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晓薇醫師
註冊中醫師
濕疹關鍵在於「濕」 清熱祛濕補脾滋陰
濕疹是臨床常見的炎症性皮膚病。臨床以紅斑、丘疹、水泡、滲出糜爛為主,多伴痕癢。濕疹發病人群廣泛,不分年齡、性別和地域,且易反覆發作及慢性化,對患者生理、日常活動、社交、家庭等方面具有嚴重影響。
濕疹屬中醫「濕瘡」、「浸淫瘡」、「血風瘡」等範疇。發病成因:先天禀賦不足,風、濕、熱阻於肌膚。飲食不節,過食辛辣魚腥動風之品;或嗜酒,傷及脾胃,脾失健運,致濕熱內生,又外感風濕熱邪,內外合邪,兩相搏結,浸淫肌膚發為本病。素體虛弱,脾為濕困,肌膚失養,或濕熱蘊久,耗傷陰血,化燥生風而致血虛風燥,肌膚甲錯,發為本病。濕疹的中醫證型可分為濕熱浸淫證、脾虛濕蘊證、血虛風燥證等常見證型。
濕疹臨床表現可分為急性期、亞急性期及慢性期三期﹕
一、急性期
起病較快,常對稱分佈,可發於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亦可泛發於全身,但以面部的前額、眼皮、頰部、耳部、口唇周圍等處多見。初起皮膚潮紅、腫脹、痕癢,繼而在潮紅、腫脹或其周圍的皮膚上,出現丘疹、丘疱疹、水疱。皮損群集或密集成片,形態大小不一,邊界不清。常因搔抓而水疱破裂,形成糜爛、滲液、結痂。自覺痕癢,輕者微癢,重者劇烈痕癢呈間歇性或陣發性發作,常在夜間加重,影響睡眠。皮疹廣泛者,可有發熱,大便秘結,小便短赤等全身症狀。
二、亞急性期
多由急性濕疹遷延而來,急性期的紅腫、水疱減輕,滲液減少,但仍有紅斑、丘疹、脫屑。自覺痕癢,或輕或重,一般無全身症狀。
三、慢性期
多由急性、亞急性濕疹反覆發作而來,也可起病即為慢性濕疹,其表現為患部皮膚增厚,表面粗糙,皮紋顯著或有苔蘚樣變,觸之較硬,暗紅或紫褐色,常伴有少量抓痕、血痂、鱗屑及色素沉著,間有糜爛、滲液。自覺痕癢劇烈,以夜間、情緒緊張、食辛辣魚腥動風之品時較嚴重。若發生在掌跖、關節部位的皮疹易發生皸裂,引起疼痛。病程較長,數月至數年不等,常伴有頭昏乏力、腰痠肢軟等全身症狀。
濕疹的中醫證型可分為濕熱浸淫證、脾虛濕蘊證、血虛風燥證等常見證型﹕
一、濕熱浸淫:發病急,皮損潮紅灼熱,痕癢無休,滲液;伴身熱,心煩,口渴,大便乾,尿短赤;舌紅,苔薄白或黃,脈滑或數。
治法:清熱利濕。
方藥:龍膽瀉肝湯合萆薢滲濕湯加減。
二、脾虛濕蘊:發病較緩,皮損潮紅,痕癢,抓後糜爛滲液,可見鱗屑;伴胃納少,神疲,腹脹便溏;舌質淡胖,苔白或膩,脈弦緩。
治法:健脾利濕。
方藥:除濕胃苓湯或參苓白術散加減。
三、血虛風燥:病程日久,皮損色暗或色素沉著,劇癢,或皮損粗糙肥厚;伴口乾不欲飲,納差腹脹;舌淡,苔白,脈細弦。
治法:養血潤膚,袪風止癢。
方藥:當歸飲子或四物消風飲加減。痕癢不能入眠者,加珍珠母、首烏藤、酸棗仁,以養心安神。
四、陰虛血燥:常見患者皮損潮熱,遇熱加重,痕癢劇烈,或皮損粗糙,鱗屑痂皮覆蓋,甚者出現皸裂狀,觸之灼熱,並具口咽乾燥,五心煩熱,舌質紅,苔少,脈細數等症。
治法:滋陰涼血。
方藥:生脈飲或增液湯加減。
從以上中醫病因分析及辨證治療等方面可見,濕疹無論起病原因、中醫治療或日常調護均與「濕」密切相關。治療中,醫師會根據患者體質偏濕或偏陰虛的情況,以祛濕或養陰方法為主制定藥方或針灸處方。祛濕可以簡單理解為祛除體內或環境原因引致的濕邪,從而減少皮膚水疱滲液等症狀;而養陰則是通過補養陰血,使皮膚得到滋養,皮膚水份濕度提升而改善皮膚乾燥脫屑痕癢等症狀。另外,皮膚天然屏障的穩定性是皮膚是否易受外界致敏源影響而出現敏感的重要因素,而要維持這一穩定性,日常保濕尤為重要。
臨床很多病例可見,濕疹的發作及加重,與天氣「濕度」亦息息相關。大部分病人反映回南天、颱風天又或者秋燥時,皮膚敏感痕癢會發作及加重明顯。有見及此,濕疹患者即使非發作期,亦應該於天氣轉變或「濕度」變化大時提前做好預防措施,可以從日常飲食護理及中藥調理方面著手,預防濕疹發作或加重。
日常調護要點﹕
1. 保濕:保持皮膚濕潤 - 乳液、乳霜、油膏等。
2. 日常生活:選擇吸汗透氣衣物,保持心情愉快,適量運動,及早治療。
3. 洗澡:注意水溫(約37度),使用性質溫和沐浴露,避免洗澡時間過長,洗澡後使用潤膚產品。
4. 飲食:避免進食海鮮發物,如蝦、蟹、蠔等;少吃燥熱食物,如:牛肉、羊肉等紅肉,薯片等煎炸食物;少吃引致濕重食物,如:芒果、菠蘿等濕熱食物,冰凍、寒涼等損傷脾胃食物;少吃不新鮮肉類;成年患者應戒酒 。
5. 嬰幼兒:0-6月齡:母乳餵哺;或選擇低敏配方奶粉;6個月以上:加固過程需留意有否食物敏感,逐步添加單一食物,並觀察2-3日,有否引致過敏;母乳餵哺期間母親需減少進食辛辣腥膻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