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溫條辨》 註家註釋 卷三
原文 | 翻譯 | |
眩者,頭旋眼黑也。傷寒頭眩,多因汗吐下,虛其上焦元氣之所致也。傷寒邪在半表半裏,表中陽虛,故時時頭目眩,葛根湯。風家多頭目眩,亦當解肌,葛根湯。《傷寒論》曰:少陽,口苦咽乾目眩,小柴胡湯加天麻川芎。《傷寒論》曰:陽明病,但頭眩,不惡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必咽痛。能食爲陽明中風,四逆散加天麻桔梗。《傷寒論》曰:太陽傷寒,誤吐誤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裏虛氣上逆也)起則頭眩,(表虛陽不足也)脉沉緊,(邪在裏,不可汗)發汗則動經,身爲振振摇者,(汗則外動經絡,傷損陽氣,則不能主持諸脉也)桂苓甘术湯以温經益陽,或眞武湯以實衛止汗。按《眞經》云:上虛則眩,下虛則厥。頭目眩皆屬虛,宜温經補陽之劑。吳氏治傷寒汗出過多,頭眩、身摇、發熱、脉虛數,人參養榮湯倍人參加天麻,少佐酒炒黃柏,二服而愈。易老云:頭旋眼黑,非天麻不能定,少佐酒炒黃柏,二服而愈。易老云:頭旋眼黑,非天麻不能定,少佐黃柏以滋腎水也。若血虛頭眩,四物湯加人參天麻。氣虛頭眩,四君子湯加天麻川芎。伏痰頭眩,二陳湯加南星白术天麻川芎。內兼痰火上攻,再加酒炒黃芩、竹瀝薑汁。若元氣虛脫者,人參養榮湯、大建中湯,俱加天麻川芎。內傷勞役者,補中益氣湯加天麻川芎。惟溫病頭目眩及頭脹、頭痛、頭汗,並目赤、目黃、目不明、目直視、目反折,與傷寒治法不同,俱係雜氣伏鬱中焦,邪熱亢閉,上攻頭目,乃胃家實也。通宜升降散、加味涼膈散淸利之。(頭眩疼,量加大黃;目眩赤等證,量加龍膽草,酒炒) |
眩,是頭部旋轉感,視力模糊。傷寒病過程中出現頭眩,多數因為使用汗法、吐法或下法,使病者上焦元氣虛弱所引致的。傷寒病邪在半表半裏,表裏陽虛,所以常常頭目眩,可用葛根湯。經常受風邪所傷的人,亦多見頭目眩,亦應該解肌,可用葛根湯。《傷寒論》說「少陽病,口苦咽乾目眩」,可用小柴胡湯加天麻川芎。《傷寒論》說「陽明病,只是頭眩,不惡寒,所以能食而咳,其人必咽痛。能食為陽明中風」,可用四逆散加天麻桔梗。《傷寒論》說「太陽病傷寒證,誤用吐下法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裏虛而氣上逆),站起時頭眩(外表的陽氣虛弱),脈沉緊(寒邪在裏,不可發汗),發汗則擾動經脈,出現身體顫動(發汗則使經絡之氣外動,損傷陽氣,陽氣則不能主持所有經脈),可用苓桂甘朮湯以溫經益陽,或可用真武湯以補益衛氣而止汗。依照《真經》說:上虛則眩暈,下虛則厥逆。頭目眩都屬於虛,應該用溫經補陽的方劑。吳氏治傷寒病汗出過多,頭眩、身體震顫、發熱、脈虛數,用人參養榮湯加倍人參,再加天麻,少許酒炒黃柏輔助,兩服藥便痊癒了。易老說:頭部旋轉感,視力模糊,不用天麻不能治療,少量黃柏輔助,以滋養腎水。如果血虛引致頭眩,可用四物湯加人參天麻。氣虛引致頭眩,可用四君子湯加天麻川芎。伏痰引致頭眩,可用二陳湯加南星白朮天麻川芎。前者再兼痰火上攻,再加酒炒黃芩、竹瀝薑汁。如果元氣虛脫引致眩暈,可用人參養榮湯、大建中湯,兩者都加天麻川芎。內傷勞役引致眩暈,可用補中益氣湯加天麻川芎。但是溫病頭目眩牽連頭脹、頭痛、頭汗,而且出現眼紅、眼黃,視物不清,兩目直視,或兩目上視,與傷寒病的治法不同,這都是因為雜氣鬱伏於中焦,亢奮的邪氣鬱閉,上衝頭眩,這是胃家實。通常可用升降散、加味涼膈散清利邪氣。(頭眩頭痛,加重大黃用量;目眩眼紅之類的證候,加重酒炒龍膽草用量) |
原文 | 翻譯 | |
咳謂有聲無痰,嗽謂有痰無聲,咳嗽則有聲有痰也。肺主氣,形寒飯1冷則傷之,使氣逆而不散,衝擊咽膈,令喉中淫淫如癢,習習如梗而咳嗽也。有寒者,有?者,有停飮者,有在表者,有在裏者,有在半表半裏者,病各不同, 治亦有異。如傷寒停飮與表寒相合而咳嗽者,小青龍湯,或金沸草散。停飮與 裏寒相合而咳嗽者,眞武湯。邪?在半表半裏而咳嗽者,小柴胡湯加貝母知母天花粉;肺?去人參加沙參。凡陰證手足厥逆而咳嗽者,四逆湯加五味子。若溫病伏內鬱咳嗽,白虎湯合升降散、小淸涼散加竹葉2。若煩悶則加味涼膈散、增損三黃石膏湯並加桔梗。夫咳爲肺疾,必待發散而後巳,然又有不可發散者。《傷寒論》曰:咳而小便利,不可發汗,發汗則四肢厥逆。又曰:咳而發汗,踡而苦滿,腹中復堅,此爲逆也。不知發汗尤爲溫病所大忌者,豈止小便利一節乎?又咳而脉數者,爲心火刑肺金則死。 |
所謂咳是有聲音沒有痰,所謂嗽是只有痰沒有聲音,咳嗽則是既有聲音又有痰。肺主氣,外受寒氣,或飲食生冷則傷肺氣,令肺氣上逆而不消散,衝擊咽膈部位,令喉部持續地好像有痕癢感,喉部不舒像有物梗塞而咳嗽。有因為寒、熱、停飲引致,有邪在表、邪在裏、邪在半表半裏引致,病情各有不同,治法亦不同。例如傷寒病內停的飲邪與表寒相合而咳嗽者,可用小青龍湯,或金沸草散。停飲與裏寒相合而咳嗽者,則可用真武湯。熱邪在半表半裏而咳嗽者,可用小柴胡湯加貝母知母天花粉,肺熱去人參加沙參。凡陰證手足厥逆而咳嗽者,可用四逆湯加五味子。如果溫病伏熱內鬱而咳嗽,可用白虎湯合升降散、小清涼散加竹葉。若前者出現煩悶,則可用加味涼膈散、增損三黃石膏湯,兩方都要加桔梗。咳是肺部疾患,必須讓邪氣發散然後才能痊愈,但是又有不可以發散的時候。《傷寒論》說:咳嗽而小便利,不可以發汗,發汗則四肢厥冷。又說,咳嗽而發汗,身體踡縮而腹滿不舒,腹部按之而硬,這是不好的現象。人們不知道在溫病中發汗尤其是大忌,哪裏只是利小便這一點呢?另外,咳而脈數的情況,是心火刑肺金,是死證。 |
|
1注:根據《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形寒飲冷則傷肺」,此處「飯」字,當作「飲」。 | ||
2注:孫氏本此缺「葉」字,王氏本作「葉」。 |
原文 | 翻譯 | |
引飮曰渴,不引飮曰燥乾。凡傷寒少陽,邪在中焦,口苦舌乾,不甚渴,脉弦者,小柴胡湯。少陽脉弦,往來寒?而嘔,口燥咽乾者,小柴胡湯。口乾少津液,脉浮緊微數者,白虎加人參湯。陽明無大?,背惡寒,口燥咽乾者,白虎加人參湯。少隂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乾,急下之,以存津液,大承氣湯。此?在下焦,爍枯腎水,下不可緩也。若温病怫?內鬱,未有不口燥咽乾者,小清涼散、增損三黃石膏湯,再看兼證消息之。凡傷寒汗吐下後,津液少,口燥咽乾,及虛人水衰火旺,口燥咽乾,以補隂益氣煎加麥冬黃柏知母天花粉,以滋其水。若脉沉足冷者,多難治。温病下後,須酌之,不可驟補。脉沉足冷,宜大下之,不可以傷寒例拘也。 |
欲飲水稱為渴,不欲飲水稱為燥乾。凡是傷寒病少陽病,邪在中焦,口苦舌乾,不太渴,脈弦者,可用小柴胡湯。少陽病,脈弦,寒熱往來而嘔,口燥咽乾者,可用小柴胡湯。口乾少津液,脈浮緊微數者,可用白虎加人參湯。陽明病無大熱,背惡寒,口燥咽乾者,可用白虎加人參湯。少陰病,在初起兩二日,口燥咽乾,急用下法以保存津液,可用大承氣湯,這是熱在下焦,消灼腎水,急速運用攻下法。如果溫病熱邪鬱閉於內,沒有不出現口燥咽乾者,可用小清涼散、增損三黃石膏湯,再看兼證加減用藥。凡是傷寒病汗吐下三法後,津液減少,口燥咽乾,與體虛之人陰虛火旺,口燥咽乾,可用補陰益氣煎加麥冬黃柏知母天花粉,以滋養陰津。如果脈沉足冷者,多數屬難治。溫病攻下之後,需要斟酌運用補法,不可即刻運用補法。脈沉足冷,需運用峻猛攻下法,不要拘泥於傷寒病的治法。 |
原文 | 翻譯 | |
凡傷寒咽痛有多般,務宜詳辯,不可一例以?也。太陽病,誤下,脉若浮緊,必咽痛,此?邪仍在上膈也,小建中湯加桔梗。誤汗,亡陽漏風而咽痛,此陽虛而隂氣上乘也,乾薑附子湯。陽明病,六七日不大便,?蒸頭痛而咽痛者,調胃承氣湯。?傳少隂而咽痛者,以其經上循喉嚨故也,脉必?而有力,證必燥渴引飲,小便秘濇短赤,急當下奪,以泄其?也,大承氣湯。少隂咽痛、四逆、瀉利下重者,四逆散加薤白、桔梗。少隂病一二日,咽痛者,與甘草桔梗湯,即瘥,此湯為隂陽通用之劑。少隂病,下利清榖,裏寒外?,脉微欲絶,面赤咽痛,此隂盛格陽也,通脉四逆湯加桔梗。有直中隂經而咽喉驟痛,不腫不渴,始病無發?頭痛,脉來沉緊而細、或疾?無倫、或嘔吐淸水、或瀉利清榖,或燥極悶亂,渴不能飲,此寒氣客於少隂之經,虛陽上逆之候,附子湯、乾薑附子湯,加人參急温之,或可救療。大抵陽邪上逆而咽痛,宜甘寒以解其?;隂寒邪塞而咽痛,宜辛温以解其結,此大較也。若夫腎氣本虛,龍火勢盛,必挾痰飲於上而腫痛閉塞也,當砭破出血,湧泄痰涎,後用六味地黃丸,料加牛膝、麥冬、五味子,頻服。又有眞隂虧損,腎水枯涸,隂寒直中而咽痛者,附子理隂煎,大劑濃煎飲之。若温病,怫鬱中焦,流佈上下,即見少隂經口燥舌乾、咽喉腫痛不利之證,以其脉貫腎,絡於肺,繫舌本故也,增損雙解散加元參牛蒡子,或增損普濟消毒飲,倍桔梗加荊芥穗、升降散,尤為對證之藥。 |
凡是傷寒病過程中出現咽痛有多種情況,務必詳細辨別,不可以一律認為屬熱。太陽病誤下後,如果脈浮緊,一定會出現咽痛,這是因為熱邪仍然位於膈部之上,可用小建中湯加桔梗。如果誤汗後,陽氣亡竭又受風邪所犯而出現咽痛,是因為陽虛而陰氣乘勢向上,可用乾薑附子湯。陽明病,六七天不大便,熱邪熏蒸致頭痛而咽痛,可用調胃承氣湯。熱邪傳入少陰而出現咽痛,是因為少陰經向上沿著喉嚨循行的緣故,脈象一定數而有力,證候一定是乾燥口渴而欲飲水,小便難出而不順暢、尿量少而尿色深,應該立即使用下法以泄其熱,可用大承氣湯。少陰病出現咽痛、四肢厥冷、泄瀉而又裏急後重者,可用四逆散加薤白、桔梗。少陰病首一兩天出現咽痛者,給予甘草桔梗湯,立刻痊愈,這湯方是陰陽受病皆可以使用的方劑。少陰病,下利而完穀不化,裏有寒但外有熱,脈微弱欲絕,面色紅而咽痛,這是陰盛而格陽的情況,可用通脈四逆湯加桔梗。有病邪直接侵入陰經而咽喉突然疼痛,不腫脹、不口渴,從發病初開始沒有出現發熱、頭痛,脈象沉緊而細,或者急速而沒有規律,或嘔吐清水,或泄利夾雜未消化的食物,或煩躁鬱悶至極,口燥乾但不能飲水,這是寒氣侵擾少陰經,導致虛陽上逆的證候,可趕緊用附子湯、乾薑附子湯加人參以溫煦陽氣,或者還可以救治。大致上陽邪上逆而致的咽痛,適合用甘寒之劑以解其熱;陰寒邪氣閉塞而致的咽痛,適合用辛溫之劑以解其結,這是治法上重要的分別點。如果腎氣本已虛弱,龍雷之火旺盛,一定會挾着痰飲上衝咽喉致腫痛,閉塞不通,應該針破出血,排出痰涎,之後用六味地黃丸,再加上牛膝、麥冬、五味子,頻密服藥。又有真陰虧損,腎中陰液枯竭,陰寒之邪直接侵入少陰而致咽痛的情況,可用附子理陰煎,用大劑量藥物,煎煮至濃稠再飲用。如果是溫病,熱邪滯留中焦導致鬱結,瀰漫散佈於上下,就會見到少陰經口燥舌乾、咽喉腫痛不利的表現,這是因為少陰經脈貫腎,絡於肺,與舌根相聯繫的緣故,可用增損雙解散,加玄參、牛蒡子,或者可用增損普濟消毒飲,桔梗加倍,加荊芥穗、升降散,這都是特別對證的藥物。 |
原文 | 翻譯 | |
凡傷寒發渴,或因?耗津液,或因汗下太過,當分六經而治。太陽?在表,不渴,若?入膀胱之本,脉浮?,小便不利,微?發渴者,五苓散,切不可與白虎湯。陽明病,脉長,標?不惡寒,無汗而渴者,葛根湯加黃芩知母,減麻黃二錢。若陽明,?傳胃中,本?惡?,濈濈汗出而渴,脉洪大而?者,白虎湯,切不可與五苓散。若陽明,本?內實,或蒸蒸而?,潮?煩渴,口燥咽乾,大便實者,調胃承氣湯,或大柴胡湯。少陽,脉弦?,口苦咽乾,發?而渴,及心煩喜嘔而渴,或往來寒?而渴,並宜小柴胡湯,去半夏,加陳皮知母麥冬天花粉。太隂,自利則不渴,惟少隂則口渴飲水也。小便色白者,此下虛有寒也,脉沉,附子湯。厥隂,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愈,以其傳經盡,欲飲水爲欲愈之候也。若身寒厥逆,脉滑而口渴者,此裏有?也,白虎加人參湯。凡隂證,煩躁、口渴、不能飲水,此虛陽上迫而爲假?。脉沉足冷者,四逆湯,加人尿豬膽汁,冷飲之。若溫病一發,即煩渴引飲,以鬱?自內而達外也。故《直格》曰:「身?爲?在表,引飲爲?在裏。」溫病本末身冷不渴,小便不赤,脉不洪數者,未之有也。輕則白虎湯,加白殭蠶、蟬蛻、天花粉;重則增損三黃石膏湯,加大黃。凡病忽欲飲水者,爲欲愈。葢腸胃燥,不能散邪,得水則和其胃氣,汗出而解。若不與水,則乾燥無由作汗,遂至悶亂也(眉批:傷寒溫病,大渴欲飲涼水,而世禁用,不解何)。但當察邪之輕重,寧少與之,若?少與多,不能滲化,則停蓄爲支結、喘嘔下利腫滿等證。《要訣》曰:「亦有下利清榖,純是隂證,而反見渴者,此隂在下,格陽於上,兼因洩泄,津液既去,枯燥而渴。雖引飲自少,而常喜温。不可設寒劑,宜理中湯加附子、四逆湯加人參以温之。」 |
凡是傷寒病過程中發生的口渴,有的是因為熱邪消耗津液,有的是因為發汗或瀉下太過,應該分別按照六經治療。太陽病,表證發熱,口不渴,倘若熱邪進入膀胱,脈浮數,小便不利,微熱和口渴,可用五苓散,一定不可用白虎湯。陽明病,脈長,外有發熱,但不惡寒,無汗而口渴者,可用葛根湯加黃芩、知母,麻黃減二錢。至於陽明病,熱邪傳入胃中,內熱而惡熱,不停汗出而渴,脈洪大而數者,可用白虎湯,一定不可用五苓散。若陽明病,內熱而致胃家實,或蒸蒸發熱,或潮熱,心煩口渴,口燥咽乾,大便硬結者,可用調胃承氣湯,或用大柴胡湯。少陽病,脈弦數,口苦、咽乾,發熱而渴,以及心煩喜嘔而渴,或往來寒熱而口渴,皆適合用小柴胡湯,去半夏,加陳皮、知母、麥冬、天花粉。太陰病,自利而不渴,只有少陰病下利,才會口渴飲水。小便色清者,是因為下焦陽氣虛弱而有寒,脈沉,可用附子湯。厥陰病,渴欲飲水者,只讓其飲少量水,即可痊愈,這是因為病邪在厥陰傳經已盡,欲飲水是病將痊愈的表現。假如患者身寒而手足厥冷,脈滑而渴,這是因為其體內有熱邪,可用白虎加人參湯。凡是陰證,出現煩躁、口燥而不能飲水者,這是因為虛陽上迫而造成的假熱現象。脈沉足冷者,用四逆湯加人尿、豬膽汁,在藥物冷卻後飲用。假如溫病一開始發作,即刻有心煩口渴而欲飲,這是因為體內的鬱熱從內而外達所致。所以《傷寒直格》說:「出現身熱是熱邪在表,而渴欲飲水是熱邪在裏。」溫病全過程中出現身寒不渴,小便不赤,脈不洪數的情況是沒有的。病輕者用白虎湯加白僵蠶、蟬蛻、天花粉,病重者就用增損三黃石膏湯加大黃。凡在疾病過程中突然想喝水的情況,都是將要痊愈的表現。一般而言,腸胃乾燥,則不能驅散邪氣,得水後能調和胃氣,從而達致汗出而病邪解除。如果不予病者飲水,就會胃腸乾燥而不能生成汗液而出汗,於是會導致煩悶等變化(眉批:無論是傷寒病還是溫病,都會出現極度口渴希望喝涼水的情況,但世間的醫者卻禁止這樣做,不明白為什麼)。但應當觀察邪熱是輕還是重,寧可先給予少量飲水。如果邪熱少但給予水過多,水氣不能被運化,則水飲會停留蓄結於體內,引致水飲結聚、氣喘、嘔吐、下利、水腫、腹滿等病證。《秘傳證治要訣》說:「也有下利清榖,純屬陰證,但反而口渴者,這是由於陰寒在下,格陽於上,再加上因為泄瀉而使津液受損,津液枯涸才會口渴。雖然會飲水但卻不多,而且往往喜歡喝溫水。這種情況不可以用寒涼之劑,適合用理中湯加附子、四逆湯加人參來溫養。」 |
|
景岳曰:「水爲天一之精,涼能解?,甘可助隂,非苦寒傷氣者之比(眉批:景岳此論發前人所未發,每見鄉曲人害温病,飲涼水而汗出?退,此即助隂解?之義也,此即裏?清而表邪自解之義也)。」如陽虛無火者,其不宜水無待言也。其有隂虛火旺者,元氣既衰,精血又涸,則津液枯燥,多見鼻乾唇烈1,舌胎黑色,二便閉結,使非借天一之清,何以濟然眉之急?故先以冰水解其標,繼以甘温壯水之劑培其本。水藥並進,無不可也。其有內真寒而外假?,隂盛格陽之證,察其元氣,非甘温大補則不足以挽回。察其喉舌,則些小辛?又不可以近口。有如是者,但將甘温大補之劑煎成湯液,用冷水浸冷飲之,此以假冷之味,解上焦之假?,而以真?之性,復下焦之真陽,是非用水而實亦用水之意(眉批:韓?所謂眞對眞、假對假者,此也),《內經》所云「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是也。 |
張景岳說:「水是天一之精氣,性涼而能化解熱氣,味甘可以扶助陰氣,不象苦寒之品容易傷人之氣(眉批:張景岳這番言論闡發了前人未有闡述過的,往往看到鄉裏人患溫病時,喝冷水之後會汗出而熱退,這就是用水扶助陰氣以化解熱邪的道理,也就是裏熱清而表邪自會消解的道理)。」如果陽虛火弱之人,不適宜予水以飲,這是不用多說的。而那些陰虛火旺之人,元氣已衰弱,精血又乾涸,則津液枯燥,多見鼻乾唇裂,舌苔色黑,大小便皆閉塞不通,假如不是藉助天一之水的清潤,怎麼能解燃眉之急?所以先用冰水緩解其口渴,然後用甘溫補益陰液的方劑養護津液之本。飲水與用藥同時並進,這是最好的。對於那些出現真寒假熱,陰盛格陽的病證,審察其元氣,不是甘溫大補的方劑是不足以挽回其生命;但觀察其喉與舌,卻是一點點辛熱之品都不能服用。如果是這種情況,只要將甘溫大補的方劑煎煮成湯藥,用冷水泡冷後服用,這是用假冷之氣,去除上焦的假熱,再用真熱之性,恢復下焦之真陽,不讓病人喝水而其實亦是用水之意(眉批:韓?所說的以真對真、以假對假,就是象這裏所說的),《內經》所說的「要制伏這些病證,一定要先針對其病機」。 |
|
1注:「烈」,當作「裂」。 |
原文 | 翻譯 | |
傷寒陽明病,凡內有熱者欲飲水。今欲潄水而不欲嚥,是熱在經,裏無?也。陽明多血多氣,經中熱極,迫血妄行,故知必作衂也,犀角地黃湯加茅花。有太陽表證者,汗之,麻黃湯。外證無寒熱,欲潄水不欲嚥,必發狂,此畜血停留也,桃仁承氣湯下血乃愈。少陰脉沉細,厥逆,時煩燥作渴,欲潄水不欲嚥,四逆湯溫之。又下利,厥逆無脉,乾嘔煩渴,欲潄水不欲嚥,白通湯;不瘥,白通加人尿猪膽汁湯。大抵陰證發燥煩渴,不能飲冷水,或勉强飲下,良久仍吐出,或飲水而嘔者,皆內寒也。蓋無根失守之火,遊於咽嗌之間,但欲漱水不能飲水也。若飲水不吐,復欲飲者,?也。若溫病雜氣怫鬱三焦,邪熱內熾,渴欲飲水者,多矣。間或有潄水不欲嚥者,必其人胃中濕飲過甚,或伏火未散,或畜血停留,俱未可知,但口舌乾而不欲嚥也。輕則小淸涼散、升降散,清降之;重則解毒承氣湯,大瀉之。不可拘傷寒陽明,熱在經,裏無?之例也。 |
傷寒陽明病過程中,凡是內有熱邪者都想飲水。但現在只是想在口中漱水卻不想咽下,是因為熱邪在經,而無裏熱。陽明經多血多氣,經中陽熱極盛,迫血妄行,所以知道一定會發生鼻出血,用犀角地黃湯加上白茅花。太陽病有表證者,用麻黃湯發汗。沒有發熱惡寒之外證,欲漱水不欲咽者,一定會發狂,是因為有瘀血停留,用桃仁承氣湯,使積血從下排出就會痊愈。少陰病,脈沉細,手足厥逆,有時煩躁而口渴,欲漱水不欲咽者,用四逆湯溫之。又有下利,手足厥逆而無脈,乾嘔、煩躁、口渴,欲漱水不欲咽者,用白通湯;假如假如服藥後未有痊愈,用白通加人尿豬膽汁湯。大概而言,陰證而有煩躁、口渴,不能喝冷水,或者雖能勉強喝下,過一段時間後仍然吐出來,或者喝水後就嘔吐的患者,都是屬於有內寒邪。這是因為失去根基而不能內守之真陽,遊蕩在咽喉之間,所以只想在口中漱水卻不能飲水。假如是飲水後不吐出來,之後又想喝水者,病性屬熱。如果溫病之雜氣使三焦滯塞鬱結,邪熱內盛而渴欲飲水者,就有很多。偶爾有欲漱水不欲咽者,一定是因為患者胃中的水濕痰飲過多,或者是伏火還未散去,或者是有瘀血停留,都是有可能的。對於只是口乾舌燥卻不想吞水,輕者就用小清涼散、升降散,用清法降其熱;重者就用解毒承氣湯,將熱邪攻下。不可以拘泥於傷寒陽明病,熱邪在經,而無裏熱這樣的慣例。 |
原文 | 翻譯 | |
嘔者聲物俱出,吐者無聲出物。傷寒,太陽陽明合病,下利而嘔者,葛根加半夏湯。少陽陽明多嘔證,脉弦,發熱,口苦而嘔,或寒熱往來而嘔,並宜小柴胡湯,倍半夏生薑。先渴後嘔者,為水停心下,小半夏加茯苓湯。先嘔後渴者,爲欲解,可與水飮。太陽少陽合病,自利而嘔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少陽邪甚,發?,嘔不止,必1下急,鬱鬱微煩者,大柴胡湯。三陽發?而嘔,俱用小柴胡湯。發?不解而煩(伏飮與邪?相博作煩悶),渴欲飮水(胃乾希水自救),水入卽吐(伏飮內作,水不得入),名曰水逆,五苓散。傷寒,本自寒(下格),醫復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卽吐,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太陽,誤吐下,心中(温温嗢嗢)欲吐,而胸中痛,大便溏,腹微滿,鬱鬱微煩者,調胃承氣湯。若未曾吐下者,大柴胡湯。太隂,腹滿,或吐食不下,脉沉者,理中湯加厚朴陳皮半夏生薑,寒甚加附子。少隂,脉沉遲,飮食入口卽吐,心中(温温嗢嗢)欲吐,復不能吐,手足厥者,四逆湯。厥隂,乾嘔吐涎沐2者,吳茱萸湯。若嘔而脉弱,小便復利,身有微?,見厥者難治,可與四逆湯救之。若下利無脉,乾嘔煩者,白通加人尿豬膽汁湯。若隂厥嘔而不渴,乾薑附子湯。至於温病嘔吐者,胃中伏火,鬱而攻發也,增損三黃石膏湯、加味涼膈散加石膏,清利之自止。若有宿糞燥結,時時嘔吐者,此爲下格,亦宜加味涼膈散、升降散通之。如病念後,脉證俱平,往往有下格之證,所云病愈結存是也,但常作哇聲,上下通氣,故不嘔而能食,俟胃氣漸復,津液流通,宿糞自然潤下也,斷不可攻。如下格常嘔,則氣閉矣,通之則宿糞除而嘔吐止。語云:「欲求南風,須開北牖」,正謂此也。大抵嘔吐淸水,即為寒證。若胃中有?,必是涎液酸水。病機曰:諸嘔吐酸,水液渾濁,皆屬於熱。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於寒。此可見矣。凡胃熱甚,服藥嘔吐不納者,愈吐愈服,三服後,火性漸消,然後徐徐用藥,即不吐。凡過藥不可用甜?,須嚼生薑為妙。(按:「傷寒本自寒下」句之「下」字,為是「格」字。「心中溫溫欲吐」句,「溫溫」二字,應是「嗢嗢」,蓋「嗢嗢」者,乃吐飮之狀也,皆當改之。) |
嘔即有聲有物,吐即無聲有物。傷寒,太陽與陽明合病,下利而嘔者,用葛根加半夏湯。少陽陽明病中多見嘔證,脈弦,發熱,口苦而嘔,或寒熱往來而嘔,都適宜用小柴胡湯,加倍半夏生薑的用量。先口渴然後嘔者,為有水飲停於心下,用小半夏加茯苓湯。先嘔然後口渴,為病邪欲被解除,可給水病人飲。太陽與少陽合病,自利而且嘔,用黃芩加半夏生薑湯。少陽受邪較重,發熱,嘔不止,心下急迫不舒,鬱鬱微煩者,用大柴胡湯。三陽病發熱而嘔,皆用小柴胡湯。發熱不解退而煩(伏飲與邪熱相搏而作煩悶),渴欲飲水(胃乾希望飲水自救),水入即吐出(伏飲在內發作,使水不得飲入),名曰水逆,用五苓散。傷寒,本來病者自己用了寒涼攻下之法(下格),醫者又用吐下之法,出現寒格,又進一步被吐下所誤。倘若食物入口立即吐出,用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太陽病誤用吐下之法,心中(泛嘔)欲吐,而胸中痛,大便溏,腹微滿,鬱鬱微煩者,用調胃承氣湯。倘若未曾用過吐下之法,用大柴胡湯。太陰病,腹滿,或吐出而食不能下,脈沉,用理中湯加厚朴陳皮半夏生薑,寒甚加附子。少陰病,脈沉遲,飲食入口即吐,心中(泛嘔)欲吐,又不能吐出,手足厥冷者,用四逆湯。厥陰病,乾嘔吐涎沫者,用吳茱萸湯。倘若嘔而脈弱,小便回復通暢,身體稍微發熱,但卻見到手足厥冷者,屬難治,可予四逆湯救之。倘若下利無脈,乾嘔煩躁者,用白通加人尿豬膽汁湯。倘若厥陰病嘔而不口渴,用乾薑附子湯。至於溫病嘔吐,乃胃中有伏火,積鬱而攻發,用增損三黃石膏湯、加味涼膈散加石膏,清利胃中伏火嘔吐便會停止。倘若有宿糞燥結,經常嘔吐,此為下焦格塞,亦適宜用加味涼膈散、升降散通順之。如病癒後,脈證都正常,往往有下焦格塞之證,就是通常所說的病雖癒但宿結尚存,只要常發出“哇”聲,使得上下通氣,就不會發生嘔而且能食,等待胃氣逐漸恢復,津液流通,宿糞自然能被潤下,絕對不可用攻下之法。如果因為下焦格塞而經常嘔,就是氣機閉塞了,通之則宿糞除而嘔吐停止。俗語所云︰「要想使南風入室,必須打開北面的窗戶」,說的正是這個情況。一般而言,嘔吐清水,即為寒證。倘若胃中有熱邪,必是嘔吐涎液酸水。病機十九條曰:「諸嘔吐酸,水液渾濁,皆屬於?。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於寒。」由此便可明白了。凡是胃熱嚴重,服藥卻嘔吐不納受者,愈是把藥吐出便愈要把藥服下,服藥三次後,火性漸漸消退,然後再慢慢將藥服下,便不會發生吐藥了。凡是服用過藥之後不可以再吃甜物,應當嚼一點生薑才好。(按:「傷寒本自寒下」句中的「下」字,當為「格」字。「心中溫溫欲吐」句中之「溫溫」二字,應是「嗢嗢」。因為「嗢嗢」二字,乃吐出水飮之狀態,所以全都應該改過來。) |
|
1《傷寒論》原文爲「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嘔不止,心下急,鬱鬱微煩者,爲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據此,此處「必」,當為「心」字。 | ||
2《傷寒論》原文爲「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據此,「沐」,當作「沫」字。 |
原文 | 翻譯 | |
喘無善證。温病內?怫鬱,三焦如焚,氣上衝胸而喘者,加味涼膈散。腹脇滿痛而喘者,解毒承氣湯。若自臍下氣海動氣而喘者,不治。正傷寒則宜辯六經寒?治之。太陽表有寒,發喘者,脉浮緊,惡寒無汗也,麻黃湯加厚樸1。表有風,發喘者,脉浮緩,惡風有汗也,桂枝加厚樸2杏仁湯。內有寒,心下有水氣,乾嘔,汗出而喘者,小青龍湯。凡發汗後,汗出而喘,無大?者(表寒未解也),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太陽經病,誤下之,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連黃芩湯。陽明病,內實不大便,腹滿短氣,發潮?而喘者,大柴胡湯,加厚樸3杏仁。凡隂證厥逆,脉沉細而微,氣促而喘,無汗者,可治,四逆湯加細辛五味子。少隂病,反發?,脉沉而喘,麻黃附子細辛湯。凡虛人脉沉,手足厥逆而喘者,五味子湯。凡暴感風寒,脉浮,無汗而喘者,蘇陳九寶湯。凡?甚有痰,脉弦滑數而喘者,不可汗,不可下,小柴胡湯去人參加陳皮貝母天花粉和之。胸滿者,加枳殼桔梗。心下滿者,加枳實黃連。舌燥飮水者,加石膏知母。凡傷寒,止於邪氣在表而喘者,心腹必濡而不堅。設或腹滿而喘,則又爲可下之證,須酌之。大抵諸喘爲惡,謂肺中邪勝而兼虛也。所以隂證發喘,尤爲惡候。下元虛損之人,腎氣上乘而喘,急以腎氣丸,料引火歸源,可救十之一二。若兼動息摇肩,戴眼直視,汗出厥逆者,立斃。以邪氣上盛,正氣欲脱,必至喘滿。經曰:直視譫語,喘滿者死。又身汗如油,喘不休者,爲命絕也。 |
喘的預後不良。溫熱病內熱鬱閉,三焦之熱如火上焚,熱氣上衝胸而喘者,可用加味涼膈散。腹脅脹滿疼痛而喘者,可用解毒承氣湯。如果來自臍下氣海有氣動感而喘者,是不治之證。正真的傷寒病則應當按六經病辨證,分寒熱而加以治療。太陽病,表有寒邪而喘,脈浮緊,惡寒無汗者,可用麻黃湯加厚朴。表有風邪而喘,脈浮緩,惡風汗出者,可用桂枝加厚朴杏仁湯。內有寒,心下有水邪,乾嘔,汗出而喘者,可用小青龍湯。凡是發汗後,汗出而喘,無大寒者(表寒未解),可用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陽明病,胃家實,不大便,脈促者,是表證未解除。喘而出汗者,可用葛根黃連黃芩湯。陽明病,胃家實,不大便,腹滿短氣,發潮熱而喘者,可用大柴胡湯加厚朴杏仁。凡是陰證而厥逆,脈沉細而喘,無汗者為可治,四逆湯加細辛五味子。少陰病,反而發熱,脈沉而喘,可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凡是體虛之人脈沉,手足厥逆而喘者,可用五味子湯。凡是突然感受風寒邪氣,脈浮,無汗而喘者,可用蘇陳九寶湯。凡是熱邪甚有痰,脈弦滑數而喘者,不可用汗法,不可用下法,可用小柴胡湯去人參加陳皮貝母天花粉和解少陽。如見胸滿者,加枳殼桔梗;心下滿者,加枳實黃連;舌燥飲水者,加石膏知母。凡是傷寒病,邪氣只停留在表而喘者,腹部必定濡軟而不堅鞕。如果腹滿而喘,則又是可以攻下之證,但必須斟酌運用。一般而言,所有喘都預後不良,這是因為肺中邪氣旺盛而正氣已虛。所以陰證出現喘,其預後尤其不好。腎虛之人,腎氣上衝而喘,應盡快服食腎氣丸,估計能引火歸源,所以十個病人中可以救治一二個。如果兼見呼吸困難,張口抬肩,戴眼直視,汗出厥逆者,立刻就會死去。因為邪氣盛於上,而正氣欲脫,必然引致氣喘胸滿。經書說:直視而譫語,氣喘胸滿者不可救治。另外,汗出如油,喘息不止者,也是不可救治的。 |
|
1樸,當作「朴」。 | ||
2樸,當作「朴」。 | ||
3樸,當作「朴」。 |
原文 | 翻譯 | |
短氣者,氣短不能相續,似喘而不摇肩,似呻吟而無痛處。其證多端,實爲難辯。表裏寒?虛實,稍不明切,誤治者多矣。一者,太陽表證不解,汗出不澈,其人面色縁縁1正赤,陽氣怫鬱,煩燥不安,其身不知痛所在而短氣者,宜微汗則愈,桂枝麻黃各半湯。二者,太陽病,發於陽而反下之,陽氣內䧟,遂成結胸,心下硬滿高起,氣促而短,脉沉滑而實者,大䧟胸湯。脉浮大而虛者,柴胡䧟胸湯。三者,陽明病,內實不大便,腹滿,潮?而短氣者,大柴胡湯。四者,乾嘔短氣,痛引脇下,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裏未和也,十棗湯(控涎丹亦可)。五者,短氣煩燥,心中懊憹者,栀子豉湯。六者,少隂病,脉沉細遲,四逆,面上惡寒有如刀刮,口鼻之氣難以布息而短促者,通脉四逆湯加人參。七者,因汗吐下後,元氣虛弱,脉來微細,氣不相續而短促者,大建中湯。八者,風濕相搏,一身盡痛,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被而短氣者,甘草附子湯。九者,食少飮多,水停心下,妨悶短氣者,茯苓甘草湯。兼小便難,五苓散。大抵心腹脹滿,按之硬痛而短氣者,爲裏實,宜承氣輩。若心腹濡軟不脹滿而短氣者,爲表邪,宜瀉心輩。若少氣不足以息,脉微弱而短促者,爲氣虛,宜理中輩。此傷寒短氣之大畧也。若温病鬱?內廹,氣多急促,須看兼證。舌上白胎如屑,清化湯、增損三黃石膏湯。若胎黃及黑色而短氣,加味涼膈散,或解毒承氣湯急下之。若病者屬四損之輩,又當詳辯。葢短氣有類於喘,但短氣則氣急而短促,不似喘之摇肩而氣粗也。大抵氣急而不相續,多屬實;少氣不足以息,多屬虛,以此辯之,百不一失。 |
短氣是指上氣不接下氣,呼吸難以相續,像喘但不抬肩呼吸,像呻吟但不會有疼痛之處。短氣的表現有多方面,實確是難以分辨。表裡寒熱虛實,稍有不能清楚分辨,經常會發生誤治。第一,太陽病表證未除,發汗時汗出未透徹,病者滿面紅赤,陽氣鬱閉,煩燥不安,說不出身體疼痛的具體位置而短氣者,應該用輕劑發汗則癒,可用桂枝麻黃各半湯。第二,太陽病表證仍在,反而誤用攻下,表邪內陷就會形成結胸證,心下堅硬脹滿突起,呼吸急促而不能相續,脈沉滑而實者,可用大陷胸湯。脈浮大而虛者,可用柴胡陷胸湯。第三,陽明病,胃家實,不大便,腹滿,潮熱而短氣者,可用大柴胡湯。第四,乾嘔短氣,疼痛牽引脅下,汗出不惡寒者,這是表裡之氣不和,可用十棗湯(控涎丹也可以)。第五,短氣煩躁,心中懊憹者,可用梔子豉湯。第六,少陰病,脈沉細遲,手足逆冷,面上惡寒猶如刀刮般,口鼻呼吸困難,上氣不接下氣者,可用通脈四逆湯加入參。第七,由於經過汗吐下之後,元氣虛弱,脈微細,呼吸不能相續而短促者,可用大建中湯。第八,風濕邪氣相搏,全身上下疼痛,小便不利,惡風,不能去衣被者,可用甘草附子湯。第九,納食減少,但飲水多,水邪停於心下,氣機鬱悶而短氣者,可用茯苓甘草湯。兼見小便困難,可用五苓散。一般而言,心腹脹滿,按之硬痛而短氣者,多屬裡實證,適宜承氣湯類方。如果是心腹柔軟不脹滿而短氣者,多屬表有邪氣,適宜瀉心湯類方。如果少氣而呼吸困難,脈微弱而氣息短促,爲氣虛,適宜理中湯類方。這是傷寒病出現短氣的大致治法。如果是溫熱病鬱熱向內逼迫,氣息大多急促,一定要注意其兼證。舌上白苔如碎屑,可用清化湯、增損三黃石膏湯。如果胎黃或黑色而短氣,可用加味涼膈散,或用解毒承氣湯迅速將熱邪攻下。若病患者是屬於「四損」2這一類的,又應當詳細分辨。大概短氣與喘有類似之處,但短氣是呼吸急速而短促,不像喘那樣呼吸時張口抬肩而氣粗。一般而言,呼吸急促而不相續,多屬實證;少氣而呼吸困難,多屬虛證。用這個方法來辨別,基本上不會有錯。 |
|
1《傷寒論》第48條:「二陽併病,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續自微汗出,不惡寒。……設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怫鬱在表,當解之,熏之。……當汗不汗,其人躁煩,不知痛處,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氣,但坐以汗出不徹故也,更發汗則愈。」據此,「澈」,當作「徹」。「綠綠」,當作「緣緣」。 | ||
2《難經·十四難》:「一呼一至曰離經,再呼一至曰奪精,三呼一至曰死,四呼一至曰命絕,此損之脈也。」 |
原文 | 翻譯 | |
呃逆者,氣上逆而呃忒也。《內經》作噦,卽此字之聲也,卽此證也,勿誤作咳逆。咳逆者,咳嗽之甚也,非呃逆也。呃逆者,纔及咽喉則遽止,呃呃然連續數聲,而短促不長也。如傷寒胃熱失下,內實大便硬,呃逆者,脉必應指有力,調胃承氣湯。便軟者,生薑瀉心湯。胃虛有熱呃逆者,橘皮竹茹湯。有痰飲者,脉必弦滑,小半夏生薑湯。脉細微,呃逆者,胃寒也,橘皮乾薑湯、丁香柿蒂湯。《金匱要畧》曰其氣自臍下直上衝於胸嗌間而呃逆者,此隂證也。其病不在胃也,乃肝腎虛寒之極,而挾隂火上衝,以病本下虛,內巳1伏隂,或誤服寒冷之藥,遂令寒極於下,逼其相火上衝,率集於胃中,而呃逆亦欲盡也,急服腎氣丸。料又病人呃逆煩躁,自覺甚熱,他人以手按之,其肌膚則冷,此爲無根失守之火,散亂為熱,非實熱也,乃水極似火,隂證似陽也。若不識此,誤用涼藥,下咽立斃,大建中湯,或附子湯加肉桂乾薑,急溫其下,眞陽回,隂火降,呃忒乃止也。如寒極呃忒不已者,兼用硫黃乳香,等分為末,酒煎齅之,或以艾湯調服硫黃末二錢,或艾灸中脘、關元、氣海更妙。凡呃逆而二便不通者,屬實熱。凡呃逆而厥逆自利者,屬虛寒。凡呃逆不尿腹滿者,不治。凡久病而見呃逆者,此眞氣巳2衰,不治。凡舌短灰黑,及頭汗,不得尿,與自利腹痛而呃逆者,不治。凡呃逆脉散者死。 |
呃逆,是指氣上逆而發出呃忒的聲響。《內經》寫為噦,既是這個字的聲音,也即是這個病證,不要誤以為是咳逆。咳逆是指比較嚴重的咳嗽,不是呃逆。呃逆是氣上逆僅僅到達咽喉就停止了,發出連續幾聲呃呃聲,而且聲音短促不長。如果傷寒病胃熱而失於攻下,胃家實而大便硬,出現呃逆者,脈象必然應指有力,用調胃承氣湯。大便軟,用生薑瀉心湯。胃虛有熱而呃逆者,用橘皮竹茹湯。有痰飲而呃逆者,用小半夏生薑湯。脈細微而呃逆者,是胃有寒,用橘皮乾薑湯、丁香柿蒂湯。《金匱要略》說:有氣從臍下直行上衝胸咽之間而呃逆者,此乃陰證,其病位不在胃,是肝腎嚴重虛寒,挾陰火上衝胸咽所致。因為病者本來下元虛損,或誤服寒涼之藥,迫使相火上衝,邪氣結集於胃中,此時出現呃逆則接近死亡了,應迅速服用腎氣丸。預計病人會呃逆煩燥,自覺身體很熱,而他人用手觸摸其肌膚反而冰冷,這是無根失守之陽氣,散亂浮越在外而為熱,不是實熱證,是水極似火,陰證似陽的結果。如果對此不能辨識,錯誤地運用寒涼藥,服藥後會立即致死,用大建中湯,或用附子湯加肉桂乾薑,迅速溫煦下元,真陽回復,陰火回降,呃逆才可能被止。如果寒邪極盛而呃逆無法停止者,兼用硫黃、乳香,兩藥用相同份量,磨成粉,用酒煎煮後用鼻子嗅其藥氣,或者用艾葉湯調硫黃粉末兩錢服用,或用艾灸中脘、關元、氣海則更好。凡是呃逆而大小二便不通,屬於實熱證。凡是呃逆,手足厥逆而自利,屬於虛寒證。凡是呃逆,沒有小便而腹滿者,十分難治。凡是久病而出現呃逆者,這是真氣已經衰敗,十分難治。凡舌體短少苔色灰黑,及頭部出汗,小便不出,以及自利腹痛而呃逆者,都十分難治。凡是呃逆而脈散者,屬於死證。 |
|
1巳:當作「已」。 | ||
2巳:當作「已」。 | ||
按:以上論傷寒呃逆寒熱死生之論,無遺蘊矣。若溫病無隂證不在此例。怫熱攻發,火性上炎,氣逆而呃呃連聲也。治法各從其本證而消息之,大概不外清化、升降,加味涼膈以清熱導滯爲主。如見白虎證則投白虎,見承氣證則投承氣,膈間痰閉則用滌痰湯、滾痰丸。但治本證,呃自止,其餘可以類推矣。 |
按:以上討論了傷寒病有關呃逆之寒熱及生死之證,沒有遺漏其他更重要的了。如果溫病而沒有陰證,則不在此例。但溫病鬱熱擾動所致,火性上炎,氣上逆而發出呃呃連聲,其治法就要根據其原本的病證加以適當的治療,大概不外乎清化、升降,用加味涼膈散以清熱導滯為主。如果見到白虎湯證則用白虎湯,見到承氣湯證則用承氣湯,膈間有痰邪鬱閉則用滌痰湯、滾痰丸。只要針對其原本之病證加以治療,呃逆自然能停止,其餘的病證可以以此類推。 |
|
按:呃逆一證,古無是名,俗謂打擱忒是也。其在《內經》本謂之噦,因其呃呃連聲,故今人以呃逆名之,於義亦妥。孫真人云:遍尋方論無此名,遂以欬逆為噦,致令後世訛傳,乃以欬逆、嘔吐、噦、乾嘔、噫氣之類,互相淆亂,紛紛聚訟。自唐迄今,余用析而判之,曰噦者,呃逆也,非咳逆也。欬逆者,欬嗽之甚也,非呃逆也。乾嘔者,無物之吐,卽嘔也,非噦也。噫者,飯食之息,卽噯氣也,非欬逆也。嘔者,有聲有物也。吐者,無聲出物也。後人但以此為鑑,則異說之疑,可以盡釋矣。 |
按:呃逆之證,古代沒有這個名稱,俗稱打擱忒。它在《內經》本來稱爲噦,因為發作時呃呃連聲,所以今人就用呃逆這一名稱,從字義上說,也是比較妥當的。孫思邈曾經說過:查尋各種方書都沒有呃逆這個證候名稱,於是就將咳逆認作是噦。這樣導致後世以訛傳訛,就將咳逆、嘔吐、噦、乾嘔、噫氣這一類證候相互混淆,眾說紛紜。對於從唐朝一直到今天的各種說法,我通過分析對此作出以下判斷,噦就是呃逆,不是咳逆。咳逆是嚴重的咳嗽,不是逆呃。乾嘔是沒有物被吐出,也就是嘔,不是噦。噫是食飽後的氣息,即是噯氣,不是咳逆。嘔是有聲有物。吐是無聲但有物。後學之人只需以此為標準,那麼對於各種說法之疑惑,就全都可以明白了。 |
原文 | 翻譯 | |
陶氏曰:「吐蚘雖有大熱,忌用冷藥,犯之必死。胃中有寒則蚘上膈,大㐫之兆,急服理中安蚘散,待蚘定,却以小柴胡湯退熱。」此說謬甚。又傷寒吐蚘責於寒,雜證吐蚘責於熱,此說亦謬。紛紛聚訟,迄無定見。余按:傷寒七八日,脉微而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藏厥,非蚘厥也,四逆湯主之。至於肝藏或寒或熱,以致胃無穀氣,蚘不安其位,至咽而吐,須看本證消息治之。如寒則靜而復時煩,宜烏梅丸、理中安蚘散。如熱則煩嘔不止,宜黃連解毒湯、白虎湯,俱加川楝子、使君子、烏梅,此大畧也。若治溫病而用理中、烏梅,正如抱薪投火,輕病致重,重病致危。葢溫病無隂證,若至吐蚘,則表裏三焦熱鬱亢極。不思現在事理,徒記紙上文詞,因之誤人甚衆。胃熱如沸,蚘動不安,下氣不通,必反於上,蚘因嘔出,此常事也,酌用增損三黃石膏湯、加味涼膈散,俱加川楝子、使君子、烏梅,則熱退而蚘自不出耳。大抵胃脘忽痛忽止,身上乍寒乍熱,面上時赤時白,脉息倏亂倏靜,皆吐蚘之候也,須早辯之。 |
陶氏說:「吐蛔蟲雖有大熱,切忌用寒涼藥,違反這治法必死。胃中有寒則蛔蟲上移於膈,這是極危險的徵兆,需迅速服用理中安蛔散,等待蛔蟲安定之後,再給予小柴胡湯平定熱邪。」這個說法荒謬之極。又說:「傷寒病吐蛔蟲是因爲有寒邪,其他疾病之吐蛔則是因爲有熱邪。」這個說法亦是荒謬的。眾說紛紜,始終沒有清晰的結論。我認為:傷寒病經過七八日,脈微而手足厥冷,連周身皮膚都冷,病者無時無刻躁動不安,這是臟厥,而不是蛔厥,四逆湯主之。至於肝臟有時寒有時熱,以致胃腑不能化生穀氣,蛔蟲不能安居於其所寄生之部位,於是上行至咽部而吐出,必須觀察其原有之病證而適當選方用藥。如果因於寒者之吐蛔,病者有時平靜,但又有時煩躁,宜用烏梅丸、理中安蛔散。如果因於熱者之吐蛔,病者煩躁而嘔不止,宜用黃連解毒湯、白虎湯,兩方都要加川棟子、使君子、烏梅,這是大概的治法。如治療溫病而用理中丸、烏梅丸,就像抱柴跳入火中,輕病變成重病,重病變成危病。大概溫病無陰寒之證,如果出現吐蛔,則屬表裏三焦之熱邪鬱閉至極而上炎。不能明察目前所面臨的不同病證,只是能記住以前書上所說過的,因而使很多人受到誤導。胃中有熱就像沸水一般,蛔蟲擾動不安,腑氣又不能向下通降,蛔蟲必然調頭向上移動,因而被嘔出,這是很平常的事,酌量用增損三黃石膏湯、加味涼膈散、都加川楝子、使君子、烏梅,這樣熱邪平息則蛔蟲自然不會被嘔出。一般而言,胃脘部時痛時止,身體感到乍寒乍熱,瞼色時紅時白,脈象忽亂忽靜,都是要吐蛔的臨床表現,必須要提前能辨識這些證候。 |
原文 | 翻譯 | |
厥逆,隂陽之氣不相順接,手足寒涼便為厥也。凡有四逆者,便當早察寒熱虛實而施治。大抵病至發厥,正氣已極,但有隂厥陽厥之分,辯之一差,死生立判。凡傷寒陽厥者,必先因熱甚不解,而後發厥也。仲景曰「厥深熱亦深,厥微熱亦微」是也。切其脉雖沉而有力,四肢雖涼,有時而溫,或手足心溫,戴氏以為指甲却煖,大便燥實,譫語發渴,揚手擲足,畏熱喜冷,與之冷水則嚥,此乃陽厥之候。仲景曰:「厥逆手足冷,脉滑者,里有熱也,白虎湯主之。」劉河間曰:「肢體厥逆,惟心胸有熱,以涼膈散養隂退陽,不宜速下。大便不祕者,以黃連解毒湯調之。」故凡厥證可速下者,內有燥糞也,必以手按人之臍腹上下左右,或硬或痛,或腹中轉氣下失極臭者,有燥糞也,乃可下之,宜調胃承氣湯。近有陽證,自腰以上常熱,兩脚常冷,葢三隂脉上不至頭,故隂證頭不痛,三陽脉下不至足,故陽證亦足冷也。孫兆曰:「凡隂證脛冷,兩臂亦冷。」若脛冷臂不冷,則非下厥上行,所以知是陽微厥也。陽厥雖曰陽邪在裏,甚不可下。葢傷寒以陽為主,厥逆有隂進之象,若復用苦寒下之,則陽益虧矣,是在所忌,宜四逆散輕劑以和之。又有邪傳厥隂,誤下厥逆,寸脉沉遲,尺脉不至,咽喉不利,吐膿血,泄利不止,麻黃升麻湯主之。凡傷寒隂厥者,初病無身熱頭痛,便就惡寒,直至臂脛以上,過乎肘膝,引衣踡卧不渴,或兼腹痛吐瀉,小便清白或淡黃,切其脉沉遲微細無力,此為隂經直中真寒證,不從陽經傳入,自是白通、四逆一派。又有初是陽證傳陽經,或因復着外寒,或因誤服涼藥太過,或因誤下而致虛極,則積隂盛於下,陽氣衰於上,變成隂證,真武湯加人參。又有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結胸,小腹滿,按之痛者,此寒氣結在膀胱關元也,四逆湯加吳茱萸。大抵陽厥,邪熱轉入轉深,狂亂譫妄,必然神志昏憒,人事迷惑。隂厥便利不渴,身踡多卧,醒則人事了了,神志清明,此大端也。若溫病厥逆,無隂厥。雜氣伏鬱,陽熱內廹,格隂於外,氣閉不能達於四肢,甚有通身冰涼,其脉多沉滑,或沉伏,或沉細欲絶,或六脉俱閉,所云體厥脉厥是也。證多怪異不測之狀,輕則升降散、增損雙解散、加味涼膈散,重則加味六一順氣湯、解毒承氣湯斟酌下之,豈可與傷寒陽厥並論哉?若數下後,厥不回,熱不退者死。亦有下數十次,利下數十行,厥方回熱方退而得生者。正所云急證急攻,下之或可活,不下必死無疑矣,此則溫病厥逆治法也。外有壞病多厥逆煩躁者,不獨陽極隂極也,當辯陽傷隂傷治之。陽傷則宜滋養後天胃氣,兼助下焦眞陽,補隂益氣煎,或大溫中飲。隂傷則宜滋補先天眞隂,兼清血中之熱,左歸丸料,或六味地黃丸料,俱加青蒿、地骨皮。是在臨證活法,不得如初病厥逆例治也。 |
厥逆,是指陰陽氣不能順利交接,手足寒涼便成為厥。凡四逆者,便應該提早審察其寒熱虛實而加以治療。大概病情發展到出現厥,正氣已耗損到極點,只有陰厥與陽厥的分別,兩者辨別有誤,就立即決定了病者之生死。凡是傷寒病陽厥者,一定先有熱邪旺盛而沒有消除,而後發展成厥。這就是張仲景說的「厥之程度愈深,其熱勢亦愈深,厥之程度輕微,其熱勢亦輕微」。切其脈雖沉但卻有力,四肢雖然發涼,卻有時會溫暖,或者手心足溫暖,戴氏認為指甲反而溫暖,大便乾燥,譫語口渴,手足亂動,怕熱而喜冷,給予病者冷水即吞下,這是陽厥之證候。張仲景說:「厥逆手足冰冷,而脈滑者,是裏有熱邪,用白虎湯治療。」劉河間亦說:「肢體厥冷,只是心胸部位有熱感,用涼膈散滋養陰液以消陽邪,不應該迅速用攻下。大便不秘結者,用黃連解毒湯調和之。」所以凡是可以迅速運用攻下所治療的厥證,都是腸胃中有燥屎,必須用手按病者臍腹之上下左右,可能出現硬或痛,或出現腹中有氣動而放屁極臭者,都是有燥屎的反映,這才可以用攻下,可用調胃承氣湯。近來有的陽證患者,從腰以上常感到熱,兩腳卻常常冷,這大概是因為三陰經脈上行時不會到達頭部,所以陰證頭部不痛,三陽經脈下行時不會到達足,所以陽證亦會足冷。孫兆說過:「凡是陰證,小腿發冷,兩手臀亦會感到冷。」如果小腿冷而臂不冷,就不是下部厥逆之氣上行,所以知道是較輕之陽厥。雖說陽厥是陽邪在裏,要特別注意不能用攻下。因為傷寒病以陽氣為重,厥逆已經顯現出陰寒之氣漸旺之狀態,如再用苦寒藥攻下,則陽氣會愈來愈虧損,這在治法上是被禁止的,可以用四逆散之輕劑加以調和。又有邪氣傳入厥陰,因誤下而厥逆,寸脈沉遲,尺脈則摸不到,咽喉不舒適,吐膿血,且泄瀉不止,就應該用麻黃升麻湯。凡是傷寒病陰厥者,發病初期沒有身熱頭痛,但會有惡寒,一直會冷到手臂及小腿之後,其寒冷會越過肘部與膝部,多穿衣服踡縮身體而卧,不口渴,或兼見腹痛嘔吐泄瀉,小便清長色白或淡黃,脈象沉遲微細無力,這是邪氣直中陰經之真寒證,不是從陽經傳入,自然屬於白通湯、四逆湯之類方劑所治療的範圍。有時會有病初時屬於陽證傳於陽經,或者再次感受外寒,或者因為誤服過多寒涼藥,或者因為誤下而引致非常虛弱,如此一來,陰寒之氣積聚於下,陽氣則已經虛於上而變成陰證,用真武湯加人參。又有的病人,手足厥冷,自己認為沒有結胸證,小腹脹滿,按之疼痛者,這是陰寒之氣凝結在膀胱關元之部位,用四逆湯加吳茱萸。一般而言,陽厥之證,是熱邪越來越深,神識狂亂,胡言亂言,必然是神志模糊不清,意識迷糊。而陰厥之證,則見泄瀉不口渴,身體常踡縮而卧,醒的時候意識是清醒的,神志清明。這是二者所見之證的基本狀況。如果溫病而見厥逆,則不會有陰厥。雜氣內伏,以致陽熱之邪內迫,將陰氣格拒在外,氣機閉塞,氣血不能到達四肢,甚至有全身冰冷,而脈象多沉滑,或沉伏,或沉細欲絕,或雙手之六部脈象全都閉阻而不見,這就是所謂的「體厥脈厥」。證候經常會出現怪異之狀,很難預測。病證輕微者,用升降散,增損雙解散,加味涼膈散;嚴重者,用加味六一順氣湯,解毒承氣湯,審慎運用攻下之法,怎可以與傷寒病陽厥證相提並論呢?如果多次攻下後,厥冷仍然沒有消除,而發熱不退者,是死證。亦有的經過數十次攻下,致使大便數十次,才會使厥冷消失及發熱退去而病者得以存活。正所謂急證急攻,攻下後病者或者可以存活,但如果不用攻下法則必死無疑,這才是溫病厥逆之治法。此外,有因誤治致使病情惡化而出現厥逆煩躁者,不只是陽邪或陰邪極盛,還應當辨別陽氣或陰氣損傷而加以治療。陽氣損傷者,適宜於滋養後天胃氣,兼補助下焦真陽,用補陰益氣煎,或大溫中飲。陰氣損傷者,適宜於滋補先天真陰,兼清血中之熱邪,用左歸丸,或與六味地黃丸一起用,兩方均需加青蒿、地骨皮。這屬於臨證時靈活變通之活法,不可以象最初患厥逆證所採用的治法規矩。 |
原文 | 翻譯 | |
自利者,不因攻下,自然溏瀉也。要在辯寒?而治之,庶幾無差。大抵傷寒陽?之利與隂寒之利不同。陽利渴欲引水,小便色赤,或深黃,??後重,糞色焦黃。或爲腸垢,所去皆?臭,臍下必?,得凉藥則愈。若隂利則不渴,小便色白或淡黃。厥逆脉沉遲,洞下清穀。或爲鶩溏,糞色淡黃或白,臍下多寒,得温補藥則愈。三陽下利,身?。太隂下利,手足温。少隂、厥隂下利,身凉無?,此其大概耳。傷寒合病家,皆作自利。太陽陽明合病下利,葛根湯;太陽少陽有病1下利,黃芩湯;少陽陽明合病下利,小柴胡湯加葛根、白芍。合病??自利皆爲表邪,不可例以爲裏證也。唯有陽明一證,脉浮而遲(浮爲風,遲爲寒),表?裏寒(內寒外?),下利清穀者(胃中虛冷,不能化穀),四逆湯以温中止利,則裏氣和而表邪散矣。自利不渴屬太隂,以其藏有寒也。當温之,宜四逆輩,則宜用理中湯可知矣。若寒甚,厥逆脉沉者,附子必加之。若腹滿小便不利者,宜五苓散合理中湯。若嘔者,加半夏、生薑。自利而渴屬少隂,虛故引水自救。下利脉微者,與白通湯,以通其陽而消其隂。利仍不止,厥逆無脉,乾嘔煩者,白通加人尿猪膽汁湯,借膽汁嚮導之力以引湯藥深入。服湯後,脉暴出者死,氣因泄脫也;脉續出者生,陽氣漸復也。少隂病,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爲有水氣,或咳,或嘔,或小便利者,眞武湯去白芍,加乾薑,以運脾滲水爲務。少隂病,下利清穀,裏寒外?,手足厥冷,脉微欲絶,身反不惡寒,面時色赤,通脉四逆湯。少隂病,吐利,手足厥冷,煩燥欲死者,吳茱萸湯。少隂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猪苓湯。自利不止,裏寒下脫,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餘糧湯。服湯後,利仍不止,當利其小便,與猪苓湯。少隂病,四逆,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加薤白。此亦陽邪傳至少隂,䧟入於裏,而不得交通陽分,故不以苦寒攻之,而但以此散和之。少隂病,自利清水,色青,心下必痛,口乾燥者,急下之以存津液,大承氣湯。葢?邪傳入少隂,逼廹津水注爲自利,質清而無渣穢相雜,色青而無赤黃相間。此正陽邪暴穔,反類隂邪。但陽邪傳自上焦,其人心下必痛,口必乾燥。設係隂邪,則心下滿而不痛,口中和而不燥,必無此秙稿之象,故宜急下以救其隂也。厥隂下利清穀,裏寒外?,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湯。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温其裏,四逆湯;乃攻其表,桂枝湯。此總以温裏爲急也。下利,脉大者虛也,以强下之太早故也。設脉浮革,因而腸鳴者,當歸四逆湯。大汗出,?不去,內拘急,四肢痛,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四逆湯。惡寒,脉微而復利,利止亡血也。葢亡血本不宜用薑、附以損隂,陽虛又不當用歸、芍以助隂。此利後惡寒,陽氣下脫巳甚,故必用四逆湯,以復陽爲急也。再加人參則陽藥愈爲得力,陽生則隂長。設用隂藥,必致腹滿不食,或重加泄利嘔逆,轉成下脫而死矣。下利譫語者,有燥糞也。葢下利則?不結,胃不實,何緣得有譫語?此必?反於胃,內有燥糞,故雖下利而結者自若也,必用小承氣湯以蕩潤燥,微攻其胃則愈。?利下重與下利欲飲水者,以有?在腸胃故也,俱宜白頭翁湯。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爲虛煩也,宜栀子豉湯。若温病怫鬱內盛,??煩渴,小便色赤,大便自利,升降散主之。內?甚而利不止,燥悶狂亂者,增損三黃石膏湯加酒大黃,腹滿痛更加之。挾?下利者,因其人大便素溏,邪忽乘胃便作煩渴,午後潮?便作瀉泄,宜升降散、小承氣湯徹其餘邪而利自止。?結傍流者,以胃家實,邪?壅閉,大便先秘,續得下利純臭水,全然無糞。以加味六一順氣湯下之,得結糞而利立止。若不得結糞,仍下臭水,及所進湯藥,因大腸邪深,失其傳送之職,知邪猶在也,再以前湯重下之,虛甚則宜黃龍湯。此《內經》通因通用之法也。大抵下利脫氣至急,五奪2之中惟此爲甚,故不厭詳審。傷寒,下利日十餘行,脉反實大者死。傷寒??,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夫厥證,但??則不死,以??則邪出於表而裏證自除,下利自止也。若反下利,厥逆有加,則其??,又爲眞陽外散之候,隂陽兩絶,故主死也。傷寒??,下利厥逆,燥不得卧者,死。夫燥不得卧,腎中陽氣越絶之象也。下利,手足厥逆,皆爲危候。以四肢爲諸陽之本也,加以??,燥不得卧,不但虛陽?露,而眞陽亦爍盡無餘矣,安得不死?《金匱要畧》曰:「六府氣絶於外者,手足寒;五藏氣絶於內者,利不禁。」氣巳脫矣,孰能治之? |
所謂自利,即是不因攻逐瀉下而出現大便自然溏瀉。關鍵是在於能分辨傷寒與溫病而加以論治,大概就不會有問題了。一般而言,傷寒病中陽熱下利與陰寒下利不同。陽熱下利會有渴欲飲水,小便色赤或深黃,發熱且裏急後重,糞便顏色焦黃,或是腸中污穢,因此排出的大便是又熱又臭。病者臍下必會有熱感,服用寒涼藥物便能痊癒。如果是陰寒下利就不會有口渴,小便色白或淡黃,同時會有手足厥逆,脈沉遲,下利清榖或水糞相雜,糞便呈淡黃色或白色,患者臍下多有冷感,服用溫補藥物便能痊癒。傷寒病之三陽下利,多見發熱,太陰下利者,手足溫暖,少陰與厥陰下利者,則身涼而不發熱。這些都是大概的情況。傷寒出現合病,都會發生自利。少陽陽明合病下利,用葛根湯;太陽少陽合病下利,用黃芩湯;少陽陽明合病下利,用小柴胡湯加葛根、白芍。合病而有發熱自利者,都屬於有表邪所致,不得視為裡證。唯有陽明病中有一例外,那便是脈浮而遲(脈浮為風,脈遲為寒),表熱裡寒(即內寒外熱),下利清穀(因胃中虛寒不能運化水榖所致),用四逆湯以溫中止利,使裡氣調和而表邪得以外散。自利不渴者,屬太陰,這是因為脾臟有寒所致,宜服四逆輩溫養其臟,由此亦可知此時可以用理中湯。如果寒邪極盛而見手足厥逆脈沉者,則一定要加附子。若見腹部脹滿而小便不利者,則宜選用五苓散合理中湯。如果見有嘔吐,則加半夏、生薑。自利而渴者屬於少陰,因陽虛不能化水為津,故渴欲引水以自救。如果下利而微脈者,用白通湯溫通陽氣以消除陰邪。服藥後下利依舊不止,手足厥逆,脈微以至於不可察覺,又見乾嘔煩躁者,用白通加人尿猪膽汁湯,藉助膽汁作嚮導,引領湯藥得以深入病所。服藥後,脈象驟然暴露而出者死,因其陽氣外泄而亡脫;脈象緩緩復出者生,是陽氣逐漸恢復的表現。少陰病,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而自下利者,這是有水氣的表現。病人或咳嗽,或嘔吐,或小便通暢者,用真武湯去白芍加乾薑,以健運脾胃、利水滲濕為要務。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冷,脈微欲絕,其身軀反不惡寒,偶爾面色紅赤者,用通脈四逆湯。少陰病,吐利而手足厥冷,極度煩躁而難耐欲死者,用吳茱萸湯。少陰病,下利六七天,咳嗽而嘔吐、口渴,心煩不得眠者,用豬苓湯。自利不止,裡寒而大便滑脫者,這種下利之病位在下焦,與赤石脂禹餘糧湯。服用湯藥後,下利仍不能停止,則應該採用利小便之法,用豬苓湯。少陰病,四逆,或咳嗽,或心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疼痛,或泄瀉而後重者,用四逆散加薤白。這也是陽邪傳到少陰,內陷於裡,少陰氣不能與陽分溝通所致,因此不能用苦寒之品攻下,而只用四逆散來調和陰陽。少陰病,自利清稀水液,水色青,心下必見疼痛,口乾燥者,應盡快用大承氣湯攻下以保存津液。此因熱邪傳入少陰,逼迫津液下注為自利,故下利之質地清稀而無糞便夾雜其中,其色青而非紅黃相雜。這正是陽邪極盛而橫行,反見有類似陰邪的表現。只不過這是來自上焦的陽邪,患者心下必見疼痛,口中必會乾燥。如果是陰邪的話,則會見心下脹滿但不痛,口中和而不乾燥,必定不會出現這些津液乾燥枯槁的現象,因此才應盡快攻下以保存津液。厥陰病,下利清穀, 裡寒外熱,汗出而厥逆者,用通脈四逆湯。下利而腹部脹滿,身體疼痛者,先以四逆湯溫其裡,然後再以桂枝湯治其表。這個情況終究應該以溫裡為急。下利,脈大者,屬虛,是因為過早採用強行攻下之法。如果脈浮而革,因此而腸鳴者,用當歸四逆湯。大汗出而熱勢不除,腹中拘急而四肢疼痛,又見下利厥逆而惡寒者,用四逆湯。惡寒微脈而又見下利,如果下利停止,為亡血。亡血之人本來不應選用乾薑、附子之類,恐怕會損傷陰液,而陽氣之人又不應選用當歸、白芍之類,恐怕會助長陰邪。這是下利後出現惡寒,陽氣下脫已經非常嚴重,因此必須用四逆湯,以恢復陽氣為急務。再加人參則陽藥更得助力,陽生則陰長。假設於此時選用陰柔之藥,則必定導致腹部脹滿而不能食,或會加劇其下利嘔逆之證,若轉變為下脫之證則死。下利而譫語者,乃因燥糞所致。證見下利則不應有熱結而胃實,為什麼又會有譫語呢?這必定由於熱邪還反於胃,內有燥糞,所以,雖然下利,但內裡依然有所結聚,必須用小承氣湯來蕩熱潤燥,稍微攻下胃中之熱就會痊癒。邪熱所致下利後重,與下利而渴欲飲水者,則是因為有熱邪居於腸胃,兩種情況都宜用白頭翁湯。下利之後又見煩躁,以手按壓其心下處濡軟者,是為虛煩,宜用梔子豉湯。如果是溫病,邪氣怫鬱於裡,發熱煩躁口渴,小便色赤,而大便下利者,主治以升降散。內熱甚而下利不止,躁煩鬱悶而狂亂者,用增損三黃石膏湯加酒大黃,腹部滿痛者則更要多酒大黃。挾有發熱的下利,因為患者平素大便稀溏,邪氣忽然犯胃則出現煩渴,午後潮熱時便作泄瀉,宜用升降散、小承氣湯將餘邪祛除殆盡則下利自止。熱結旁流者,是因為胃腸邪實,邪熱壅塞閉阻,則先見大便秘結,繼而出現下利純臭清水,完全沒有糞便。用加味六一順氣湯來攻下,只要使燥結的糞便得下,則下利立刻會停止。如果燥糞不能排出,仍然下利臭水與所服用的湯藥,是因為邪氣固結於大腸太嚴重,使得大腸不能履行其傳導之職,可知邪氣仍在,仍以前述之湯藥加大其攻下之力。如果患者正氣較虛則宜用黃龍湯,這便是《內經》中所說的「通因通用」之法。一般而言,下利而脫氣是非常急迫之證,在「五奪」之中這是最嚴重的,因此也就不厭其詳地加以審察。傷寒,下利每日多達十多次,脈象反而實大者,死。傷寒,發熱而下利非常嚴重,厥逆不止者,死。厥逆之證,只是發熱便不屬死證,因為發熱則邪氣能出於表而在裡之證自能消除,下利自然就能停止。若反見下利更厥逆加重,這個發熱則是真陽外散的表現,陰陽兩絕,因此主死。傷寒發熱,下利厥逆,躁動而不得臥寐者,死。躁動不得臥寐是腎中陽氣外越而欲絕之象。下利而手足厥逆,都是危險的證候。四肢為諸陽之本,如果出現發熱而躁動不得臥寐,不但是虛陽外越,更是真陽也都耗盡,所剩無幾了,怎能不死呢?《金匱要略》說:「六腑之氣外絕者,手足寒冷;五臟之氣內絕者,下利不止。」五臟六腑之氣都已經外脫了,有誰可以治呢? |
|
1據原文「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有病」,當作「合病」。 | ||
2《靈樞·五禁》:「黃帝曰:何謂五奪?岐伯曰:形肉已奪,是一奪也。大奪血之後,是二奪也。大汗出之後,是三奪也。大泄之後,是四奪也。新産出大血之後,是五奪也。此皆不可瀉。」 |
原文 | 翻譯 | |
長沙著便膿血,無死證。世醫用温?之藥,罔或得痊,殊不知此證屬?者十之九。古人云:「見血無寒。」又云:「血得?而妄行。」温?之藥豈可輕投?如傷寒太陽病,誤?淋家汗,因便膿血,宜猪苓湯。由小便淋瀝所致,利其小便自愈1,必清(圊也)血,黃連阿膠湯。陽明病,無表裏證,??,雖脉浮數,可下。下之,脉數不解,下利不止,協?便膿血者,地榆散。二證乃?勢廹血下行,折其火邪,自愈。其在少隂,下利便膿血,不腹痛,與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便膿血者,俱桃花湯主之。葢調正氣,濇滑脫,亦辛以散之之意也。又少隂七八日,一身手足盡?,以?在膀胱,必便血也。此藏府合病,白頭翁湯主之。厥隂,先厥後?,下利必自止。若不利,必便膿血。又厥少?多,其病當愈。四五日至六七日,?不除者,必清膿血。又下利,脉數而渴者,令自愈。設不瘥,必清膿血。又下利,寸脉反浮數,尺中自濇者,必清膿血。四證皆傳經之?邪也,悉白頭翁湯主之。若温病怫?結滯,火勢下注,陽實隂虛,大便膿血,甚如豚肝,如爛瓜肉、屋漏水者,大清凉散、增損三黃石膏湯,或當歸導滯湯加減消息治之。予用升降散治此大證,而得愈者若許人,眞神方也。 |
張仲景認為,大便膿血,沒有死證。現在的醫生用溫熱藥物治療此證,基本上沒有能治好此證的,難道不知此證十有八九是屬於熱證?古人說「見到出血之證,沒有屬於寒證」,又說「血受熱邪所擾則失其正常運行」。溫熱的藥物怎可以輕易使用呢?例如傷寒病的太陽病,錯誤地對患上淋證的病人發汗,因而導致大便膿血,宜用豬苓湯。由小便淋瀝所引致的大便膿血,利小便就能痊癒(這就是《傷寒論》所說「患上淋證的人是不可以發汗的,如果發汗就會導致大便膿血」)。 太陽病,用火熏之法發汗,而沒有出汗的話,病人必然會煩躁,到時間仍然不解,必然會大便便血,用黃連阿腸湯。陽明病,無表裏證,發熱,雖然脈浮數,還可以用攻下方法。攻下後仍然是數脈,下利不止,出現協同發熱而大便膿血者,用地榆散。這二種病證都是熱邪迫血下行,只要滅其火邪,自然會痊癒。少陰病,下利便膿血,沒有腹痛,以及四五日後腹痛,小便不利,大便膿血者,都用桃花湯治療。這是調和正氣,並固濇其滑脫,亦屬於「辛以散之」之意。另外,少陰病七八日,全身手足均熱,是因為熱邪在膀胱,一定會大便膿血。這是臟與腑的合病,主之以白頭翁湯。厥陰病,先有厥冷,之後出現發熱,下利一定會自然停止。如果沒有下利,則一定會出現大便膿血。另外,厥逆日數少,而發熱日數多,病將自癒。如果四五日到六七日之後,發熱仍沒有消除,一定會大便膿血。另外,下利時脈數而口渴者,由它自然痊癒。假如不能痊癒,一定會大便膿血。另外,下利時,寸脈反而浮數,尺部脈澀者,一定會大便膿血。這四證都是傳經而來的熱邪,全部主之以白頭翁湯。如果是溫病,熱邪鬱滯,火勢向下貫注,陽熱之邪實而致陰虛,大便膿血,嚴重時膿血如豬肝般,或如爛瓜肉、屋子漏水一般,用大清涼散、增損三黃石膏湯,或者用當歸導滯湯,根據病情再有所加減變化。我用升降散醫治這種嚴重的病證,而使不少病者痊癒,這真是神奇的方劑啊。 |
|
1到不解:《傷寒論》原文為「到經不解」。 |
原文 | 翻譯 | |
凡傷寒小便不利,當分六經施治,不可與雜證同論。而温病小便不利,又不可與傷寒同論也。太陽病汗下後,仍頭項強痛,??無汗,心滿1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芍)加白术茯苓湯。太陽病,??,脉浮,煩渴,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但有汗多者,不可用也。陽明病,脉浮,??,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湯。若汗多者,小便原少,不可用也。若脉洪大,舌燥飲水,小便不利者,白虎湯,或玉泉散合六一散亦可。若大便乍難乍易,小便不利而?者,此有燥糞也,調胃承氣湯。若頭汗出,壯?,渴飲水漿,小便不利者,必?黃也,茵蔯蒿湯加木通、滑石。少陽病,??,口渴,或嘔,或心下悸,小便不利,脉弦數者,小柴胡湯加白茯苓。口乾燥去半夏,加陳皮、麥冬、竹葉。太隂病,腹滿自利,小便不利,無?。脉沉者,理中湯合五苓散,加厚樸、木香,分利其水而大便自實也。少隂病四五日,小便不利,四肢重沉,自下利者,眞武湯。少隂病,四逆,或咳,或悸,或瀉利下重,或小便不利者,四逆散加白茯苓。厥隂病,寒閉厥逆,脉沉,囊縮,小便不利者,四逆湯加木通、白茯苓,或灸氣海、關元,或以葱白擣炒熨法治之。大抵膀胱爲津液之府,氣化而能出。若有汗多者,津液外泄,小便自少,不可利之,恐亡津液也,待汗止,小便自行矣。若温病小便不利,因陽明?鬱氣結不舒,故小水濇滯而短少也,以升降散通之,則清氣一升,而濁氣自下降矣。亦有心?小便不利者,宜小復甦飲。又小便不通,其因有二,有?鬱者,有寒凝者。温病皆?鬱,用玄明粉(芒硝亦可)三錢,雞子清(一枚),蜂蜜(三匙),和一處,或新汲水,或燈心煎湯,或車前草汁調服,甚則以解毒承氣湯下之,利水無益也。傷寒有?鬱,亦有寒凝。寒則茯苓四逆湯,或以鹽入臍中,蒜片葢之,堆艾葉於上,灸七壯自通。或以炒鹽熨臍,並治腹痛,皆妙法也。?則以八正散通之。 |
凡是傷寒病出現小便不利,應當分六經病證施加治療,不可以與雜病相提並論。而溫病出現小便不利,又不可與傷寒病相提並論。太陽病發汗、攻下後,仍然頭項強痛,發熱無汗,心下滿悶而微微疼痛,小便不利,用桂枝去桂芍加白朮茯苓湯2。太陽病,發熱,脈浮,口渴嚴重,小便不利者,用五苓散。但如果汗多,就不可用五苓散。陽明病,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用豬苓湯。但如果汗多,小便素來短少,就不可用豬苓湯。如果脈洪大,口舌乾燥而多飲,小便不利者,用白虎湯,或用玉泉散合六一散亦可以。如果大便有時難去有時易去,小便不利而發熱者,這是有燥糞,用調胃承氣湯。如果只是頭部汗出,高熱而口渴,欲飲各種飲品,小便不利者,必然會出現黃疸,用茵陳蒿湯加木通、滑石。少陽病,發熱,口渴,或嘔吐,或心下悸,小便不利,脈弦數者,用小柴胡湯加白茯苓。口乾燥者,不用半夏,加陳皮、麥冬、竹葉。大陰病,腹滿自利,小便不利,不發熱,脈沉者,用理中湯合五苓散,加厚朴、木香,從前後二便分利水邪,則大便自然會成形。少陰病四五日,小便不利,四肢沉重,自下利者,用真武湯。少陰病,四逆,或咳嗽,或心悸,或下利後重,或小便不利者,用四逆散加白茯苓。厥陰病,寒邪閉阻氣機而厥逆,脈沉,陰囊內縮,小便不利者,用四逆湯加木通、白茯苓。或灸氣海穴、關元穴,或用蔥白摏爛炒熱,溫熨氣海、關元穴進行治療。因為膀胱為津液之腑,經氣化而能布散全身,然後出於體外為尿。如果汗多的話,津液向外泄漏,小便自然變少,則不可以用滲利方法醫治,防止傷及津液。等待汗出停止,小便自然就會通暢。如果溫病小便不利,因為陽明氣被熱邪鬱閉而不舒展,所以小便澀滯而短少,用升降散通調氣機,則清氣一升,而濁氣自然就會下降。亦有因為心熱而小便不利者,宜用小復甦飲。另外,小便不通之原因有兩種,一種是熱邪鬱結,一種是寒邪凝滯。溫病中出現的小便不通都是熱邪鬱結,用玄明粉(芒硝也可以)三錢,雞蛋白(一枚),蜂蜜(三匙),將其混和在一起,或用剛剛打起的井水,或用燈芯草煎湯之水,或用車前草打汁之汁水,調和前藥服用,嚴重時還可以用解毒承氣湯瀉下,如果用利水之法對此並沒有益處。傷寒病中出現的小便不通則有熱邪鬱結,亦有寒邪凝滯。寒邪凝滯用茯苓四逆湯,或將鹽置於臍中,用蒜片覆蓋,然後將艾葉堆在上面,灸七壯,小便自然通暢。或用炒熱之鹽溫熨臍部,同時還可以治腹痛,這些都是很有用的方法。如果是熱邪鬱結則用八正散通利小便。 |
|
1心滿:《傷寒論》原文作「心下滿」。 | ||
2宋本《傷寒論》為「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 | ||
《纘論》曰:「傷寒小便不利,以脉浮者屬氣分,五苓散;脉沉者屬血分,猪苓湯(眉批:《纘論》「氣分」、「血分」二語,詮解傷寒、温病,言簡意賅,透骨徹髓。讀醫至此,如夢初覺。千古疑案,兩言而定)。」而温病之小便不利,脉浮者屬氣分,猪苓湯;脉沉者屬血分,承氣湯。葢傷寒自氣分而傳入血分,温病由血分而?出氣分(旁註:千古隻眼),不可以此而礙彼也。 |
《傷寒纘論》曾說:「傷寒病小便不利,脈浮是屬於氣分,用五苓散;脈沉是屬於血分,用豬苓湯(眉批:《傷寒纘論》有關「氣分」、「血分」兩句話,解釋了傷寒病與溫病中小便不利的分別,用詞雖少但其意義已概括所有,道出了精髓。醫學學到這裏,就好像突然從夢中醒過來。千古疑案,兩句話就解決了)。」而溫病小便不利,脈浮是屬於氣分,用豬苓湯;脈沉是屬於血分,用承氣湯類方。這是因為傷寒病邪氣由氣分傳入血分,溫病邪氣由血分透散出氣分(旁註:這是極具獨到之見解),不可以因為傷寒病而妨礙對溫病的認識。 |
原文 | 翻譯 | |
傷寒,小便不利,正因不當利而反自利也。如太陽陽明自汗,不應小便利而反自利者,寒爲膀胱不禁,?爲畜血使然。是以傷寒之一證也,安得不辯治乎?太陽小便自利,以飲水多,必心下悸,桂枝甘草湯。身黃,小便當不利,今反自利,其人如狂,下焦畜血也,代抵當湯丸。二便俱自利,六脉沉遲,四逆湯。陽明自汗,應小便不利而反自利,津液內竭也,糞雖硬不可攻,宜蜜煎導法。一法以白菜自然汁、大麻仁汁、生芝麻汁(等分)入蜂蜜(三匙)調服,一二次自下。凡大便閉,小便自利,知其?在內也,宜承氣輩。大便通,小便清白自利,知其內虛寒也,宜四逆輩。若温病,小便自利,無隂證,乃邪?干於血分。畜血尿血,邪留欲出。小便數急,膀胱不約而自遺也,升降散或桃仁承氣湯,去桂加丹皮、牛膝、枳殻,合黃連解毒湯,去其邪?自愈。 |
傷寒病見小便不利,正是因為不應當通利,反而自然通利。正如太陽陽明病自汗,不應小便利,反而通利的情況。小便自利屬寒者,是膀胱失於制約所致,而屬熱者,則是蓄血所致。這都是傷寒病中可以見到的一個證候,怎麼可以不加以辨別治療呢 ?太陽病見小便自利,因為飲水多,必見心下悸,用桂枝甘草湯。若身體發黃,小便應當不利,如今反而自利,病人有精神失常而如狂的樣子,這是下焦有蓄血,用代抵當湯丸治之。若大小二便都自利,六脈沉遲,用四逆湯。陽明病見自汗,理應小便不利而反自利,會導致體內津液枯竭,即使糞便堅硬也不能攻下,宜用蜜煎導法。另一種方法是把等份的白菜自然汁、大麻仁汁、生芝麻汁加入三匙蜂蜜調製服用,服用一兩次後大便自然排出。凡是大便閉結,而小便自利的情況,可知內有熱邪,宜用承氣湯一類的方子。若大便通利,小便清澈自利,可知內有虛寒,宜用四逆湯一類的方子。若在溫病中見到小便自利,同時沒有陰證,是由於邪熱擾動血分。蓄血見尿血,是因為內留之邪氣欲外出,用升降散或桃仁承氣湯治之,減去桂枝,加丹皮、牛膝、枳殼 ,與黃連解毒湯合用,祛除其熱邪自然就痊癒了。 |
原文 | 翻譯 | |
小便數者,頻來而短少也。膀胱積?,?則小便濇,乃水行不快,淋瀝而數起也。在傷寒,自外傳內,五苓散、豬苓湯。在温病,由內達外,神解散、升降散。又太陽傷寒,脉浮大,自汗,脚攣急,心煩,微惡寒,小便數者,此虛寒所致,桂枝加附桂湯主之。不可行桂枝湯,得之便厥,咽乾,吐逆,煩燥,譫語,與甘草乾薑湯以復其陽。厥愈足温,再與芍藥甘草湯,其脚卽伸。若陽明猶有餘風生?,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和之。又小便數,腎與膀胱俱虛,客?乘之,爲虛不能制水也。人參三白湯,加熟地、黃栢、知母、麥冬。 |
小便數,是指小便次數頻密並且量少。熱邪積聚在膀胱,熱則小便不流暢,於是水液運行不暢快,點滴而下且頻密。傷寒病中見小便數,病從外傳至內,用五苓散、豬苓湯。溫病中見小便數,病由內抵達外,用神降散、升降散。又如太陽傷寒,脈浮大,自汗,兩小腿拘急痙攣,心煩,微惡寒,小便數者,這是虛寒所致,用桂枝加附桂湯主之。不可以用桂枝湯,一旦服用桂枝湯便會導致手足逆冷,咽喉乾燥,氣逆作吐,煩躁、譫語,予甘草乾薑湯以恢復病者的陽氣。在逆冷痊癒而足部溫暖之後,再予芍藥甘草湯,病者的小腿即能伸直。若仍有餘下之風邪生熱而留在陽明,使得胃氣不和而譫語者,可予少量的調胃承氣湯以和胃氣。仍見小便數,是腎和膀胱之氣皆虛,加上邪熱乘虛而入,導致下焦虛弱不能制約水液所致,用人參三白湯,加味熟地、黃柏、知母、麥冬。 |
原文 | 翻譯 | |
悸者,心中築築然動,怔忡不安也。傷寒心悸之由,氣虛、停飲兩端。氣虛由陽氣內弱,心下空虛,正氣內動而爲悸也,小建中湯,甚則大建中湯,或人參三白湯。脉沉,心悸,頭眩,身瞤振,眞武湯。停飲由水停心下,心屬火而惡水。水既內停,心不自安而悸,茯苓甘草湯或五苓散分利之。脉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又發汗過多,其人必叉手冒心,心悸喜按,桂枝甘草湯,甚則炙甘草湯。又發汗過多,心液虛耗,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腎乘心虛上凌而剋之故,動惕于臍間)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寒?心悸,小便不利,心煩喜嘔,小柴胡湯。心神不寧,怔忡不眠,朱砂安神丸。若温病心悸,鬱?內盛,火性上衝,加味涼膈散,增損三黃石膏湯。看兼證消息之。 |
心悸,就是心動如搗,恐慌不安。傷寒病出現心悸的原因有氣虛與飲停兩方面。氣虛是由於內在陽氣虛弱,心下空虛,正氣在內不斷運動而成悸,用小建中湯,嚴重時用大建中湯,或者人參三白湯。脈沉,心悸,頭眩而身體振顫,用真武湯。停飲是源於水邪停於心下,心屬火而厭惡水氣,水氣既然已經內停,心不能自安而悸,用茯苓甘草湯或五苓散將水氣從小便滲利。脈結代,心悸嚴重,用炙甘草湯。另外,發汗過多,病者一定雙手交叉覆蓋其胸前,這是因為心悸而願意用手按着胸前,用桂枝甘草湯,嚴重者用炙甘草湯。另外,發汗過多而耗散心液,出現臍下悸,就像有小豬要往上衝的感覺(這是因為腎氣藉着心虛上擾,因此在臍間出現跳動),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寒熱往來而心悸,小便不利,心煩喜嘔,用小柴胡湯。心神不寧,怔忡不眠,用朱砂安神丸。如果溫病出現心悸,由於鬱熱內盛,火氣上衝,用加味涼膈散,增損三黃石膏湯,可以根據證候之變化而進行加減。 |
原文 | 翻譯 | |
痙者,如角弓反張也。以背爲總筋,筋急而縮之故。由於濕生?,?生痰,痰生風,風火彌甚。木勝剋土,筋不能榮。輕則瞤惕瘛瘲,手足戰掉。重則鼻煽目直,頭折臂反。在傷寒,以六一順氣湯下之。在温病,以加味六一順氣湯下之。蓋瀉土所以瀉木也。若傷寒,有不可下者,以四物湯合桂枝湯,加黃連(吳茱萸炒)、黃芩、防風、鈎籐鈎,則血和風火自滅也。 |
痙,即是項背強直,甚至身體向後反折如弓狀。背為筋脈分佈最多的部位,筋脈拘急而縮短即發生痙。由於濕邪進而導致熱邪內生,熱邪蒸騰津液而成痰,痰阻氣機則內生風邪,風火相煽而日益旺盛。木氣過盛則剋土,筋脈因而失去氣血濡養。輕則肌肉顫動抽搐,手足痙攣發抖。重則鼻翼煽動,兩目直視,頭項反折,手臂拘攣。在傷寒病中,可用六一順氣湯攻下。在溫病中,可用加味六一順氣湯攻下。一般而言,瀉土氣即可以瀉木氣。在傷寒病中,有不可以攻下者,可用四物湯合桂枝湯加黃連(用吳茱萸炒)、黃芩、防風、鈎藤,則血氣和而風火之邪自滅。 |
原文 | 翻譯 | |
瞤者,肌肉蠕動。惕者,筋脉動跳也。此因發汗攻下太過,邪?未解,血虛氣奪,筋肉失其所養,故惕惕而跳動也。凡傷寒,惕瞤兼肢冷者,眞武湯,輕者桂苓甘朮湯。汗下後虛極而惕瞤者,人參養榮湯、大建中湯。汗下後虛極,煩而不得眠,惕瞤者,加味温膽湯。若不經汗下而肉瞤筋惕,潮?來尤甚,大便必結,小便赤,滿1,以手按臍傍硬痛,此燥糞也,大柴胡湯加芒硝。如初病便見肉瞤筋惕,必先元氣虛損,或失血、房室勞役及新產崩漏,致有是證,人參養榮湯。若誤用表藥,必無生理。倘不詳辯寒?虛實,而欲治之無差,難矣。若温病而見惕瞤之證,此陽明火毒,陷入厥隂。陽明主潤宗筋,燔灼津液,弗榮而動,加味六一順氣湯、解毒承氣湯,消息治之。設有虛而惕瞤者,必入四損不可正治之條。一實一虛,其脉證畢竟有辯,隨證變治,全頼醫者活法耳。 |
瞤,即是肌肉蠕動。惕,即是筋脈跳動。這是因為發汗或攻下太過,熱邪未解,而氣血已經因此而耗散,筋肉失去氣血之濡養,所以就發生筋肉跳動不安。凡是傷寒病,見筋肉跳動兼四肢逆冷者,用真武湯,輕者用桂苓甘朮湯。發汗攻下後,氣血極虛而筋肉跳動者,用人參養榮湯、大建中湯。發汗攻下後,氣血極虛,煩躁而不得眠,筋肉跳動者,用加味溫膽湯。如果沒有經過發汗攻下而筋肉跳動,出現潮熱時尤其嚴重,大便一定秘結,小便赤,腹滿,用手按壓臍之兩旁會感到硬痛,這是內有燥屎,用大柴胡湯加芒硝。如果疾病初期就見筋肉跳動,必然是元氣已經虛損,或曾失血、房勞過度、勞役太過及分娩時發生崩漏等,因而引發此證,用人參養榮湯。如果誤用解表之藥,必死無疑。倘若對此證之寒熱虛實不詳加分辨,而想治療無誤是很難的。如果溫病見到筋肉跳動之證,這是陽明火毒陷入厥陰所致。陽明主要負責潤澤筋脈,當火毒燒灼津液時,筋肉失去津液之潤澤而跳動,用加味六一順氣湯、解毒承氣湯,根據變化再進行加減而治之。假設氣血虛弱而筋肉跳動者,一定要列入「四損」而不可以用常法治療的律條中。一種是實證,一種是虛證,兩者之脈象證候畢竟是可以分辨的,應該隨不同證候變更治法,這全部都要依靠醫者能靈活變通。 |
|
1滿:疑「滿」前有「腹」字,當為「腹滿」。 |
原文 | 翻譯 | |
扁鵲曰:「舌捲囊縮者死。」然在古人雖曰死證,亦不可不盡心以救之。但有因?極而捲縮者,有因寒極而捲縮者,要在詳細辯之。凡?極者宜下。傷寒,從三陽?證傳至厥隂而見此證者,乃肺氣燔灼,水受火困而不得舒縱。訒菴云:陽明之?陷入厥隂,陽明主潤宗筋,宗筋爲?所攻,弗榮而急,引舌與睪丸。為?極危殆之候。男子則囊縮,婦人則乳頭縮。如脉實便祕,口渴煩滿之極,六一順氣湯加黃連。若温病邪鬱中焦,流佈上下,以致肺肝受傷。水不勝火,隂不敵陽,筋脉弗榮,故有此證。加味六一順氣湯或解毒承氣湯。凡寒極者宜温。傷寒始病無?惡寒,便厥逆無脉而見此證,乃厥隂虛寒。內則經血失養而引急不舒,外則肢體踡曲而下部不温,乃肝氣垂絕之候。急用四逆湯加人參、肉桂、吳茱萸温之,並灸關元、氣毒1及葱熨法。温病無隂證。 |
扁鵲說過:「舌捲而陰囊內縮者,為死證。」雖然古人說是死證,但亦不可不盡心盡力去拯治病人。但是,有因為熱邪極盛而捲縮者,亦有因為寒邪極盛而捲縮者,關鍵在於對此加以詳細辨證。凡是熱邪極盛所致者,宜用攻下之法。傷寒病從三陽熱證傳至厥陰而見此證者,屬於肺氣被燒灼,津液受火氣之困不得佈散所致。汪訒庵說:陽明之熱邪下陷至厥陰,而陽明主要負責潤澤宗筋,宗筋受熱邪所擾動,失於潤澤而拘急,因而引發舌捲與睪丸內縮,這是熱邪極盛之危候。男子會陰囊內縮,女子則乳頭緊縮。如見脈實而大便秘結,極度口渴煩燥,用六一順氣湯加黃連。如果溫病而見此證,乃熱邪鬱結於中焦,流散於上焦下焦,以致肺肝受熱邪所傷,水不能勝火,陰氣不敵陽邪,筋脈失於潤澤,所以有此證,用加味六一順氣湯或解毒承氣湯。凡是寒邪極盛者,宜用溫法。傷寒病開始時無熱而惡寒,便見到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舌捲囊縮,此乃厥陰虛寒,在內由於經脈失於血氣之滋養而拘急不舒,在外則表現為肢體踡曲而陰部不溫,這是肝氣將要亡絕之象,迅速用四逆湯加人參、肉桂、吳茱萸溫養肝氣,同時灸關元、氣海,及用蔥溫熨。溫病是沒有陰證的。 |
|
1氣毒:據前後文,當為「氣海」。 |
原文 | 翻譯 | |
華佗曰:「傷寒,循衣抹牀者,死。」《傷寒論》曰:「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至十餘日,日晡潮?,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抹牀,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脉弦滑者生,濇者死。微者但發?譫語,大承氣湯主之。若一服利,止後服。」又曰:「傷寒,手足燥擾,捻衣抹牀,小便利者,其人可治(眉批:小便利則水出,高源肺氣不逆可知也;膀胱化行,腎水不枯可知也,故曰「可治」)。」可見此證非大實卽大虛,但參其證,審其音,察其脉,而分治之。實而便秘,大承氣湯。虛極、?極,不下必死者,黃龍湯。虛而便滑,獨參湯,厥逆加附子。若亡血者,又當用生地黃連湯。大抵隂陽二氣將絕者,則妄言撮空也。婁全善曰:嘗治循衣抹牀數人,皆用大補氣血之劑。一人兼瞤振、脉代,遂於補劑中加肉桂五分,亦振止脉和而愈。汪訒菴曰:妄言、撮空,有因氣虛陽脫而然者,皆宜用參附補劑。兩說確有至理。若温病,陽明邪?亢閉,上乘心肺,致令神志昬憒,多有撮空之證,宜解毒承氣湯下之。如火盛精枯,用熟地一兩,歸身七錢,山藥五錢煮湯,入前藥煎服,毎收奇功。若久病神昬,氣血隂陽四損者,自當從婁、汪之說而消息之。 |
華佗說:「傷寒病,出現循衣摸牀時,屬於死證。」《傷寒論》說:「傷寒病,經過湧吐或攻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甚至十餘日,日晡潮熱,不惡寒,病人自言自語好像見到鬼一樣,嚴重者完全不能辨識人,循衣摸牀,驚惕不安,微微作喘而兩眼直視,脈弦滑者可治,脈濇者屬於死證。在病證尚輕微時,只要見發熱而譫語,即可用大承氣湯主治。若服藥後大便通利,便應停止服用剩餘之藥。」又說:「傷寒病,病人手足擾動不安,捻衣摸牀,小便通利者可治(眉批:小便通利則水可出,因此可知屬於水之高源的肺氣是正常的;膀胱能氣化,可知腎水不枯,所以說「可治」)。」可見此證若非嚴重之實證便是嚴重之虛證,只需要參合病人之證候,審視病人之聲音,審察病人之脈象,而分辨病人之實虛加以分別治療。屬於實證而便秘者,用大承氣湯。病者極虛或極熱,不用下法便會病危的病人,用黃龍湯。屬於虛證而大便滑利者,用獨參湯,手足厥冷者加附子。若因亡血所致,又應當用生地黃連湯。大抵而言,陰陽兩氣將要亡絕者,便會出現胡言亂語和撮空理線。婁全善說:曾經治療過數位出現循衣摸牀的患者,大多是用大補氣血的方劑。其中一位病人兼有肌肉跳動震顫和代脈,於是在補劑中加肉桂五分,亦可以使止住肌肉跳動,使脈氣恢復正常而痊癒。汪訒菴說:胡言亂語和撮空理線,有的因氣虛陽脫所致,大多應該用人參、附子為主之補劑。這兩種說法確實都很有道理。如果是溫病,陽明邪熱亢盛而蒙閉心肺,致令神志昏亂,亦多見撮空理線之證,宜用解毒承氣湯攻下。如果火邪內盛而使精氣虧虛,用熟地一兩、當歸身七錢、山藥五錢煮湯,加入前文所提及的藥一起煎服,往往都能收到奇效。若患者久病而出現神昏,氣血陰陽都虛損不足,自然應當跟從婁全善、汪訒菴的說法,加以適當的變化來治療。 |
|
(按:「脉弦者生」之「弦」字,當是「滑」字。弦爲隂負之脉,豈有必生之理?惟滑脉爲陽,始有生理。況滑者,通也。濇者,塞也。凡物之理,未有不以通爲生而濇爲死者,宜改之。) |
(按:「脉弦者生」中的「弦」字,應當是「滑」字。弦為陰盛之脈,豈有可治之理?只有滑脈為陽盛,才會有可治之理。更何況「滑」是「通利」之意,「濇」則是「阻塞」之意。任何事物,沒有不以通利為可生而阻塞則為死之理,所以應該改過來。) |
原文 | 翻譯 | |
煩者,心不安而擾擾,心胸愠怒,如有所解,外不見形,爲?尚輕。燥者,身不安而憒亂,手足動掉,若無所指,內外不寧,爲?最劇。凡傷寒表邪盛,脉浮緊,不得汗出而煩燥者,大靑龍湯。大?,錯語呻吟,乾嘔不眠,煩燥,脉數者,黃連解毒湯,或竹葉石膏湯。內有燥糞,繞臍腹痛煩燥,調胃承氣湯。誤汗誤下,病仍不解,煩燥者,茯苓四逆湯,脉必沉細,乃可用之。少隂病,身微?,脉沉細,手足厥而煩燥者,四逆湯,面赤者加葱白。若無脉,乾嘔煩燥者,白通加人尿豬膽汁湯。少隂病,吐利厥逆,煩燥欲死者,吳茱萸湯。少隂病,下之後(誤下傷隂),復發汗(誤汗傷陽),晝日煩燥(陽虛生煩,隂虛生燥),夜而安靜(可徵裏寒),不嘔不渴(可徵內無實?),無表證(頭不痛,不惡寒),脉沉微(沉爲在裏,微爲陽虛),身無大?者(可徵陽微),乾薑附子湯。凡隂極發燥,欲坐井中,或投沉水中卧者,厥逆,脉沉微,一息七八至,按之則無,但欲飲水,不得入口,此隂盛格陽,氣欲脫而爭,譬如燈將滅而暴明矣,乾薑附子湯,加人參以接眞陽之氣,或可救療。一方,以艾湯調服硫黃末(二錢),翌時汗出乃愈。若温病,表裏三焦大?,渴欲引飲,煩燥不安,多現奇怪不測之狀,增損三黃石膏湯、增損雙解散、升降散。三方並爲對證之劑,予毎隨證用之,救壊病而得生者若許人,眞希世之珍也,其共寶之。大抵不經汗下而煩燥者爲實,汗下後煩燥爲虛。內?曰煩,謂心中鬱煩也,乃爲有根之火,故大煩不燥爲可治。外?曰燥,謂氣外?燥也,乃爲無根之火,故但燥不煩爲不可治。《經》論少隂病,有曰「四逆惡寒,脉不至,不煩而燥者死」,煩與燥可治不可治判然矣。凡結胸證悉具,煩燥者,死。發?,下利厥逆,燥不得眠者,死。少隂吐利,煩燥四逆者,死。煩燥爲有常之病,復有不治之證,傷寒、温病皆然。臨病之工,當詳細辯之。 |
煩,指心中不安而煩亂,心胸感到鬱悶不舒,有時好像有些緩解,在外見不到有不適的表現,屬於熱邪尚輕。躁,為身體不安而煩亂,手足亂動,但又沒有明確指向的方向,身體內外都不安寧,屬於熱邪最劇烈。凡傷寒病表邪盛實,脈浮緊,不得汗出而煩躁者,用大青龍湯。身有大熱,胡言亂語且呻吟,乾嘔不眠,煩躁而脈數者,用黃連解毒湯,或竹葉石膏湯。腹內有燥結的糞便,繞臍腹痛而煩躁者,用調胃承氣湯。誤汗或誤下後病仍不解,煩躁者,用茯苓四逆湯,一定要脈沉細者,才可以用。少陰病,身微熱,脈沉細,手足厥冷而煩躁者,用四逆湯,面色紅赤者再加葱白。若患者無脈,乾嘔而煩躁者,用白通加人尿豬膽汁湯。少陰病,上吐下利而手足厥冷,煩躁,近乎要死的患者,用吳茱萸湯。少陰病,攻下之後(誤下可以傷陰),又復被發汗(誤汗可以傷陽),白天煩躁(陽虛則生煩,陰虛則生躁),夜晚安靜(可以證明裏有寒),患者不嘔亦不渴(可以證明內無實熱),沒有表證(即頭不痛,不惡寒),脈沉微(沉表示病在裏,微表示陽虛),身體沒有高熱者(可以證明陽氣微弱),用乾薑附子湯。凡是陰盛而發躁,病者想要坐在井中,或躺在水中睡覺,手足厥冷,脈沉微,脈一息有七至八至,重按便感覺不到脈氣,病者想要喝水,但卻不喝入口,這是陰盛格陽,真氣將要外脫而掙扎,就如同燈火將要熄滅前突然變得非常明亮,用乾薑附子湯,再加人參以接續真陽之氣,或許還有可能救治。另一個方法是,用艾湯調服硫黃末(二錢),過一個時辰後汗出便癒。如果是溫病,表裏和三焦熱盛,渴欲飲水,煩躁不安,又多出現怪異難測之證候,用加減三黃石膏湯、加減雙解散、升降散。三個方劑都是應對此證的,我每每隨著證候之變化而使用,救治了不少被治壞的病人,真可謂是稀世之寶,大家應該共同珍惜這三個方子。大抵沒有經過汗法和下法而煩躁者為實證,經過汗法和下法治療後而煩躁者為虛證。內熱所致為煩,是指心中鬱悶而煩,屬於有根之火,所以非常煩但不躁,屬於可治之證。外熱所致為躁,是指氣浮於外而感到熱而躁,屬於無根之火,所以只躁而不煩,為不可治之證。《傷寒論》中論少陰病,曾說「四逆而惡寒,脈不至,不煩而躁者,死」,由此可見煩與躁之可治或不可治已經非常清楚了。凡是結胸病證,所有證候都具備而見煩躁者,死。患者發熱、下利、手足厥冷、躁而不得眠者,死。少陰病,上吐下利,煩躁而手足厥冷者,死。雖然煩與躁是常見之證,但有時卻屬於不治之證,這在傷寒病或溫病中都會出現。醫師在臨證之際,應當仔細辨別。 |
原文 | 翻譯 | |
懊憹(「憹」卽「惱」字,古人通用) |
懊憹(「憹」即是「惱」字,古人彼此通用) |
原文 | 翻譯 | |
怫鬱者,陽氣怫鬱,面色緣緣正赤也。傷寒,汗出不徹,陽氣怫鬱在表,不知痛處,須發汗乃愈,桂枝麻黃各半湯。若腹痛潮?,脉大而數者,因大便不通,火氣上炎而作面赤,大柴胡湯。時有微?,怫鬱不得眠者,調胃承氣湯。吐汗下後,虛極,胃中虛冷,外氣怫鬱,乃假色現於面而內寒也,理中湯加葱白,冷甚加附子。少隂下利淸穀,裏寒外?,面色赤者,四逆湯加葱白。若温病無隂證,滿面色赤,目紅如硃,煩燥飲水者,此?毒怫鬱也,增損三黃石膏湯。內實,潮?不大便,增損大柴胡湯,或加味凉膈散。大抵傷寒隂證,怫鬱併汗吐下虛者,自是面赤而不光彩也。若傷寒陽證表不解,温病內實?甚者,赤而光盛也。不可但見面赤,便以爲?證也,須辯之。 |
怫鬱,指陽氣鬱結而致滿面通紅。傷寒病,發汗時汗出不透徹,陽氣鬱結在表而面赤,病者不知疼痛所在,一定要發汗才能治癒,用桂枝麻黃各半湯。假若有腹痛潮熱,脈大而數,是由於大便不通,火氣上炎而導致面色紅赤,用大柴胡湯。身體偶有微熱,怫鬱而不得眠者,用調胃承氣湯。汗吐下之後,病者極度虛弱,胃中虛冷,但在外之陽氣鬱結,此時所呈現之面色紅赤是虛假之色,在內卻為有寒,用理中湯加蔥白,寒冷嚴重者加附子。少陰病見下利清穀,裏有寒而外有熱,面色紅赤者,用四逆湯加蔥白。假若患溫病是沒有陰證的,滿面之色紅赤,眼睛紅如硃砂,煩燥而欲飲水者,此為熱毒鬱結,用增損三黃石膏湯。內有實邪而見潮熱、不大便者,用增損大柴胡湯,或加味涼膈散。一般而言,傷寒病之陰證,陽氣鬱結,以及因汗吐下而致虛者,所見面色紅赤是沒有光澤的。如果是傷寒病之陽證,表證未解者,或溫病內有嚴重實熱者,其面色紅赤是有光澤的。不可以一見到面色紅赤便以為是熱證,一定要仔細分辨。 |
原文 | 翻譯 | |
鬱,爲鬱結而氣不舒。冐,爲昬冐而神不清,俗謂昬迷是也。皆因虛乘寒所致。《傷寒論》曰:「諸虛乘寒者,則爲厥,鬱冐不仁。」此正寒氣乘虛中於人也,駱龍吉以附子湯加天麻、川芎、乾薑之類治之。《傷寒論》曰:「太陽病,先下之不解,因復發汗,以此表裏俱虛,其人因冐,冐家汗出自愈,由表和也。」若不得汗不解者,以人参三白湯加天麻、川芎。下虛脉微加附子,温經乃固本也。昬冐耳聾,非大劑温補不能取效。滋苗者必固其本,伐下者必枯其上,此之謂也。陽明病,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喘冐不能眠,有燥糞也,調胃承氣湯。少隂病,下利止而頭眩,時時自冐者,死,以虛極而脱也。若温病蓄?內逼,脉道不利,反致脉沉細,或閉而鬱冐欲死者,加味凉膈散、加味六一順氣湯之類治之。《此事難知》曰:「傷寒,心下不痛,腹中不滿,大小便如常,或傳至十日以來,漸變神昬不語,或腄1中獨語一二句,目赤唇焦,舌乾不飲水,稀粥與之則嚥,不與則不思,形如罪人,此?傳少隂心經也。」因心火逼肺,所以神昬。蓋肺爲淸肅之令,內有火邪故也。若脉在丙者(脉浮是也)宜導赤散;脉在丁者(脉沉是也),大黃黃連瀉心湯;丙丁俱?者,導赤瀉心各半湯。在温病火邪逼肺,神昬不惺2,大復甦飲主之。蓋心經透出邪火,與火邪之越經而傳於心,及汗多亡陽者,皆心神不足故也。醫者不識此證,便以爲將死,因之誤治者多矣。最要忌灸,灸則愈增其?。最要忌下,與食則嚥,邪不在胃也,誤下則亡其隂。傷寒、温病極多此證,不可不辯也。《活人書》曰:「傷寒瘥後(又云:傷寒後不瘥),或十數日,或半月二十日,終不惺惺,當昬沉似失精神,言語錯謬,或無寒?,或寒?如瘧,或朝夕潮?,都是發汗不徹,餘毒在心胞絡所致也,宜知母麻黃湯,温覆令微汗。」若心煩不眠,欲飲水,當稍稍與之,胃和卽愈。未汗,須再服,以汗爲度。此説亦有理。愚謂須是傷寒不曾大發汗,及病以來身無汗者,尤爲相宜,或於知母麻黃湯中加酒炒黃連尤妙。若治温病,淸?導滯,自能汗解,並無正發汗之理,安得有汗出不徹之後證乎?此中玄妙,但可爲知者道也。 |
鬱,是指氣機鬱結不舒。冒,是指神識昏沉不清,俗稱為昏迷。皆因陽虛而被寒邪所乘所致。《傷寒論》指出:「大凡陽虛而被寒邪所乘,則為厥冷而鬱冒、肌膚不仁。」這正是寒氣趁體虛而中傷人體,駱龍吉用附子湯加天麻、川芎、乾薑之類的藥治療此病。《傷寒論》說:「太陽病,先用下法治之而不癒,因而再用汗法,因此使得病人表裏皆虛,病人因此神識不清。這種病人只要汗出後便會自癒,這是由於汗出後表氣和。」若是不能得以發汗而病不癒者,可服用人參三白湯加天麻、川芎。如果下焦虛而脈微者,加附子,溫煦經脈即可以固本。神昏而耳聾,除非用大劑量之溫補,否則不能取效。滋養幼苗者必先鞏固其根本,而攻伐根本者必使其上枯萎,就是這個道理。陽明病,小便不利,大便時難時易,時有微熱,氣喘昏冒而難以入眠者,此乃有燥糞,用調胃承氣湯。少陰病,下利雖止但頭暈,常常神昏不清者,死,這是由於虛極而氣脫所致。假若是溫病熱邪積蓄內逼,脈道不流利,反而出現脈沉細或脈氣閉塞,氣鬱神昏而欲死者,治之以加味涼膈散、加味六一順氣湯之類的方藥。《此事難知》說:「傷寒病,心下不痛,腹中不滿,二便正常,可能傳變十餘日後,逐漸變得神昏不語,有的睡覺時夢囈一二句,目赤唇焦,口舌乾燥但不飲水,給予稀粥會食下,不給也沒有食慾,體形如同有罪之人,這是熱傳至少陰心經所致」。因為心火逼灼肺臟,所以導致神昏不清。這是由於肺為清肅之臟,卻內有火邪。若脈在丙者(即脈浮),宜用導赤散;脈在丁者(即脈沉),可用大黃黃連瀉心湯;脈在丙丁皆有熱者,用導赤瀉心各半湯。溫病有火邪逼迫肺臟,神昏不醒,用大復甦飲治之。一般而言,邪火從心經透出,與火邪越經傳至心,以及出汗太多而亡陽者,都是由於心神不足所致。醫者不認識此證,便以為是將死之證,因而誤治者十分多。最重要的是忌用灸法,灸則會增加其熱;最重要的也是忌用下法,因為給予食物則可以下嚥者,可見邪氣不在胃,誤下則會傷亡胃陰。傷寒病和溫病極多見此證,不可不懂得分辨。《活人書》說:「傷寒病癒後(又說:傷寒病後,不癒),有的十數日,有的半月或二十日,神志始終不清醒,昏昏沉沉就如失去精神,言語錯亂,有的沒有惡寒發熱,有的則如瘧疾般寒熱往來,有的早晚出現潮熱,都是因為發汗不透徹,餘毒留於心胞絡所致,宜用知母麻黃湯,暖暖地蓋住被子使身體微微發汗。」假若心煩失眠,想飲水,應當讓病人稍微喝一點,使胃中氣和即會痊癒。發汗時未能出汗者需要再服藥,以有汗出為治癒的標準。這個說法亦有道理。我認為應該是患傷寒病未曾大發汗者,以及患病以來身上未曾出汗者,尤其適合這一方法,或者在知母麻黃湯中加酒炒黃連更好。如果治溫病,以清熱導滯為治法,自然能夠汗出而解,並沒有一定要用汗法的道理,又怎麼會出現發汗不透徹之後的證候呢?箇中玄妙,只能向有見識的人道出。 |
|
1腄:據前後文,當為「睡」字。 | ||
2惺:通「醒」。 |
原文 | 翻譯 | |
動氣,乃藏氣不調,肌膚間築築跳動於臍傍上下左右,及左乳之下曰「虛里」者,皆其所聯絡者也。故動之微者止於臍傍,若動之甚則連及「虛里」並心脇,真若舂舂然連續而渾身振動者。此天一無根,故氣不蓄藏而鼓動於下,誠真隂守失,大虛之候也。卽在病者不痛不癢尚不知爲何故,醫家不以爲意,弗能詳辯,誤治者多矣。《活人》曰:「諸動氣者不可發汗,亦不可下。」以邪之所凑,其氣必虛,卽傷寒虛者不可汗下之例。卽有汗下之證,但解肌微和胃氣可也。古人治法,以誤汗則傷陽,陽傷則邪併於氣而氣上冲,或咳嗽眩暈,或心煩惡寒,並宜五苓散加酸棗仁以降斂之。誤下則傷隂,隂傷則虛陽不禁而氣下奪。或身?踡臥,或下利汗出,並宜大建中湯、理中湯倍加桂苓,急温其裏,則虛?不治自息。此其意在脾胃虛寒困憊,槪可知也。余治此證,則惟直救真隂以培根本,使氣有所歸,無不獲效。右腎虧損,則以腎氣丸、右歸丸;左腎虧損,則以六味丸、左歸丸,或作丸料煎飲。《傷寒論》曰:「少隂脉不至,腎氣微,少精血,奔氣促廹,上入胸膈(此奔豚之氣結動於臍間,而上逆凌心也),宗氣反聚(心胞之宗氣反聚而不下行),血結心下(血結於心下而脉不通),陽氣退下(退,陷也),?歸隂股(鬱?歸於氣街),與隂相動(與隂氣之脉相動),令身不仁,此為尸厥(麻木無知,其狀若尸)。」當亦動氣證也。天一無根,卽此可徵。所云「傷寒、温病,四損,不可正治」者,觀此可例其餘矣。 |
動氣,是由於臟氣不調,臍旁上下左右的肌膚之間有不停的跳動感,亦會發生於在左乳下名為「虛里」之處,兩者都是臟氣所聯繫之處。所以跳動輕微者只發生於臍旁,如果跳動嚴重者則會涉及「虛里」及心胸脅肋部,真的好像持續不停地被搗而使得全身都在振動,這是先天腎氣無根,所以腎氣不能潛藏而鼓動於下,確實是真陰失守,非常嚴重的虛弱之象。就是病者本身因為不痛不癢而不以為然,醫者亦不以為意而不能加以詳細辨別,因而導致誤治就非常多。《活人書》說:「所有動氣的病者不可以發汗,亦不可以攻下。」因為邪氣之所以侵犯人體,是由於人之正氣必先有虛損,這也就是傷寒病中虛弱之人不可以發汗、攻下的律例。即使有可以發汗、攻下之證,亦只能用解肌之法及輕微攻下以調和胃氣即可。古人對於治法之運用,如果誤用汗法容易傷及陽氣,陽氣受傷則邪氣與腎氣相搏而上衝,或致咳嗽眩暈,或心煩惡寒,都適宜用五苓散加酸棗仁以降逆斂氣。如果誤用下法容易傷及陰氣,陰氣受傷則虛陽不受制約而腎氣下奪,或致身熱踡卧,或致下利汗出,都適宜用大建中湯、理中湯加倍桂枝、茯苓,迅速溫暖臟腑,這樣一來,虛熱不治而自然平息。由此可知,其主要的關注點在於脾胃虛寒不足。我治療這種病證,則只是直接救助真陰以培育人之根本,使腎氣可以回歸原位,沒有不獲效的。右腎虧損,則用腎氣丸、右歸丸;左腎虧損,則用六味丸、左歸丸、或將上述丸劑改作湯劑飲用。《傷寒論》說:「少陰脈不來,腎氣微弱,精血不足,奔豚之氣上迫,上入胸膈(這是奔豚氣搏結而在臍間發動,然後上逆犯心),宗氣反而凝結(心胞的宗氣反而凝聚而不往下行走),血氣凝結在心下(血氣凝結在心下則脈流不通),陽氣退下(退,是指下陷),熱氣停留於陰股之處(鬱熱停留在氣街),熱氣與陰氣相搏(與陰脈之氣相搏),令身體麻木不仁,這就是尸厥(麻木而無所感覺,其樣子像屍尸)。」這應該亦是動氣之證。先天之氣無根,可以據此而得以證實。所謂「傷寒病、溫病,屬於四損,就不可以按常法治療」,看到這裏就可以舉一反三了。 |
原文 | 翻譯 | |
藏結,如結胸狀,飲食如故,時時下利,寸脉浮,關脉細小沉緊,名曰藏結。舌上白胎滑者,難治。註:寸脉浮,知邪結在陽也。關脉細小沉緊,知邪結在陰也。既結於藏而舌上白胎滑,又為胸寒外證,上下俱病,故難治也。又,藏結無陽證,不往來寒?,其人反靜,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註:藏結於法當攻,無陽證為表無?,不往來寒?為半表半裏無?,其人反靜為裏無?,舌上胎滑者以丹田有?,胸中有寒。是表裏皆寒,故不可攻。《蘊要》1主灸氣海、關元穴,宜人參三白湯加乾薑,寒甚加附子治之。《緒論》2曰:「舌白胎滑者,以其仍邪內結,所以生胎,若內無結邪,則胎不生矣。」只因裏氣素虛,不能熏?,故無陽證發現。以其本虛邪結,故為難治,非不治也。謂不可攻者,以飲食如故,知邪不在胃也。時時自利,腸中亦無留結也。邪既不在腸胃,攻之無益,徒伐元氣耳。至於素有積痞,又加誤下,而邪結新舊,兩邪相搏不解,故死,然亦不可概為死證而委之不救也。調其陰陽,使之相入,黃連湯主之。有腹痛引脇下不可按者,附子瀉心湯。素有積痞,痛引陰筋者,四逆湯加吳茱萸。按:《蘊要》治法與《緒論》治法略有不同,而《緒論》較穩,貴在臨病者詳證活法耳。要之此皆論傷寒治法也。若溫病而見藏結之證,一有舌胎,便知?邪內結,即酌用神解散、大復甦飲之類清解之,亦可與太極丸緩下之,庶幾可生。 |
臟結,其證候好似「結胸」,飲食如同平常一樣,不時下利,寸脈浮,關脈細小沉緊,其名為「臟結」。舌苔白潤水滑者,屬於難治。註:寸脈浮,可知邪氣結在陽分;關脈細小沉緊,可知邪氣結在陰分。邪氣已經結於臟而舌苔白潤水滑,這又是胸寒之外在反映,上下都受病,所以屬於難治。另外,「臟結」沒有陽證,沒有往來寒熱,病者反而安靜,舌苔水滑者,不可以用攻法。註:從治法來說,「臟結」應用攻法,無陽證是指沒有在表之發熱,不往來寒熱反映了無熱邪在半表半裏,病者反而見安靜反映裏無熱象,舌苔水滑是因為丹田有熱,胸中有寒,屬於表裏皆寒,所以不可用攻法。《傷寒蘊全書要》主張灸氣海、關元穴,宜用人參三白湯加乾薑,寒象嚴重者加附子治療。《傷寒緒論》說:「舌白苔滑,是因為仍然有邪氣內結,所以才會生出舌苔來。如果內無凝結之邪氣,就不會有舌苔長出來。」只是因為臟腑之氣素來虛弱,沒有陽熱之氣薰蒸,所以不會有陽證出現。這是因為氣血虛弱,邪氣凝結,所以屬於難治,但並非不能治療。所謂不可用攻法,是因為飲食如同平常一樣,可知邪氣不在胃;不時自利,腸中亦沒有邪氣留結。既然邪氣不在腸胃,運用攻法就沒有好處,只會白白地損傷元氣罷了。至於素來有痞塊,又加上被誤下,使新舊邪氣結聚在一起不能分開,所以是死證。但是亦不可將其都視為死證,放任之而不予救治。調和其陰陽,令陰陽氣互相交合,用黃連湯。有腹痛牽引至脅下,痛不可按者,用附子瀉心湯。對於素來有痞塊,其疼痛牽連至陰部者,用四逆湯加吳茱萸。按:《傷寒蘊要全書》的治法與《傷寒緒論》的治法略有不同,但《傷寒緒論》之治法較為穩妥,可貴之處在於診治病人時要詳細辨別病證而靈活運用不同治法。總之,這些都是討論傷寒病的治法。如果是溫病而見到「臟結」之病證,一見有舌苔,便知道是熱邪內結,即可酌情運用神解散、大復甦飲之類清解邪氣,亦可以給予太極丸緩緩地攻下,大概可以使病者存活。 |
|
1註:即明·吳綬所著《傷寒蘊要全書》。 | ||
2註:即清·張璐所著《傷寒緒論》。 |
原文 | 翻譯 | |
狐惑者,傷寒、溫病失於汗下,不解所致。食少胃虛,蟲嚙五藏,故唇口生瘡。蟲食其藏則上唇生瘡,為惑;蟲食其肛則下唇生瘡,為狐。謂之狐惑者,如狐之猶豫不定也。其候齒燥聲啞惡食,面目乍赤乍白乍黑,舌上胎白,唇黑,四肢沉重,喜眠。胃虛蟲食,殺人甚速,黃連犀角湯主之。外用雄黃銳丸,納穀道中。 |
狐惑病是因為傷寒病或溫病沒有及時發汗或攻下,邪氣不解所致的疾病。病者胃氣虛而進食減少,又有蟲咬五臟,所以唇口會生瘡。蟲蝕病者之臟則上唇生瘡,這是「惑」:蟲蝕病者之肛門則陰部生瘡,這是「狐」。稱之為「狐惑」,就是因為其證候像狐狸般猶豫不定。其證候有:牙齒乾燥,聲音嘶啞,厭惡進食,面目之色忽紅、忽白、忽黑,舌上苔白,唇口色黑,四肢沉重,嗜睡。胃氣虛而蟲蝕,極易致死,用黃連犀角湯主治。外用雄黃銳丸,放入肛門之中。 |
原文 | 翻譯 | |
百脉一宗,舉身皆病,無復經絡傳次,故曰「百合」。大抵病後虛勞,藏府不調所致。其病似寒不寒,似?不?,欲食不食,欲臥不臥,默默不知苦所在,服藥即吐,如見鬼狀,俱因病在陰則攻陽,病在陽則攻陰,藥劑乖違,故成百合病,通宜小柴胡湯加百合、知母、粳米。血?用百合地黃湯。《緒論》曰:「百合病,即痿證之暴者,以肺葉焦,氣化不行,以致小便不利。又,肺為百脉之總司,故通身經絡廢弛。百脉一宗,舉身皆病,宜百合地黃湯。」蓋取百合之清肅肺氣以利水道,則周身之陽火自化耳。按:此亦傷寒、溫病之後證也。 |
百脈同一源頭,全身都出現病變,不再有經絡的傳變次序,所以稱為「百合病」。大概是病後虛勞,臟腑不調所致。此病之狀,好像是寒,又不惡寒;好像是熱,又不發熱。想進食又不能食,想睡覺又不能安臥,心情憂鬱但說不出哪裏不舒服。服藥後即吐出,就像遇見鬼一樣。都是因為病在陰分而錯誤地攻其陽分,或者病在陽分而錯誤地攻其陰分,用藥與病證互相違背,所以形成百合病,全部都宜用小柴胡湯加百合、知母、粳米。如果是血分有熱,用百合地黃湯。《傷寒緒論》說:「百合病即是嚴重的痿證,因為肺有熱邪而肺葉枯焦,氣化無力,所以引致小便不利。另外,肺是百脈之總司,所以全身經絡因此而敗壞。百脈同一源頭,全身都出現病變,宜用百合地黃湯。」這大概是取百合有清肅肺氣以通利水道之功,使得周身陽熱之氣自然消失。按:這亦是傷寒病或溫病後期之病證。 |
原文 | 翻譯 | |
凡人向有他病尫羸,或久瘧瀉痢,或內傷瘀血,或吐血便血,男子遺精白濁,真陰枯涸,女子崩漏帶下,血枯經閉之類,以致肌肉消爍,邪火獨存,故脉近滑數也。此際一著溫病,醫家病家見其穀食暴絶,更加身痛發?,痞悶不眠,指為原病更重,誤以絶榖為脾虛,以身痛為血虛,不眠為神虛,遂投參、朮、歸、地、茯神、酸棗仁之類,愈補愈危。知者稍以溫病治之,發?稍減,不時得醒,但治法不得要領,病終不解。六脉滑數不去,肢體時痛,胸脇刺痛,醫者以雜藥頻試,補之則邪火愈熾,瀉之則脾胃愈損,滋之則邪氣愈固,散之則經絡愈虛,疏之則精氣愈耗。日復一日,久之又久,伏邪與血脉,合為一致,彼此膠固。脉數身?不去者,邪火與正氣並鬱也;肢體時痛者,邪火與榮血相搏也;胸脇刺痛者,邪火上結於膈膜也。主客交渾,最難得解。治法當乘其大肉未消,真元未敗,急用三甲散,多有得生者。更附加減,隨其素而調之。 |
凡是病者素來有其他疾病引致身體消瘦,或者長期患瘧疾痢疾,或者內傷瘀血,或者吐血大便出血,男子遺精,尿有白濁而真陰枯涸,女子崩漏帶下而血枯經閉之類,以致肌肉消減,只存火邪,所以脈象近乎滑數。這種情況下,一旦感受溫病,醫家及病家見到病者完全不能進食,更加出現身痛發熱,心下痞悶而不能睡眠,就以為原來的病更加嚴重,誤以為不能進食是脾虛,以為身痛是血虛,不能睡眠是神虛,於是用人參、白朮、當歸、地黃、茯神、酸棗仁之類,越補病情越危重。明白當中醫理的人,稍用治溫病的方法醫治,發熱稍微減輕,有時候情況好轉,但治法仍然不得其要領,疾病最終不能被治愈。六部脈仍然滑數,肢體不時作痛,胸脅刺痛,醫者於是用不同種類的方藥瀕瀕試驗,結果用補法則火邪越來越盛,用瀉法則脾胃越來越虛弱,用滋養之法則邪氣越來越膠固,用散邪之法則經絡越來越虛,用疏通之法則精氣越來越被消耗。日復一日,時間拖的越來越久,潛伏之邪氣與血脈合而為一,彼此相互膠固。脈數身熱一直存在,是因為火邪與正氣交鬱;肢體不時作痛,是因為火邪與營血相互搏結;胸脅刺痛,是因為火邪上結於膈膜。原有之病與新得之病互相渾雜膠著,是最難治療的。就治法而言,應該趁着大塊的肌肉還未消減,真元之氣尚未敗壞,迅速用三甲散,往往可以使病者存活。另外還要進行藥物加減,隨着病者素有之病狀而調整用藥。 |
原文 | 翻譯 | |
婦女六經治例,與男子無異,但多兼經候,調治為難。經行之際,用藥必和中兼調血為主。如傷寒自氣分傳入血分,表證居多,用生地四物湯合麻黃湯、桂枝湯、葛根湯、小柴胡湯之類,隨證消息之。如溫病由血分發出氣分,裏證居多,用神解散、小清涼散、升降散、增損雙解散之類,隨證消息之。至于傷寒傳裏?證治法,與溫病雖異而大畧同,否則邪傷衝任而為?入血室矣。若胎前產後又當別論。此亦大概言之,神明則存乎人耳。 |
婦女六經辨證的治法規律,與男子相差不多,但多數兼見經血證候,調治時較為困難。月經來潮的時候,用藥必須調和脾胃,兼調和血氣為主。例如傷寒病寒邪由氣分傳入血分,表證較多,可用生地四物湯合麻黃湯、桂枝湯、葛根湯、小柴胡湯之類,再根據不同證候進行加減治療。又如溫病熱邪由血分透出氣分,裏證較多,可用神解散、小清涼散、升降散、增損雙解散之類,再根據不同證候進行加減治療。至於傷寒病寒邪化熱入裏的治法,與溫病雖異但大致都相同,否則邪氣傷及衝任而變成熱入血室。如果妊娠或產後之傷寒病或溫病,又另當別論。以上亦只是大概論述,關鍵在於醫者的理解與靈活變通。 |
原文 | 翻譯 | |
熱入血室,衝為室,海即血室也。衝脈得熱,血必妄行。在男子則下血譫語,在婦人則月水適來。惟陽明病下血譫語,兼男子言,不僅謂婦人也。但以婦人經氣所虛,邪得乘虛而入,故病熱入血室為多。然婦人熱入血室,有須治而愈者,有不須治而愈者。如傷寒論曰:「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脈遲身冷(邪氣內陷,表證罷也),胸脇下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又曰:「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二者是須治而愈者也。又曰:「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則明了,夜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為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此不須治而愈者也。夫胸脇滿如結胸,譫語,此言適來即斷,是邪氣留結於胸脇而不去。血結在裏為實證,必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不善刺者,以小柴胡湯加梔子、丹皮、歸尾、桃仁、紅花、益母草、穿山甲以消之。如熱盛神昏但頭汗者,加酒大黃微利之,以有瘀血,故頭汗出也。寒熱如瘧,發作有時,此言經行未盡而適斷,雖有結血未為全實,以小柴胡湯加丹皮、梔子、生地、歸尾、益母草以清之(胃不甚虛者,二證並去人參)。二者既有留邪,必須治之可也。在溫病,並宜增損大柴胡湯加歸尾、桃仁、穿山甲。若發熱,經水適來,晝則明了,夜則譫語,此則經水既來而不斷,裏無留滯之邪,故晝日明了,但暮夜則譫語。俟經盡,熱隨血散自愈,不可刺期門、犯胃氣,及用柴胡犯上二焦也。在溫病亦宜小柴胡湯去人參,加陳皮、丹皮、梔子、黃連、益母草以清其熱。又婦人傷寒,表虛自汗,身涼,四肢拘急,脈沉而遲,太陽標病,少陰本病,經水適斷,桂枝加附子紅花湯。又婦人傷寒,汗解表除,熱入血室,擾其榮血,經水過多,不受補益,宜芍藥甘草湯和之。 |
熱入血室,衝脈為「室」,「海」即指血室。衝脈受熱邪所犯,血必然妄行。在男子則二便出血而譫語,在婦人則月經剛來。只有陽明病二便出血而譫語,是包括男子在內,而不僅僅是婦人之病。但是由於婦人經氣尚虛,外邪得以乘虛而入,所以多見熱入血室之病。然而婦人熱入血室,有必須醫治才能痊癒,有不需醫治亦能痊癒。正如《傷寒論》說:「婦人中風,發熱惡寒,適逢月經來到,得病七八日時,熱退身涼而脈遲(邪氣內陷,表證已除),胸脅之下脹滿,猶如結胸之狀,譫語者,這就是熱入血室,應當針刺期門穴,針對其邪氣所在而施行瀉法。」又說:「婦人中風七八日,然後出現發作有時間性之惡寒發熱,月經又剛好停止,這就是熱入血室。病者之血氣必然凝結,所以才使惡寒發熱如同瘧病一樣而發作有時間性,用小柴胡湯主治。」這兩種情況是必須醫治才能痊癒的。又說:「婦人患傷寒病而發熱,適逢月經來臨,病者日間神志清楚,夜間則譫言,猶如見鬼一樣,這就是熱入血室。不要傷及胃氣及上中二焦,必然會自然痊癒。」這就是不需醫治而能痊癒。胸脅脹滿如結胸之病狀,譫言,這裏說月經剛來就中斷,是邪氣留結在胸脅間。血結在裏是實證,必須針刺期門穴,針對邪氣之所在而施行瀉法。不善於針刺的醫者,用小柴胡湯加梔子、丹皮、當歸尾、桃仁、紅花、益母草、穿山甲以消散血結。如果邪熱熾盛而神昏,只在頭部有出汗,加酒大黃輕微瀉下。因為有瘀血,所以頭部出汗。惡寒發熱如同瘧病而發作有時間性,這是說月經未完而突然中斷,雖然有結血但未完全形成實證,用小柴胡湯加丹皮、梔子、生地、當歸尾、益母草以清血熱(如果胃氣不太虛弱,這兩種情況都去掉人參)。這兩種情況既然都有邪氣,必須加以醫治才可以。如果在溫病中出現熱入血室,都可用增損大柴胡湯加當歸尾,桃仁、穿山甲。如果發熱時適逢月經來臨,病者日間神志清楚,夜間則譫言,這是月經已經來臨但又沒有中斷,無留滯之邪在裏,所以病者日間神志清楚,但到夜間則譫言。等到月經過去,熱邪隨着經血就會消散而自然痊癒,不可以針刺期門而干犯胃氣,或者用柴胡湯干犯上中二焦。在溫病中亦可以用小柴胡湯去人參,加陳皮、丹皮、梔子、黃連、益母草以清其熱。另外,婦人患傷寒病,表虛自汗出而身涼,四肢拘急,脈沉而遲,這是太陽標病,少陰本病,月經剛來就中斷,用桂枝加附子紅花湯。另外,婦人患傷寒病,發汗後表證已除,熱入血室,擾動營血,月經量過多,不可以給予補益之劑,宜用芍藥甘草湯調和之。 |
原文 | 翻譯 | |
姙娠1,傷寒、溫病六經治例皆同,但要保胎為主。傷寒外感風寒,表證居多,宜汗、宜解、宜和,不過麻黃、桂枝、葛根、小柴胡等湯,合四物湯隨證治之自愈。溫病內蘊邪熱,裏證居多,不可發汗,急用護胎之法。井底泥塗臍至關元,乾再易之。或以青黛、伏龍肝為末,水調塗之。若大黃2乾嘔,錯語呻吟,增損三黃石膏湯、清化湯。若熱甚躁急,胎動不安,必須下之,慎勿惑於參朮安胎之說。奪其裏熱,庶免胎墜。葢邪火壅鬱,胎自不安,轉氣傳血,胎胞何賴?酌用升降散、增損雙解散、加味涼膈散,或去芒硝,以逐去其邪,則熖熇頓為清涼,氣回而胎自固。反見硝、黃為安胎之聖藥,歷治歷效,子母俱安(眉批:至情至理,屢經屢驗)。若治之不早,以致腹痛如椎,腰痛如折,服藥已無及矣。古人所以有懸鐘之喻,梁腐而鍾未有不落者。在裏證,溫病與傷寒治法大略同。或曰,孕婦而投硝、黃,設邪熱未逐,胎氣先損,當如之何?余曰不然。結糞瘀邪,腸胃中事也。胎附於脊,腸胃之外,子宮內事也(眉批:此段議論足開後人茅塞矣)。大黃直入腸胃,鬱結一通,胎得舒養,是興利除害於頃刻之間,何慮之有?《內經》曰:「有故無殞,亦無殞也。」正此之謂。但毒藥治病,衰去七八,餘邪自散,幸勿過劑。凡姙娠有四損者,不可以常法正治,當從其損而調之。產後同法,非其損而誤補必危(芒硝有化胎之說,不可輕投。若至燥實,非此不可解救。有病當之,全無妨礙,不必去也)。 |
婦人妊娠患傷寒病與溫病,都按六經治法律例,這是一樣的,主要是保胎為主。傷寒病是外感風寒邪氣,表證佔多數,宜發汗、解肌、和解,不過是用麻黃湯、桂枝湯、葛根湯、小柴胡湯等,合用四物湯,隨着不同證候而治療,自然能痊癒。溫病邪熱內蘊,裏證佔多數,不可以發汗,迅速用護胎之法。用井底泥塗在臍中至關元穴,泥土乾燥後再更換。或用青黛、伏龍肝制成粉末,用水調和塗在相同位置。如果高熱乾嘔,說胡話或呻吟,用增損三黃石膏湯、清化湯。如果熱邪更甚而躁急,胎動不安,必須用攻下之法,千萬不要被人參、白朮安胎之說迷惑。只有攻其裏熱,才可能免於胎兒墜下。火邪壅盛鬱閉,胎氣自然不安,邪氣自氣分傳至血分,胎胞哪裏還有甚麼依賴?酌情用升降散、增損雙解散、加味涼膈散,或者去芒硝,以驅逐熱邪,則熾熱之火邪立即變為清涼之氣,胎氣恢復,胎兒自然穩固。如此,反而看到芒硝、大黃才是安胎最好的藥物,屢治屢效,母子都能平安(眉批:這是最合乎情理之事,屢治屢效)。如果延誤了治療,以致腹痛如被椎敲打,腰痛如折,用藥就很難奏效。古人所以有懸鐘的比喻,橫樑都已腐爛,懸掛的鐘一定會掉下來。就裏證而言,溫病與傷寒病的治法大略相同。有人說,給孕婦服芒硝、大黃,假若熱邪未被清除,先傷及胎氣,應該怎樣辦?我說,不是這樣的。結糞、瘀血等邪氣,是腸胃之間的問題。胎兒附著於脊柱,在腸胃之外,是子宮之內的事(眉批:這段議論足以令人茅塞頓開)。大黃直入腸胃,鬱結之氣一通,胎氣得以舒展,在短時間內就能興利除害,還有甚麼可以憂慮的?《內經》說:「只要是應當攻伐之證,攻伐就沒問題,對胎兒來說亦不會有傷害。」就是這個意思。只不過毒藥治病,病邪十去七八,其餘的邪氣自然能消散,希望用藥時不要太過。凡是妊娠有四損,不可以用平常之法醫治,應當根據病者的虛損而加以調治。產後病都是一樣,沒有氣血受損而誤用補法,一定是危險的(芒硝有化掉胎兒的說法,不可以胡亂運用。如果病情達到燥實的程度,不用芒硝就不能解除其燥實。有病就可以用,完全不會有阻礙,就不需把芒硝去掉)。 |
|
1姙:同「妊」。 | ||
2大黃:據前後文意,疑為「大熱」。 |
原文 | 翻譯 | |
產後,傷寒不可輕汗,溫病不可輕下。葢有產時傷力發熱,去血過多發熱,惡露不行發熱,三日蒸乳發熱,或起早動勞,飲食停滯,一皆發熱,要在仔細辯之。大抵產後大血空虛,若誤汗、誤下,則亡陽亡陰之禍,更難解救。凡有發?,且與四物湯。歸、芎為君最多,生地、白芍須用酒炒。合小柴胡湯,加金銀花、澤蘭葉、益母草,少佐乾薑最妙。葢乾薑之辛熱,能引血藥入血分,能引氣藥入氣分,且能去瘀血生新血,有陽生陰長之道。以熱治熱,深合《內經》之旨。如有惡露未盡者,黑龍丹必兼用之。如有積熱停滯者,麻仁丸、大柴胡湯必兼用之。不可執泥丹溪之說(眉批:丹溪產後以大補氣血為主,雖有他證,以本治之。固是確論,執泥之則誤人矣。)胃虛食少者,必加白朮、茯苓。痰飲嘔逆者,必加陳皮、半夏。但藥中必主以四物、人參,乃養血務本,滋陰降火之要務也。即偶爾傷寒,或遭溫病,亦須調理血氣為主。傷寒內虛外感,以大溫中飲、理陰煎。無汗用麻黃,有汗用桂枝等湯。頭痛用羌活、川芎之類加減治之。溫病怫熱內熾,用三合湯加減治之最妙。如萬不能不下,升降散無妨,增損雙解散去芒硝、黃連,加生地、川芎,尤為對證之藥,其餘脈證治法,與男子同。 |
產後,患上傷寒病不可輕易用發汗方法,患上溫病不可輕易用攻下方法。生產時因過度用力耗氣會發熱,失血過多會發熱,惡露不下行會發熱,產後三日乳汁分泌不暢會發熱,或早起動作,飲食停滯,全部都會發熱,關鍵在於仔細分辨以上情況。一般而言,產後嚴重血虛,如果誤用汗法、下法,則有亡陽亡陰之禍害,更加難以治療。凡有發熱,姑且用四物湯,當歸、川芎是君藥,用量最多;生地、白芍必須用酒炒過。合用小柴胡湯,加金銀花、澤蘭葉,益母草,用少許乾薑輔助最好。乾薑辛熱,能引治血之藥入血分,能引治氣之藥入氣分,而且能去瘀血而生新血,內含陽生陰長之道。用熱藥治發熱之證,完全符合《內經》之旨。如果有惡露未排盡,必須兼用黑龍丹。如果有飲食積滯而化熱,必須兼用麻仁丸、大柴胡湯,不可以拘泥朱丹溪之說(眉批:朱丹溪認為產後以大補氣血為主,雖然有其他病證,亦要大補氣血以治其本。這確實是正確的說法,但太過拘泥就會誤人)。胃氣虛弱而飲食減少者,必須加白朮、茯苓。痰飲而嘔逆者,必須加陳皮、半夏。只是用藥必須以四物湯、人參為主,這是通過養血而治其本,滋陰降火最重要的事。即使偶爾患上傷寒病,或遭受溫病,亦必須以調理血氣為主。傷寒病內虛而外感邪氣,用大溫中飲、理陰煎。無汗用麻黃湯,汗出用桂枝湯。頭痛用羌活、川芎之類藥物加減治療。溫病鬱熱內盛,用三合湯加減醫治最好。如果萬一不得不用下法,不妨用升降散,增損雙解散去芒硝、黃連,加生地、川芎,這是特別對證之藥。其他情況下的病證與治法,與治療男子相同。 |
原文 | 翻譯 | |
凡小兒感冒、傷風、傷寒、咳、嘔、瘧、痢等證,人所易知。至染溫病,人多不料,亦且難窺,所以擔誤者良多。且幼科專於痘疹、疳積、吐瀉、驚風,併諸雜證,在溫病則甚略之,一也。古人稱幼科為啞科,葢不能盡罄所苦以告醫,醫又安得悉乎問切之義?所以但知不思乳食,心胸膨脹,疑其內傷乳食,不知其為溫病熱邪在胃也。但知嘔吐惡心,口乾下利,以小兒吐利為常事,不知其為溫病協熱下利也。但知發熱,不知其頭痛身痛也。凡此何暇致思為溫病?二也。小兒神氣嬌怯,筋骨柔脆,一染溫病,延挨失治,便多二目上吊,不時驚搐,肢體發痙,甚則角弓反張。必延幼科,正合渠平日學習見聞之證,多誤認為急慢驚風,轉治轉劇。或將神門、眉心亂灸,艾火雖微,內攻甚急。兩陽相搏,如火加油,死者不可勝紀,三也(眉批:觀此三段議論,曲體人情盡致,真小兒之福也)。凡雜氣流行,大人小兒所受之邪則一,且治法藥餌亦相彷,加味太極丸主之,升降散亦妙。四五歲以下者,藥當减半,三二歲以下者,三分之一可也。臨病之工,宜酌量焉。 |
凡小兒感冒、傷風、傷寒、咳嗽、嘔吐、瘧疾、痢疾等病證,較易為人所知。當染上溫病,大多數人則不知,而且亦難以得悉,所以患者經常會被耽誤。兒科專於治療痘疹、疳積、吐瀉、驚風,以及一些雜證,但對小兒溫病則通常被忽略,這是其一。古人稱兒科為啞科,因小兒不能向醫師盡訴其不適,醫者又怎麼能完全明白問診、切診之意義?所以只知道患兒不思飲食,心胸膨脹,便懷疑這是內傷乳食所致,而不知這是屬於溫病熱邪在胃所致。只知道惡心嘔吐,口乾下利,以為小兒吐利是一般的問題,而不知這是溫病之協熱下利。只知道發熱,卻不知其亦有頭痛、身痛之證。如果是這樣,怎麼可能考慮到這是溫病呢?這是其二。小兒神氣嬌弱,筋骨柔軟脆弱,一旦患上溫病,遷延失治,便會兩目上吊,不時驚風抽搐,肢體拘急,甚至角弓反張。如果去看兒科時,正好與醫者平日所學及所見所聞相合,多數會被誤診為是急、慢驚風,一邊治療病情卻一邊加劇。或者在神門穴、眉心亂灸,艾火之力雖然微弱,但內攻卻非常快。溫病之熱與艾火之熱相搏,則有如火上加油,因此而致死者不可勝數,這是其三(眉批:讀此三段議論,能將臨床上所需要知道的事清楚地反映出來,真是小兒之福氣)。凡是雑氣流行時,大人與小兒所感受的邪氣是一樣的,而且治法與用藥亦相似,用加味太極丸為主方,升降散亦不錯。四五歲以下的小兒,將藥量減半,二三歲以下的小兒,用三分之一就可以了。臨床醫生應該根據小兒之年齡大小酌情用量。 |
|
加味太極丸 小兒溫病主方(凡治溫病方,皆可隨證酌用)。 |
加味太極丸:治小兒溫病的主方(凡是治溫病的方劑,皆可隨證斟酌使用)。 |
|
白殭蠶二錢,酒炒 全蟬蛻去土,一錢 廣薑黃三分 川大黃四錢 天竺黃一錢 膽星一錢 冰片一分 |
白殭蠶二錢,酒炒 全蟬蛻去土,一錢 廣薑黃三分 川大黃四錢 天竺黃一錢 膽星一錢 冰片一分 |
|
右七味,秤准為細末,糯米濃湯和丸,如芡實大。冷黃酒和蜜泡化一丸,冷服,薄希1熬酒亦可。 |
上面七味藥,秤準後研為細末,以糯米濃湯製成丸,如芡實大小。再以冷黃酒和蜜泡開一丸,冷服,以薄荷熬酒亦可。 |
|
1薄希:當為「薄荷」。 |
||
本方去天竺黃、膽星、冰片,即升降散,鍊蜜丸,即太極丸是也。用之便而且嘉,看證消息治之。 |
本方去天竺黃、膽星、冰片,即是升降散。鍊蜜丸,即是太極丸。使用方便而且療效好,臨證時可按證候之變化而運用。 |
原文 | 翻譯 | |
凡瘥後無故復發?者,以伏邪未盡也,謂之自復。當問前得某證,所復某證,稍與前藥以撤其餘邪,自然獲愈。有温病瘥後,或三五六日,反腹痛裏急者,非前病原也。此別有伏邪所發,欲作滯下。邪盡痢止。不止者,宜當歸導滯湯。又有温病瘥後,脉遲細而弱,或黎明或半夜後便作瀉泄,此命門眞陽不足也,宜腎氣丸,或右歸丸,作湯劑服亦可。《傷寒論》曰:「傷寒瘥後,更發?者,小柴胡湯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枳實栀子豉湯)。脉沉者,以下解之(枳實栀子豉湯加大黃)。」又曰:「傷寒瘥後,虛羸少氣,氣逆欲吐者,竹葉石膏湯主之。」又曰:「大病瘥後,從腰以下有水氣者,牡蠣澤瀉散主之(按:如氣復,雖通身浮腫似水氣而不喘,別無所苦,與水氣不同。丹溪云:「氣易有餘。」又云:「血者,難成而易敗。」大病愈後,氣先血而復,血不足以配氣,故暫浮腫,靜養自愈,須辯之)。」又曰:「大病瘥後,喜唾,久不了了者,胃上有寒飮也,理中丸主之。」夫傷寒自外傳內,邪在陽分居多,瘥後易於復元,復病尚少。温病邪?自內達外,血分大爲虧損,無故最善反覆。如到?退身凉,飮食能進時,服太平圓酒三次,十日之間,精血漸充而病如洗,何至「勞復」?若因梳洗沐浴、多言妄動,遂至發?,前病復起,惟脉不沉實爲辯,此爲「勞復」。《傷寒論》曰:「大病瘥後,勞復者,枳實栀子豉湯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黃少許。」此破結除煩散?之妙劑也,加大黃則又推蕩經滯矣。余謂氣爲火之舟楫,今則眞氣方長,勞而復折。眞氣旣虧,火亦不前。如人欲濟,舟楫已壞,其能濟乎?是火也,某經氣䧟,火隨䧟于某經。䧟于經絡則表?,䧟於藏府則裏?。虛甚?甚,虛微?微。輕則靜養可愈,重則大補氣血。俟眞氣一回,則血脉融和,表裏通暢,所䧟之火,隨氣轉輸,自然?退而病痊矣。若直用寒凉剥削之劑,變證蜂起矣。傷寒多傷氣,宜五福飮、大營煎之類。温病多傷血,宜補隂益氣煎、六味地黃丸料之類,隨證加减之。若因飮食所傷,或吞酸飽悶而發?者,此爲「食復」。輕則栀子厚樸湯加神麯,或小柴胡湯合栀子厚樸湯。重則神昬譫語,腹滿堅痛,欲吐不得,欲下不能,此危候也,以升降散、大柴胡湯、黃龍湯、凉膈散之類,酌量與服。有病則病當之,亦無妨也。大抵復病治法,温病與傷寒大同小異,貴在臨證活法耳。《內經》帝曰:「?病已愈,時有所遺者何也?岐伯曰:諸遺者,?甚而強食之故也。若此者,皆已衰而?有所藏,因其穀氣相搏,兩?相合,故有所遺也。帝曰:治遺奈何?岐伯曰:視其虛實,調其逆從,可使必已也。帝曰:病?當何禁之?岐伯曰:病?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吳又可曰:「裏證下後稍差而急欲食者,此非得已,以伏邪初散,隂火乘虛擾亂故也。愼勿便與粥食,只宜先進稀糊,次進濃者。須少與之,不可任意過食,過食則復。」此一著最爲緊要,世多忽之。至于怒氣病復,房勞病復者,乃度量褊淺,不自貴重之輩。觀其脉證,隨證救之。更有嬌養成性,過于謹愼之輩,或傷寒表證方解,或温病裏證方退,原不甚虛,輙用參、附温補,是因補而復,以致不救者,又不知凡幾。病家醫家,尤當深惺。大抵治病之法,不可執一,總要脉證的確耳。古方未有不善者,徧於温補而死,與偏於清瀉而死,其失等也。人之一身隂陽血氣,寒?表裏虛實盡之,臨證者,果能望聞問切,適得病情,則温清補瀉,自中病情矣,何得鹵莽粗疎,草菅人命哉?噫!難矣! |
凡是傷寒病或溫病病癒後無故再次發熱,是因為伏邪未盡,所以稱爲「自復」。應該問病者之前有什麼證候,現在再次出現什麼證候,稍稍給予之前所用之藥以除其餘邪,自然可以痊癒。溫病痊癒後,或三五日,或五六日後,反而出現腹痛而裏急後重,這並非原來疾病所致,而是另外有伏邪所致,是要發生痢疾了。邪氣盡,下利膿血才會停止。如果不停止,宜用當歸導滯湯。另外,有溫病痊癒後,脈遲細而弱,或在黎明或半夜之後就出現泄瀉,這是命門真陽不足,宜用腎氣丸,或者右歸丸,亦可以將這些丸劑改作湯劑服用。《傷寒論》說:「傷寒病痊癒後,再次發熱,用小柴胡湯。脈浮者,用汗法治療(枳實梔子豉湯)。脈沉者,用下法治療(枳實梔子豉湯加大黃)。」又說:「傷寒病痊癒後,虛弱而少氣,胃氣上逆而欲嘔,用竹葉石膏湯。」又說:「熱病痊癒後,從腰以下出現水腫,用牡蠣澤瀉散主治(按:如果元氣已復,雖然全身有浮腫好像有水氣病,但是不會作喘,病者亦沒有其他不舒服,這與水氣病之水腫是不一樣的。朱丹溪說過:「氣,容易過盛。」又說:「血,較難生成,但卻容易消散。」熱病痊癒後,元氣比血更容易恢復,這樣,血不足以配氣,使得氣有餘而暫時導致浮腫。只要能靜養就會自然痊癒,必須要將此與水氣所致之水腫分辨開來)。」 又說:「熱病痊癒後,多涎唾,遷延很長時間,這是胃中有寒飲,用理中丸主治。」傷寒病邪氣由外傳入裏,邪氣較多在陽分,熱退後元氣容易恢復,再次出現發熱或其它證候的機會就比較少。而溫病熱邪由裏達於外,血分嚴重虧損不足,沒有特別原因亦容易出現病情反復。如果在熱退身涼,能進飲食之時,服太平圓酒三次,十日之內,精血慢慢充盈而疾病就會完全好轉,怎麼會出現「勞復」呢?但如果因為梳洗或洗澡,經常說話或勞作,因此出現發熱,而之前之病證又再次出現,只是脈象不沉實,以此作為辨證要點,這就是「勞復」。《傷寒論》說:「熱病痊癒後,勞復者,用枳實梔子豉湯主治。如果有宿食,加少許大黃。」這是破散邪氣而除煩散熱的好方子,加上大黃又可以推動經脈之壅滯而散邪。我認為氣是載火之船,如今真氣剛剛開始回復,因為勞作而又受到損傷。既然真氣已經虧損,火氣就不往前行走。就好像人想渡河,但是船已經壞了,還能渡過河嗎?此火會隨著經氣不足之處而陷入其經,陷於經絡則在外導致發熱,陷於臟腑則在內導致裏熱。經氣虧虛嚴重,則發熱亦盛。經氣虧虛輕微,則發熱亦微。發熱輕微者靜養即可以痊癒,發熱重者則需大補氣血。等真氣一旦回復,則血脈調和,表裏之氣通暢,所陷入之火邪隨着氣機之轉輸,自然熱退而病癒。如果直接用寒涼清熱之劑,則會導致各種不同的變化。傷寒病以傷氣爲主,宜用五福飲、大營煎這類方子。溫病以傷血爲主,宜用補陰益氣煎、六味地黃丸這類方子。再隨其證候變化加減用藥即可。如果因為飲食所傷,或出現吞酸、食後腹滿而發熱,這是「食復」。輕則用梔子厚朴湯加神曲,或用小柴胡湯合梔子厚朴湯。重則神昏譫語,腹部脹滿堅硬作痛,欲吐但吐不出,欲大便但排不下,這是危險的情況,用升降散、大柴胡湯、黃龍湯、涼膈散之類方劑,酌量給予服用。只要是有病邪,這些藥就會針對病邪而去,對正氣是沒有阻礙的。大概而言,對於溫病與傷寒病的復病治法是大同小異的,最重要是在臨證時靈活運用各種治法。《內經》:「黃帝問:熱病已經痊癒,有時會有些後遺現象,這是為甚麼?岐伯說:有所後遺,是因為熱邪旺盛時勉強進食所致。象這樣的情況,都是病邪已經衰減,但熱邪有所潛藏。是因為熱邪與所進水穀之氣相合,使得這兩種熱氣混合在一起,所以就會出現有些後遺現象。黃帝問:如何治療這些後遺病證?岐伯說:視乎病證之虛實,從補瀉兩方面加以調治,就可以令到病者痊癒。黃帝問:有熱病時應當有甚麼禁忌?岐伯說:熱病略有好轉時,食肉就會導致病情反復,進食過多就會導致後遺。這些就是需要禁忌的。」吳又可說:「裏證被攻下後,病情稍有好轉便急於進食,這是不可以的。因為伏邪剛剛消散,陰火乘虛內擾而使人欲食。千萬不要馬上讓病者食粥,只可以先喝一點清稀的米糊,然後可以稍微濃一些。一定要吃少一些,不能讓病人任意過度進食。過度進食,病證就會反復。」這一點非常緊要,而世人往往忽略了這一點。至於動怒則病證反復,房勞後病證反復,都是那些氣量過於狹隘,又不知自重的人。需要根據病者所出現之證候採用相應的治法。還有那些平時過度嬌生慣養,或過於謹慎之人,或者傷寒病表證剛剛解除,或者溫病裏證剛剛消退,本來不太虛弱,就用人參、附子溫補,這是因為用補益反而導致復病,以致病者不能救治,又不知道有多少人?病者、醫家,對此尤其應當清醒。大概治病的方法,不可以死板執著,關鍵在於對脈證有確切的認識。古人所留之方劑是沒有不好的,但過度使用溫補而致病人死亡,與過度使用清熱、瀉下而致病人死亡,其過失都是一樣的。人一身陰陽氣血之變化,可以用寒熱、表裏、虛實來概括。臨證之時,如果真的能運用望聞問切而對病情有正確的認識,則「寒則熱之,熱則寒之」,「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的運用,就會切中病機,怎麼會發生魯莽冒失,草菅人命之事?唉!真的很難啊! |
|
按:已上證候七十餘條,俱從《傷寒論》中駁出温病證治之所以異,來令閱者了然于心,不以温病爲傷寒,不以傷寒方治温病,則患温者自以不寃矣。但有輕者,有重者,有最重者,到底無隂證,與傷寒外感不同,並非六氣爲病也,亦雜氣中之一耳。始則發?、頭痛、身痛,舌上白胎,漸加煩燥,渴飮水漿。或發?而兼凜凜,或先凜凜而後發?,或晝夜純?,或潮?,或往來寒?。或眩暈,或嘔吐,或痰涎湧盛,或嘔汁如血,或口舌乾燥,或咽喉腫痛,或咳嗽濃血,或喘呃吐蚘。或心腹痞滿,或胸脇脹痛,或大便不通,或小水自利,或前後癃閉,或協?下痢,或?結旁流,或下血如豚肝,或如膠粘,或水泄無度。有舌黃胎黑胎者,有舌裂者,有舌生芒刺者,有舌色紫赤者。有唇崩者,有唇黑者,有鼻孔如烟煤之黑者,有目暗不明、目赤、目黃、目瞑、目直視、目反折者。有頭汗、盜汗、自汗者,有手足心腋下汗者。有耳聾不聞聲者,有頭腫大如斗者,有喉痺頸腫、滴水不能下嚥者。有發狂如顛如癇者,有哭笑無常、如醉如癡者,有棄衣登高、踰垣上屋者。有厥逆身冷如冰者,有譫語晝夜不眠者,有昬迷不省人事者,有詈罵不避親踈者。有畜血、吐血、衂血、毛孔血、目血、舌血、齒縫血、大小便血者。有發黃者,有發斑者,有發疹者,有斑疹雜出者,有發頤疙瘩瘡者,有渾身火泡瘡帶白漿者。有首尾能食者,有絕穀一月不死者。有無故最善反復者,有愈後漸加飮食如常者,有愈後飮食勝常二三倍者,有愈後耳聾眼花者,有愈後退爪脫皮落髮者。至其惡狀,甚有口噤不能張,腿屈不能伸,唇口不住牽動,手足不住振戰,遺尿遺糞,圓睜口張,咬牙嚼舌,聲啞不語,舌伸外攪沫如水浪,項強發痙,手足反張,肉瞤筋惕,骨痿足重,舌捲囊縮,循衣抹牀,見神見鬼。凡此怪怪奇奇不可名狀等證,有相兼三五條者,有相兼十數條者,不可枚舉。總因血氣虛實之不同,藏府稟賦之有異,其受邪則一而已。及邪盡,一任諸證如失。所云「知其一,萬事畢」,「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者,流散無窮」。所以温病無多方也。然而隂陽乘除,寒?倚伏,表裏參錯,虛實循環,見之眞而守之定,通乎權而達乎變者,葢幾希矣。 |
按:以上有七十多條證候條文,都是從《傷寒論》選出,而與溫病的證治是不同的,可以令閱讀者心中明白,不要將溫病認作傷寒病,不用用治傷寒病的方子治溫病,則患溫病的病人自然就不會含冤受罪了。只是溫病有輕、有重、有最重的,但最終都不會有陰證,這與傷寒這一外感病是不一樣的,並不是六氣所致之病,而是雜氣之一所致。開始時發熱、頭痛、身痛,舌上有白苔,慢慢地出現煩燥,渴欲飲水等。或者發熱兼惡寒,或者先惡寒而後發熱,或者日夜只是發熱而不惡寒,或者潮熱,或者往來寒熱。或者眩暈,或者嘔吐,或者痰涎湧盛,或嘔吐之液如血,或口舌乾燥,或咽喉腫痛,或咳嗽膿血,或咳喘呃逆吐蛔。或心腹痞滿,或胸脅脹痛,或大便不通,或小便自利,或小便點滴難通,或協同發熱而下痢膿血,或熱結旁流,或大便出血如豬肝、或如膠粘,或不斷泄瀉如水。有的舌苔黃、舌苔黑,有的舌中裂紋,有的舌生芒刺,有的舌色紫赤。有的唇裂,有的唇黑,有的鼻孔黑如煤煙,有的目暗而視力不清、或目赤,目黃,目冥,雙目直視,雙目反折。有的頭汗出,或盜汗,自汗,手足心及腋下汗出。有的耳聾聽不到聲音,有的頭部腫大如斗箕,有的喉痹頸腫而滴水不能吞嚥。有的發狂如癲如癎,有的哭笑無常而如醉如癡,有的棄衣登高而翻牆上屋。有的厥逆身寒如冰,有的譫語日夜不眠,有的昏迷不省人事,有的罵人不避親疏。有的畜血,或吐血,鼻血,毛孔出血,眼睛出血,舌頭出血,牙齦出血,大小便出血等。有的發黃,有的發斑,有的發疹,有的斑疹混雜而出,有的發頤而兼見大小不等之瘡,有的全身火泡瘡而見內有白漿。有的疾病從頭到尾都能進食,有的完全不食一個月亦沒有死去,有的飲食無故但病情卻很容易反復,有的在病癒後慢慢能進食以至於完全正常,有的在病癒後進食比平時多兩三倍。有的病癒後耳聾眼花,有的病癒後指甲脫掉、皮膚脫屑及脫髮。至於溫病可能出現的最差狀態,甚至會有牙關緊閉,下肢屈曲而不能伸直,唇口不停地牽扯,手腳不住地震顫,遺尿,遺屎,瞪大眼睛而張大其口,咬牙嚼舌而聲音嘶啞不清,舌頭伸出口外不停攪動,頸項強直,角弓反張,筋肉跳動,骨痿無力,舌捲囊縮,循衣摸床如見鬼神。凡是這些奇奇怪怪難以名狀之證候,有的同時可以見到三五個,有的可以同時見到十幾個,難以一一例舉。總是因為病者之氣血實不同,臟腑稟賦有異,但其所受邪氣都是一樣的。直至邪氣完全消散,全部證候都會消失。通常所說的「知道基本原理,其餘的事情就都能明白」,即《內經》所說的「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者,流散無窮」。所以治療溫病不需要很多方子。但是陰陽交錯,寒熱勝復,表裏參差,虛實交替,只要有正真的見識而且能堅守其見識,又能知常而達變,這樣就差不多了。 |
|
又按:古人謂望聞問切,乃臨證之首務,診治之要領也。明此四者,則六變具存,而萬病情形俱在吾目中矣。醫之爲難,難在不識病本而誤治耳。誤則殺人,天道可畏。不誤則濟人,隂功無窮。學者欲明是道,必須先察此要,以定意見,以爲階梯。然後再采羣書,廣其知識,熟之胸中,運之掌上,非止爲人,而爲己不淺也,愼之!寶之! |
又按:古人所謂望聞問切,實在是臨診最首要之事,對診斷與治療疾病都非常重要。能熟練掌握這四種技能,則表裏、寒熱、虛實這六個方面就都能清楚,而所有疾病的病情都能心中有數。做醫生困難之處,在於不認識疾病之根本而誤治。誤治等於殺人,應該畏懼天道。不誤治才是濟世救人,所積陰功無窮。習醫者如果想明白醫道,必須先明察這個關鍵所在,以便確定好想法,設定自己的目標。然後再閱讀不同的醫籍,拓寬自己的見識,熟記於心中,並能運用於臨床上,這樣不只是幫到他人,亦能幫到自己不少。應該謹慎對待並珍惜以上所說。 |
|
又按:傷寒自外之內,先傷氣分。温病由內達外,先傷血分。故傷寒初感,利用發表。温病初發,利用攻裏。傷寒後證多補氣,温病後證多養血。温病與傷寒實出兩門。自晉迄今,温病失傳,無人不以温病爲傷寒,無人不以傷寒方治温病。動云先解其表,乃攻其裏,此仲景《傷寒論》也。所以温病一二日內,遇陽明腹脹滿痛之證,少隂口燥咽乾之證,厥隂舌卷囊縮之證,再不敢議下?明知「厥深?深」之陽證,下之已遲。萬一僥倖,不過爲焦頭爛額之客,千餘年來,孰任殺人之辜耶? |
又按:傷寒病邪氣由外傳入內,先傷及氣分。溫病邪氣由內透達外,先傷及血分。所以傷寒病患病之初,發汗解表即可。溫病發病之初,則應該攻下爲主。傷寒病後期多用補氣之法,溫病後期則多用養血之法。溫病與傷寒病實際上是兩種不同的疾病體系。由晉朝至今,有關溫病之認識已經失傳,所有人都將溫病當作傷寒病,動手就說先解表,然後才攻裏,這是張仲景《傷寒論》所論。所以溫病一二日內,就會遇到陽明病腹脹滿痛之證,少陰病口燥咽乾之證,或厥陰病舌捲囊縮之證,難道還不敢用攻下之法?明明知道「厥深熱深」是陽熱之證,用攻下之法已經太遲。萬一僥倖取效,只不過是屬於不幸中之萬幸。一千多年以來,有誰可以承擔誤治殺人之過錯呢? |
|
又按:古今醫書,非不有温病之條,然皆編入於傷寒之中,議論無非傷寒,所用之藥,雖曰治温病,實治傷寒之的方也。余謂此等方論,但治傷寒未嘗不驗,若謬以治傷寒之方,而治春夏之温病,是猶抱薪投火。葢温病自內達外,雖有表證,實無表邪,終有得汗而解者,必裏?清而汗始出,前一節治法與傷寒不同。本朝陳良佐曰:「春分後秋分前,一百八十二日半,諸病皆不可發汗,汗之多亡陽矣,温病尤忌。」凡治正傷寒發汗解表,温中散寒之藥一槪禁用,今特摘其尤者,如麻黃、桂枝、羌活、獨活、白芷、葛根、細辛、浮萍、蒼耳、蒼朮、艾葉、胡椒、故紙、茴香、肉桂、附子、乾薑、豆蔻、益智等味。古人亦未曾道破,余深體驗而知其不可,以温病無風寒與隂證也。但今醫家病家,未有不以温病爲傷寒者,未有不以傷寒方治温病者。此固風氣之使然,亦習俗之舊染也。舌敝唇促,難以徧諭。須知生死有命,誤犯禁藥,不過輕重之分。苟從死後而追悔前方,愚矣! |
又按:古今醫書中並不是沒有溫病之文獻記載,但是都被編入於傷寒病之中。所討論的都是傷寒病的內容,所用的方藥,雖然說是治溫病,實際上都是治傷寒病之方。我認為這些方劑論述,只是用來治療傷寒病都能有效,但如果錯誤地用醫治傷寒病的方劑來治療春夏之際的溫病,就好似抱着木柴投進火堆中。溫病之邪由內達外,雖然有表證,但實際上沒有表邪。最終能得汗而解者,必然是清除裏熱然後才會有汗出。這種治法與治傷寒病是不同。本朝陳良佐說:「春分後秋分前一百八十二日半,所有疾病都不可以用汗法。若用了汗法,大多會損傷陽氣。溫病尤其忌用汗法。」凡是用來治療真正傷寒病,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散寒的藥物一律不可用,現在將其中特別明顯的藥物摘錄如下:麻黃、桂枝、羌活、獨活、白芷、葛根、細辛、浮萍、蒼耳子、蒼朮、艾葉、胡椒、破故紙、小茴香、肉桂、附子、乾薑、豆蔻、益智仁等。古人未曾將其明確指出,但我卻深刻體驗到用這些藥治溫病是不行的,因為溫病沒有風寒邪氣與陰證。但是現在的醫家與病者,卻都將溫病認作是傷寒病,都用治傷寒病的方劑來治溫病。這固然是當時的學術風氣令其如此,亦都是因循守舊的結果。我費盡唇舌亦難以將我的觀點對所有人都說清楚。要知道生死有命,誤用禁忌之藥物,只不過所致變化有輕重之分別。假如令到病者死後才追悔之前所用錯之方,那就太愚蠢了! |
|
又按:仲景《傷寒論》用參、薑、桂、附者,八十有奇,而温病非所論也。伏邪內鬱,陽氣不得宣布,積陽爲火,隂血每爲?搏。未解之前,麻黃、桂枝不可沾唇。暴解之後,餘焰尚在,隂血未復,最忌參、薑、桂、附。得之反助其壅鬱,餘邪伏留,不惟目下淹纏,日後必變生異證。或周身痛痺,或四肢拘攣,或留火結痰,或兩腿鑽痛,或勞嗽湧痰,或毒氣流注,或痰核穿漏,皆驟補之爲害也。大抵温病愈後,調理之劑投之不當,莫若靜養。節飮食爲第一,而愼言語,謹起居,戒氣惱,寡嗜慾,皆病後所宜留神也(眉批:聖賢養身養德之學,亦不過是不意于醫學中得之)。 |
又按:張仲景《傷寒論》用人參、生薑、乾薑、桂枝、附子有八十多次,而溫病卻不是這樣論述的。伏邪內鬱,陽氣不能佈散,陽氣積結則成為火邪,陰血常常與熱邪搏結,在鬰火未解之前,絕對不能用麻黃、桂枝。即使一下子清除了鬰火,餘熱還在,陰血還未回復,亦是最忌用人參、生薑、乾薑、桂枝、附子,如果用了之後反而助長鬱火,使餘邪伏留不去,不只是目前之證候纏綿難清,日後必然會導致其他變證。或周身痹痛,或四肢抽搐,或火邪積結而成痰,或兩腿疼痛如鑽,或虛勞咳嗽痰痰上湧,或熱毒四散,或痰核破潰,這都是急於溫補所致之禍害。一般而言,溫病熱退之後,調理之方用之不當,還不如靜養。首先要節制飲食,然後少說話、慎起居、戒怒氣、少嗜慾,這些都是溫病後期需要特別留意的(眉批:聖人修身養性的學問,亦不過是在不經意間從醫學中領悟出來的)。 |
|
長沙《傷寒論》,天苞地苻,爲眾法之宗,羣方之祖。雜以後人知見,反爲塵飯土羹,莫適于用。茲以自然之理,引伸觸類,闡發神明。温病一證,另闢手眼,却不于長沙論外,旁溢一辭。後有作者,不爲冥索旁趨,得以隨施輙效,其利溥哉,文之悲壯,淋漓無論也(畏齋)。 |
張仲景《傷寒論》包羅萬象,是眾法之宗、群方之祖。但將後人之說混雜於《傷寒論》之中,反而令到《傷寒論》成為剩飯殘羹而於臨床上難以運用。現在我用自然之理將《傷寒論》之理法引而伸之並觸類旁通,將其精妙之處加以闡發。而對於溫病相關病證,則另立理論,但又不是在《傷寒論》之外獨立成篇。這樣可以使得之後的作者不會像在黑夜中摸繩而不得要領,臨證施治時可以隨時取效,其好處應該十分廣大。至於文筆是否悲壯或華麗就不去說它了(畏齋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