大:依前麻黃散之例,「如麻黃大」當爲「如麻豆大」。
[15] 息物:據《傷寒論》原文,桂枝湯方後註「禁生冷、黏滑、肉麵、五辛、酒酪、臭惡等物」,「息物」當爲「臭物」,即氣味濃厚之物。
[16] 腰滿:據《傷寒論》原文,「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爾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腰滿」當爲「腹滿」。
[17] 枝:醫統本作「枝」,千頃堂本作「根」。據《傷寒論》桂枝加葛根湯,當作「根」。
[18] 異體字,千頃堂本作「錢」。
[19] 字:又稱「字匕」,古代劑量單位。古人用銅錢抄取藥末,錢面共有四字,將藥末填去錢面一字之量,即稱爲「一字」。
[20] 異體字,千頃堂本作「錢」。
[21] 枝:醫統本作「枝」,千頃堂本作「根」。據《傷寒論》葛根湯,當作「根」。
[22] 葠:同「參」,異體字。
[23] 約:約定。
[24] 醫統本作「或除可者之藥外」,千頃堂本作「或除可者之外」。
[25] 新水:一般指新汲之井水。
[26] 白湯:即白開水。
[27] 箇:即「個」,異體字。
[28] 各:疑為衍文。
[29] 全用:半夏入藥,通常破開。全用,即無需破開。
[30] 寒因熱用:出自《素問·至真要大論》。
[31] 切:即反切,古文漢字注音方法之一。用兩個漢字相拼給一個字注音,切上字取聲母,切下字取韻母和聲調。
[32] 蟣:本義為「蝨子」。《說文解字》又謂「一曰齊謂蛭曰蟣」,則「水蟣」即「水蛭」。
[33] 膠膘:即魚膠,煮爛之後較為黏膩。
[34] 烙:即烙法,屬中醫外治方法。即是燒熱針具或金屬,點烙俞穴。如宋代《太平聖惠方》用點烙法治療三十六種黃疸,《聖濟總錄》亦載:「先看其口中血脈,即知是黃。乃施點烙針灸,多致痊安者。大抵東南之域,其地濕,其氣熱。濕熱相蒸,易成瘴毒。人感其邪,有此黃病。療不及時,則傷害至速。灸烙方治,不可緩也。」
[35] 肥:醫統本作「肥」,千頃堂本作「服」。當爲「服」。
[36] 協熱利:熱,指發熱言。利,下利。協熱利,即下利兼挾原有之發熱。
[37] 下證:可以用攻下法的治療之證。
[38] 煩渴:通常指口渴較為嚴重。
[39] 水畜:即是水液蓄積之意,畜,通「蓄」,蓄積之意。
[40] 積飲:出自《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太陰所至為積飲痞隔。」又稱「留飲」,即下文所言「夫留飲,謂水液留積畜聚於內,而不濕潤傳化者也飲邪留蓄不散者」。
[41] 此作「最」,諸本均同。然上下文義有欠通暢,故亦有改作「旱」者。
[42] 出自《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熱之內作。」
[43] 微者當其本:「本」即本化之義,以從本經本臟為五行之化,如後文所云:「夫天道造化,病微必當其本化,寒見水化,熱見火化也。」
[44] 勝已之化:當為「勝己之化」,或稱「兼化」或「鬼賊之化」。是指一行之氣過極,所不勝必然起而制約,反而表現出某些所不勝行的特徵。如寒水過盛反似濕土,火熱過盛反似寒水。
[45] 《西山群仙會真記》引《上清玄格》云:「大道似不肖,盛德若不足。」《道德經‧六十七章》云:「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又《道德經‧四十一章》云:「廣德若不足。」
[46] 秪:通「祗」,即「只」也。
[47] 表陽之正氣為不病:據後文「裏陰之正氣勝為不病」,此句當為「表陽之正氣勝為不病」。
[48] 脈燥:與其後「脈靜」相對,「燥」當為「躁」字。
[49] 燥:見註31。
[50] 害:醫統本及千頃堂本皆作「害」,今據其上下文理,當作「寒」字。
[51] 燥亂:當作「躁亂」。
[52] 亾:「亡」之異體字。
[53] 限:千頃堂本作「恨」。
[54] 億:通「臆」,個人主觀看法。
[55] 汗病:指可用發汗法治療的一類疾病,泛指外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