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_smoke2.png

《寒溫條辨》 註家註釋 卷二

2.1 陽證辯
 原文   翻譯 

凡治傷寒温病,最要辯明陰陽。若陰陽莫辯,則寒?紊亂,而曰不誤於人者,未之有也。如發?、惡寒、頭痛、身痛、目痛、鼻乾、不眠、脇痛、寒?而嘔、潮?、譫語、詈罵不認親疏、面紅光彩、唇燥舌黃、胸腹滿痛、能飮冷水、身輕易動、常欲開目見人、喜言語、聲響亮、口鼻之氣往來自如、小便或黃、或赤、或溷濁、或短數,大便或燥秘、或膠閉、或挾?下利、或?結旁流、手足自温煖、爪甲自紅活,此陽證之大畧也。傷寒陽證,有表有裏,隨證治之,方論詳後,用宜分清。温病陽證,有表證無表邪,一於清?導滯而已。尤要辯明是傷寒是温病,斷不可溷而一之(眉批:傷寒温病是緊要關隘,先要分清路分)。傷寒得天地之常氣,由氣分傳人血分;温病得天地之雜氣,由血分發出氣分。但其中證候相參,從來混淆。倘分別一有不清,則用藥死生立判矣。今人不辯寒温,好用?藥,而不知凉藥之妙且難也。

治療傷寒病和温病最關鍵在於辨明陰陽。如果不能辨明陰陽,寒熱之證就會紊亂,而說不會誤治是不可能的。例如,發熱惡寒、頭痛身痛、目痛鼻乾、失眠、脅痛、往來寒熱而嘔吐、潮熱譫語、罵人不辨親疏、面紅赤、唇乾舌黃、胸腹脹痛、能飲冷水、身體輕飄易動、常常瞪眼看人、喜歡說話且聲音響亮、口鼻之氣呼吸自如、小便黃色或紅色、混濁或頻短、大便乾燥秘結或膠着閉塞、或夾挾熱下利、或熱結旁流、手足自温、爪甲紅潤,這些是陽證之大概表現。傷寒病之陽證有表證和裏證,根據其證候進行治療,後面有詳細之方論,運用時要分辨清處。溫病之陽證雖然有表證但無表邪,只需清熱導滯即可。尤其要辨明是傷寒病還是温病,決不能混淆為一(眉批:辨明傷寒病和溫病至關重要,需先分清兩病之發展路徑)。傷寒病是感受天地之常氣,由氣分傳入血分;溫病是感受天地之雜氣,由血分發散出氣分。但其中之證候經常會差不多,常常引起混淆。如果不能分清證候所屬之病,用藥立刻就會導致誤治。今人不辨寒温之病,只喜歡使用熱藥,卻不知道涼藥之妙處以及用藥之難處。

2.2 隂證辯
2.3 陽證似隂辯
2.4 隂證似陽辯
2.5 陽毒隂毒辯
2.6 表證辯
2.7 表證兼證辯
2.8 裏證辯
2.9 發?辯
2.10 惡寒辯
2.11 惡風辯
2.12 頭痛辯
2.13 身痛辯
2.14 不眠辯
2.15 多眠辯
2.16 自汗辯
2.17 盜汗辯
2.18 頭汗辯
2.19 手足心腋下汗辯
2.20 結胸痞氣辯
2.21 腹滿辯
2.22 小腹滿辯
2.23 腹痛辯
2.24 煩?辯
2.25 潮?辯
2.26 往來寒?辯
2.27 譫語辯
2.28 鄭聲辯
2.29 發狂辯
2.30 發斑疹辯
2.31 發黃辯
2.32 畜血辯
2.33 衂血辯
2.34 吐血辯
Copyright © 2023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Faculty of Medicin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