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溫條辨》 註家註釋 卷二
原文 | 翻譯 | |
凡治傷寒温病,最要辯明陰陽。若陰陽莫辯,則寒?紊亂,而曰不誤於人者,未之有也。如發?、惡寒、頭痛、身痛、目痛、鼻乾、不眠、脇痛、寒?而嘔、潮?、譫語、詈罵不認親疏、面紅光彩、唇燥舌黃、胸腹滿痛、能飮冷水、身輕易動、常欲開目見人、喜言語、聲響亮、口鼻之氣往來自如、小便或黃、或赤、或溷濁、或短數,大便或燥秘、或膠閉、或挾?下利、或?結旁流、手足自温煖、爪甲自紅活,此陽證之大畧也。傷寒陽證,有表有裏,隨證治之,方論詳後,用宜分清。温病陽證,有表證無表邪,一於清?導滯而已。尤要辯明是傷寒是温病,斷不可溷而一之(眉批:傷寒温病是緊要關隘,先要分清路分)。傷寒得天地之常氣,由氣分傳人血分;温病得天地之雜氣,由血分發出氣分。但其中證候相參,從來混淆。倘分別一有不清,則用藥死生立判矣。今人不辯寒温,好用?藥,而不知凉藥之妙且難也。 |
治療傷寒病和温病最關鍵在於辨明陰陽。如果不能辨明陰陽,寒熱之證就會紊亂,而說不會誤治是不可能的。例如,發熱惡寒、頭痛身痛、目痛鼻乾、失眠、脅痛、往來寒熱而嘔吐、潮熱譫語、罵人不辨親疏、面紅赤、唇乾舌黃、胸腹脹痛、能飲冷水、身體輕飄易動、常常瞪眼看人、喜歡說話且聲音響亮、口鼻之氣呼吸自如、小便黃色或紅色、混濁或頻短、大便乾燥秘結或膠着閉塞、或夾挾熱下利、或熱結旁流、手足自温、爪甲紅潤,這些是陽證之大概表現。傷寒病之陽證有表證和裏證,根據其證候進行治療,後面有詳細之方論,運用時要分辨清處。溫病之陽證雖然有表證但無表邪,只需清熱導滯即可。尤其要辨明是傷寒病還是温病,決不能混淆為一(眉批:辨明傷寒病和溫病至關重要,需先分清兩病之發展路徑)。傷寒病是感受天地之常氣,由氣分傳入血分;溫病是感受天地之雜氣,由血分發散出氣分。但其中之證候經常會差不多,常常引起混淆。如果不能分清證候所屬之病,用藥立刻就會導致誤治。今人不辨寒温之病,只喜歡使用熱藥,卻不知道涼藥之妙處以及用藥之難處。 |
原文 | 翻譯 | |
凡傷寒末傳寒中而爲陰證,與陰寒直中三陰而爲陰證,或惡寒戰慄、面時青黑,或虛陽泛上,面雖赤而不紅活光彩、身重難以轉側,或喜向壁卧、或踡卧欲寐、或閉目不欲見人、懶言語、或氣微難以佈息、或口鼻之氣自冷、聲不響亮,或時燥擾、煩渴不能飮冷、或唇青、或胎黑而滑、手足厥逆、爪甲青紫、血不紅活、小便清白或淡黃、大便下利或寒結、或?在肌肉之分,以手按之,殊無大?,陰勝則冰透手也。雖是發?,與陽證不同,不可以面赤、煩渴誤作陽證,須要辯別明白。其用藥自是理中、四逆、白通一派。温病無陰證,然或「四損」之人,亦有虛弱之人,但其根源原是温病,即温補藥中亦宜兼用滋陰之味。若峻用辛?,恐真陰立涸矣。仲景傷寒少陰病,於附子湯、真武湯中用白芍即此義也。景岳理陰煎、大温中飮,自謂「雲騰致雨」之妙,自我創始,其實亦本仲景此義而爲之者也。後人之千方萬論,未有見出乎範圍之外者。 |
傷寒病後期傳變而使寒邪入裏成為陰證,以及直中三陰而成為陰證者,或惡寒戰慄、面色時而青黑,或虛陽上浮,面色雖紅但不潤澤、身重難以轉側,或喜歡向壁而臥、或踡卧而欲寐、或閉目不欲見人、懶於言語、或氣息微弱、或口鼻之氣冷、聲音不響亮、或時而煩躁、口渴卻不能飲冷、或唇色青紫、舌苔黑而滑、手足逆冷、爪甲青紫而不紅潤、小便清白或淡黃,大便下利或因寒而秘結,或熱在肌肉,但用手按之則不覺有明顯之熱,陰盛則手感冰涼。雖然有發熱,但與陽證之發熱不同,不可以因其面赤、煩渴而誤認為是陽證,需要明確加以區別。用藥自然是理中湯丸、四逆湯、白通湯這一類。溫病無陰證,但屬於「四損」之病人,以及其他虛弱之人,因為其病之根本仍然是溫病,即使用溫補藥亦應同時用滋陰藥。如果過用辛熱藥物,則立刻會耗竭真陰。仲景用附子湯、真武湯治少陰病,而其中加白芍就是這個意思。張景岳之理陰煎、大溫中飲,自稱有「騰雲致雨」之妙,是其自我創製之方,實際上亦是基於仲景此意而來的。後人之千萬方論,未見有人能超越仲景者。 |
原文 | 翻譯 | |
陽證似陰,乃火極似水,真陽證也。盖傷寒温病,?極失於汗下,陽氣亢閉鬱於內,反見勝己之化於外。故凡「陽厥」,輕則手足逆冷,凉過肘膝;劇則通身冰冷如石,血凝青紫成片,脉沉伏濇,甚則閉絕。以上脉證悉見純陰,猶以爲陽證何也?及察內證,氣噴如火、譫語煩渴、咽乾唇裂、舌胎黃黑、或生芒刺、心腹痞滿脹痛、舌捲囊縮、小便短赤、涓滴作痛、大便燥結、或膠閉、或挾?下利、或?結旁流、或下血如豚肝,再審有屁極臭者是也。粗工不察,但見表證,脉體純陰,便投温補,禍不旋踵。大抵陽證似陰,乃假陰也,實則內?而外寒。在傷寒以大承氣湯下之,有潮?者,六一順氣湯,?甚合黃連解毒湯;在温病雙解、凉膈、加味六一、解毒承氣之類,斟酌輕重消息治之,以助其陰而清其火,使內?旣除,則外寒自伏。《易》所謂「水流濕」1者,即此義也。此與陽勝格陰例同,王太僕所謂「病人身寒厥冷,其脉滑數,按之鼓擊指下者,非寒也」。余謂温病火閉而伏,多見脉沉欲絕,不盡滑數鼓擊也,要在詳證辯之。 |
陽證似陰,是為火極似水,為真正之陽證。傷寒病和溫病,因為熱極而失於發汗及攻下,使得陽氣亢奮而閉鬰於內,反而在外表現為陰寒之象。但凡「陽厥」,輕則手足逆冷,寒冷過於肘膝,重則全身冰冷如石,血氣凝滯而皮膚青紫色成片,脈沉伏而澀,甚至脈閉絕。以上全是純陰之證,為什麼被認為是陽證呢?進一步觀察其內證,呼吸之氣如火噴、譫語煩渴、咽乾唇裂、舌苔黃黑、或生芒刺、心腹痞滿疼痛、舌頭捲曲、陰囊收縮、小便量少而赤、滴滴不暢而作痛、大便乾結、或膠固閉塞、或挾熱下利、或大便出血如豬肝色,還可聞到其屁極臭。粗心之醫者不能審查這些內證,只注意到表面證候,以及脈象純陰,就匆匆投以溫補之劑,結果禍不旋踵。大抵陽證似陰,屬於假陰證,實際上是內熱而外寒。在傷寒病中可用大承氣湯攻下,若有潮熱,則使用六一順氣湯,熱甚時可合用黃連解毒湯;而在溫病中,則用雙解散、涼膈散、加味六一湯、解毒承氣湯等,根據其輕重靈活運用,補陰而清熱,使內熱得除,則外寒自然會消退。《易經》中所「水流濕」,就是這個道理。這與陽勝格陰是相同的,王冰說「病人身寒厥冷,而脈滑數,指下按之有如擊鼓者,這並非寒證」。我認為在溫病中,由於火邪鬰閉,常見脈沉而欲絕,並非一定滑數如擊鼓,關鍵在於要仔細辨證。 |
|
1《易經·乾卦·文言》:「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 |
原文 | 翻譯 | |
陰證似陽,乃水極似火,真陰證也(眉批:似陰、似陽二證分析不清,死生立判。温病無陰證)。蓋傷寒傳變三陰而為陰證,或陰寒直中三陰而為陰證。陰勝於內,逼其浮游之火發於外,其脉沉微而遲,或沉細而疾,一息七八至,或尺衰寸盛。其證面赤煩燥、身有潮?、渴欲飲水、或咽痛、或短氣、或嘔逆、大便陰結、小便淡黃、驚惶不定、時常鄭聲,狀類陽證,實陰證也。粗工不察,但見面赤煩渴、咽痛便秘,妄投寒涼,下咽立斃。大抵陰證似陽,乃假陽也,實則內寒而外?,急以白通、附子、通脉四逆湯之類加人參,填補真陽,以引火歸源。但使元氣漸復,則?必退藏。《易》所謂「火就燥」者,即此義也。此與陰盛格陽例同,王太僕所謂「身?脉數,按之不鼓擊者,非?也」。但陽證似陰與陽證,傷寒温病家通有之。而陰證似陽與陰證,此值正傷寒家事,温病無陰證。古人未曾言及,後人多不知此,吳又可其先覺乎? |
陰證似陽,實為水極似火,這是真正之陰證(眉批:似陰、似陽兩證不能清晰分辨,就會立刻誤治。溫病中不存在陰證)。傷寒病傳變至三陰而成為陰證,或者陰寒之邪直中三陰而成為陰證。陰寒內盛,迫使浮游之火散發於外,其脈沉微而遲,或沉細而疾,一息脈七八至,或尺脈弱而寸脈盛。其證面赤煩躁、潮熱、渴欲飲水、或咽痛、或短氣、或嘔吐、大便因陰寒而秘結、小便淡黃、驚恐不定、時常鄭聲,證候類似陽證,實為陰證。粗心之醫者不能審察於此,只是見到面赤煩渴、咽痛、便秘,即誤投寒涼藥物,結果立刻使病情惡化。大抵陰證似陽,屬於假陽證,實際上是內寒而外熱,急需用白通湯、附子湯、通脈四逆湯等方劑,並加入人參,填補真陽,以引火歸源。只要令元氣逐漸恢復,則熱勢必會消退。《易經》所說「火就燥」,即是此理。這與「陰勝格陽」是相同的,王冰說「身熱脈數,按之沒有擊鼓感,此非熱證」。只是陽證似陰與真陽證在傷寒病和溫病中都會經常出現。而陰證似陽與真陰證屬於真正之傷寒病,溫病中並無陰證。古人未曾言及這一點,後來的人多不知曉,吳又可難道是先知先覺者嗎? |
|
按:寒?有真假者,陽證似陰,陰證似陽是也。蓋?極反能寒厥,乃內?而外寒,即真陽假陰也。寒極反能燥?,乃內寒而外?,即真陰假陽也。假陰者最忌温補,假陽者最忌寒涼。察此之法,當以脉之虛實強弱為主。然洪長滑數,強實有力,真陽脉固多,而沉伏細濇,六脉如絕,假陰脈亦不少(眉批:假陰脉最足誤人,宜細心辯之)。可知不唯證之陰陽有真有假,即脉之陰陽亦有真有假。死生關頭,全在此分。噫!醫道豈易易哉! |
按:寒熱有真假之分,就是陽證似陰,陰證似陽。因為熱極反而能夠導致寒厥,實際上是內熱而在外表現為假寒,即真陽假陰。寒極反而能夠導致燥熱,實際上是內寒而在外表現為假熱,即真陰假陽。假陰證最忌溫補,假陽證最忌寒涼。其判斷之法,要觀察脈氣之虛實強弱。然而,脈象洪長滑數、強實有力,固然多屬真陽脈,但脈象沉伏細澀、六脈似絕,屬假陰脈者亦不少(眉批:假陰脈最易誤人,需要細心辨別)。可知證候之陰陽有真有假,脈象之陰陽亦有真有假。生死關頭,全在於對此要準確判斷。唉!行醫怎會是件容易之事呢! |
|
吳又可曰:陰陽二證,古方書皆對待言之,以明其理。世醫以陰陽二證,世間均等,臨診之際,泥於胸次,往來惆懤,最易牽入誤揣。甚有不辯脉證,但窺其人多蓄少艾,或適在娼家,或房事後得病,或病適至行房,問及於此,便疑為陰證。殊不知病之將至,雖童男室女,曠夫寡妻,僧尼閹宦,勢不可遏。與房慾何涉焉?即使素多少艾,頻宿娼家,房事後適病,病適至行房,此際偶值病邪,氣壅火鬱,未免發?,到底終是陽證,與陰證何涉焉?況又不知陰證實乃世間非常有之證,而陽證似陰者,何日無之?究其所以然者,不論傷寒温病,邪在胃家,陽氣內鬱,不能外布,即便四逆,所謂「陽厥」是也。仲景云:「厥微?亦微,厥深?亦深。」其厥深者,輕則冷過肘膝,脉沉而微;重則通身冰冷,脉微欲絕。雖有輕重之分,總之為「陽厥」。因其觸目皆是,苟不得其要領,於是誤認者良多。況且温病每類傷寒,再不得其要領,最易混淆。夫温病雜氣直行中焦,分佈上下,內外大?,陰證自何而來?予治温病數百人,僅遇一二正傷寒,即令正傷寒數百人,亦不過一二真陰證。又何必纔見傷寒,便疑為陰證,況多温病又非傷寒者乎!人亦可以憬然思,翻然悟矣(按:吳氏「温病無陰證」一語,開萬古之屯蒙,救無窮之夭枉)。 |
吳又可說:古代醫書對陰陽兩證都會加以分辨,以闡確其理。世醫以為陰陽兩證是均等的,臨證之際拘泥於胸中而猶豫不決,最容易誤入歧途。甚至有些醫者不辨別脈證,只看其人家中多有少年妻妾,或正在嫖娼,或是房事後得病,或是病發時還在行房,便認為其病為陰證。殊不疾病即將發作時,即使是少年男女,或久未行房之男女,僧人尼姑或是太監,其病勢難以阻擋,與房事有何關係?即使素來多妻妾者,或頻繁光顧娼家,或房事後恰好發病,或發病時還在行房,此時恰逢病邪入侵,氣壅火鬱,難免會出現發熱,歸根結底還是陽證,與陰證有何關聯?況且,不知陰證實際上世間不常見之證,而陽證似陰者,有那天沒有出現?究其原因,無論是傷寒病還是溫病,邪氣在胃,陽氣內鬰而不能外泄,就會出現四逆,就是所謂的「陽厥」。仲景說:「厥微熱亦微,厥深熱亦深。」厥深者,輕者寒冷過於肘膝,脈沉而微;甚者則全身冰冷,脈微欲絕。雖然有輕重之分,總之都是「陽厥」。由於這種情況非常常見,如果不能得其要領,誤診就很多。況且,溫病之證候與傷寒病十分相似,再不得其要領,更容易混淆。溫病之雜氣直接侵犯中焦,再分布於上下,內外均熱,哪裏會有陰證呢?我治療過數百個溫病患者,僅僅遇到一兩個真正患傷寒病者,即使在數百個患真正傷寒病者,也不過只有一兩個真正之陰證,何必才遇到傷寒病便懷疑是陰證,況且大多是溫病,而不是傷寒病!人們應該好好反思一下,就可以翻然醒悟了(按:吳又可「溫病無陰證」一說,澄清了長期以來對此認識上之誤區,挽救了無窮患者免於誤治)。 |
|
按:仲景曰:「陽證見陰脉者死。」《類經》註云:「證之陽者,假實也;脉之陰者,真虛也。陽證陰脉,即陰證也。」夫證之陽而曰假實,自是假陽證矣,假陽證自是真陰證可知矣。脉之陰而曰真虛,自是真陰脉矣,真陰脉自是真陰證更可知矣。此真陰假陽,所謂「陰證似陽」是也,即王太僕所謂「陰盛格陽」是也,宜用温補之藥無疑矣。今人一遇壯?煩渴、譫語狂亂、登高棄衣而聲音嘹亮、神色不敗,別無敗壞陽德之狀,但厥逆脉伏、沉濇如絕,便以為陽證見陰脉而用温補之藥,禍不旋踵。殊不知證現內?外寒之象,脉見沉伏微細之形,火鬱亢極,陽氣不能交接於四肢,故體厥、脉厥狀類陰寒,此真陽假陰,所謂「陽證似陰」是也,即王太僕所謂「陽盛格陰」是也。乾隆甲戌乙亥,吾邑連間數年温毒盛行,眼見親友病多「陽證似陰」,用附子理中湯而死者若而人,用八味丸料及六味丸合生脉散而死者又若而人。醫家病家皆以為死證難以挽回,卒未有知其所以誤者,余深憫焉。因古人「格陰似陰1,體厥脉厥」之說,精心研究,頗悟此理。温病無陰證,傷寒陰證百中一二。庸工好用?藥,且多誤補其虛,故患「陰證似陽」者少,壞事亦不若「陽證似陰」者之多也。每參酌古訓,又兼屢經閱歷,實騐得「陽證似陰」乃火極似水,陽邪閉脉,非仲景所謂「陽證陰脉」也。輒用升降、涼膈加味、六一、解毒承氣之屬,隨證治之,無不獲效,不必疑也,特書之以為誤認「陽證陰脉」之戒(眉批:引證確切,千古疑案可釋然矣)。可知仲景云「陽證見陰脉」者,所謂「戴陽」是也,所謂「孤陽飛越」是也,所謂「內真陰而外現假陽」之象是也,非真陽證也。夫天之所以生物,人之所以有生者,陽氣耳。脉證俱無真陽之氣,故曰死。豈若陰證見陽脉者之尚有生機乎?如陽證陽脉,即不藥亦無害生理。惟陽證似陰,乃火鬱於內,反見勝己之化於外,脉自亢閉,實非陰脉,此羣龍無首之象,證亦危矣。然猶在可死、可不死之間。若早為清瀉之,脉自復而愈。至若貧賤人饑飽勞傷,富貴家酒色耗竭,此則「四損」不可正治之輩,又當別論。甚至藏府久虛,痰火久鬱,一看温病,正不勝邪,水不勝火,暴發競起,一二日即死者,其脉或浮洪而散,狀若釜沸,或沉微而濇,狀若屋漏。每遇此等脉證,徒為悼嘆而已。 |
按:仲景說:「陽證見陰脈者死。」《類經》註:「證之陽者,假實也;脉之陰者,真虛也。陽證陰脉,即陰證也。」將陽證註為假實,自然就是假陽證,而假陽證自然就是真陰證。將陰脈註為真虛,自然就是真陰脈,而真陰脈自然就是真陰證了。這種真陰假陽,就是所謂的「陰證似陽」,就是王冰所說的「陰盛格陽」,毫無疑問應該用溫補之藥。今人一遇到壯熱、煩渴、譫語狂亂、登高脫衣而聲音高亢,神色不敗,除此之外沒有其它陽氣受損之狀,只是有厥冷而脈伏,或脈沉澀欲絕,就以為是陽證見陰脈而用溫補之藥,結果是禍不旋踵。殊不知表現為內熱外寒之證,脈見沉伏微細之象,是火鬱極盛,以致陽氣無法交接於四肢,所以會出現類似陰寒之體厥、脈厥,這是真陽假陰,即所謂的「陽證似陰」,即王冰所說的「陽盛格陰」。乾隆甲戍、乙亥年間,我家鄉連續數年溫毒盛行,眼見親友之病多「陽證似陰」,被用附子理中湯而治死者時有發生,被用八味丸煮湯及六味丸合生脈散而治死者亦時有發生。病家和醫家都認為這是死證,難以挽回,最終都沒有人知道出錯之原因,我對此深感悲憫。因為古人有「格陽似陰,體厥脈厥」之說而對此精心研究,並有所領悟。溫病中不存在陰證,而傷寒病之陰證只占很少的比例。庸醫喜歡用熱藥,而且常常誤補其虛,所以患「陰證似陽」者少,而被治壞者亦不如「陽證似陰」者多。我每每參考古人教誨,同時結合多次臨床實踐之經驗,知道「陽證似陰」實際上是火極似水,陽邪閉阻脈氣,並非仲景所說的「陽證見陰脈」。因此經常使用升降散、涼膈散、加味六一湯、解毒承氣湯等方,隨證治之,無不獲效,這一點無需懷疑,所以特意寫下這些話,以警示那些常常誤認是「陽證見陰脈」者(眉批:引證確切,千古疑案終於能清楚明白)。由此可知仲景所說「陽證見陰脈」者,就是所謂的「戴陽」證,所謂的「孤陽飛越」,所謂的「內真陰而外現假陽」之象,並非真正的陽證。天地之所以能生成萬物,人之所以有生命,根本就在於陽氣。脈證都沒有真陽之氣,所以說是死證。哪裏象陰證見陽脈者尚有生機呢?如果是陽證見陽脈,即使不用藥物治療也不會對生命有所損害。只有陽證似陰,乃時火鬱於內,在外反而表現出陰寒之象,脈氣因陽熱亢盛反而閉塞,實際上並非陰脈,這是一種群龍無首之象,病情亦十分危險。然而,這個情況仍處於可救治或不可救治之間。如果及早進行清瀉治療,脈氣自然恢復則病愈。至於貧賤人由於饑飽勞傷,富貴家由於酒色過度而耗竭,這都屬於「四損」而不可治之範疇,又另當別論。甚至病者臟腑長期虛弱,加上痰火久鬱,一旦遇上溫病,正不勝邪,水不勝火,病情迅速爆發,一兩天內就會死亡者,其脈象浮洪而散,狀如鍋中沸騰之水,或沉微而澀,狀如屋漏之水。每當遇到此類脈證,我只能感歎悲歎而已。 |
|
1格陰似陰:據前後文意,疑為「格陽似陰」之誤。 |
原文 | 翻譯 | |
《傷寒論》曰:「陽毒之為病,面赤斑斑如錦文,咽喉痛,吐膿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鱉甲湯主之。」《傷寒論》曰:「陰毒之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鱉甲湯主之。」 |
《傷寒論》說:「陽毒之為病,面赤斑斑如錦文,咽喉痛,吐膿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鱉甲湯主之。」《傷寒論》說:「陰毒之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鱉甲湯主之。」 |
|
按:陰陽和,正氣也。陰陽偏,異氣也。正氣者,四時錯行之氣也。異氣者,四時不節之氣也。而雜氣非其種也。雜氣者,兵凶旱潦,疵癘烟瘴,一切惡穢不正之氣也。此氣適中人之陽分,則為陽毒;適中人之陰分,則為陰毒。觀其所主之藥,二證一方,並不用大寒大熱之劑,可知長沙所謂「陽毒」、「陰毒」,乃天地之雜氣,非風、寒、暑、濕、燥、火之六氣也,豈若後人之所謂「陽毒」、「陰毒」乎?要之,後人所謂陽熱極盛,固是陽毒;陰寒極盛,固是陰毒,終非長沙所以立名之本義。此二證者,即所稱「温病」是也,即大頭温、蝦蟆温、瓜瓤温,以及痧脹之類是也。吳又可「温病無陰證」之論,實本長沙「陽毒」、「陰毒」中於雜氣之說。受毒有淺深,為病有重輕,一而二,二而一者也。王太僕曰:「此陽勝格陰而致之,非寒也。」凡中此雜氣之人,不止咽喉痛、身痛,甚至心腹絞痛、大滿大脹、通身脉絡青紫、手足指甲色如靛葉、口噤牙緊、心中忙亂。一二日即死者,此類是也。但刺尺澤、委中、十指出血,即令服玉樞丹最妙。撥正散尤為奇方,男左女右吹入鼻中,雖危必甦,以增損雙解散主之。 |
按:陰陽調和,是正氣。陰陽偏勝,是異氣。正氣,就是四時交替發生之氣。異氣,就是不按四時正常交替發生之氣,而雜氣不屬於以上二種氣。雜氣,是指兵凶戰亂時旱澇災禍所引發之疵癘烟瘴及一切惡穢不正之氣。當雜氣剛好侵犯人體陽分時,則形成陽毒病;剛好侵犯人體陰分時,則形成陰毒病。從治療陰陽毒所使用之藥物來看,兩種病證只用一個藥方,並眉批用大寒或大熱之藥,可見仲景所說之「陽毒」和「陰毒」是指天地之雜氣,而非風、寒、暑、濕、燥、火六氣,哪裏象後人所稱之「陽毒」和「陰毒」?總之,後人所說陽熱極盛,固然是陽毒;陰寒極盛,固然是陰毒,但最終都不是仲景為「陽毒」、「陰毒」立名之本義。這兩種證實際上就是所稱之「溫病」,包括大頭溫、蝦蟆溫、瓜瓤溫,以及痧腫等。吳又可「溫病無陰證」之論,實際上是基於仲景「陽毒」、「陰毒」都是雜氣之說。受毒程度有淺有深,病情有輕有重,所以一種雜氣有二種病證,而二種病證實際上就是一種雜氣。王冰說:「此陽勝格陰而致之,非寒也。」凡是受到這種雜氣侵犯之人,不僅咽喉痛、全身疼痛,甚至心腹絞痛而大脹大滿、全身脈絡青紫、手足指甲呈靛藍色、牙關緊閉、心中煩亂。一兩天內即死亡者,都屬於這類病證。只需刺尺澤、委中、十指放血,隨即服用玉樞丹最好。撥正散更是奇特之方,男子從左側,女子從右側,將撥正散吹入鼻中,即使病情危急亦一定能使之蘇醒,再用增損雙解散主治。 |
原文 | 翻譯 | |
發?、惡寒、惡風、頭痛身痛、項背強痛、目痛鼻乾、不眠,胸脇痛、耳聾目眩、往來寒?、嘔而口苦、脉浮而洪、或緊而緩、或長而弦,皆表證也。在傷寒,風寒外入,但有一毫表證,自當發汗解肌,消散而愈,其用藥不過麻黃、桂枝、葛根、柴胡之類。在温病,邪?內攻,凡見表證,皆裏證鬱結,浮越於外也。雖有表證,實無表邪,斷無正發汗之理。故傷寒以發表為先,温病以清裏為主,此一着最為緊要關隘。今人一遇温病,便以為傷寒,遂引經論「先解其表,乃攻其裏」之說,此大謬也。總因古今醫家,俱將温病與傷寒看成一證,不分兩治。如王宇泰、張景岳,曠代名手也,其論傷寒證治,妙矣!至矣!蔑以加矣!至說到温病,猶是老生常談,他何足道?人每以大劑麻黃、葛根等湯,強發其汗。此邪原不在經,汗之徒損經氣,?亦不減,轉見狂燥。蓋發汗之理,自內由中以達外。今裏?結滯,陽氣不能敷布於外,即四肢未免厥逆,又安能氣液蒸蒸以透表,如縛足之鳥焉能飛升?又如水注之器,閉其後竅,前竅焉能涓滴?惟用升降、雙解,裏?一清,表氣自透,不待發散,多有自能汗解者。此中玄妙,王、劉二公,其先覺乎(眉批:所謂「前一節治法,大有天淵之別」者,此也。俗醫何曾夢見此論?前人未到,引證諦當)? |
證見發熱、惡寒、惡風、頭痛、身痛、項背強痛、目痛、鼻乾、失眠、胸脅痛、耳聾、眩暈、往來寒熱,嘔而口苦,脈浮而洪、或緊而緩、或長而弦,這些都屬於表證。傷寒病是因風寒邪氣由外而入,只要有一絲表證,就應該發汗解肌,使邪氣消散即愈,用藥不外乎麻黃湯、桂枝湯、葛根湯、柴胡湯等。溫病則屬於邪熱內攻,凡出現表證都是裏熱鬱結而浮越在外所致,雖然有表證但實際上並無表邪,斷斷沒有用一般發汗之理。所以傷寒病以發散表邪為先,溫病以清裏為主,這是最為非常關鍵之處。今人一遇到溫病,便以為是傷寒病,隨即引經據典「先解其表,乃攻其證」,這是完全錯誤的。總是因為古今醫家都將溫病和傷寒病視為同一種病,沒有加以區分治療。譬如像王字泰、張景岳這樣的曠世名醫,論述傷寒病之證治,妙啊!透徹啊!無以復加了!但要論及溫病,則是老生常談而了無新意,有什麼值得可提的?人們常常使用大劑量麻黃湯、葛根湯強行發汗。溫病之邪本來不在經脈,這樣做只會損傷經氣,發熱會輕,轉而出現狂躁。因為發汗之理,是將在裏之邪透過中間而發散到外部。但在溫病中,由於裏熱結滯而陽氣無法敷布於外,如此四肢未免會出現厥逆,又怎麼能使陽氣與津液蒸騰而透達表邪,猶如被綁住腳之鳥兒如何能飛升?又如注水之器,將其後孔塞住,前孔怎麼能夠出水?只有用升降散、雙解散使裏熱得清,在表之氣自然透達,不需要專門發散而大多能自然汗出而解。對於這其中之玄妙,王安道、劉完素二位醫者已是早有所悟吧(眉批:所謂「前一節治法,大有著天淵之別」,說的就是這一點。庸俗之醫者哪裏曾經夢中有過此論?前人尚未認識到,現在將其論證清楚)? |
原文 | 翻譯 | |
表裏俱見之證,疑似之間,最宜詳晰。蓋在表者宜汗,在裏者宜下。今既兩證相兼,如欲汗之,則裏證已急,欲下之,則表證尚在。在傷寒,自表傳裏,通宜大柴胡湯兩解之。在温病,自裏達表,輕則增損大柴胡湯,重則加味六一順氣湯主之。 |
表裏俱見之證,疑似之間,最應該詳細辨清。因為表證宜發汗,裏證則宜攻下。現在既有表證又有裏證,若欲發汗,則裏證已急;若欲攻下,則表證仍在。傷寒病是自表傳裏,都應該用大柴胡湯雙解。溫病是自裏達表,輕者用增損大柴胡湯,重者則要用加味六一順氣湯。 |
原文 |
|
翻譯 |
不惡寒反惡?、掌心並腋下濈濈汗出、腹中硬滿脹痛、大便燥結或膠閉、或?結旁流、或協?下利、譫語發狂、口渴咽乾、舌黃或黑、舌卷或裂、煩滿囊縮而厥、脉洪而滑、或沉實、或伏數,此裏證之大略也。温病與傷寒表證實不同,裏證無大異,亦須辯明治之。 |
證見不惡寒而惡熱、掌心和腋下持續汗出、腹中硬滿脹痛、大便乾結或膠閉、或熱結旁流、或協熱下利、譫語發狂、口渴咽乾、舌苔黃或黑、舌捲曲或有裂紋、煩躁、陰囊緊縮且厥冷、脈洪而滑、或沉實、或伏數,這些是裏證之大致特點。溫病與傷寒病之表證明顯不同,而裏證就沒有太大差異,但同樣需要明確辨別並進行治療。 |
|
按:傷寒有表證,自當汗之。然脉有忌汗者七條,證有忌汗者十一條。有裏證,自當下之。然脉有忌下者十四條,證有忌下者二十二條,此尤不可不知也。《傷寒論》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詳且盡矣。兼以諸家闡發無餘,觀之自明,何須余贅?是集特辯温病根源、脉證、治方與傷寒大異,令業醫者分別清楚,不以傷寒混治温病,是則余之志也已。 |
按:傷寒病有表證,自然應當發汗。然而有七條條文論述之脈象是禁止發汗的,有十一條條文論述之證候是禁止發汗的。而有裏證,則自然應該攻下。然而有十四條條文論述之脈象是禁止攻下的,有二十二條條文論述之證候是禁止攻下的。這些尤其不可不知。《傷寒論》三百九十七法和一百一十三方,已經詳盡而完備。加上諸家對原文進行詳盡之闡發,讀者自然能明白,何需我在此多加贅述?這本書是我特別對溫病之根源、脈象、證候和治法加以區分,使從醫者能夠清晰地區分,不要將傷寒病與溫病混同治療,這正是我的志向。 |
|
又按:訒庵云:「汗、吐、下、和,古人治病之四法。」景岳云:「若無邪氣在上,不可輕吐,亦無多法,梔子豉湯吐無形之虛煩,瓜蒂散吐有形之實邪。一法以萊菔子為末,温水調服一錢,良久即吐。和解,小柴胡湯加減足矣。」二法之外,最切於病,無過汗下。正傷寒之當汗、當下者,已逐條分析矣。温病無正發汗之理,惟下證最多,特為指明,莫厭其煩。 |
又按:汪昂說:「汗、吐、下、和,是古人治病之四法。」張景岳說:「若無邪氣在上,不可輕易用涌吐法,吐法不需繁多,梔子豉湯用於涌吐無形之虛煩,瓜蒂散用於涌吐有形之實邪。另一方法是將萊菔子磨成末,用溫水送服一錢,過一會便能涌吐出來。和解法,用小柴胡湯加減就已足夠。」除了這兩種方法外,最能針對疾病的是發汗和攻下。對於傷寒病來說,應該發汗和攻下者,早前已經逐條分析過。溫病一般沒有發汗之理,唯獨可下之證較多,特意在此指出這一點,希望不要厭煩。 |
|
面黃 身黃(以下共計温病温下證五十二條) |
面黃、身黃(以下是溫病之溫下證,共有五十二條) |
|
黃者,土色也。脾胃於五行屬土,陽明之脉榮於面,黃則濕?鬱於脾胃之中,熏灼上蒸於面,甚則身黃如橘子色,此大?之象。並宜茵陳蒿湯合升降散,再酌病情合三承氣湯下之。下後?退,汗自出,黃自消矣。或以温酒洗之。 |
黃為土色,脾胃在五行中屬土,陽明之脈上榮於面部,面黃是濕熱鬱積在脾胃之中而上蒸於面所致,嚴重時身體發黃如橘子色,這是大熱之象。都應該用茵陳蒿湯合升降散,再根據病情考慮是否加入三承氣湯進行攻下。下後熱退而汗自出者,面黃身黃亦會自然消退。或者可以用溫酒進行洗滌。 |
|
《內經》曰:「能合脉色,可以萬全。」《難經》曰:「望而知之謂之神。」故看病者,先要察色,然後審證切脉,參合以決吉凶也。如肝?則左頰先赤,肺?則右頰先赤,心?則額先赤,腎?則頤先赤,脾胃?則滿面通赤也。又面色黃為温為?,白為氣不調,青為風寒,黑為陰寒也。自準頭1、年壽2、命宮3、法令、人中,皆有氣色可騐。又若傷寒陰寒內盛,逼其浮陽之火行於面,亦發赤色,非?證也,此為「戴陽」,四逆湯加蔥白。夫陽已戴於頭面,不知者更用表藥,則孤陽飛越,危殆立見,可不慎哉?温病無陰證。 |
《內經》說:「能合脈色,可以萬全。」《難經》說:「望而知之謂之神。」所以看病時,要先望色,然後辨別證候與切脈,綜合分析以決定病情之吉凶。例如,肝熱則左頰先紅,肺熱則右頰先紅,心熱則額頭先紅,腎熱則下頜先紅,脾胃熱則滿面部通紅。此外,面色黃屬溫屬熱,面色白為氣血不調,面色青為風寒邪氣,面色黑為陰寒邪氣。從鼻頭、眉心至鼻尖、印堂、法令到人中,都有氣色可以進行辨識。又譬如傷寒病陰寒內盛,迫使浮陽之火行於面部,也會出現紅色,這不屬於熱證,此為「戴陽」證,用四逆湯加蔥白治療。陽氣已經上浮於頭面,不知此者還用發表藥,則孤陽飛越,危殆立至,能不謹慎嗎?溫病是沒有陰證的。 |
|
目暗不明 目赤 目黃 目瞑 目直視 目反折 |
目暗不明、目赤、目黃、目瞑、目直視、目反折 |
|
目者,至陰也,五藏六府精華之所繫,水足則明察秋毫,如常而了了者,裏無邪也。至於目暗不明,乃邪居內焚灼,腎水枯涸,不能朗照。若赤、若黃、若瞑、若直視、若反折,邪俱在裏也。若不急下,則邪愈熾矣。並宜加味涼嗝散加龍膽草。 |
眼睛為至陰,是五臟六腑精氣之所 在,陰水充足則目能明察秋毫,視力如常而目睛清清楚楚,反映裏無邪氣。視物不明則是邪熱在裏而焚灼精氣,導致腎水枯竭而使目睛不明。若目赤、目黃、目暝、或目光直視、白晴反吊等,都表示邪氣在裏。如果不及時攻下,邪氣會愈演愈烈,都應該用加味涼嗝散加入龍膽草。 |
|
薛氏曰:「凡開目而欲見人者,陽證也。閉目而不欲見人者,陰證也。目中不了了,目睛不和,色赤,?甚於內也。目瞑者,必將衄也。目睛黃者,將發身黃也。或瞪目直視,或戴跟反折,或目胞陷下(內多虛證),或睛暗而不知人者(亦有虛證),皆難治也。」 |
薛氏說:「凡是眼睛睜開想見者人,屬於陽證;閉眼而不想見者人,屬於陰證。目睛不清楚而不能靈活轉動,目赤者,屬於熱邪內盛。目暝者,必然會鼻衄。目睛發黃,身體亦將發黃。或眼睛直視,或白睛反吊,或眼眶凹陷(多為裏虛),或視物昏暗而不知人者(亦有虛證),都屬於難治。」 |
|
舌白苔 黃苔 黑苔 |
舌白苔、黃苔、黑苔 |
|
凡傷寒邪在表者,舌無苔。邪在半表半裏,白苔而滑,肺主氣而色白。故凡白苔猶帶表證,止宜和解,禁用攻下。有尖白根黃、尖黃根白、或尖白根黑、及半邊黃白前苔滑者,雖證不同,皆屬半表半裏。若傳裏則乾燥,?深則黃,甚則黑也。然黑苔止有二種,有火極似水者,為?極;有水極似火者,為寒極。細辯之,黑色亦自不同。?極者色黑而苔燥,或如芒刺,再騐必小便赤澀,大承氣湯下之;寒極者色青灰而苔滑,再騐必小便清白,或淡黃,理中湯加附子温之。又温病與傷寒,舌色不同,傷寒自表傳裏,舌苔必由白滑而變黃變黑,不似温病?毒由裏達表,一發即是白黃黑諸苔也。故傷寒白苔不可下,黃則 下之。温病稍見黃白苔,無論燥潤,即以升降散、加味涼膈散下之,黑則以解毒承氣湯急下之。下後間有三二日裏證去,舌尚黑者,苔皮未落也,不可再下,務在有下證方可下。有一種舌俱黑而無苔,此經氣,非下證也。姙娠多有此,陰證亦有此。又有一種舌,屢經汗下消導,二便已通,而舌上青灰色未退,或濕潤,或雖不濕潤,亦不乾燥,不可因其濕潤妄投薑附,亦不可因其不濕潤而誤與硝黃。此因汗下過傷津液,其脉必虛微無力,急宜救陰為主,炙甘草湯、左歸丸料,或六味地黃九料合生脉散滋其化源。又有一種舌,真陰虧損,火勝津枯,乾燥涸極,唇裂鼻煤舌黑,宜以涼水梨漿治其標,左歸、六味滋其本,庶或可生。若執用承氣、涼膈則殆矣(眉批:實?火盛而焦,虛?水虧而枯,分辯不清,彼此無一生矣。仔細勘騐脉證,畢竟不同)。杜清碧三十六舌法,三十五舌屬?,惟一舌屬寒,大抵?多寒少。三十六法已覺其煩,後廣之一百有餘,真屬蛇足(大鵝梨削薄片,於新汲水中,去渣飲汁,即梨漿是也)。 |
凡是傷寒病邪氣在表,舌苔沒有變化。邪氣在半表半裏,舌苔白且滑,這是因為肺主氣而色白。所以只要是苔白就是仍有表證,只應該和解,而禁用攻下。有些是舌尖苔白而根部黃、或舌尖黃而根部白、或舌尖白而根部黑、以及半邊呈黃色,半邊呈白色而前部苔滑,雖然見證不同,但都屬於半表半裏。如果邪氣傳於裏,舌苔則會變得乾燥,熱邪深入則舌苔會變成黃色,甚至黑色。但是黑苔又分為兩種,有火極似水者,為熱極;有水極似火者,為寒極。仔細辨認,黑苔亦是不同的。熱極者苔黑而燥,或如芒刺,再驗小便必然赤澀,用大承氣湯攻下;寒極者苔色青灰且滑,再驗小便必然清白或淡黃,用理中湯加附子溫補。此外,溫病和傷寒病之舌苔顏色不同,傷寒病是從表傳裏,舌苔必定從白滑而變黃變黑,不像溫病之熱毒從裏透達於表,一發病時舌苔立刻呈現白色、黃色或黑色。因此,傷寒病出現白苔不可攻下,而黃苔則可以攻下;而溫病稍見黃白苔,不論乾燥還是潤澤,即用升降散或加味涼膈散攻下,而苔黑則應急速用解毒承氣湯攻下。攻下後,有時在兩三日裏證已消去,但舌苔仍然呈現黑色,那是苔皮尚未脫落,不應再次使用攻下,必須確保有可下之證才能再次攻下。有一種舌象,舌面全黑但卻無苔,這是經氣問題,而非可下之證。妊娠常見此象,陰證亦可見此。還有一種舌象,經過多次發汗、攻下後,二便已通暢,但舌上青灰色之苔未退,或濕潤,或雖不濕潤但亦不乾燥,不能因為舌苔濕潤就隨意使用乾薑、附子,亦不能因為舌苔不濕潤就誤用芒硝、大黃。這是因為發汗及攻下過度傷及津液,其脈必然虛微無力,應迅速以救陰為主,用炙甘草湯、左歸丸,或六味地黃九合生脈散滋養其化源。還有一種舌象,真陰虧損,火勝而津液枯竭到極點,唇裂鼻如煤煙而舌黑,宜用涼水梨漿治其標,再用左歸丸、六味地黃丸等滋養腎水,也許還有可生之機。如果堅持用承氣湯、涼膈散,就危險了(眉批:實熱火盛而津液枯焦,與虛熱水虧而津液枯焦,彼此都分辨不清,則無一可生。仔細辨別脈證,畢竟是不同的)。杜清碧提出的三十六舌象中,有三十五種屬於熱證,只有一種屬於寒證,看來是熱證多而寒證少。三十六舌象已經相當繁瑣了,後來更增加至一百多種,完全是畫蛇添足(將大鵝梨削成薄片,放入新汲之水中,然後去渣飲用其汁,這就是梨漿了)。 |
|
舌白砂苔 舌紫赤色 |
舌白砂苔 舌紫赤色 |
|
舌上白苔乾硬如砂皮,一名「水晶舌」。乃自白苔之時,津液乾燥,邪雖在胃,不能變黃,急下之。紫赤亦胃也,亦宜下之。 |
舌苔白而乾硬像砂皮,又稱為「水晶舌」。那是苔白之時津液乾燥所致,邪氣雖然在胃中,但舌苔沒有變黃,需要迅速攻下。舌苔呈紫赤色亦是由於胃熱所致,同樣需要攻下。 |
|
舌芒刺 |
舌芒刺 |
|
?傷津液,此?毒之最重者,急下之。 |
熱傷津液,此乃熱毒最為嚴重者,需要迅速攻下。 |
|
舌裂 |
舌裂 |
|
日久失下,血液枯涸,多有此證。又?結旁流,日久不治,在下則津液消亡,在上則邪火毒熾,故有此證。急下之,裂自滿。 |
日久而失於攻下,血液乾涸,多見此舌。另外,熱結旁流而日久不治,在下則津液消亡,在上則邪火熾盛,因此有此舌象。只要迅速攻下,舌裂會自然痊癒。 |
|
舌短 舌卷 舌硬 |
舌短、舌卷、舌硬 |
|
此皆邪氣勝,真氣虧。急下之,舌自舒。 |
這都是邪氣盛而真氣虛。只要迅速攻下,舌就會自然舒展。 |
|
唇燥裂 唇焦色 口臭 鼻孔如煙煤 |
唇燥裂、唇焦色、口臭、鼻孔如煙煤 |
|
此胃家實多有此證,急下之。鼻孔煤黑,温毒在胃更甚,急下之。 |
胃家實者多見此證,需要迅速攻下。鼻孔如煤煙之黑,胃中溫毒非常嚴重,需要迅速攻下。 |
|
口燥咽乾 氣噴如火 揚手擲足 小便極臭 小便赤黑 小便涓滴作痛 |
口燥咽乾、氣噴如火、揚手擲足、小便極臭、小便赤黑、小便涓滴作痛 |
|
此皆內?之極,急下之。 |
這都是內熱極盛,需要迅速攻下。 |
|
潮? |
潮熱 |
|
邪?在胃,宜下之。 |
邪熱在胃中,需要攻下。 |
|
善太息 |
善太息 |
|
此胃家實,呼吸不利,胸膈痞悶,每欲引氣下行故然,宜下之。 |
此為胃家實,呼吸不暢,胸膈痞悶,總是想用力呼吸引氣下行所致,需要攻下。 |
|
心下滿 心下痛 心下滿痛 心下高起如塊 腹脹滿痛 腹痛按之愈痛 小腹滿痛 |
心下滿、心下痛、心下滿痛、心下高起如塊、腹脹滿痛、腹痛按之愈痛、小腹滿痛 |
|
此皆胃家邪實,內結氣閉,急下之,氣通則已。 |
這都是胃家邪氣盛實,氣機閉結於內,需要迅速攻下,氣機通暢則會自然消失。 |
|
頭脹 頭脹痛 頭汗 頭痛如破 |
頭脹、頭脹痛、頭汗、頭痛如破 |
|
此皆胃有邪實,氣不下降,急下之,脹痛立止。頭汗亦宜下之,則?越而遍身汗出矣。 |
這都是胃家邪氣實盛,氣機無法下降,需要迅速攻下,脹痛會立即停止。頭汗出亦需要攻下,則熱邪透散於外而能全身汗出。 |
|
譫語 發狂 蓄血如狂 |
譫語、發狂、蓄血如狂 |
|
此胃家實,陽邪勝也,急下之。有氣血兩虛,躁煩如狂者,不可下,須辯之。 |
此乃胃實證,陽邪盛,需要迅速攻下。如果同時存在氣血兩虛,躁煩如狂,不可攻下,需要明辨。 |
|
温疹 |
溫疹 |
|
治法不外清散,增損雙解散加紫萍。 |
治法無外乎清散,用增減雙解散加紫萍。 |
|
小便閉 |
小便閉 |
|
此大便秘,氣結不舒,因而小便不通也。急下之,大便行,小便立解。 |
這是因為大便秘結,氣機阻塞而導致小便不通。需要迅速攻下,大便通暢則小便自然通利。 |
|
大便燥結 轉屎氣極臭 |
大便燥結、轉屎氣極臭 |
|
此下之無辭。但有血液枯竭者,無表裏證,虛燥不可下,宜六味地黃丸料加麥冬、五味,煎成入人乳,減半飲之。一方用白菜自然汁、大麻仁汁、生芝麻汁(等分),入蜜和服自通。或用蜜煎導法。 |
這種情況無疑需要攻下。但如果血液枯竭而無表裏證者,屬於虛燥而不能攻下,宜用六味地黃丸加麥冬、五味子,煎煮後加入人乳,減半飲用。另一方記載用白菜汁、大麻仁汁、生芝麻汁(等分),加入蜜糖服用,大便自通。也可以使用蜜煎導法。 |
|
大便膠閉 |
大便膠閉 |
|
其人平日大便不實,一遇温邪便蒸作極臭,狀如黏膠,愈蒸愈黏,愈黏愈閉,以致胃氣不能下行。温毒無自而出,不下即死。若得黏膠一去,無不愈者。 |
患者平時大便不硬,一遇溫邪便蒸騰而為極臭之大便,狀如黏膠,越蒸越黏,越黏越閉,導致胃氣無法下行。溫毒沒有出路,如果不攻下會即刻導致死亡。只要能將黏膠之大便排出,必然痊癒。 |
|
協?下利 |
協熱下利 |
|
其人大便素或不調,邪?乘胃,便作煩渴。一如素日泄瀉稀糞而色不敗,其敗色但焦黃而已。午後潮?,便作瀉泄,子後?退,泄瀉亦減。次日不作潮?,利亦止,為病愈。若潮?復作,利不止者,以增損大柴胡湯撤其餘邪,而利自止。 |
患者平時大便可能不調,邪熱犯胃,便出現煩渴。一如平時大便泄瀉而顏色不變,便色只是稍微焦黃。午後潮熱時,大便就成泄瀉,子夜時熱退,泄瀉亦減輕。次日如果不再潮熱,泄瀉亦停止,此為病愈。如果潮熱再次出現,泄瀉不止,用增減大柴胡湯驅除餘邪,泄瀉就會自行停止。 |
|
?結旁流 |
熱結旁流 |
|
此胃家實,邪?壅閉,續得下利純臭水,全然無糞,日三五度,或十數度,急以加味六一順氣湯下之,得結糞而利自止。服藥後不得結糞,仍稀水旁流及所進湯藥,因大腸邪勝,失其傳送之職,知邪猶在也,病必不減,仍以前湯更下之,或用解毒承氣湯。如虛,並加入參。無參,以熟地一兩,歸身七錢,山藥五錢煎湯,入前藥煎服,累效。蓋血不亡,氣亦不散耳。 |
這是胃家實,邪熱壅閉,然後持續下利,瀉出純臭水而完全沒有糞便,每日三五次,甚至十多次,迅速用加味六一順氣湯攻下,使乾結之糞便排出後下利自然停止。如果服藥後沒有乾結之糞便,仍然是下利稀或所服之湯藥,這是由於邪氣盛於大腸,使其失去傳送之職,說明邪熱仍在,病情必然不會減輕,應繼續使用之前之湯藥攻下,或者用解毒承氣湯。如果兼有虛證,可以加入參。如果沒有人參,則以熟地一兩,當歸身七錢,山藥五錢煎湯,與之前之藥物一同服用,屢屢見效。只要血不消亡,氣亦不消散。 |
|
脉厥 體厥 |
脈厥、體厥 |
|
脉厥,沉伏欲絕。體厥,四肢逆冷。涼過肘膝,半死半生;通身如冰,九死一生。此邪火壅閉,陽氣不能四布於外,胃家實也,急以解毒承氣湯大清大下之。下後而鬱?已解,脉和體温,此為病愈。若下後而鬱?已盡反見厥者,為虛脫,宜補。若下後鬱?未盡,仍見厥者,更下之。厥不回者,死。 |
脈厥,指脈沉伏欲絕。體厥,指四肢逆冷。冷過肘膝,為半死半生;通身如冰,則九死一生。這是邪火壅閉而使陽氣無法布散於四肢所致,屬胃家實,迅速用解毒承氣湯進行大清大攻。下後鬱熱已解,脈調和而四肢溫,表示病情好轉。如果下後鬱熱已經完全消退,反而出現厥證,為虛脫,應該補益。如果下後鬱熱未完全消退,仍然出現厥證,應繼續攻下。攻下後,如果厥證沒有緩解,患者將會死亡。 |
|
按:温病厥逆皆下證,傷寒厥逆多兼下利,則陽?變為陰寒者十之五。蓋木盛則胃土受克,水穀奔迫,胃陽發露,能食則為「除中」。木盛則腎水暗虧,汲取無休,腎陽發露,面赤則為「戴陽」。「戴陽」尚多可救,「除中」十不救一。所以温之、灸之,以回其陽,仍不出少陰之成法也。但厥而下利,陰陽之機甚微,不可不辯也。 |
按:溫病厥逆都屬於可下之證,傷寒病厥逆多伴下利,陽熱證轉為陰寒證者約佔十分之五。因為木旺則胃土受剋,水穀奔迫於下,胃陽外露,此時如果能進食,這是「除中」證。木旺則腎水暗耗,不斷被消耗,則腎陽外露,面赤則為「戴陽」證。「戴陽」尚有可救,「除中」則十不救一。所以用溫補法,或艾灸以回復陽氣,仍然離不開少陰病之治法。但如果厥而下利,恢復陰陽就很難了,必須清楚這一點。 |
|
下後脉反浮 裏證下後,宜脉靜身涼。今脉浮、身微?、口渴、神思或不爽,此邪?溢於肌表,裏無大留滯也。雖無汗,宜白虎湯。若大下後,或數下後,脉空浮而虛,按之豁然如無,宜玉女煎加人參,覆杯則汗解。以其人或自利經久,或他病先虧,或本病日久不痊,或反復數下,以致周身血液枯涸。石膏、知母、麥冬辛涼除肌表散漫之?邪,人參、熟地、牛膝滋陰以助周身之血液。於是經絡潤澤,元氣鼓舞,腠理開發,此邪從榮解,汗化於液之義也。 |
下後脈反浮 裏證攻下後,應該脈靜身涼。現今脈浮、身微熱、口渴、精思或不清,此為邪熱溢於肌表,而已無大邪留滯於裏。雖然無汗,宜白虎湯。如果大下後,或者多次攻下後,脈空浮而虛,按之豁然若無,宜玉女煎加人參,服藥後會立即汗出而解。因為患者可能泄瀉過多,或有其他病而已有虧損,或由於原先之病日久不愈,或是反復攻下導致全身血液枯竭。石膏、知母、麥冬等辛涼藥物可以解除去肌表散漫之熱邪,人參、熟地、牛膝滋養以助周身之血液。因此經絡潤澤,元氣鼓動,腠理得以開發。這樣邪氣會從營分中透散,汗出而解之理。 |
|
下後脉復沉 下證脉沉而數,下後脉浮,當得汗解,以?邪溢於氣分也。今下後二三日,脉復沉者,餘邪復瘀到胃也,宜更下之。更下後,脉再浮者,仍得汗解,宜白虎湯(以白虎發汗,亦裏?除而表邪自解之義,非比麻黃、桂枝發散風寒也)。 |
下後脈復沉 可下之證脈沉而數,攻下後脈浮,應當得汗而解,這是因為熱邪外溢於氣分。如今攻下後二三日,脈仍見沉,這是餘邪再次瘀滯於胃中,可以再次攻下。再次攻下後,脈仍浮者,仍然需得汗而解,用白虎湯(用白虎發汗,亦是裏熱除而表證自解之意,與麻黃湯、桂枝湯發散風寒而發汗不同)。 |
|
下後脉反數 應下失下,口燥咽乾而渴,身反?減,四肢時厥,欲得近火壅被,此陽氣伏也。下後厥回,身復?,脉大而反數,舌上生津,不甚飲水,此裏邪漸去,鬰陽暴伸也,柴胡清燥湯以和解之。此證類近白虎,但?渴既除,又非白虎所宜也。 |
下後脈反數 應該攻下而失於攻下,引致口乾咽乾而渴,身熱反而減輕,時時四肢厥冷,病者欲得近火蓋被,此為陽氣內伏。攻下後厥冷已去,脈大而反數,舌上有津液,不怎麼想喝水,此為裏邪逐漸消散,鬱閉之陽突然通暢之象,用柴胡清燥湯和解。此證類似白虎湯證,但發熱、口渴已經消除,因此不適合用白虎湯。 |
|
下後身反? 應下之證,下後當脉靜身涼。今僅發?者,此內結開,正氣通,鬰陽暴伸也。即如爐中伏火撥開,雖焰不久自息,與下後脉反數義同。 |
下後身反熱 本應使用攻下之法,攻下後當脈靜身涼,現在只是出現發熱,這是在內之鬰結已開,正氣通暢,鬱陽突然通達之反映。就如同將爐中伏藏之火撥開而突然暴焰一樣,雖然其火焰不久就會自然熄滅,這與攻下後脈反數之意相同。 |
|
下後反否 邪氣留於心胸,令人痞滿。下之痞應去,今反痞者,以其人或因他病先虧,或因稟賦嬌怯,氣血兩虛,下之益虛,失其健運,邪氣留止,故致痞滿。今愈下而痞愈甚,若用行氣破氣之劑,轉成壞病矣。宜參歸養榮湯,中病即止。 |
下後反痞 邪氣停留於心胸會導致痞滿。攻下後痞滿應該消散,但反而出現痞滿,是因為該人可能先因其他病而虛弱,或因先天稟賦不足,氣血兩虛,攻下更加虛弱,脾胃失去運化功能,邪氣停留不散而導致痞滿。如今愈用攻下而痞證愈重,如果繼續使用行氣破氣之藥,就將變成壞病了。應該用參歸養榮湯,使病情好轉即停止服用。 |
|
下後邪氣復聚 裏證下後,脉不浮洪,煩渴減,身?退,三五日後復發?者,亦無傷食勞役,乃餘邪尚有隱伏,因而復發,此必然之理。不知者,每歸咎於醫家,誤也。再酌前方下之,慎勿過劑,以邪微也。 |
下後邪氣復聚 裏證攻下後,脈不浮洪,煩渴減輕,身熱退,三五天後又出現發熱,但又沒有傷食或勞役,此為餘邪潛伏而再次發作,這是必然之事。不瞭解情況之人,常常歸咎於醫者,這是錯誤的。應再次斟酌用之前之方攻下,但謹記不要過量,因為邪氣已經微弱了。 |
|
急證急攻(傷寒無此證治) 雜氣流毒,怫鬱三焦,其病不可測識。一發舌上白苔如積粉,譬如早服涼膈、承氣等方下之,至午舌變黃色,煩滿更甚,再急下之,至晚舌變黑刺,或鼻如煙煤,仍加硝黃大下之。所謂「邪微病微,邪甚病甚」,非藥之過也。此一日之間而有三變,幾日之法一日行之,稍緩則不及救矣。若下後?渴除苔不生,方愈。更有?除苔脫,日後?復發苔復生者,更酌前方下之,不必疑二也。嘗見温病有一二日即死者,乃其類也。丁亥五月,監生李廉臣女,年十八,患温,體厥脉厥,內?外寒,痞滿燥實、譫語狂亂、罵詈不避親疏、煩躁渴飲、不食不寐、惡人與火,晝夜無刻。予自端陽日診其病,至七月初三始識人,?退七八而思食,自始至終以解毒承氣湯一方,雪水熬石膏湯煎服,約下三百餘行,黑白稠黏等物,愈下愈多,不可測識,此真奇證怪證也。廉臣曰:「若非世兄見真守定,通權達變,小女何以再生。」戊子秋,舉人李煦南長公,約年十五,患温,脉沉伏,妄見妄言、如醉如癡、渴飲無度,以加味涼膈散連下一月而蘇。又予甥年二十一,患温,初病便煩滿囊縮、登高棄衣、渴飲不食、日吐血數十口,用犀角地黃湯加柴、芩、連、梔、元參、荊芥穗灰十劑,間服瀉心、承氣湯七劑,諸證退而飲食進。越五日,小便不通、脹痛欲死。予細診問,脉仍沉,臍間按之勁疼。予思此土實氣閉不舒,因而小水不利也,以大承氣湯下黑血塊數枚,而病始痊。此皆證之罕見者也,可見凡下不以數計,有是證即投是藥。但恐見理不明,認證不透,反致耽擱。而輕重緩急之際,有應連日,有應間日下者。如何應多,如何應少,其間不能如法,亦足誤事,此非可以言傳,臨時酌斷可也(此等證治亦少,姑存以備參考)。 |
急證急攻(傷寒無此證治) 雜氣流毒鬱結於三焦,其病無法預測變化。一發病即舌上白苔如積粉,如果早上服涼膈散、承氣湯等方攻下,到中午舌苔變黃色,煩滿更甚,再急用攻下,到晚上舌苔變黑兼有刺,鼻子如煤煙色,仍用芒硝、大黃大下之。所謂「邪微病微,邪甚病甚」,這並非用藥用錯了。這是一天之內病情發生了三次變化,一天之內需要將數日之治法運用出來,稍有怠慢就來不及救治了。如果攻下後發熱口渴消除,而苔不生,病情才會好轉。還有的病人被攻下後熱而苔脫,日後熱又起而苔復生者,可以再次斟酌用之前之方,不必懷疑。曾見過溫病在一兩天內死亡者,就屬於這種情況。丁亥年五月,監生李廉臣之女,十八歲,患溫病,四肢厥冷脈微,內熱外寒,痞滿燥實、譫語狂亂、罵詈不避親疏、煩躁口渴、不食不眠、不願見人與火,晝夜無一刻休止。我從端陽日開始診治其病,到七月初三病者才恢復意識,退熱七八成之後開始想吃東西,自始至終都使用解毒承氣湯一方,用雪水煮石膏湯服用,使病者泄瀉達三百多次,排出黑色、白色、稠黏等物,越攻下,排便越多,難以預測,這真是奇證怪證。李廉臣說:「如果不是你見識真,守得定,能夠通權達變,小女哪有機會獲得重生。」戊子年秋天,舉人李煦南之長子,約十五歲,患溫病,脈沉伏、妄見妄言、如醉如癡、渴飲無度,服加味涼膈散連續服用一個月後才蘇醒過來。另外,我外甥年二十一歲,患溫病,初病即煩滿、陰囊緊縮、登高棄衣、口渴不食、日吐血數十次,用犀角地黃湯加柴胡、黃芩、黃連、梔子、元參、荊芥穗灰十劑,間服瀉心湯、承氣湯七劑,才使諸證退而能進食。五天後,小便不通,脹痛欲死。我仔細診視,脈仍沉,按壓臍間劇痛。我認為這是土氣實而氣機閉塞不通,因而小便不利,於是用大承氣湯攻下,排出黑色血塊數枚,其病才得以痊癒。這些都是罕見之病證,可見凡攻下藥不應以攻下之次數計算,有此可下之證即用攻下之方。只是擔心有人於理不明,辨證不透徹,反而造成耽擱。而在輕重緩急之間,有些需要連續數日攻下,有些則需要間隔幾日攻下。甚麼時候應該多,甚麼時候應該少,運用時不能依法治療,亦足以誤事,但這又不是可以口頭傳授的,臨證時只能靈活變通(這些病證也很少見,姑且放在這裏以供參考。) |
|
1準頭:即鼻頭。 2年壽:指眉心至鼻尖之間。 3命宮:即印堂。 |
原文 | 翻譯 | |
凡治傷寒温病,當發?之初最為緊要關隘,即宜詳辯脉證治療,此時用藥稍不確當,必變證百出而成壞病矣。如温病發?,雜氣怫鬱三焦,由血分發出氣分,斷無正發汗之理。而發?頭痛、身痛而渴,為?之輕者,神解散、小清涼散之類。如發?氣噴如火、目赤舌黃、譫語喘息,為?之重者,加味涼膈散、增損三黃石膏湯之類、如發?、厥逆、舌見黑苔,則?之極矣,加味六一順氣湯、解毒承氣湯大清大下之。若正傷寒,自當詳發?之表裏虛實以施治。如翕翕而?者表?也,謂若合羽所覆,明其?在外也,桂枝麻黃各半湯、桂枝二越婢一湯、葛根湯選用。蒸蒸而?者,裏?也,謂若熏蒸之蒸,明其?在內也,白虎湯、黃連解毒湯、瀉心湯選用。太陽經以表為標,膀胱為本。凡發?、頭項痛、腰脊強、脉浮緊無汗,此寒在標也,麻黃湯汗之。發?、脉浮緩、自汗,此風在標也,桂枝湯和之。發?、脉緊而兼緩,此風寒並在標也,大青龍湯發之。若脉浮、發?,煩渴、小便不利,此?在本也,五苓散兩解之。陽明經以肌肉為標,胃為本。凡發?、目痛、鼻乾、不眠、無汗,葛根湯;?甚加黃芩、知母主之者,乃?在標也。若表裏俱?,渴飲水漿、汗出、脉洪數,白虎湯主之者,乃?在標本也。若不惡寒反惡?、或蒸蒸而?、內實不大便、脉洪數有力,調胃承氣湯下之者,乃?在本也。少陽經主半表半裏,從乎中治。脉弦、發?、頭痛、口苦、耳聾、胸滿脅痛、往來寒?、心煩喜嘔、默默不欲食者,小柴胡湯主之。若標病止,宜小柴胡加減。若本病因邪深入,不能傳散,多以柴胡加芒硝湯,或大柴胡湯。大抵?在太陽忌下,?在陽明忌利小便,?在少陽忌汗、忌下、忌利小便。至傳入三陰,則不發?,唯少陰經能發?。然少陰發?有二證,初病即見少陰證,脉沉、反發?,麻黃附子細辛湯。若下利清穀、裏寒外?、手足厥逆、脉微欲絕、身反不惡寒,此陰盛格陽,內寒而外?也,理中湯加附子,或通脉四逆湯。蓋陽邪傳陰經而下利者,乃是?利,陽陷入陰,外所以無?,自是白頭翁湯、黃連阿膠湯一派。如陰邪入陰經而下利者,乃是裏寒自利。寒既在裏為主,則陽氣必客於外,外所以反?,非理中、四逆何以御之(眉批:內陽而外無?,內陰而外反?,辯之不明,用藥死生立判)?要知雖皆發?,畢竟不同。發於陽而發?者,頭必痛;發於陰而發?者,頭不痛,此為辯也。又太陽以惡寒發?為病進,恐邪氣傳裏也。厥陰以厥少?多為病退,喜陰盡陽復也。然?氣有餘,則又為內癰、便血之兆矣。發?多端,不可不詳辯也。 |
在治療傷寒病和溫病時,發熱初起時是最為關鍵的,應該詳細辨別其脈證進行治療,此時用藥稍有不準確,就會導致變證百處而成壞病。例如溫病發熱,雜氣鬱結於三焦,邪氣由血分透出氣分,一定不能以一般方法發汗。發熱頭痛、身疼而渴者,屬於熱邪輕者,用神解散、小清涼散之類;如果發熱氣息如火、目赤舌黃、譫語、喘促,屬於熱邪重者,用加味涼膈散、增減三黃石膏湯之類;如果發熱、厥逆、舌苔黑,屬於熱邪極重,則用加味六一順氣湯、解毒承氣湯大清大下。如果是真正之傷寒病,應該根據發熱之表裏虛實進行治療。例如,如果翕翕發熱,就好像羽毛覆蓋着身體,屬於表熱,可以用桂枝麻黃各半湯、桂枝二越婢一湯、葛根湯等。如果蒸蒸發熱則為裏熱,好像其熱由裏往外薰蒸,反映其熱在內,用白虎湯、黃連解毒湯、瀉心湯等。太陽經證以表為標,膀胱為本。凡發熱、頭項痛、腰背強、脈浮緊而無汗,屬於寒邪在標,用麻黃湯發汗。凡發熱、脈浮緩、自汗,屬於風邪在標,用桂枝湯調和。凡發熱、脈緊而緩,屬於風寒均在標,用大青龍湯發汗。如果脈浮、發熱、煩渴、小便不利,屬於熱在本,用五苓散雙解。陽明經以肌肉為標,胃為本。凡發熱、目痛、鼻乾、不眠,無汗,用葛根湯;熱盛者加黃芩、知母主治,屬於熱在標。如果表裏俱熱,渴飲水漿、汗出、脈洪數者,用白虎湯主治,屬於熱在標本。如果不惡寒反惡熱、或蒸蒸發熱、胃家實而不大便、脈洪數有力者,用調胃承氣湯下之,屬於熱在本。少陽經證主半表半裏,治療亦從乎中。脈弦、發熱、頭痛、口苦、耳聾、胸滿脅痛、往來寒熱、心煩惡嘔、默默不欲食,用小柴胡湯主治。如果標病已止,宜用小柴胡湯加減治療。如果本病因病邪深入,無法傳散,多數可用柴胡加芒硝湯或大柴胡湯。總的來說,太陽病發熱忌用攻下,陽明病發熱忌利小便,少陽發熱忌發汗、忌攻下、忌利小便。至於邪氣傳入三陰,就不會出現發熱,只有少陰經會出現發熱。然而,少陰經發熱有兩種情況,初發病即見少陰證,脈沉、反發熱,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如果出現下利清穀、內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這是陰盛格陽,內寒而外熱,用理中湯加附子,或者通脈四逆湯。如果是陽邪傳至陰經而導致下利,仍然屬於熱利,陽邪陷入陰經,所以在外沒有發熱,自然是用白頭翁湯、黃連阿膠湯等方。如果是陰邪傳入陰經而導致下利,那是內寒所致之自利。既然寒邪在裏為主,陽氣必然外泄,在外反而見發熱,如果不用理中湯、四逆湯,如何能有效治療(眉批:內陽而外無發熱,內陰而外反發熱,辨證不明,極容易誤治)?關鍵要知道,即使都見發熱,歸根結底是不同的。「發於陽」之發熱,必定有頭痛;而「發於陰」之發熱,則不會頭痛,臨床上以此為辨證依據。另外,太陽病見惡寒發熱代表病情發展,唯恐邪氣傳裏。厥陰病以厥少熱多為病退,因為厥陰有陰盡陽復之機。然而,如果熱氣有餘,又可能導致內癰和大便出血。發熱有許多不同狀態,必須仔細辨別。 |
原文 | 翻譯 | |
傷寒惡寒者,不見風亦惡寒,身雖發?,不欲去衣被也。惡寒屬表證,而有虛實之分,以有汗者為虛,無汗者為實也。但有惡寒為表不解,若欲攻其?,當先解其表,麻黃、桂枝之屬是也。必不惡寒反惡?,此為表解,乃可清裏,白虎、承氣之屬是也。然又有少陰之惡寒者,則蜷臥足冷、脉沉細,四逆湯温之,不可發汗。必振寒、脉微細者,內外俱虛也,真武湯主之。又有止稱「背惡寒」者,蓋人背為陽,腹為陰,陽氣不足,陰寒氣盛,則背為之惡寒,陽微陰盛之機已露一斑,《傷寒論》云「少陰病一二日,口中和,背惡寒者,當灸之,處以附子湯」者是也。又有陽氣內陷入陰中,表陽新虛,有背微惡寒者,《傷寒論》云「傷寒,無大?,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者是也。蓋微,不甚也。若少陰,則寒甚也。二者一為陰寒氣盛,一為陽氣內陷。蓋陰寒為病,不能消耗津液,故於少陰病則曰「口中和」。及陽氣內陷,則?灼津液為乾,故於陽明病則曰「口燥渴」也。二者均為背惡寒,要辨陰陽寒?不同,亦於口中潤燥可知,不可不仔細審之也。又有傷寒惡寒,全不發?,六脉緊細,乃素稟虛怯而不能發?,此太陽寒傷榮證。但極虛感寒,無正發汗之理,宜理陰煎、大温中飲以滋其陰,而「云騰致雨」之妙,則景岳有心得矣。若温病惡寒,口燥咽乾、舌黃唇焦,乃陽盛格陰,內?則外寒,非惡寒也。蓋惡寒表證也,得就暖處便解。外寒重證也,雖近火烈不除。輕則神解散,甚則升降散、增損雙解散,豈可與正傷寒惡寒同日語哉? |
傷寒病之惡寒,不見風亦惡寒,雖然身體發熱,但不想去除衣被。惡寒屬於表證,但有虛實之分,出汗者屬於虛證,無汗者屬於實證。只要有惡寒就是表證,如果想治裏熱,應先解表,可以用麻黃湯、桂枝湯之類。一定是不惡寒而反惡熱,這屬於表證已解,才可以清裏熱,用白虎湯、承氣湯之類。但是又有少陰病之惡寒,踡臥足冷、脈沉細者,用四逆湯溫之而不能發汗。而振寒、脈微細者,屬於內外俱虛,用真武湯主治。又有只稱「背惡寒」者,因為人身背為陽,腹為陰,陽氣不足,陰寒氣盛時,背部就會惡寒,已經顯示了陽微陰盛之機,就是《傷寒論》所說的「少陰病一二日,口中和,背惡寒者,當灸之,用附子湯」。又有陽氣陷入陰中,表陽剛剛虛弱而出現背部微惡寒者,就是《傷寒論》所說的「傷寒,無大?,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這裏提到的「微」,表示不甚嚴重。如果是少陰病,則會寒冷明顯。這兩種情況,一種是陰寒氣盛,一種是陽氣內陷。因為陰寒為病,不會消耗津液,所以少陰病就說「口中和」。等到陽氣內陷,則熱灼津液而口乾,所以陽明病就說「口燥渴」。這兩種情況都是背惡寒,要區分其陰陽寒熱,亦可以從口中之潤燥而得知,需要仔細辨別。又有傷寒病而惡寒,完全沒有發熱,六脈緊細,這是先天虛弱虛弱而無法發熱,屬於太陽寒傷營之證。但由於極度虛弱而感受寒冷,無法正常發汗,應該用理陰煎、大溫中飲來滋養陰氣而有「雲騰致雨」之效果,看來張景岳是有心得的。如果是溫病而惡寒、口燥咽乾、苔黃而唇焦,這是陽盛格陰,內熱導致外寒,不是真的惡寒。因為惡寒屬於表證,到溫暖的地方就會解除。而外寒則是重證,即使接近火熱之處亦不會消除。輕者用神解散,甚者則需用升降散、增損雙解散,怎麼可以將其與真正傷寒病之惡寒相提並論呢? |
原文 | 翻譯 | |
惡風者,見風則惡,密室中則無所惡也。雖屬表證,而發散又自不同。若無汗惡風,則為傷寒,當發其汗,麻黃湯。有汗惡風,則為中風,當解其肌,桂枝湯。裏證雖具,而惡風未罷者,皆當先解其表也。又有汗多亡陽與風濕皆有惡風之證,蓋汗出漏不止,則亡陽外不固,是以惡風也,以桂枝加附子湯温其經而固其衛。風濕相搏,骨節煩痛,濕盛自汗而皮腠不密,是以惡風也,以甘草附子湯散其濕而實其衛。若温病,惡風等於惡寒,陽伏於內,陰格於外,不過初病一二日,後則惡?不惡風寒矣。要之邪內鬰,輕則發越於外而手足温,重則內外格拒而通身涼。死生關頭,惟在識與不識耳。神解、芳香、升降、涼膈等方,斟酌得宜,萬無一失。 |
惡風是指患者遇風則惡,但在密閉之中則無所惡。惡風雖然屬於表證,但發散之法則不同。如果無汗而惡風,則屬傷寒,應當用麻黃湯發汗。如果汗出而惡風,則屬中風,應當用桂枝湯解肌。即使已經有裏證,但惡風尚未消失者,都應該先解表。此外,汗多亡失陽和風濕證都可以出現惡風之證,因為汗出而漏不止則陽亡而無法固護表氣,所以出現惡風,用桂枝加附子湯溫經以固衛。風濕相搏而骨節煩痛,濕盛自汗,則皮膚腠理不能固密,也會出現惡風,用甘草附子湯散濕以固衛。對於溫病而言,惡風等同於惡寒,陽氣內伏而格陰於外,不過在初病一兩天內出現,然後就會惡熱不惡風寒。關鍵是邪熱內鬱,輕則邪向外發散而手足溫,重則內外格拒而全身厥冷。在此生死關頭,只是在於是否能夠辨識出來。神解散、芳香飲、升降散、涼膈散等方劑,只要能根據情況斟酌使用,就萬無一失。 |
原文 | 翻譯 | |
太陰少陰,有身?而無頭痛,蓋二經皆不上頭故也。厥陰,有頭痛而無身?,蓋厥陰與太陽會於巔也。若身?又頭痛,皆屬三陽經也。傷寒太陽頭痛,發?惡寒無汗,麻黃湯。頭痛發?,惡寒有汗,桂枝湯。陽明頭痛,不惡寒反惡?,白虎湯。不大便,調胃承氣湯。頭痛甚者必衄,葛根湯去大棗加蔥白。少陽頭痛,頭角痛,或耳中痛,或口苦發?,或往來寒?,脉弦數,並宜小柴胡湯。厥陰頭痛,嘔而吐沫,吳茱萸湯。又厥陰頭痛,脉微浮為欲愈,如不愈小建中湯。若温病頭痛,或頭脹痛,乃邪?鬱結於內,上攻頭面三陽,斷不可發表(眉批:温病頭痛,禁用風藥,恐邪氣上升也。清瀉裏?,表證自退)。輕則神解散、清化湯治之,重則增損雙解散、升降散合內外而治之(裏氣一通,頭痛自止,不可拘傷寒頭痛當解表,不可攻裏之例也)。 |
太陰病和少陰病,都會有發熱而無頭痛,這是因為這兩經脈不上循行於頭部。厥陰病頭痛,通常不發熱,這是因為厥陰經與太陽經相遇於頭頂。如果同時發熱而頭痛,都屬於三陽經之病。傷寒病太陽病頭痛,發熱惡寒和無汗,用麻黃湯。頭痛、發熱、惡寒而有汗,用桂枝湯。陽明病之頭痛,不惡寒而反惡熱,用白虎湯。不大便者,用調胃承氣湯。頭痛劇烈者,必然出鼻血,用葛根湯去大棗加蔥白。少陽病之頭痛,頭角痛、或耳中痛、口苦發熱、往來寒熱,脈弦數,都用小柴胡湯。厥陰病之頭痛,嘔吐唾沫,用吳茱萸湯。另外,厥陰病之頭痛,脈微浮者為欲愈,如不愈則用小建中湯。如果是溫病頭痛或頭脹痛,屬於邪熱鬱結在內,上攻頭面三陽經絡,此時一定不能發汗(眉批:温病頭痛,禁用風藥,恐怕會引發邪氣上升。只要清瀉裏?,表證自退)。輕則用神解散或清化湯,重則用增損雙解散或升降散內外合治(只要裏氣一通,頭痛自然停止。不應拘泥於傷寒病頭痛應該解表,而不可攻裏之法)。 |
原文 | 翻譯 | |
凡傷寒太陽病,身體痛、骨節痛,若惡寒無汗、脉浮緊者,麻黃湯汗之。若脉浮緩、惡風自汗者,桂枝湯和之。若風寒並中,脉浮緊而緩者,大青龍湯發之。少陰病,身體痛、骨節痛、手足厥、脉沉者,附子湯主之。然此陰陽二證,一般身痛,用藥則相去雲壤。浮沉之脉,要在指下辨識。若誤發少陰經汗,必動其血,或從口鼻出,或從目出(少陰脉入肺絡心,太陽脉起目內眥),則為「下厥上竭」而死,或可以當歸四逆湯救之。凡一身盡痛、發?、發黃、頭上汗出、背強、小便不利者,濕也,茵陳蒿湯。凡發汗後,身疼痛、脉沉遲者,桂枝新加湯。凡身痛、下利清穀者,表裏俱寒也,原文「先救裏」,四逆湯,次「救表」,桂枝湯。若温病,雜氣?鬱三焦,表裏阻隔,陰陽不通,身體痛、骨節痛,以及頭痛項強、發?惡寒、惡風,目痛、鼻乾、不眠、脅痛、耳聾、寒?而嘔,一切表證狀類傷寒,實非風寒外感之邪,通宜清?解鬱以疏利之,如神解散、芳香散、升降散、加味涼膈散、增損雙解散之類,隨其輕重酌量用之。裏氣一清,表氣自透而外證悉平矣。故温病凡見表證,皆裏證鬱滯浮越於外也。不知者,一見身痛、頭痛、發?、惡寒等證,便以為傷寒,而用麻黃、青龍以發其汗,則壞病蜂起矣。此即「前一節治法大有天淵之別」也,王、劉兩公其先覺乎(眉批:表證皆裏證浮越於外,是不可正發汗。之所以然處,前輩名公知此者,除王、劉、吳、喻,無多人焉。習俗之舊染,難以驟更耳。言之可勝嗚咽)? |
凡傷寒病之太陽病,身體痛、骨節痛,如果惡寒無汗、脈浮緊者,用麻黃湯發汗。如果脈浮緩,惡風自汗者,用桂枝湯調和。如果風寒夾雜,脈浮緊而緩者,用大青龍湯發汗。少陰病,身體痛、骨節痛、手足厥、脈沉者,用附子湯。然而,對於這兩種陰陽病證,身體疼痛是一樣的,但所用藥物卻大不相同。其浮沉之脈,關鍵在於指下能明辨。如果誤發少陰之汗,必然妄動其血,可能從口鼻或眼睛流出(少陰脈入肺而絡於心,太陽脈則起於目內眦),這將導致「下厥上竭」而死,或許可以用當歸四逆湯救之。凡是全身疼痛、發熱、發黃、頭上出汗、背強、小便不利者,都屬於濕,用茵陳蒿湯。凡是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者,用桂枝新加湯。凡身痛、下利清穀者,為表裏俱寒,原文說「先救裏」,用四逆湯,然後「救表」,用桂枝湯。如果是溫病,雜氣之熱邪鬱於三焦,使得表裏氣機阻隔不通,出現身疼痛、骨節痛,以及頭項強硬、發熱、惡寒、惡風、目痛、鼻乾、不眠、脅痛、耳聾、寒熱往來而嘔等,一切看起來類似於傷寒病治表證,但實際上並非外感風寒邪氣,都應該清熱解鬱以疏利氣機,例如神解散、芳香散、升降散、加味涼膈散、增損雙解散等,根據病情輕重酌情使用。只要裏氣一清,表氣自然透達而外證則全部平息。因此,溫病所見之表證實際上都是裏氣鬱結浮越於外之表象。不知此者,一見身痛、頭痛、發熱、惡寒等證,就以認是傷寒病,而用麻黃湯、青龍湯等藥發汗,隨即壞病蜂起。這就是所說的「前一節治法大有天淵之別」,王安道與劉完素二人難道不是先知先覺者嗎(眉批:溫病之表證全部都是裏證浮越於外之表象,所以不可以正常發汗。前輩名醫們能知道這一點的人,除了王安道、劉河間、吳又可、喻嘉言之外,沒有其他人了。受這種習俗影響是難以迅速得以改變的啊。說起來真是令人痛心)? |
原文 | 翻譯 | |
陽盛陰虛,則晝夜不得臥;陰盛陽虛,則嗜臥不欲起。蓋夜以陰為主,陰氣盛則目閉而臥安。若陰為陽擾,故煩躁而不眠也。溫病?鬱三焦,陰不敵陽,大渴引飲,煩躁不眠,輕則增損大柴胡湯,重則增損雙解散,兩解表裏之?毒以治之。若太陽傷寒,脉浮數、身痛、無汗、煩躁不眠,大青龍湯或桂枝麻黃各半湯。若發汗後不眠、脉浮數、微?、煩渴、小便不利,五苓散。若大汗後,胃中乾燥,不眠、煩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愈。脉數大者,白虎湯或竹葉石膏湯,不用五苓。又太陽傷寒,脉浮,以火劫汗,亡陽,驚狂、起臥不安,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陽明經病,目痛、鼻乾、不眠,葛根湯,內?多加黃芩、知母。若自汗、脉洪數,經府俱?,煩渴舌燥、不眠,白虎湯。若大?,錯語呻吟、乾嘔、不眠,黃連解毒湯。少陽病,往來寒?、口苦、心煩不眠、脉弦數,小柴胡湯加黃連、梔子,若虛弱人,津液不足,加酸棗仁,五味子、麥冬。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煩不眠,黃連阿膠湯。凡汗、吐、下後,煩渴、不眠,劇者懊憹不眠,此邪?乘虛客於胸中,煩?鬱悶而不得散也,梔子豉湯。凡下後,虛煩不眠,參胡溫胆湯、加味溫胆湯。 |
陽盛陰虛,則晝夜不得臥;陰盛陽虛,則嗜臥不得起。因為夜晚以陰氣為主,陰氣盛則目閉合而能安然入睡。如果陰分被陽邪所擾亂,就會導致煩躁而不眠。溫病熱鬱三焦,陰氣被陽邪所傷,大渴引飲、煩躁失眠,輕則用增損大柴胡湯,重則用增損雙解散,兩解表裏之熱毒。如果是太陽傷寒,脈浮數、身痛、無汗,煩躁不眠,用大青龍湯或桂枝麻黃各半湯。如果發汗後不眠、脈浮數、微熱、煩渴、小便不利,用五苓散。如果大汗之後,胃中乾燥而不眠、煩渴欲飲水者,少少予水飲之則愈。脈數大者,用白虎湯或竹葉石膏湯,不用五苓散。另外,太陽傷寒而脈浮,用火法發汗而亡陽,驚狂、起臥不安者,用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陽明經病,目痛、鼻乾、不眠,用葛根湯,若有內熱可以加黃芩、知母。如果自汗、脈洪數,經腑俱熱,煩渴舌燥、不者眠,用白虎湯;如果高熱、錯語呻吟、乾嘔、不眠,用黃連解毒湯。少陽病,寒熱往來、口苦、心煩、不眠,脈弦數,用小柴胡湯加黃連、梔子,如果虛弱之人津液不足,可以加酸棗仁、五味子、麥冬。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煩不眠者,用黃連阿膠湯。凡汗、吐、下之後,煩渴、不眠,劇者懊憹不眠,這是邪熱乘虛客於胸中,煩熱鬱悶而不得散散,用梔子豉湯。凡是攻下之後虛煩不眠,用參胡溫膽湯或加味溫膽湯。 |
原文 | 翻譯 | |
凡病者多不得眠,傷寒反多眠者,以衛氣晝則行陽,夜則行陰。行陽則寤,行陰則寐。陽氣虛陰氣盛,則目瞑,故多眠,乃邪氣傳於陰而不在陽也。昏昏閉目者,陰司闔也。默默不言者,陰主靜也。凡傷寒,頭痛、發?、神昏多眠者,表證也,宜解表為先,疏表湯。若得汗後,脉浮細、身涼嗜臥者,此陽邪去而陰氣復,可不藥而愈。設胸滿脅痛,風?內攻而喜眠者,邪傳少陽也,小柴胡湯加桔梗、枳殼。少陰病得之二三日,表邪未悉並陰,但欲寐、脉微細,無裏證者,麻黃附子甘草湯以微發其汗則愈。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多眠、自利而渴、小便色白者,真武湯。凡脉微細欲絕,或蜷臥惡寒向壁、或身重、逆冷,皆屬少陰,附子湯。若溫病多眠,三陽合病,目合則汗,小清涼散合白虎。譫語有?者,增損三黃石膏湯加大黃。蓋凡胃中有?者,亦欲多眠,但神昏氣粗而大?,絕不似少陰之蜷臥足冷也。 |
病人通常是不得眠,但患傷寒病反而多眠,這是因為衛氣晝日行於陽分,夜間行於陰分。衛氣行於陽則寤,行於陰則寐。陽氣虛而陰氣盛,則目暝而多眠,是因為邪氣傳於陰分而不在陽分。昏昏閉目者,是因為陰氣主司閉合。靜默不言者,是因為陰氣主靜。凡傷寒病而頭痛、發熱、神昏、多眠者,屬於表證,應該先解表,用疏表湯。如果發汗後,脈浮細、身涼嗜臥者,此為陽邪去而陰氣復,可以不用藥物而康復。如果胸滿脅痛,風熱內攻而喜眠者,為邪氣傳至少陽,用小柴胡湯加桔梗和枳殼。少陰病得之二三日,表邪尚未完全入於陰分,只是想睡覺、脈微細,而無裏證者,用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其汗則愈。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多眠,自利而渴,小便色白者,用真武湯。凡脈微細欲絕,或踡臥惡寒而面向牆壁,或身重逆冷,都屬於少陰病,用附子湯治療。如果溫病而多眠,為三陽合病,目合則汗出者,用小清涼散合白虎湯。譫語而發熱者,用增損三黃石膏湯加大黃。大凡胃中有熱者,亦欲多眠,只是神昏、呼吸氣粗、高熱,絕對不像少陰病之踡臥而足冷。 |
原文 | 翻譯 | |
自汗者,不因發散而自然汗出也。然有表裏之別,虛實之異焉。凡傷寒太陽病,汗出惡風,反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宜桂枝湯,或小建中湯,或黃耆建中湯,隨證用之。陽明病,發?汗多者,急下之,大承氣湯。陽明病脉遲,雖汗出不惡寒,表證罷裏證實者,急下之,大承氣湯。夫脉遲,乃?鬱陽明,火邪閉脉也(眉批:傷寒?鬱陽明尚且閉脉,何況温病)。裏實乃身重、短氣、腹滿而喘、濈濈汗出也,非若邪氣在表而汗出之可緩也。漏風1亡陽者,桂枝加附子湯。凡陰證四逆,額上及手背冷汗出者,與自利、厥逆、大汗出者,急以四逆湯温之。凡自汗出、小便難、脉沉者,桂枝附子湯加茯苓。若温病邪?內結,誤服表藥,大汗亡陽,煩渴不解,大復甦飲。不因誤表而自汗者,增損三黃石膏湯,裏實者加大黃。愈後每飲食及驚動,即自汗出,此表裏虛怯也,人參固本湯加黃耆、牡蠣、麻黃根以固之。若發?而利、自汗不止者,死。若大汗出,?反盛,狂言不止者,死。若汗出髮潤,喘不休者,死。若汗出如珠,不流者,死。此又不可不知也。 |
自汗,是指沒有用發散藥而自然出汗,但是有表裏和虛實之不同。凡是傷寒病之太陽病,汗出惡風,反微惡寒者,表證未解,用桂枝湯、小建中湯或黃芪建中湯,隨證用之。陽明病,發熱汗多者,迅速進行攻下,用大承氣湯。陽明病脈遲、雖然汗但不惡寒,表證已解而裏證成實者,迅速進行攻下,用大承氣湯。脈遲,是熱邪鬱閉陽明之氣,火邪閉阻脈氣(眉批:傷寒病?鬱陽明尚且能閉阻脉氣,何況溫病)。裏實才會身重、短氣、腹滿而喘、持續汗出,並不像邪氣在表所致之汗出而可以等待。漏汗亡陽,用桂枝加附子湯。凡陰證四逆,額頭和手背冷汗出者,以及自利、厥逆和大汗出者,迅速用四逆湯溫補。凡自汗出、小便難、脈沉者,用桂枝附子湯加茯苓。如果溫病邪熱內結,誤服發表之藥,導致大汗亡陽,煩渴不解者,用大復蘇飲。如果不是因為誤用發表藥而自汗 ,用增損三黃石膏湯,裏實者加大黃。病愈後,每每因為飲食或受驚時即自汗出,此為表裏虛弱,用人參固本湯加黃芪、牡蠣、麻黃根來固本。如果發熱而下利,自汗不止者,屬死證。如果大汗出,反而熱勢增,狂言不止者,屬死證。如果汗出多以致頭髮濕潤,氣喘不止者,屬死證。如果汗出如珠子但不流者,屬死證。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 |
|
1漏風:根據《傷寒論》原文,當為「漏汗」。 |
原文 | 翻譯 | |
盜汗者,睡著而汗出也,是由邪在半表半裏。何者?若邪氣一切在表與衛,則自然汗出也,此則邪氣侵行於裏,外連於表,及睡則衛氣行於裏,乘表中陽氣不致,津液得泄,故但睡而汗出,覺則氣散於表而止矣。雜病盜汗者,或陽虛血?,補中益氣湯加防風、麻黃根、生地黃、牡丹皮。或陰虛火動,當歸六黃湯加浮麥、麻黃根。傷寒盜汗,責於半表半裏,知其胆有?也。《傷寒論》曰:「微盜汗出,反惡寒者,表未解也,小柴胡湯主之。」《傷寒論》曰:「陽明病,脉浮而緊,必潮?,發作有時,但浮者,必(盜自)汗出(按:盜汗是少陽證,自汗是陽明證,「但浮者必盜汗出」句之「盜」字,應是「自」字,當改之,可與白虎湯)。」病愈脉靜身涼,數日後,忽得盜汗及自汗者,此屬表虛,並宜黃耆湯加防風、麻黃根。若温病盜汗,邪?內鬰,外侵於表,升降散或增損大柴胡湯加牡蠣、龍胆,或龍胆末二錢,豬胆汁同温酒調服。 |
盜汗,是指在睡眠時出汗,屬於邪氣在半表半裏。為什麼呢?如果邪氣完全侵犯表和衛氣,則自然汗出,盜汗是邪氣侵入於裏,同時外連於表,而等到睡眠時,衛氣運行於裏,乘陽氣不達於表,津液得泄,所以只在睡眠中汗出,等待醒來後,衛氣散於表則停止出汗。而雜病之盜汗,或陽虛血熱,用補中益氣湯加防風、麻黃根、生地黃、牡丹皮。或陰虛火動,用當歸六黃湯加浮小麥、麻黃根。傷寒病之盜汗,歸咎於半表半裏,知其膽經有熱。《傷寒論》說:「微盜汗出,反惡寒者,表未解也,小柴胡湯主之。」《傷寒論》還說:「陽明病,脉浮而緊,必潮?,發作有時,但浮者,必(盜自)汗出(按:盜汗是少陽證,自汗是陽明證,「但浮者,必盜汗出」句中之「盜」字,應該是「自」字,應當改過來,可與白虎湯)。」病愈後,脈靜身涼,幾天後突然出現盜汗和自汗者,此屬表氣虛弱,都可以用黃芪湯加防風、麻黃根。如果溫病出現盜汗,屬於邪熱內鬱而外侵於表,用升降散或增損大柴胡湯加牡蠣、龍膽,或者用龍膽末二錢,用豬膽汁與溫酒送服。 |
原文 | 翻譯 | |
風?邪內蓄,蒸發腠理,遍身汗出者,謂之「?越」。若身無汗,則?不得越,上蒸於陽,故但頭汗出也。?不得越,陽氣上騰,頭汗出、譫語者,在傷寒大柴胡湯、涼膈散,在温病增損大柴胡湯、加味涼膈散。頭汗出、齊頸而還、渴飲水漿、小便不利,此為?鬱在裏,身必發黃,在傷寒茵陳蒿湯,在温病加味涼膈散加茵陳蒿。心下滿、頭汗出,水結胸也,並宜柴胡陷胸湯。陽明病,下血、譫語,此為?入血室。此證兼男子言,不僅婦女也。但頭汗出者,在傷寒小柴胡湯加歸尾、桃仁、穿山甲、丹皮、梔子,在温病柴胡清燥湯加穿山甲、桃仁、黃連、大黃、芒硝。又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往來寒?、心煩、但頭汗出者,柴胡桂枝乾薑湯。又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難、脉沉細者,此為陽微結,必有表復有裏也。脉沉,亦在裏也。汗出,為陽微。假令純陰結,不得復有外證,悉入在裏,此為半在裏半在外也。脉雖沉(緊細),不得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小柴胡湯。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柴胡加芒硝湯。若中濕,誤下之,頭汗出,小便利者,死。又下後,額上汗出而喘、小便反秘者,亦死。二者乃頭汗之逆,以陰陽上下俱脫也。關格不通,不得尿,頭無汗者生,有汗者死。若元氣下脫,額上汗如貫珠者,死。《脉經》曰:「陽氣上出,汗見於頭,五內枯乾,胸中空虛。醫反下之,此為重虛也。」蓋頭汗有生死之分,須詳辯之(按:脉細者,應是脉沉細者,觀下文「脉沉,亦在裏也」之「亦」字自知,當補之。「脉雖沉緊」之「緊」字,當是「細」字。若是「緊」字,與上下文義不屬,當改之)。 |
風熱邪氣內鬱,蒸發於腠理,因而全身汗出者,稱為「熱越」。如果身上無汗,則熱邪不能透發於外而上蒸於頭部,因此只會頭部出汗。熱不得越餓陽氣上升,頭汗出、譫語者,在傷寒病用大柴胡湯、涼膈散,在溫病時則用增損大柴胡湯、加味涼膈散。頭汗出而至頸部以下無汗、渴飲水漿、小便不利,此為熱鬱於裏,身體必然發黃,在傷寒病用茵陳蒿湯,在溫病用加味涼膈散加茵陳蒿。心下滿、頭汗出,此為水結胸證,在傷寒病和溫病都用柴胡陷胸湯。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此證包括男性,不僅限於女性。如果但頭汗出,在傷寒病用小柴胡湯加當歸尾、桃仁、穿山甲、丹皮、梔子,在溫病用柴胡清燥湯加穿山甲、桃仁、黃連、大黃、芒硝。又,傷寒病五六日後,已經發汗及攻下,胸脅脹滿、微有凝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往來寒熱、心煩、但頭汗出者,用柴胡桂枝乾薑湯。此外,傷寒病五六日後,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脹滿、口不欲食、大便難、脈沉細者,此為陽微結證,必然同時有表證和裏證。脈沉,病在裏。汗出,為陽微。如果是純陰結證,就不會有外證,全部都在裏,這是半在裏半在外之證。雖然脈沉(緊細),不可認為是少陰病。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病在少陰不能有汗。現在頭部有汗出,所以知道這不是少陰病,可用小柴胡湯。如果仍未完全改善,則通過泄瀉而解,用柴胡加芒硝湯。如果傷於濕邪而誤用攻下,頭汗出,小便利者,死。另外,攻下後額頭出汗而喘,小便反而不通,亦死。這兩種情況都是頭汗出之逆證,因為上下陰陽已脫。關格不通,不能排尿,頭無汗者生,有出汗者死。如果元氣下脫,頭出汗如穿珠子一樣,死。《脈經》說:「陽氣上出而汗出現在頭部,是五臟精氣枯燥,胸中空虛。醫生反而下之,會導致雙重虛損。」因為頭汗出有生死之別,需要詳細辨別(按:脈細,應該是脈沉細,根據下文「脈沉,亦在裏也」之「亦」字可以推知,應加以補充。「脈雖沉緊」之「緊」字,應該是「細」字。如果是「緊」字,與上下文意不符,應加以更改。) |
原文 | 翻譯 | |
凡潮?、手足濈濈汗出,為陽明胃實也。腋下濈濈汗出,為兼少陽膽實也,在傷寒大柴胡湯,在温病增損大柴胡湯。若大便秘硬者,在傷寒大柴胡湯加芒硝,在温病加味六一順氣湯。若手足心濈濈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此有燥糞,為?聚於胃也,在傷寒調胃承氣湯,在温病加味涼膈散。《傷寒論》曰:「陽明病,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心濈濈汗出,此欲作痼瘕。大便必初硬後溏,胃中虛,水穀不別故也。」「痼瘕」者,寒氣結而為積也,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參湯,或理中湯加木香、檳榔,不可下也。若額上及手背濈濈冷汗出者,此屬陰證傷寒,通脉四逆湯温之。此皆不可不辯也。 |
潮熱、手足濈濈汗出,是陽明胃實證。腋下濈濈汗出,則兼有少陽膽實證,在傷寒病用大柴胡湯,在溫病用增損大柴胡湯。如果大便秘結且硬,在傷寒病用大柴胡湯中加芒硝,在溫病用加味六一順氣湯。如果手足心濈濈汗出、大便難而譫語,此有燥屎,為熱聚於胃,在傷寒病用調胃承氣湯,在溫病用加味涼膈散。《傷寒論》說:「陽明病,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心濈濈汗出,此欲作痼瘕。大便必先硬後溏,此為胃中虛弱,水穀無法被運化所致。」「痼瘕」是寒氣凝結所致之積聚,用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或者用理中湯加木香、檳榔,不可攻下。如果額頭和手背濈濈冷汗出,此為傷寒病之陰證,用通脈四逆湯溫補。這些情況都需要仔細辨別。 |
原文 | 翻譯 | |
《傷寒論》曰:「病發於陽,而反下之,?入裏作結胸。」謂表證當汗也,而醫反下之,則外邪乘虛內陷,結於心膈,乃為結胸也。《傷寒論》曰:「太陽病,脉浮動數(眉批:浮則為風,動則為痛,數則為?),頭痛、發?、微盜汗出、反惡寒者,表未解也。而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內拒痛,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煩躁、心中懊憹。陽氣內陷,心下因硬,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餘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梔子豉湯主之。」又曰:「太陽病,重發汗而復下之,不大便、舌上燥而渴、日晡潮?、從心下至小腹硬滿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湯主之。」又曰:「傷寒,嘔而發?,柴胡證具,而以他藥下之。其柴胡證仍在者,復與小柴胡湯,必蒸蒸振汗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又曰:「傷寒六七日,結胸實?,脉沉而緊、心下硬痛者,大陷胸湯主之。」又曰:「結胸無大?,此為水結在胸脇也,但頭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活人》云:宜逐其水,小半夏茯苓湯,小柴胡湯去棗加牡蠣亦可)。」又曰:「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又曰:「病應汗解,反以冷水噀之,或灌之,其?被劫不出,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瘥,與五苓散。寒實結胸(寒飲結於胸中),無?證者,與小陷胸湯,白散亦可服。」崔行功曰:「傷寒誤下,結胸欲絕,心胸高起,手不可近,用大陷胸湯。恐不得瘥,此下後虛逆,氣已不理,當以枳實理中丸,先理其氣,次療諸疾,古今用之如神。且誤下之初,未成結胸者,急宜頻服理中湯加枳殼、桔梗,自得解散,更不作結胸也。又有衂血不盡,血結胸中,手不可近,漱水不欲嚥、身?、喜忘如狂、腹脇脹滿、大便黑、小便利,犀角地黃湯加大黃主之。婦人血結胸脇,揉而痛,不可撫近,海蛤散主之。凡結胸,脉沉緊、沉滑,沉實,或數大有力者,乃可攻之。若脉微沉細、手足冷者,為難治。若欲救之,宜四逆湯。凡結胸,有兼發黃或發斑,或厥逆者,皆為最重之證。又,結胸證悉具,煩躁者死。又,結胸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則死,須詳辯之。」張景岳曰:「結胸治法,仲景俱以大陷胸湯主之。然以余之見。惟本病不因誤下而實邪結胸,下連小腹,燥渴譫妄,脉來沉實者,正大陷胸湯所宜用也。至於太陽少陽,表邪未解,因下早結胸,而復用大陷胸湯,是既因誤下而又下之,恐不得瘥,不若用枳實理中丸、柴胡陷胸湯,以緩治之為妙。」 |
《傷寒論》說:「病發於陽,醫反下之,熱入裏成結胸。」是指表證應該發汗,而醫生反而攻下,則外邪乘虛內陷而結聚於心膈,從而形成結胸證。《傷寒論》說:「太陽病,脈浮動數(眉批:浮則為風,動則為痛,數則為熱),頭痛發熱、微盜汗出、反惡寒者,表未解也。而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內拒痛,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煩躁、心中懊憹。陽氣內陷,心下因硬,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餘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梔子豉湯主之。」《傷寒論》又說:「太陽病,重發汗而復下之,不大便、舌上燥而渴、日晡潮?、從心下至小腹硬滿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湯主之。」又說:「傷寒,嘔而發?,柴胡證具,而以他藥下之。其柴胡證仍在者,復與小柴胡湯,必蒸蒸振汗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又說:「傷寒六七日,結胸實?,脉沉而緊、心下硬痛者,大陷胸湯主之。」又說:「結胸無大?,此為水結在胸脇也,但頭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類證活人書》說:應該逐其水,用小半夏茯苓湯,或小柴胡湯去棗加牡蠣亦可)。」又說:「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又說:「病應汗解,反以冷水噀之,或灌之,其?被劫不出,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瘥,與五苓散。寒實結胸(寒飲結於胸中),無?證者,與小陷胸湯,白散亦可服。」崔行功說:「傷寒病被誤下後,結胸證嚴重欲死,心胸高高隆起,不可用手觸碰,用大陷胸湯。但恐怕無法痊癒,因為這是攻下後氣虛而氣逆,氣機已經失和,應該用枳實理中丸先調理氣機,然後再治療其病,古今如此用方效果神奇。而且誤下之初,尚未出現結胸證,應迅速頻繁服用理中湯加枳殼、桔梗,就可以自行解散,而不會形成結胸證。又有衄血不盡而血結於胸中,不可用手觸碰,病者只願意漱水而不願咽下、發熱、善忘如狂、腹脅脹滿、大便色黑、小便利,用犀角地黃湯加大黃主治。婦女有血結胸脅,揉按則痛,不可用手觸碰,用海蛤散主治。凡是結胸證而脈沉緊、沉滑、沉實,或數大有力者,才可以用攻逐之法。如果脈微沉細、手足冷者,為難治。如果要救治,可以用四逆湯。凡是結胸證而兼有發黃或發斑,或厥逆者,都屬於最嚴重之證候。另外,結胸病證全部具備時,病人煩躁者,死。又,患結胸而脈浮大,不可以攻下,攻下則死,必須仔細辨析之。」張景岳說:「治療結胸之法,仲景都用大陷胸湯主治。然而,依我之見,只有本病並非由於誤下而導致實邪結胸,下連少腹,燥渴、譫妄、脈沉實者,這才正是大陷胸湯所治。至於太陽病、少陽病,表邪未解時,因過早攻下而導致結胸,而仍然用大陷胸湯,是對因為誤下所治之病再進行攻下,恐怕無法使病得解,不如用枳實理中丸、柴胡陷胸湯,從容治療可能更好。」 |
|
余按:崔、張皆謂「不得瘥」者,恐復下之過也。不知仲景大有所見。蓋誤下結胸,危證也,緩則死矣。結胸而用陷胸者,有病則病受之。觀「大病瘥後,從腰以下有水氣」者,用牡蠣澤瀉散峻攻,何反不顧其虛耶?蓋病勢危急,設用緩劑,陰水襲入陽界,驅之無及。可見活人之事,迂闊者無濟也。 |
我認為:崔、張二人認為用大陷胸湯「不能得解」,是恐怕再次攻下又會加重病情。而不知仲景對此之見解十分獨到。因為誤下而成之結胸證十分危險,治療稍有緩慢則會導致死亡。治療結胸證而用陷胸湯,是因為有病時病邪會受藥物之治療。只要看看對於「大病瘥後,腰以下有水氣」者,仲景用牡蠣澤瀉散進行峻攻,為何反而不顧病者之虛損呢?因為病勢危急,如果使用緩劑,可能會使陰水侵入胸中,那就無法驅散了。可見事關生死之事,有迂腐之想法是無濟於事的。 |
|
《傷寒論》曰:「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因作痞,以下之太早故也。」謂內挾痰食,外感風寒,裏之陰虛已受邪,中氣先傷也。或?微下證未全,不任轉瀉也。而醫反下之,則裏之微?雖除,表之邪?又至。表邪乘虛內陷,結於心下,但硬滿而不痛,雖不結胸,亦成痞氣也。若不因下早而為痞氣者,或痰、或食、或氣、或血為之結也。各有寒?之不同,要在辯而治之。大約輕者,通用枳殼桔梗湯。若實?而為痞者,內實?盛不大便、手足温、其脉關上浮,大黃黃連瀉心湯。如寒?偏勝者,上有濕?,下有陳寒也,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如寒多?少,胸滿、脉濡者,半夏瀉心湯。如胃不和,心下痞硬、乾嘔、脇下有水氣者,生姜瀉心湯。如下利、腹鳴者,非?結也。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心下痞硬,甘草瀉心湯。要之,瀉心非瀉心火之?,乃瀉心下之痞滿也。如痞滿、胃寒、咳逆,理中湯。如外證未除,而數下之,為重虛其裏,邪?乘入,遂挾?而利,心下痞硬,表裏不解者,桂枝人參湯,即理中湯加桂枝而易其名,為治虛痞下利之的方也。如汗吐下後,胃虛停飲痞硬,噫氣不除,旋覆花代赭石湯,此輔正匡邪,蠲飲下氣之妙方也。如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諸瀉心湯不解,其人渴而煩躁、小便不利,五苓散。邪在上而治在下,使濁氣出下竅,而清陽之在上焦者,自能宣化,乃臟實而瀉其腑也。蓋五苓有兩解之功,潤津滋燥,導飲蕩熱,亦消痞滿之良方也。如發?,汗出不解,心下痞硬、或吐、或下利、脉滑數、或關脉沉緊,大柴胡湯。蓋外邪不解,轉入於裏,心下痞硬、嘔吐、下利,攻之則礙表,不攻則裏證又迫,計惟有大柴胡湯,合表裏而兩解之。余按:大凡結胸痞氣,未經攻下而成者,此或痰、或食、或氣、或血凝滯而然,先須柴胡陷胸湯、柴胡枳桔湯以開之。開之不愈,則攻下之。曾經下後,此為外邪陷入而為結胸痞氣,時其輕重,當下則下,緩則誤矣。若不分曾下未下,但見心下脹滿,便以為結胸痞氣,輒用攻下之劑,反成真結痞矣。又按:「結」言「胸」,「痞」言「心下」;「結」言「按之石硬」,「痞」言「按之濡」;「結」言「寸脉浮關脉沉」,「痞」不言「寸」而但言「關上浮」。可以知其病之分,治之異矣。然此皆為正傷寒言之也。若温病鬱?內攻,火性上炎,一發即心胸結痞、脉洪滑數、或伏沉,自是?實結胸痞氣,特患下之不早耳,非大小陷胸,或陷胸承氣、加味涼膈等方下之不為功。凡結胸,不問寒?虛實遲早,便用罨法。生姜、蔥白(等分),生蘿蔔(加倍,無,以子代之)。三味共搗一處,炒?,白布包作餅,罨胸前結痛處。此法須分二包,冷則輪換,無不即時開通。但不宜太?,恐炮烙難受也。更以温手順下揉之,自無不愈。並治一切痞滿脹痛,真妙法也。 |
《傷寒論》說:「病發於陰而而反下之,因作痞,以下之太早故也。」指裏有挾雜痰食,同時外受風寒邪氣,使本已陰虛之體受邪,中氣先傷。或者熱微而可下之證尚未齊全,不適宜攻下。但醫生反而下之,在裏之微熱雖然得除,但在表之邪熱又傳於裏。表邪乘虛內陷,結於心下,只是硬滿而不痛,雖然沒有形成結胸證,但也會形成痞氣。如果不是因為過早攻下而導致痞氣,亦可能是由痰、食、氣、血等邪氣結聚。各自都有寒熱之不同,關鍵在於通過辨證進行治療。大概而言,輕證用枳殼桔梗湯。如果是實熱所致之痞,內實熱盛而不大便、手足溫、其脈關上浮,用大黃黃連瀉心湯。如果寒熱偏勝,上有濕熱,下有陳寒,心下痞而又出現惡寒汗出者,用附子瀉心湯。如果寒多熱少,胸悶、脈濡者,用半夏瀉心湯。如果胃中不和,心下痞硬、乾嘔、脅下有水氣者,用生薑瀉心湯。如果下利、腹鳴,此非熱結,而是胃中虛空,客氣上逆,所以心下痞硬,用甘草瀉心湯。關鍵是,瀉心湯不是為了瀉心火,而是為了瀉心下之硬滿。如果是痞滿、胃寒、咳逆,用理中湯。如果外證未除,卻被頻繁攻下,使其裏氣更虛,邪熱乘虛入裏,就形成協熱而下利,心下痞硬,既有表證又有裏證,用桂枝人參湯,即理中湯加桂枝而更改其名,用於治療虛痞下利。如果在汗、吐、下之後,胃虛飲停而成痞硬,噯氣不除者,用旋覆花代赭石湯,此乃扶正驅邪、散飲下氣之妙方。如果是因為攻下而導致心下痞,使用其他瀉心湯都無效,患者口渴煩躁、小便不利,用五苓散。邪氣在上,而其治卻在下,使濁氣從下竅排出,則上焦之清陽自然能宣化,是通過瀉腑氣而治其臟實之法。五苓散具有兩解之功效,能潤津滋燥、導飮蕩熱,亦是消除痞滿之良方。如果發熱,汗出不解,心下痞硬、或嘔吐、或下利、脈滑數或關脈沉緊,用大柴胡湯。因為外邪未解,傳入於裏,引起心下痞硬、嘔吐、下利,如果攻下則不利於表,不攻下則裏證又急,考慮起來只有用大柴胡湯兩解表裏。我認為:大凡結胸或痞氣,沒有經過攻下而形成者,是由痰、或食、或氣、或血凝滯而引起,必須先用柴胡陷胸湯或柴胡枳桔湯疏通氣機。如果疏通氣機無效,就使用攻下。如果之前曾經進行攻下,這是由於外邪陷入而引發結胸、痞氣,根據其輕重,需要攻下便攻下,遲緩就會誤人。如果不分之前是否進行過攻下,只見心下脹滿,便以為是結胸、痞氣,動輒用攻下之方,反而會導致真正之結胸、痞氣。又按:「結」言及「胸」,「痞」則言及「心下」;「結」則言「按之石硬」,「痞」卻言「按之濡」;「結」言「寸脉浮關脉沉」,「痞」則不言「寸」而但言「關上浮」。由此可以知其病之不同,其治之有別。然而,這些都只是適用於真正之傷寒病。如果是溫病,鬱熱內攻,火性上炎,一旦發病,就會出現心胸結痞,脈洪滑數或有伏沉,這是熱實結胸、痞氣,只會擔心攻下太遲,如果不用大小陷胸湯、陷胸承氣湯、加味涼膈散等方是無法達到治療效果的。凡是結胸證,不論其寒熱虛實或發病之新久,即便就用罨法。將生薑、蔥白(等分)、生蘿蔔(加倍用量,如過沒有,就用以蘿蔔子代之),按等量搗碎,炒熱,用白布包成餅狀,敷在胸前結痛之部位。這種方法必須分成兩包,冷卻時就換上熱的,沒有不即時使氣機通暢的。但是不宜過熱,以免燙傷皮膚。同時用溫暖之手往下腹揉按,自然沒有不獲痊癒者。同時可以用來治療所有痞滿脹痛,真是神奇之法啊。 |
|
張氏《發明》曰:「成注云:『無?而惡寒者,發於陰也。』既無?而又惡寒,其為陰證明矣,安有下之之理?下之豈止作痞而已哉?夫仲景所謂陰陽者,指表裏而言也,非此之謂也。病在表則當汗,而反下之,因作結胸。病雖在裏,尚未入腑,而輒下之,因成痞。所以成結胸者,誤下之故也。所以成痞氣者,下之太早故也。經曰:『脉浮而緊,浮則為風,緊則為寒。風則傷衛,寒則傷榮。』又曰:『脉浮而緊,復下之,緊反入裏則作痞。』由此言之,風邪入裏則結胸,寒邪入裏則為痞。然此亦皆太陽病之所致,非陰證之謂也。又曰:『病在陽,應以汗解。』陽指表證而言明矣。況痞證諸條,未有因『無?惡寒』下之而成者,此成注之誤也。」按:此說深合經義,故錄之。 |
張氏《發明》說:「成無己說:『無熱而惡寒者,發於陰也。』既然惡寒而又無熱,明明就是陰證,哪裏有攻下之理呢?攻下後豈止僅僅引發痞證而已?仲景所說之陰陽,是指表裏而言,並非指寒熱之證。病在表則當發汗,而反用攻下,所以導致結胸。疾病雖然在裏,但尚未進入腑,卻匆匆用攻下,結果形成痞證。形成結胸的原因是錯誤用攻下法,形成痞氣的原因是用攻下法太早。《傷寒論》說:『脈浮而緊,浮則為風,緊則為寒。風則傷衛,寒則傷榮。』又說:『脈浮而緊,復下之,緊反入裏則作痞。』由此可見,風邪入裏則形成結胸,寒邪入裏則形成痞證。然而,這些都是太陽病之傳變,並不是指陰證。又說:『病在陽,應以汗解。』明顯地,陽是指表證。更何況痞證的各條文,都沒有因為『無熱惡寒』誤下而形成的,這是成無己注解之錯誤。」按:其說深合經義,因此予以記錄。 |
原文 | 翻譯 | |
腹滿者,腹中脹滿也。腹滿不減者為實,時滿時減者為虛。以手按之,堅硬而痛不可按者為實,可揉可按而軟者為虛。(《傷寒論》曰:)凡傷寒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痛,自利益甚,宜理中湯加藿香、厚朴、陳皮、半夏,甚則四逆湯。腹滿時減復如故,此虛寒從下而上也,理中湯加厚朴、木香。病人自言腹滿,他人以手按之不滿,此屬陰證,切不可攻,宜四逆湯温之。凡汗解後腹滿,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本太陽證而反下之,因而腹滿時痛者,桂枝加芍藥湯;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大承氣湯。凡發汗後不解,腹脹滿痛者,大承氣湯。凡潮?腹滿、短氣而喘,內實者,大柴胡湯加厚朴、檳榔。胸中有?欲嘔吐,胃中有寒作滿痛者,黃連湯。温病無陰證,?鬱失下,邪火久羈,腹脹滿痛者,升降散、加味涼膈散加枳實、厚朴。大抵陽?為邪,則腹滿而咽乾、便秘譫語;陰寒為邪,則腹滿而吐利、食不下。與夫曾經汗吐下後腹滿,治各不同。故為醫者,要知邪氣所起所在。審其所起,知邪氣之由來;觀其所在,知邪氣之虛實。汗下之不差,清補之適當,則十全之功可得也(按:「自利益甚」四字,當在「必胸下結痛」句之下,不應在「吐食不下」句之下。若在此句下,則是已吐食不下而自利益甚矣。仲景復曰「若下之」三字,無所謂也。當移之)。 |
腹滿,是指腹中脹滿。腹滿不會減輕者為實證,有時脹滿有時減輕者為虛證。以手按壓,腹部堅硬疼痛拒按者為實證,按壓時腹部柔軟,疼痛減輕者為虛證。(《傷寒論》說:)傷寒病之太陰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愈來愈嚴重,腹部時常疼痛。如果被攻下,胸下會結硬疼痛,自利更加嚴重,用理中湯加藿香、厚朴、陳皮、半夏,嚴重者用四逆湯。腹滿時有減輕,然後又腹滿如故,這是虛寒之氣從下而上,用理中湯加厚朴、木香。病人自稱腹滿,但他人用手按壓卻不感覺脹滿,此屬陰證,切勿採取攻下法,用四逆湯溫補。凡發汗後表解而腹滿,用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本來是太陽病表證而誤用攻下導致腹滿時常疼痛,用桂枝加芍藥湯;大實痛者,用桂枝加大黃湯。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用大承氣湯。發汗後病仍不解,腹滿疼痛者,用大承氣湯。凡潮熱腹滿、短氣而喘者,屬於內實證,用大柴胡湯加厚朴、檳榔。如果胸中有熱而欲嘔吐,胃中有寒作脹滿疼痛者,用黃連湯。溫病沒有陰證,熱鬱而失於攻下,邪火久留而腹脹滿疼痛者,用升降散和加味涼膈散加枳實、厚朴。一般而言,陽熱邪氣會導致腹脹、咽乾、便秘、譫語;陰寒邪氣會導致腹滿、嘔吐、下利、不能食。各種曾經進行過汗、吐、下治療後出現之腹滿,治療方法各有不同。因此,作為醫者關鍵在於瞭解邪氣之起因和所在。通過審查疾病之起因,瞭解邪氣之來源;通過觀察疾病之所在,瞭解邪氣之虛實。只要發汗、攻下之法運用得當,或清或補使用準確,就可以獲得完美之療效(按:「自利益甚」這四個字應該放在「必胸下結痛」句子之後,而不應該放在「吐食不下」句子之後。如果放在這個句子之後,則表示已經出現吐之後食不下,並且自利增多。仲景又說「若下之」這三個字,無關緊要。應該將文字調動。) |
原文 | 翻譯 | |
小腹滿者,臍下脹滿也。胸膈滿為邪氣,小腹滿為有物。物者何?尿與血耳。小腹滿,小便不利者,尿濇也。在傷寒,自氣分傳入血分,宜五苓散、豬苓湯。在温病,自血分發出氣分,宜神解散、升降散。小腹滿,小便自利者,畜血也。在傷寒,桃仁承氣湯、代抵當湯丸。在温病,解毒承氣湯加夜明砂、桃仁、丹皮、穿山甲。又傷寒小腹滿、厥逆,真武湯。小腹滿,不結胸,按之痛、厥逆、脈沉遲,冷結關元也,四逆湯加吳茱萸,外灸關元穴。温病無陰證。 |
小腹滿,是指臍下脹滿。胸膈滿是有邪氣,而小腹滿則是因為有物,這些物是什麼?就是尿和血。小腹滿而小便不利,是尿被澀而不暢。傷寒病是邪氣從氣分傳入血分,宜用五苓散或豬苓湯。溫病中是邪氣從血分透發出氣分,宜用神解散或升降散。小腹滿而小便自利者,為蓄血證。在傷寒病中用桃仁承氣湯或代抵當湯丸。而在溫病中則用解毒承氣湯加夜明砂、桃仁、丹皮、穿山甲等。此外,傷寒病小腹滿、厥逆,用真武湯。傷寒病而小腹滿,沒有出現結胸證,按之疼痛、厥逆、脈沉遲者,此為寒邪凝結在關元,用四逆湯入吳茱萸,同時對關元穴進行艾灸。溫病是沒有陰證的。 |
原文 | 翻譯 | |
凡腹中痛,按而痛甚為實,按而痛減為虛。陽邪痛者,痛不常久。陰邪痛者,痛無休歇。傷寒腹痛,須明部分。中脘痛屬太陰脾經分,脉沉遲而寒者理中湯,甚加附子。陽脉澀,陰脉弦,脉三陽急為瘕,三陰急為疝,此傷寒,瘕疝發於內,故腹中急痛。小建中湯(散結安瘕,治在陽明太陰),不瘥,小柴胡湯(和中定疝,治在少陽厥陰)。臍腹痛屬少陰腎經分,脉沉者,真武湯。小腹痛屬厥陰肝經分,陽鬰厥逆者,當歸四逆湯加吳茱萸、生姜;陰寒厥逆者,四逆湯加吳茱萸。若太陽病下之早,因而腹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若內實腹痛,繞臍刺痛、煩躁發作有時,此有燥糞也,調胃承氣湯;大實腹滿而痛,脉實者,大承氣湯。若脉弦,口苦、發?、腹中痛者,小柴胡湯去人參加炒白芍。寒?交作,腹中痛者,小柴胡湯加肉桂、白芍,寒多去黃芩。大抵傷寒腹痛,有虛有實,有寒有?,要在辯脉證而治之。温病腹痛,乃雜氣潛入,邪火鬱滯陽明也,以升降散、加味涼膈散消息治之。温病無陰證,實與?自不屑言。即有虛者,亦當先去其急,而後理其緩也。張子和曰:「良工先治其實,後治其虛。」今之庸工,不敢治其實,惟誤補其虛。舉世不知其非,奈何? |
凡腹中痛,按之疼痛更嚴重者為實證,按之疼痛減輕者為虛證。陽邪所致之疼痛,不會持續太久;而陰邪所致之疼痛,則痛無休止。傷寒病之腹痛,一定要分清其部位。中脘痛屬於太陰脾經,脈沉遲而寒者,用理中湯,甚者加附子。陽脈澀,陰脈弦,三陽之脈急,這是瘕證;三陰之脈急,這是疝證,這是傷寒病之瘕疝發於內,所以腹中拘急疼痛。用小建中湯(能散結安瘕,作用在陽明和太陰),如果無效,則用小柴胡湯(和中定疝,作用在少陽和厥陰)。臍腹痛屬於少陰腎經,脈沉者,用真武湯。小腹痛屬厥陰肝經,陽鬱而厥逆者,用當歸四逆湯加吳茱萸和生薑;陰寒厥逆者,用四逆湯加吳茱萸。若因為太陽病下之太早而腹痛者,屬太陰之病,用桂枝加芍藥湯。如果內實所致之腹痛,繞臍刺痛、煩躁發作有時,此為燥屎,用調胃承氣湯;大實腹滿而痛、脈實者,用大承氣湯。如果脈弦、口苦、發熱、腹痛者,用小柴胡湯去人參加炒白芍。寒熱往來而腹中痛者,用小柴胡湯加肉桂和白芍,寒邪較重則去黃芩。一般而言,傷寒病之腹痛,有虛有實,有寒有熱,關鍵在於根據脈象和證候進行治療。溫病之腹痛是因為雜氣侵入,邪火壅滯陽明經,用升降散和加味涼膈散加減進行使用。溫病沒有陰證,實證和熱證自然不需要特別提及。即使有虛證,也應先處理較重之病機,然後再處理較緩之病機。張子和說:「好的醫生都會先治其實,然後再治其虛。」而現在之庸醫卻不敢治療實證,只是誤補其虛。舉世都不知到其錯誤,有什麼辦法呢? |
原文 | 翻譯 | |
煩?者,因發?而煩躁不安也,惟温病為特甚。此蓋雜氣伏鬰三焦,邪火亢閉,怫?燔灼,故心神無定耳。增損雙解、增損三黃石膏之屬,消息治之。若傷寒有表邪不得汗出而煩躁者,其脉浮緩而緊數,大青龍湯。若煩而渴、脉弦數者,乃半表半裏證也,小柴胡湯加知母、天花粉。若煩渴舌燥、大汗出、飲水、脉洪數有力者,陽明經府證也,白虎湯,甚則調胃承氣湯。若手足厥、下利而煩、脉沉細而軟者,此則陰證之類煩也,急以人參、附子温之。若手足厥(陽氣受於胸中,四肢為諸陽之本。邪結胸,寒飲伏停,陽氣隔塞),心中滿而煩(飲作煩悶),此非少陰之藏寒也,急以瓜蒂散吐之。若內傷勞役,陰虛火動而煩者,身倦、自汗、尺脉浮虛者,補陰益氣煎加白芍滋之。凡傷寒五七日,兩手六部脉皆至(六脉同等),大煩(邪欲外散,故作煩?)而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擾者(邪正相爭),欲作汗解也。若脉和大煩(邪欲外向,大有作汗之機),目腫瞼內際黃者(太陽主目上綱,陽明主目下綱。目腫而內際黃者,土旺而邪欲散也),此亦欲作汗解也。所以言「大煩」者,以肌表大?,則是邪?欲泄達於外也,故為欲解。間有「大戰」1者,然必以脉為主。若脉不至而大煩,不能言(反解上條),脉不和而瞼黃大煩(反解次條),其病為進,又不可執一而論也。 |
煩熱,是指由於發熱而引起煩躁不安,尤其在溫病中更為嚴重。這是由於雜氣鬱積在三焦,邪火亢盛鬰閉,鬰熱內擾,所以心神不定。用增損雙解湯、增損三黃石膏湯這類方加減運用。如果傷寒病有表邪因無汗而煩躁,脈浮緩又緊數,用大青龍湯。如果煩而渴、脈弦數者,屬於半表半裏證,用小柴胡湯中加知母、天花粉。如果煩渴、舌燥、大汗出、喜飲水、脈洪數有力,屬於陽明經腑之證,用白虎湯,甚者用調胃承氣湯。如果手足厥冷、下利而煩、脈沉細又軟,這就屬於陰證之煩,立即用人參、附子溫補。如果手足厥冷(陽氣受氣於胸中,四肢是陽氣之根本。邪氣阻結在胸中,寒飲停伏,使得陽氣被阻塞),心中滿而煩(水飲導致煩悶),這不是少陰臟寒引起的,應該立即用瓜蒂散催吐。如果由於內傷勞役導致陰虛火動而煩者,身倦、自汗、尺脈虛浮者,用補陰益氣湯加白芍來滋補。凡傷寒病五至七日後,兩手之六脈已出(六脈脈氣同等),大煩(邪氣欲外散,所以出現煩熱)而口噤不能言語,其人躁動不安(因為邪正相爭),是將要出汗而解之反映。如果脈和而大煩(邪氣欲外出,則有出大汗之機會),目腫而眼瞼內際發黃(太陽經主目上瞼,陽明經主目下瞼。目腫而目內際發黃,表示土氣旺盛而邪氣欲外散),這亦是將要汗出而解。之所以說「大煩」,是因為肌表有大熱,就是邪熱欲泄而透達於外,所以是將愈之象。有時有「大煩」,必須以脈象為主來判斷。如果脈不出而大煩,不能言語(倒過來解釋前一句),脈不和而眼瞼內發黃而大煩(倒過來解釋後一句),這都是病情變得更嚴重,不能只固守一種觀點。 |
|
1大戰:據前後文意,當為「大煩」。 |
原文 | 翻譯 | |
潮?者,如潮水之潮,其來不失其時。蓋陽明屬土,應時則旺於四季,應日則旺於未申,故必日晡發者為潮?。陽明內實也,宜下之。若一日三五發者,乃是發?,非潮?也。又須切脉之滑大沉實,再審其人臍腹脹滿,以手按之則硬而痛,手足心並腋下濈濈然有汗,此內實有燥糞也。在傷寒大柴胡湯,或調胃承氣湯。在温病增損大柴胡湯,或加味涼膈散加龍胆草。務要酌度適中病情,不可太過不及。若傷寒,發在寅卯辰巳時分,且未可下,宜小柴胡湯加減與之。若少陽邪併陽明,發潮?、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脇痛不去者,主以小柴胡湯。又脇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可與小柴胡湯,則上下通和,濈濈然汗出而解。至於温病,邪鬱胃中,但有潮?,悉以增損大柴胡湯,甚則加味六一順氣湯。凡傷寒潮?者,先以小柴胡湯,如?不除,內實可下者,以大柴胡湯。此大畧也。 |
潮熱,其特點是發熱類似潮水之漲落而有時。因為陽明屬土,應時氣旺於四季,應日氣旺於未至申時,所以一定是在日晡之時發熱才是潮熱。這是陽明內實,需要攻下。如果一天發熱三五次,這只是發熱,而不是潮熱。另外,需要根據脈象之滑大沉實,以及觀察患者之臍腹脹滿,用手按腹部硬而疼痛,手足心及腋下持續出汗,這才是內實而有燥屎。傷寒病中有潮熱,用大柴胡湯或調胃承氣湯。溫病中有潮熱,用增損大柴胡湯,或加味涼膈散加龍膽草。用藥應該酌量適中,不可過度或不足。如果傷寒病之發熱發生在寅卯辰巳時分,則不可攻下,宜用小柴胡湯加減治療。如果是少陽之邪併入陽明,潮熱、大便溏而小便正常、胸脅痛尚未緩解,用小柴胡湯主治。此外,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可用小柴胡湯,令上下氣機通暢,濈濈然汗出而解。至於溫病,邪熱鬱於胃中,只要有潮熱,都用增損大柴胡湯,甚者用加味六一順氣湯。凡是傷寒病發潮熱,先用小柴胡湯,如果熱勢不減,有內實可攻之證,就用大柴胡湯。以上是治療潮熱之大略。 |
原文 | 翻譯 | |
傷寒往來寒?,邪正分爭也。蓋寒為陰,?為陽;裏為陰,表為陽。邪客於表,與陽相爭則發寒矣;邪客於裏,與陰相爭則發?矣。表邪多則寒多而?少,裏邪多則?多而寒少。邪在半表半裏之間,外與陽爭而為寒,內與陰爭而為?。表裏之不拘,內外之無定,由是寒?往來而無常也,故以小柴胡湯,立諸加減法以和之。又,往來寒?與寒?如瘧,似是而實非也。寒?如瘧者,作止有時,正氣與邪爭則作,分則止矣。往來寒?,則發作無時,往來無常,日三五發或十數發,此其與瘧異也。雖治往來寒?屬半表半裏,當和解之,又有病至十餘日,?結在裏,復往來寒?,自宜大柴胡湯下之。凡少陽證,往來寒?,必先與小柴胡湯和之。服後不解,其脈反浮者,與柴胡桂枝湯,使邪從表而散。其脈如數者,與大柴胡湯,使邪從裏而出也。温病伏邪內鬱,往來寒?多屬?結在裏,陰陽不和,增損大柴胡湯主之,如升降散,乃此證妙藥也。蓋升清可以解表,降濁可以清裏,則陰陽和而內外俱徹矣。若施之傷寒,則又不可。 |
傷寒病之往來寒熱,是由於邪正分爭。寒屬於陰,熱屬於陽;裏屬於陰,表屬於陽。邪氣侵犯至表,與陽氣相爭就會產生惡寒;邪氣侵犯至裏,與陰氣相爭就會產生發熱。表邪多,則惡寒多而發熱少;裏邪多,則發熱多而惡寒少。邪氣在半表半裏之間。在外與陽氣相爭則惡寒,在裏與陰氣相爭則發熱。由於邪氣不受表裏內外所限定,因此寒熱往來之發生就反復無常,因此以小柴胡湯為主,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適當加減。此外,往來寒熱與發熱惡寒如瘧狀非常相似,但實際上並不相同。寒熱如瘧者,其發作與休止是有時間規律的,正氣與邪氣相爭則發作,正邪分開之時則休止。而寒熱往來,其發作無時,往來無常,可能一天發作三五次或十數次,這是與瘧疾不同之處。雖然治療屬於半表半裏之往來寒熱應當以和解之法,但又有病情已經持續十餘日,熱邪積結在裏,又出現往來寒熱,自然應該用大柴胡湯攻下。凡少陽證而往來寒熱,必須先與小柴胡湯和解。如果服用後不解,脈象反而變浮,就應該用柴胡桂枝湯,使邪氣從表透散。如果脈數,就應該用大柴胡湯,使邪氣從裏泄出。溫病雜氣內伏,往來寒熱多屬於熱結在裏,陰陽不和,用增損大柴胡湯主治,又如升降散,乃治本證之有效方劑。因為升清可以解表,降濁可以清裏,如此則陰陽和而內外都能通暢。但這一方法用治於傷寒病,是不行的。 |
原文 | 翻譯 | |
譫語者,語言訛謬而氣盛也。《經》曰:「實則譫語。」蓋邪深入,畜於胸中,則昏其神氣,遂語言無次而妄說也。邪?輕者,惟睡中譫語,醒則無矣;邪?重者,即不睡亦譫語。如?極者,詈罵不避親疏,不識人,此神明之亂也。譫語蓋非一端,傷寒發汗多亡陽譫語,以胃為水穀之海,津液之主,汗多津液亡,胃中燥,必發譫語。此非實?,故不可下,以柴胡桂枝湯和其榮衛,以通津液後自愈。譫語、不惡寒反惡?,白虎湯。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不知味也)、面垢、譫語、遺尿、自汗、脉滑實者,白虎湯。潮?、手足腋下濈濈汗出、其脉沉實、或滑數有力、大便難而譫語者,大承氣湯。温病?鬱三焦,神昏氣亂,譫語不識人,時其輕重,以升降、涼膈、六一、解毒承氣之類,消息治之。若誤服表藥,譫語悶亂者,增損三黃石膏湯加大黃。若畜血譫語、大便黑、小便利,在傷寒桃仁承氣湯,在温病解毒承氣湯加夜明砂、桃仁、穿山甲、丹皮。下利、譫語、脉滑而數,有宿食也,在傷寒六一順氣湯加黃連,在温病加味六一順氣湯。此非內寒而利,乃燥糞結實,胃中稀水旁流之物也。必須能辯滑數之脉,乃可下之。此證最難酌度,温病多有體厥脉厥者,更須下之,此《內經》「通因通用」之法也。若下後,下證悉除,三五日後譫語不止者,此邪氣已去,元氣未復,宜柴胡養榮湯加辰砂一錢。大抵譫語脉短則死,脉自和則愈。或氣上逆而喘滿,或氣下奪而自利,皆為逆也。 |
譫語,是指言語錯亂而邪氣盛。《傷寒論》說:「實則譫語。」由於邪熱深入,積聚於胸中而使神氣昏迷,因而語無倫次且胡言亂語。邪熱輕者,只在睡夢中譫語,醒來則無;邪熱重者,即使不睡覺也會譫語。熱邪盛極者,罵人時並不顧親疏,不能辨認人物,此為神明錯亂。譫語並非單一原因所致,傷寒病發汗過多而亡陽譫語,因為胃為水穀之海,津液生化之根本,發汗過多則津液耗竭,胃中燥,必定引發譫語。這種情況並非實熱,不宜用攻下法,而應使用柴胡桂枝湯調和榮衛氣機以使津液通暢,病情自然好轉。譫語、不惡寒反而惡熱者,用白虎湯。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不能辨認味道)、面垢、譫語、遺尿、自汗、脈滑實者,用白虎湯。潮熱、手足腋下持續汗出、脈實、或滑數有力、大便難而譫語者,用大承氣湯。溫病中,熱鬱三焦,神昏氣亂,譫語而不識人,或輕或重,用升降散、涼膈散、六一散、解毒承氣湯等方,根據情況加減進行治療。如果誤服解表藥而導致譫語悶亂者,用增損三黃石膏湯加大黃。對於蓄血證所致之譫語、大便色黑,小便通暢,在傷寒病用使用桃仁承氣湯,在溫病則用解毒承氣湯中加夜明砂、桃仁、穿山甲、丹皮。下利而譫語、脈滑數者,此為有宿食,在傷寒病用六一順氣湯加黃連,在溫病則用加味六一順氣湯。此非內寒所致之下利,而是因為燥屎內結,胃中之稀水旁流而下。必須要辨清滑數之脈,才能攻下。此證最難把握了,在溫病中經常會出現四肢厥冷和脈厥,必須要攻下,這是《內經》「通因通用」之治法。如果攻下後可下之證全部消除,三到五天後仍然譫語不止,這是邪氣已去,而元氣尚未恢復,應該用柴胡養榮湯加朱砂一錢。大概而言,譫語發生時,脈短則難治,脈和則易治。如果同時有氣上逆而喘滿,或氣下奪而下利,則都屬於難治之逆證。 |
原文 | 翻譯 | |
鄭聲者,鄭重頻繁,謬語諄諄不已而氣微也。《經》曰:「虛則鄭聲。」如老人遇事誶語不休,成氏以為聲轉其本音,二理並通,故兩存之。蓋鄭聲,乃因內虛正氣將脫而言,皆不足之狀。如手足厥、脉沉細、口鼻氣息短少,所說語言輕微無力,氣少難以應息者,皆陽氣微也。若神昏、氣促、不知人事者,死。如氣不促,手足頗温,其脉沉細而微者,附子湯。或內?不可用附子者,人參三白湯、五福飲、七福飲之類,隨證加減治之,所謂「傷寒温病,四損不可正治」者此類是也。樓氏曰:「譫語,氣虛獨言也。此出《素問》。予用參、耆、歸、术治之屢騐。」按:此即所謂「鄭聲」也。大抵譫語、鄭聲,態度無二,但有虛實之分,須詳辯之。 |
鄭聲,是指鄭重而頻繁地錯言且氣息微弱。《傷寒論》說:「虛則鄭聲。」就像老年人遇事時喋喋不休地說話,成無己認為鄭聲是聲音轉換了其原本來之音調,兩種說法於理都可以,因此都放在這裏。因為鄭聲是因為臟腑虛弱而正氣欲脫時說話之聲,是虛弱之表現。例如,手足厥冷、脈沉細、口鼻之氣息短促,所說之話輕微無力,氣少而難以呼吸,都屬於陽氣微弱。如果有神昏、呼吸急促而不知人事者,死。如果呼吸不急促,手足溫暖,脈沉細而微,用附子湯,或者有內熱而不能用附子者,則用人參三白湯、五福飲、七福飲等方,根據情況進行加減,這就是所謂「傷寒溫病,四損不可正治」之類。樓氏說:「譫語,是氣虛時獨自言語。這一觀點出自《素問》。我用人參、黃芪、當歸、白朮等藥治療,經常獲效。」按:這就是所謂之「鄭聲」。大抵譫語與鄭聲之表現方式相近,只是有虛實之分,需要仔細辨別。 |
原文 | 翻譯 | |
凡發狂,本屬陽明實?之證。蓋陽明為多氣多血之經,或傷寒陽邪傳入胃府,或温病陽邪起自胃府,?結不解,因而發狂。《內經·脉解篇》曰「胃者土也,故聞木音而驚」者,土畏木也。其惡火者,?甚則畏火也。其惡人者,以陽明厥則喘而惋,惋則惡人也。其病甚則棄衣而走,登高而歌,或數日不食,或逾垣上屋者,以四肢為諸陽之本,陽盛則四肢實,實則能登高也。其棄衣而走者,以?盛於身也。其妄言罵詈不避親疏而歌者,以陽盛為邪也。又曰:「陰不勝其陽,則脉流薄疾,乃狂。」又曰:「邪入於陽則狂。」是皆以陽明?邪上乘心肺,故令神志昏亂若此,此「陽狂」也。傷寒、温病雖根源不同,至於發狂皆邪?已極,使非峻逐火邪則不能已。故但察其大便硬結,或腹滿而堅,或濕滯膠閉,或?下利,或?結旁流有可攻之證,酌用大小承氣、涼膈、六一、解毒承氣之類下之。如無脹滿結實等證,而惟胃火使然者,但以白虎、解毒、三黃石膏、大小清涼之屬,清其火邪,其病自愈。外有傷寒如狂、發狂二證,以太陽邪?不解,隨經入府,重則發狂,輕則如狂,此?搏血分,畜血下焦,故宜桃仁承氣與代抵當下之。温病多畜血陽明,以黃連解毒湯,送下代抵當湯丸去桂加牛膝、丹皮。近見別有一種如狂之證,或由失志而病,其病在心;或由悲憂而病,其病在肺;或由失精而病,其病在腎;或由鬱怒思慮,饑餓勞碌而病,其病在肝脾。此其本病已傷於內,而邪氣復侵於外,則本病必隨邪而起矣,其證所謂「虛狂」是也。外無黃赤之色,剛暴之氣,內無胸腹之結,滑實之脉。或不時躁擾而禁之則止,或口多妄誕而聲息不壯,或眼見虛空,或驚惶不定。察其上,口無燥渴;察其下,便無硬結。是皆精氣受傷,神魂不守,其證與陽極發狂者反若冰炭。而時醫不察,但見錯亂,便謂陽狂,妄行攻下,必致殺人。凡治此者,須辯氣血陰陽四損何在。其有虛而挾邪者,邪在陽與氣分,宜補中益氣湯、大温中飲。邪在陰與血分,宜補陰益氣煎、理陰煎。設有邪氣閉結,勢不能下者,必以黃龍湯,或大柴胡湯加人參。其虛而無邪者,在陽與氣分,宜八珍、十全、腎氣丸料、右歸丸料。在陰與血分,宜六味丸料、左歸丸料。其虛而挾寒者,宜四逆湯加人參、右歸丸料。其虛而挾火者,宜六味丸料、左歸丸料。此主之宜,大略如此。若夫潤澤之,則在醫者活法耳。 |
凡發狂,原本屬於陽明實熱之證。這是由於陽明為多氣多血之經,或者是傷寒病陽邪傳入胃腑,或是溫病陽邪起源於胃腑,熱邪結聚不解就會引起發狂。根據《內經·脈解篇》說「胃者土也,故聞木音而驚」,這是土畏木。而對火亦感到害怕,是因為熱甚之人怕火。而怕見人,則是陽明氣逆則喘促而悲傷,悲傷則不願意見到人。病情嚴重者,會脫掉衣物奔跑,登上高處歌唱,或數日不進食,甚至越墻上屋,這是因為四肢是陽氣之根本,陽氣盛則四肢有力,有力則能登上。棄衣而走是因為體內熱盛。因為陽熱之邪盛,所以就妄言,或罵人不顧親疏並胡亂唱歌。《內經》又說:「陰不勝其陽,則脈薄急,乃狂。」又說:「邪入於陽則狂。」這都是由於陽明熱邪上犯心肺,因而導致神志昏亂,這是「陽狂」。雖然傷寒病和溫病之根源不同,但病至發狂都是邪熱已達極點,如果不峻逐火邪則不能獲得緩解。因此,只要觀察其大便硬結、或腹滿而堅、或大便黏膩、或熱利、或熱結旁流等可攻之證,就酌情用小承氣湯、涼膈散、六一散、解毒承氣湯等下之。如果無腹滿結實等證,只是由於胃火所致,只需要用白虎湯、解毒湯、三黃石膏湯、大小清涼湯等清除火邪,其病就會自愈。傷寒病有如狂、發狂二證,由於太陽之邪熱不解,隨經而入腑,重則發狂,輕則如狂,這是熱邪搏結於血分,下焦蓄血,所以宜用桃仁承氣湯或代抵當湯攻下。溫病則多見陽明蓄血證,用黃連解毒湯送服代抵當湯丸去桂枝加牛膝和丹皮。近來還見到另一種如狂之證,或由失志而成,病位在心;或由悲憂而成,病位在肺;或由失精血而成,病位在腎;或由鬱怒思慮、飢餓勞碌而成,病位在肝脾。這是原本已有臟腑內傷,再加上外邪之侵襲,則原本之病被外邪激發而起,此可稱為「虛狂」。這種「虛狂」,外無黃赤之色、剛猛暴戾之氣,內無胸腹之結、滑實之脈。或者不時而煩躁不安,但被禁則止,或口中胡言亂語而聲音虛弱,或眼神空虛,或驚慌不定。其上口無燥渴,其下大便不硬結。這都是精氣受損,神魂不守所致,其證與陽極發狂完全相反。然而,當時之醫者不能察覺,只是看到病人神志錯亂,便認為是「陽狂」,而盲目使用攻下,必然會傷害病者。凡治療「虛狂」,需要從氣、血、陰、陽四方面辨識其內傷狀況。有虛而挾有邪氣,邪氣主要在於陽分和氣分,宜補中益氣湯、大溫中飲。如果邪氣主要在陰分與血分,則宜補陰益氣煎、理陰煎。如果有邪氣阻滯,而其病勢又不可攻下者,必須用黃龍湯或大柴胡湯加人參。如果虛而不挾邪氣,病在陽分和氣分,用八珍湯、十全大補湯湯、腎氣丸料、右歸丸一類。病位在陰分和血分,則用六味丸、左歸丸之類。虛而挾有寒邪,用四逆湯加入參、右歸丸一類。虛而挾有火邪,則用六味丸、左歸丸一類。各種主要之治法,大致就是如此。至於如何做的更好,則在於醫者之靈活運用。 |
原文 | 翻譯 | |
發斑者,輕如蚊跡,重如錦紋。其致此之由,總因?毒不解。或當汗不汗,則表邪不解。當下不下,則裏邪不解。當清不清,則火盛不解。陽證誤用温補,則陽亢不解。必須察脉之浮沉,人之虛實,?毒之輕重而治之,斷不可執成氏「不可汗」,「不可下」之說。凡邪氣自外而入,深入不解,則又自內而出,表裏相乘,勢所必至,原非表虛證也。但使內外通達,則邪由表裏而解矣。即如犀角地黃湯,乃治斑之要藥。人知此湯但能涼血解毒,而不知此湯尤善解表散邪,若用之得宜,裏氣一清,必通身大汗,?邪頓解,何為「不可汗」耶?發斑大?,狂躁引飲,又何為「不可下」耶?凡斑出赤紅者為胃,紫紅者為?甚,黑色者為胃爛也。鱗紅起發者吉,最忌稠密成片。如?甚,脉洪數、煩渴者,以白虎湯合犀角地黃湯加殭蠶、蟬蛻、青黛。如?毒內蘊,煩心不得眠,錯語呻吟者,犀角大青湯加殭蠶、蟬蛻,或增損三黃石膏湯加青黛、犀角。?燥便結者,俱加酒大黃。如斑發已盡,外?稍退,內實便秘譫語者,以加味涼隔散微下之(眉批:胃?乾燥,榮氣不舒,得涼藥以滋其陰,則胃中和而大汗出矣),温病與傷寒治法同。蓋殭蠶、蟬蛻,尤斑疹要藥也。至於陰證,亦時有發斑者,狀如蚊跡,多出胸背手足間,但稀少而淡紅,身雖?而安靜,以其人元氣素弱,或因慾事傷腎,當補不補,則陰凝不解。或誤服涼藥太過,以致變成陰證。寒伏於下,逼其無根失守之火,聚於胸中熏灼肺胃,傳於皮膚而發斑點,補陰益氣煎加乾姜、附子。寒甚脉微,大建中湯、通脉四逆湯,則真陽回,陰火降,而證乃痊,此治本不治標也。温病無陰證。若夫疹與斑等乃温病中之重證也,治同温病,傷寒百不出一。總緣雜氣之毒鬱於胃中,無所施洩,發於皮膚而為疹,增損雙解散主之,加紫背浮萍五七錢,或重加石膏、大黃、芒硝,清散得宜,未有不出者。如身出而頭面不出,此毒氣內歸,危候也。急以大蟾蜍一個,搗和新汲水,去渣,痛飲之,自出,屢騐。若温病有久而甚者,煩躁昏沉,只用蟾蜍心三兩個,和水飲一二次,定心安神而病去矣,勿以為微而忽之。凡斑疹,脉洪長滑數易治,脉沉伏弦微難治,黑如果實靨者死,不可不知。 |
發斑,輕則如蚊子叮咬一般,重則如錦紋一般。導致發斑通常是由於熱毒未解。或是應當發汗而未發汗,則表邪不解。或是應當攻下而未攻下,則裏邪不解。或應當清熱而沒有清熱,則火邪盛而不解。陽盛而誤用溫補,則陽亢不解。必須審察脈之浮沉、人之虛實,以及熱毒之輕重加以適當的治療,一定不能拘泥於成無己有關「不可汗」、「不可下」之說。凡邪氣從外入裏,深入體內不解解,則又會自內而透發於外,表裏相互影響,發斑乃勢所必然,原本並非表虛證。只要使內外之氣通暢,邪氣就能從表裏解散。即使是犀角地黃湯,是治療發斑之要方。人們只知道此方可以涼血解毒,但很少有人知道次方尤其善於解散表邪,如果運用得當,只要裏氣得清,必然會全身大汗,熱邪立即解散,什麼叫「不可汗」呢?發斑大熱,狂躁而渴飲,什麼叫「不可下」呢?凡發斑而色紅者屬於胃熱,斑色紫紅者為熱極,斑色黑色者為胃爛。斑出如鱗片狀,預後良好,最忌發斑稠密成片。如果是熱甚,脈洪數、煩渴者,用白虎湯合犀角地黃湯加殭蠶、蟬蛻、青黛。如熱毒內蘊,煩躁不得眠、錯語呻吟者,用犀角大青湯加殭蠶、蟬蛻,或用增損三黃石膏湯加青黛、犀角。有燥熱而者便秘,都可以加酒大黃。如果斑已盡發,外熱稍退,但仍有實熱之便秘譫語者,用加味涼隔散微微攻下(眉批:胃熱乾燥而營氣不暢,用涼藥滋陰,則胃氣調和而大出汗),治療溫病與傷寒病之發斑是一樣的。因為殭蠶與蟬蛻,是治療斑疹的要藥。對於陰證,有時也會發斑,其狀如被蚊子叮咬,多數出現在胸部、背部和手足之間,但稀少且斑色淡紅,身體雖然發熱但卻安靜因為其人元氣素虛,或因房勞傷腎,需要進補卻沒有進補,則陰寒凝聚不解。或誤服過多涼藥,以致變成陰證。寒伏於下,逼其無根失守之虛火上聚於胸中,灼燒肺胃,傳於皮膚而發為斑點,用補陰益氣煎加乾薑和附子。若寒盛而脈微,用大建中湯或通脈四逆湯,使真陽回則陰火降,其證乃愈,這是治本而不治標。溫病中不會有陰證。斑與疹這一類都屬於溫病之重證,治法與溫病同,而傷寒病中很少出現。總是由於雜氣之毒鬱於胃中而無處得泄,發於皮膚則為疹。用增損雙解散主治,並加紫背浮萍五到七錢,或加重石膏、大黃、芒硝之量,只要清散得宜,斑疹未有不出者。如果斑疹只出於身體而頭面部沒有,這是毒氣內歸,情況危急。應立即使用一個大蟾蜍,搗碎並加入新汲水,去滓後盡快飲服,斑疹自然就會透達全身,此法屢用屢效。如果溫病發斑日久而嚴重,煩躁昏沉,只需使用三兩個蟾蜍心,用水送服一二次,即可以使心神安定,病證就會消失,不要因為蟾蜍心量少而忽視其功效。凡斑疹,若脈洪長滑數者易治,脈沉伏弦微者難治,斑色黑而如被壓扁之果實者,死。這些都不可不知。 |
原文 | 翻譯 | |
凡傷寒温病皆發黃,多由陽明濕熱,與合麴相似。如發熱汗出者為熱越,不得發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或心中懊憹、或渴飲水漿、小便不利、或赤或黃、或溷濁、肚腹脹滿、或痛或不痛、或燥結、脉來沉實有力,此皆瘀熱在裏,熏蒸於皮膚之上,身黃如橘子色者,在傷寒茵陳蒿湯,在温病加味涼膈散加茵陳蒿。古方治裏證有三承氣湯,便於三承氣中合茵陳蒿湯,或加味茵陳蒿湯,隨證施治,方為盡善。外用黑豆一升,黃蒿四兩,煮滾湯一鍋,傾銅盆內,攪稍冷,入雞子清七八箇,以手指攪起白沫,敷身黃處,黃散,温覆汗出而愈。又,傷寒有身黃發熱者,梔子柏皮湯。傷寒有瘀熱在裏表者,麻黃連軺赤小豆湯。此瘀熱在表而發黃,故用表藥。設泥「裏」字,豈有邪在裏而反治其表之理哉?夫傷寒温病,至於發黃為疾已甚,多有不治之證。形體如煙燻、直視、頭搖,是為心絕。環口黧黑、柔汗、發黃,是為脾絕。當辯之。 |
凡傷寒病和溫病都會出現皮膚發黃,這通常是由於陽明濕熱所致,與麵團加熱後色黃相似。如發熱而汗出,表示熱邪有出路,通常不會發黃。只是頭汗出、身無汗、齊頸而還、或心中懊憹、或渴飲水漿、小便不利、其色或赤或黃、或混濁,腹部脹滿、或痛或不痛、或大便燥結,脈沉實有力,這都是瘀熱在裏薰蒸於皮膚之上而導致身黃如橘子色。在傷寒病中發黃可用茵陳蒿湯,在溫病中發黃則可用加味涼膈散。古方治裏證有三承氣湯,可以用三承氣湯中合茵陳蒿湯,或用加味茵陳蒿湯,隨證施之才能達到最好療效。外治之法:用一升黑豆和四兩黃蒿煮沸後,倒入銅盆中攪拌至稍微冷卻,然後加入七八個雞蛋白,用手指攪拌出白沫,將此混合物塗抹在身體黃色部位上,發黃將逐漸散去,然後蓋被出汗則愈。另外,傷寒病有身黃發熱者,可以用梔子柏皮湯。傷寒病有發黃屬於瘀熱同在表裏者,可以用麻黃連軺赤小豆湯。這是瘀熱在表而發黃,所以用發表藥。如果拘泥於「裏」字,哪裏有邪氣在裏而卻反治其表之理呢?傷寒病或溫病,出現發黃都表明疾病十分嚴重,亦有不少不治之證。例如,形體如煙熏、直視、搖頭,這是心氣絕。嘴唇周圍發黑、冷汗、發黃,這是脾氣絕。醫者應當分辨。 |
原文 | 翻譯 | |
畜血者,瘀血畜結於內也。身黃、如狂、屎黑、善忘,皆畜血之證。許學士云:「血在上則喜忘,血在下則發狂。」蓋傷寒病在太陽,則當發汗。或不汗,或汗遲,或脉盛汗微,邪無從出,故隨經入府,結於膀胱,乃為畜血。温病起無表證,而惟胃實。陽明?鬱失下,邪火久羈,故腸胃畜血多,膀胱畜血少。亦有血為?搏,下注膀胱者,雖腐為黑血,溢於腸間,結糞得瘀而潤下,然真元已憊矣。醫者必察人胸臍旁、小腹,但有硬滿處,以手按則痛者,便為畜血。若畜血陽明,不必問其小便。若小腹硬滿而小便自利,則膀胱之氣化行,而與尿澀氣不化不同也,允為有形之畜血矣。温病與傷寒治法亦無大異。《保命集》分三焦。上焦,胸脇手不可近,在傷寒犀角地黃湯加大黃,在温病再合黃連解毒湯。中脘,臍間手不可近,在傷寒桃仁承氣湯加丹皮、枳殼,在温病去肉桂,再合黃連解毒湯。臍下,小腹手不可近,在傷寒代抵當湯丸,在温病以黃連解毒湯送下此丸,去肉桂,加丹皮、牛膝。夫傷寒温病至於畜血,實病證之奇異,治法之精微,能審諸此,垂手取效,可為妙也。然而難矣。實者可救,虛者多危。 |
蓄血,是指瘀血積聚於體內。身黃、如狂、大便色黑、善忘,都是蓄血之證。許叔微說:「血在上則喜忘,血在下則發狂。」因為傷寒病在太陽時,則應該發汗。如果沒有發汗,或者發汗太遲,或者脈盛而發汗不徹,邪氣無法順利外散,就會隨著太陽之經絡而入腑,積於膀胱而形成蓄血。溫病初起無表證,只有胃實。陽明熱邪鬱閉而未得到及時攻下,邪火久留,所以腸胃蓄血多見,而膀胱蓄血少見。亦有因為熱邪搏結於血分而下注膀胱,雖然已經敗壞為黑血,但外溢於腸間,燥糞得瘀血而潤下,這時真氣已經虛損。醫者必須仔細審察患者之胸臍旁和小腹部位,只要有硬滿之處,用手按壓時感到疼痛,就是蓄血證。如果蓄血在陽明,則不需要問其小便。如果小腹硬滿而小便自利,反映膀胱之氣化功能正常,與膀胱氣化失常而小便不通是不同的,那應該是有形之蓄血。溫病和傷寒病之蓄血治法並無太大區別。《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分三焦而論治。上焦,胸脅疼痛,不可用手觸碰,傷寒病用犀角地黃湯加大黃,溫病則再合用黃連解毒湯。中脘,臍間疼痛不可觸碰,傷寒病用桃仁承氣湯加丹皮、枳殼,溫病則去肉桂,再合黃連解毒湯。臍下,小腹疼痛不可觸碰,傷寒病用代抵當湯丸,溫病則用黃連解毒湯送服代抵當湯丸,去肉桂,加丹皮和牛膝。傷寒病和溫病發展到蓄血證,實在是十分奇特之病證,而治法亦很微妙,能夠精確判斷並遵循相應之治法,則垂手可得良效。然而這仍然是很困難的。蓄血屬實證者可治,屬虛證則則多有危險。 |
原文 | 翻譯 | |
經絡?盛迫血妄行,出於鼻者為衂。傷寒責其血?在表也,温病責其血?在裏,浮越於表也,犀角地黃湯加芩、連、柴、梔、元參、殭蠶、蟬蛻,甚加大黃,入蜜、酒、小便,冷服。凡傷寒陽明病,口乾鼻燥、能食者,知邪不在裏而在經,故必衂也,葛根湯去大棗,加蔥白、黃芩。不止,黃芩湯去棗,加生茅根、生艾、生藕、生荷葉、生側柏葉,小便煎。太陽病脉浮緊,發?、無汗而衂者,愈。太陽病衂血,及服桂枝湯後衂者,為欲解,亦可服犀角地黃湯加茅花(如無,以根代之)。脉浮大、發?、下利、衂血、乾嘔者,黃芩去大棗,加生地汁、童便。衂血,煩而渴欲飲水,水入即吐者,先服五苓散,後服竹葉石膏湯。不止,茅花湯(即茅花五錢,小便煎服是也),或於涼血藥中,磨京墨三茶匙亦妙。汗後?退,衂血不止,用草紙折數層,浸於新汲水中,貼頂門上及項脊,温則易之,必止。少陰病,但厥、無汗,而強發之,必動其血,或從口鼻出,或從目出,是為下厥上竭,為難治,可與當歸四逆湯。仲景曰:「衂家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脉急緊,直視不能瞬,不能眠」。又曰:「亡血家,不可發表,汗出即寒慄而振」。二說皆為久衂,亡血已多,故不可汗。若?毒蘊結成衂,脉浮緊者,麻黃湯;脉浮緩者,桂枝湯。若脉已微,二藥必不可用。脉細者,黃芩湯去大棗,加生地、童便;脉滑者,犀角地黃湯。大抵衂血、吐血、下血,脉微小者生,脉實大者死。或衂後、吐後、下後,脉微小,易治。若?反盛,脉反洪數者,死也。若衂而頭汗出,或身上有汗不至足者,皆難治也。 |
經絡之熱盛迫血妄行,鼻子出血謂之衄血。傷寒病鼻衄是由於血熱在表,而溫病鼻衄則由於血熱在裏浮越於表,用犀角地黃湯加黃芩、黃連、柴胡、梔子、玄參、殭蠶、蟬蛻,甚者加大黃,加入蜜糖、酒、小便,冷服。凡傷寒病之陽明病,口乾鼻燥,能食者,表示邪氣不在裏而在經絡,必然會鼻衄,用葛根湯去除棗,加蔥白、黃芩。如果仍然不止,用黃芩湯去大棗,加生茅根、生艾葉、生藕、生荷葉、生側柏葉,並用小便煎煮服用。太陽病脈浮緊、發熱、無汗而衄者,會愈。太陽病衄血,以及服桂枝湯後衄血,為欲愈之象,亦可以用犀角地黃湯加白茅花(如果沒有白茅花,可用白茅根代替)。脈浮大、發熱、下利、鼻衄、乾嘔者,用黃芩湯去大棗加生地汁和童便。衄血,煩而渴欲飲水,但水入即吐者,可先服用五苓散,然後再服竹葉石膏湯。仍然不止者,用茅花湯(即白茅花五錢,用小便煎煮服用),或者在涼血藥中加入研磨之京墨三茶匙,亦非常好。汗出後熱退,但衄血不止,用草紙折數層,浸泡在新汲之水中,貼在頭頂和項背,當草紙變溫暖後換新的,必然會止住衄血。少陰病,只是四肢厥冷而無汗,如果強行發汗,必使血妄動,出血或從口鼻,或眼睛,此為下厥上竭,難治,可以用當歸四逆湯。仲景說:「衂家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脉急緊,直視不能瞬,不能眠」」又說:「亡血家,不可發表,汗出即寒慄而振」。這兩種說法都是針對長期衄血,亡血已多,因此不可以發汗。如果是熱毒蘊結所致衄血,脈浮緊者,用麻黃湯;脈浮緩者,用桂枝湯。如果脈象已經微弱,以上兩方都不可用。而脈細者,用黃芩湯去大棗加生地和童便;而脈滑者,用犀角地黃湯。一般而言,衄血、吐血、大便出血,脈微小者易治,脈實大難治。或者衄血後,湧吐後、攻下後,脈微小易治。如果熱勢反盛,脈反洪數者,屬於死證。如果衄血後頭汗出,或身上有汗但不及於足者,都屬於難治。 |
原文 | 翻譯 | |
傷寒諸陽受邪,其邪在表。當汗不汗,?毒深入,故吐血也,麻黃湯汗之。內有瘀血者,桃仁承氣湯利之。服桂枝湯後吐血者,犀角地黃湯加茅花。凡久病虛弱,外有寒形,內有火邪,風寒閉塞,壅遏裏?,以致吐血者,麻黃芍藥人參湯主之。凡吐血鮮紅色者,皆?也,犀角地黃湯以涼之。凡吐血紫黑成塊,脉沉遲細、口不渴、小便清,為瘀血寒凝也,宜理中湯加丹皮、肉桂之辛温以散之。若脉洪數,仍屬?,宜桃仁承氣湯以行之。温病吐血與衂血,皆屬?毒內鬱,經絡火盛,火載血液而妄行,大清涼散,或犀角地黃湯合瀉心湯。有瘀血紫黑成塊者,加桃仁、大黃以利之(按:麻黃芍藥人參湯證出自《準繩》,《傷寒論》無此證。因東垣治一寒士感寒吐血,用麥冬飲子合仲景麻黃湯各半服之,甚善,故並載之以為後學津梁。乾隆乙巳季冬科試,先君六旬有六,冒雪歸家,風寒鬱?,以致頭痛、發?、惡寒、吐血,諸醫不效。余甚驚惶,斟酌東垣此湯一服而愈。前因吾父中風,留心醫道,三年內未敢處方。自是而悟,認真脉證,方未有不效者。噫!醫道之難在此矣)。 |
傷寒病中,各陽經受邪,屬邪氣在表。應當發汗而不發汗,熱毒深入,所以導致吐血,用麻黃湯發汗。如果內有瘀血,用桃仁承氣湯攻下。服桂枝湯後吐血,用犀角地黃湯加茅花。凡久病虛弱,外有寒邪,內有火邪,風寒鬰閉於外而壅遏裏熱以致嘔血者,用麻黃芍藥人參湯。凡吐血鮮紅色者,都屬於?,用犀角地黃湯涼血。凡吐血呈塊狀紫黑色,脉沉遲細、口不渴、小便清者,屬於寒凝血瘀,用理中湯加丹皮、肉桂,辛温以散寒。如果脉洪數,仍然屬熱,用桃仁承氣湯來導熱。溫病而有吐血、衄血,都屬於熱毒內鬱,經絡火盛,火其迫血妄行,用大清涼散或犀角地黃湯合瀉心湯。如果有瘀血紫黑而成塊者,加桃仁和大黃活血(按:麻黃芍藥人參湯出自《證治準繩》,《傷寒論》中並無此證。因為李東垣曾治療一個貧寒之人感受寒邪而嘔血,用麥冬飲子與仲景之麻黃湯各半配服,效果非常好,所以將其記錄下來並作為後世學習之借鑒。乾隆乙巳年冬季科舉考試時,家父六十多歲,冒雪回家,風寒鬰閉內熱,導致頭痛、發熱、惡寒、吐血,其他醫者治療都無效。我非常惶恐,經過斟酌後給他服用李東垣之方,一劑即愈。早年由於我父親中風,所以留心於醫道,三年內不敢開方。從那時起才有所覺悟,只要辨證準確,用方就沒有無效的。唉!醫道之難就在於準確辨證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