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看情志病 花茶改善抑鬱 - 梁知醫師

文章來源: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中西醫結合醫務中心 07/2024

梁知醫師

註冊中醫師

中醫看情志病 花茶改善抑鬱

「情志病」的概念源遠流長,有關記載可追溯至《黃帝內經》這部典籍,在《靈樞‧ 百病始生》篇章提及「喜怒不節則傷藏」,說明了情緒過極可傷害人體、臟腑,導致疾 病發生。歷代醫家更從情志角度去解釋症狀,建立了獨特的中醫病名,例如「百合 病」、「臟躁」、「梅核氣」等。直至現代,基於中醫情志病的特色是強調情緒與身心健 康的關係,所以其應用層面不單單限於西醫診斷的心理疾患,反而可延伸到一些常見 的毛病,例如痛證、消化不良、心悸等

認識七情

情志過極既然會引起疾病,我們便應在「過極」前了解情緒,早一步介入。首先可由 中醫的「五臟」概念入手:

七情 情緒例子 關聯症狀
生氣、煩躁、鬱怒、委屈 頭脹、耳鳴、胸脅脹滿、胃痛、口苦 等。
過度興奮、亢奮 失眠、心悸、亢奮、語無倫次等。
思慮、擔憂、內疚 腹瀉、消化不良、多夢、疲倦乏力等。
憂、悲 憂愁、悲哀 胸悶氣促、氣短、咳嗽等。
恐、驚 恐懼、受驚、精神緊張 驚醒、昏厥、二便失禁等。


以上表格有助大家自我反思,會否一些身體症狀恰巧就是由情緒引起呢?

中醫治療情志病的優勢

正因為中醫對情志的重視不限於特定病種,所以在臨床會診中更易察覺患者的情緒困 擾,能夠盡早提供協助。此外,中醫的理念是「全人治療」,處理情志病時除了著眼心 理因素,亦會改善生理症狀,並透過指導病人調整生活習慣,達至穩定的健康狀態。 以下分享兩個真實病例,讓大家認識中醫如何診治情志病。

個案一、騙得過自己,騙不過脈象

A 女士年逾六十,前來求診時希望以針灸治療下肢痛。問診初期發現她態度十 分有禮,說話甚至有點小心翼翼,便細問她是否比較緊張。A 女士回答說自己 工作頗為上心,平時亦會顧念家人,可能是有點緊張吧。再三了解下,發現 A 女士有多年的胃酸倒流和胃脹,此時把脈,發現脈體如弦線,脈氣往來艱澀不 暢,並見舌象暗紅有瘀點。於是我便告訴 A 女士:「你記得不要把全部委屈都 放在心裡,氣鬱會影響血的流通,變成氣滯血瘀,傷患自然久久未能康復。同 時肝氣不舒亦可以侵擾脾胃,引起你胃部的症狀。」殊不知剛說到「委屈」兩 隻字,A 女士便眼泛淚光了。接下來她分享了埋藏多年的心事,牽涉數年前的 一個無妄之災,她說雖然家人從來沒有怪罪自己,但自責的感覺卻縈繞不散, 隨著時間過去,她更把這些感受越埋越深。因此,在針灸治療痛證以外,亦給 A 女士予以疏肝和胃的中藥,藥後胃症改善,食欲亦有提升。 這個病例反映,中醫能夠在問診、脈診、舌診等方面認識病人,看出情緒壓力 的端倪,盡早介入。同時,醫師亦會考慮情志對身體症狀的影響,導引患者在 生活上作出改變。

個案二、傷筋還是傷心?

B 先生求診時透露自己患上了抑鬱症,已服用精神科藥物逾 1 年。他表示於 1 個月前跌倒,傷及肩部,疼痛未消,希望中醫治療能有助康復。診症期間可見 B 先生對傷患的擔憂遠超實際的嚴重程度,他解釋說因為受傷之時是孤身一 人,當時的疼痛、恐懼及不安,於他而言仍歷歷在目。後來知道 B 先生本來正 值事業黃金期,卻因為嚴重的抑鬱症狀被逼急流勇退。如此一來,不難理解他 為何對身體的不適感到徬徨,並且有過度反應。配合舌脈,當時診斷 B 先生是 氣鬱痰阻,擾亂心神,才出現焦慮易驚、失眠等症狀,因此處方以理氣化痰安 神為主,通絡止痛為次。四服藥後 B 先生的肩痛已消退,亦不再受疼痛困擾而 驚醒了。 B 先生的經歷正正展現中醫「整體觀」的價值,有時身體症狀並不限於局部組 織損傷,而是由更深層次的情緒及矛盾堆疊而成。所以在治療時,中醫未必會 「頭痛醫頭」,反之針對問題的根源,效果會更為理想。

照顧你的情緒

人生本就充滿喜怒哀樂,在心情低落時,不必責怪自己或強顏歡笑,可以先嘗試理解 及接納情緒,找出關聯原因,例如學業、工作、家庭因素。在情況許可下,暫時離開 壓力來源,讓身心放鬆、歇息。如在困局中感到迷茫,或心力已用於照顧他人而忽略 了自己,不妨對外尋求協助,由他人拉你一把。中醫相信「身心同治」,期望大家學會 更愛護自己,多認識情緒,才能達致更理想的健康水平。

常用調情志花茶

花茶 功效 適用症狀 用量 注意
玫瑰花  行氣解鬱  和血止痛 鬱悶易怒、胸脅脹滿等。 5-6 粒 孕婦忌用、 月經期慎用
白菊花  平抑肝陽  清肝明目 煩怒、目乾灼熱、生氣時眩 暈及口乾口苦等。 5-10 克  
佛手花  理氣  舒肝和中  胸滿氣滯 壓力大時胃脹、胃悶、消化 差、腹脹等。 5-10 克  
合歡花  安神解鬱  活血消腫 多憂慮及多思而導致的睡眠 不安等。 10-15 克  
素馨花  疏肝解鬱  行氣止痛 鬱鬱不歡、胃脹、脅肋脹痛 等。 5-10 克  

Copyright © 2023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Faculty of Medicin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