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_smoke2.png

《寒溫條辨》 註家註釋 卷六 6.1 補劑類

6.1.1 人參

原文 

 

翻譯

 人參(反藜蘆)味甘微苦,陽中微陰,入手太陰肺,升也。陽氣虛竭者,回之於暫敗之初。陰血崩潰者,障之於決裂之後(獨參湯主之)。惟其氣輕而不辛,所以能固氣。惟其味甘而純正,所以能補血。故凡虛而發?,虛而自汗,虛而眩暈,虛而困倦,虛而短氣,虛而驚懼,虛而遺泄,虛而瀉痢,虛而頭疼,虛而腹痛,虛而飲食不運,虛而痰涎壅滯,虛而吐血衂血,虛而淋瀝便閉,虛而嘔逆煩躁,虛而下血失氣等證,是皆不可不用者。第以氣血相較,則人參氣味頗輕,而屬陽者多,所以得氣分者十之八,得血分者十之二。總之爲氣分之物,而血分亦必不可少,未有氣不生而血能自生者也。(生脉散:人參五分,麥冬一錢,五味子十粒。治夏月火旺爍金,暑淫少氣,汗多口渴,病危脉絕。蓋心生脉,肺朝百脉,補肺清心,則氣充脉復,轉危爲安矣。)故扁鵲曰:損其肺者,益其氣。須用人參以益之。肺氣既旺,他藏之氣皆旺矣。凡藏府之有氣者,皆能補之。然其性温,積温亦能成?,雖東垣云「參、耆爲退火之聖藥」,丹溪云「虛火可補,參、术之類是也」,此皆言虛火也。而虛火二字,最有關係,最有分解。若內真寒而外現假?之象,是爲真正虛火,非放膽用之不可也。(參附湯主之,附減半於參是也。)然有一等元陰虧乏,而邪火燔爍於表裏,神魂燥動,內外乾枯,真正陰虛一證,誰謂其非虛火?如過用人參,實能助?,若節菴云「陽旺則陰愈消」,《節要》云「陰虛火動者不用」,又云「肺?還傷肺」等說,固有此理,不可謂其盡非。而李月池輩皆極不然之,恐亦未必然也。夫虛火二字,當分實中有虛,虛中有實,陽中有陰,陰中有陽。就證論證,勿以成心而執偏見斯可矣。若龍雷之火,原屬虛火,如巴蜀有火井,投以水則燔,投以火則滅,是即假?之火,故補陽即消矣。至於亢旱塵飛,赤地千里,得非陽旺陰虛而可以補陽生陰乎?或曰:此正實火也,得寒則已。余曰不然。夫炎暑酷烈,?令大行,此爲實火,非寒莫解。而乾枯燥旱,泉源斷流,是爲陰虛,非水莫濟。此實火與陰虛,亦自判然可別。是以陰虛而火不盛者,自可用參爲君。若陰虛而火稍盛者,但可用參爲佐。若陰虛而火太盛者,則誠有暫避人參,而惟甘寒壯水之劑,庶可收功。(六味地黃湯,大劑濃煎。或人參固本丸:熟地、乾地各二兩,天冬、麥冬、青蒿、枸杞各一兩,人參五錢。爲末,煉蜜丸。)蓋天下之理,原有至是。謂之曰陰虛,必當忌參,固不可。謂之曰陰虛,必當用參亦不可。要在斟酌病原,適其可,求其當而已。(言聞曰:人參惡皂角。東垣:理脾胃,瀉陰火,人參皂角同用,是惡而不惡也。人參畏五靈脂,古方療月閉,四物湯加人參、五靈,是畏而不畏也。又吐痰在胸膈,人參、藜蘆同用,而取其涌越,是急其怒性也。此非洞達經權1者不能知。)

 

 人參(反藜蘆)味甘微苦,屬陽中微陰,歸手太陰肺經,有升提作用。對於陽氣虛竭之人,用之能回復陽氣至未病之際。對於陰血崩潰的人,用之能防止進一步損傷陰血(獨參湯主之)。這是因為其氣輕而不辛,所以能固攝氣。其味甘而純正,所以能補血。所以凡虛而發?,虛而自汗,虛而眩暈,虛而困倦,虛而短氣,虛而驚慌恐懼,虛而遺精泄瀉,虛而瀉痢,虛而頭痛,虛而腹痛,虛而飲食不運,虛而痰涎壅滯,虛而吐血衄血,虛而淋瀝小便閉而不通,虛而嘔逆煩躁,虛而大便下血失氣等證,都是不可不用的。但是從氣血比較來看,人參氣味較輕,則偏向屬陽,所以有十分之八用治於氣分,十分之二用治於血分。總之人參屬於氣分之物,而血分用藥中亦必不可少,這是因為未有氣不生而血能自生者。(生脈散:人參五分,麥冬一錢,五味子十粒。治夏月火旺犯金,暑氣盛而使人之氣少,汗多口渴,病危脈絕。這是由於心生脈,肺朝百脈,補肺清心,則氣充脈復,轉危為安了。)所以扁鵲說:肺氣受損者,一定要補益肺氣。必須用人參補益肺氣。肺氣旺盛後,他臟之氣亦就都會旺盛。所以臟腑有氣虛者,都能用人參補氣。但是人參性溫,溫性積累過多亦能成熱,雖然李東垣說「人參、黃芪是退火之聖藥」,朱丹溪亦說「虛火可以用人參、白朮之類進行補益」,這都是指虛火而言。而虛火二字,最需要分清關係。如果是裏有真寒而在外表現為假熱之象,這是真正的虛火,一定要放膽用人參才可以。(參附湯主之,附子用量為人參的一半。)但是有一種情況是元陰虧乏,而邪火充斥於表裏之間,神魂燥動,內外乾枯,真正屬於陰虛之證,誰可以說這不是虛火?如果過用人參,實際上反能助熱,正如陶節庵說「陽氣旺則陰愈消」,《節要》說「陰虛火動者不用人參」,又有「肺熱能傷肺」等說,確實有其道理,不可說他們全都錯了。而李月池等人卻認為他們的說法全都錯了,我認為恐怕亦未盡然。虛火二字,應當區分實中有虛,虛中有實,陽中有陰,陰中有陽。就證候而論證候,切勿偏見執着便可以了。譬如龍雷之火,原本就屬於虛火,就如巴蜀之地有火井,往裏投水則火勢更強,往裏投火反而熄滅了,這是假熱之火,所以補陽就可以使火消退。至於嚴重乾旱時塵土飛揚,寸草不生,難道這不是陽旺陰虛而可以補陽以生陰嗎?有人說:此正真就是實火,能得到寒氣就可以了。我認為不是這樣。炎暑酷烈,熱氣當令,此屬於實火,沒有寒氣便不能解決。而乾枯燥旱,泉源斷流,這屬於陰虛,沒有水源是不行的。這樣,實火與陰虛就很容易區分開來。所以陰虛而火不盛者,自然可以用人參作為君藥。如果陰虛而火稍盛,只可用人參作為佐藥。如果陰虛而火太盛,則只好暫時不用人參,而只用甘寒壯水之劑才可以有效。(六味地黃湯,大劑量濃煎。或人參固本丸:熟地、乾地各二兩,天冬、麥冬、青蒿、枸杞各一兩,人參五錢。磨成藥末,煉蜜成丸。)天下之理原本就是這樣。說陰虛者絕不可用人參,確實是不可以的。又說者陰虛必當用人參,也是不可以的。關鍵在於斟酌疾病發生、發展而根據具體病證,當用則用,不當用則不用就行了。(言聞說:人參惡皂角。李東垣說:調理脾胃,瀉陰火,人參皂角同用,是相惡而不惡。人參畏五靈脂,古方治療經閉,四物湯加人參、五靈脂,是相畏而不畏。另外胸膈有痰須湧吐,人參、藜蘆同用而取其涌越之功,是激發其原有之藥性。所有這些,如果不能透徹明白經權是做不到的。)

1經權:「經」為常,「權」為變。經權,即原則與變通。

   
6.1.2 熟地黃
6.1.3 甘草
6.1.4 黃耆
6.1.5 白术
6.1.6 茯苓
6.1.7 芍藥
6.1.8 當歸
6.1.9 遠志
6.1.10 山藥
6.1.11 杜仲
6.1.12 牛膝
6.1.13 何首烏
6.1.14 山茱萸
6.1.15 胡桃仁
6.1.16 女貞子
6.1.17 枸杞子
6.1.18 菟絲子
6.1.19 覆盆子
6.1.20 五味子
6.1.21 五加皮
6.1.22 葫蘆巴
6.1.23 瑣陽
6.1.24 肉蓯蓉
6.1.25 骨碎補
6.1.26 阿膠
6.1.27 龜版膠
6.1.28 鹿角膠
6.1.29 丹砂
6.1.30 磁石
6.1.31 玉竹
Copyright © 2023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Faculty of Medicin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