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靄娛中醫師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副講師、註冊中醫師
《黃帝內經》對酒的認識
現時酒在人的生活中扮演着一個極為重要的角色,無論工作、應酬、解愁、紓緩情緒、娛樂、慶祝等皆離不開酒,而俗語有云:「小飲怡情,大飲傷身」,中醫角度又如何看酒?
《黃帝內經》(簡稱《內經》)將酒分為湯液(稀液,如清酒)、「醪」(濁酒)和「醴」(甜酒),並提及酒的製作是「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堅」,意思用稻米為原料,因稻米得天地之和而生成的,其氣對人最好,用稻桿作煮熟稻米的燃料,因它在秋天時收藏,而其桿堅實。雖酒由五穀製成,卻與五穀略有不同,酒經釀製而屬熟穀之液,特性是慓悍而滑利。即使先進食後飲酒,但穀物進入脾胃後要先腐熟,而酒則不用,故酒必先從小便排出。酒後,酒氣隨衞氣行於皮膚,充溢於絡脈,使絡脈滿盛,而衞氣均平,營氣滿盛,於是經脈也大盛。
酒能治病
在《漢書.食貨志》中稱酒為百藥之長,早在甲骨文對酒有「鬯其酒」的記載,此指芳香的藥酒,在《內經》中亦有不少酒能治病的記載,如「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氣時至,服之(即湯液醪醴)萬全」、「形數驚恐,經絡不通,病生於不仁,治之以按摩藥」。酒雖能治病,同時亦能讓人生病,自商周以來,酗酒成風,在《內經》開篇提出酒後入房,會耗散腎精以致短壽,又云酒後易致風邪侵入人體成漏風病、過量嗜酒成熱厥病、酒後房勞成血枯病等。
葛花解酲湯
《內經》提出酒後表現為「胃脹,氣上逆,滿於胸中,肝浮膽橫,當是之時,固比於勇士,氣衰則悔。與勇士同類,不知避之,名曰酒悖也」,若嗜酒太過,或酒積不化,而見脾虛濕阻證,可見胸膈痞悶、頭暈昏眩、惡心嘔吐、不思飲食、大便泄瀉,小便不利、苔白膩,不妨嘗試「葛花解酲湯」,藥物組成包括白豆蔻仁、砂仁、葛花、乾生薑、神曲、澤瀉、白朮、橘皮、豬苓、人參、茯苓、木香、青皮。當中的葛花具解酒醒脾之功,能解酒毒。全方共奏益氣健脾、利濕解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