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看情志病 花茶改善抑郁 - 梁知医师

文章来源: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务中心 07/2024

梁知医师

注册中医师

中医看情志病 花茶改善抑郁

「情志病」的概念源远流长,有关记载可追溯至《黄帝内经》这部典籍,在《灵枢‧ 百病始生》篇章提及「喜怒不节则伤藏」,说明了情绪过极可伤害人体、脏腑,导致疾 病发生。历代医家更从情志角度去解释症状,建立了独特的中医病名,例如「百合 病」、「脏躁」、「梅核气」等。直至现代,基于中医情志病的特色是强调情绪与身心健 康的关系,所以其应用层面不单单限于西医诊断的心理疾患,反而可延伸到一些常见 的毛病,例如痛证、消化不良、心悸等

认识七情

情志过极既然会引起疾病,我们便应在「过极」前了解情绪,早一步介入。首先可由 中医的「五脏」概念入手:

七情 情绪例子 关联症状
生气、烦躁、郁怒、委屈 头胀、耳鸣、胸胁胀满、胃痛、口苦 等。
过度兴奋、亢奋 失眠、心悸、亢奋、语无伦次等。
思虑、担忧、内疚 腹泻、消化不良、多梦、疲倦乏力等。
忧、悲 忧愁、悲哀 胸闷气促、气短、咳嗽等。
恐、惊 恐惧、受惊、精神紧张 惊醒、昏厥、二便失禁等。


以上表格有助大家自我反思,会否一些身体症状恰巧就是由情绪引起呢?

中医治疗情志病的优势

正因为中医对情志的重视不限于特定病种,所以在临床会诊中更易察觉患者的情绪困 扰,能够尽早提供协助。此外,中医的理念是「全人治疗」,处理情志病时除了着眼心 理因素,亦会改善生理症状,并透过指导病人调整生活习惯,达至稳定的健康状态。 以下分享两个真实病例,让大家认识中医如何诊治情志病。

个案一、骗得过自己,骗不过脉象

A 女士年逾六十,前来求诊时希望以针灸治疗下肢痛。问诊初期发现她态度十 分有礼,说话甚至有点小心翼翼,便细问她是否比较紧张。A 女士回答说自己 工作颇为上心,平时亦会顾念家人,可能是有点紧张吧。再三了解下,发现 A 女士有多年的胃酸倒流和胃胀,此时把脉,发现脉体如弦线,脉气往来艰涩不 畅,并见舌象暗红有瘀点。于是我便告诉 A 女士:「你记得不要把全部委屈都 放在心里,气郁会影响血的流通,变成气滞血瘀,伤员自然久久未能康复。同 时肝气不舒亦可以侵扰脾胃,引起你胃部的症状。」殊不知刚说到「委屈」两 只字,A 女士便眼泛泪光了。接下来她分享了埋藏多年的心事,牵涉数年前的 一个无妄之灾,她说虽然家人从来没有怪罪自己,但自责的感觉却萦绕不散, 随着时间过去,她更把这些感受越埋越深。因此,在针灸治疗痛证以外,亦给 A 女士予以疏肝和胃的中药,药后胃症改善,食欲亦有提升。 这个病例反映,中医能够在问诊、脉诊、舌诊等方面认识病人,看出情绪压力 的端倪,尽早介入。同时,医师亦会考虑情志对身体症状的影响,导引患者在 生活上作出改变。

个案二、伤筋还是伤心?

B 先生求诊时透露自己患上了抑郁症,已服用精神科药物逾 1 年。他表示于 1 个月前跌倒,伤及肩部,疼痛未消,希望中医治疗能有助康复。诊症期间可见 B 先生对伤员的担忧远超实际的严重程度,他解释说因为受伤之时是孤身一 人,当时的疼痛、恐惧及不安,于他而言仍历历在目。后来知道 B 先生本来正 值事业黄金期,却因为严重的抑郁症状被逼急流勇退。如此一来,不难理解他 为何对身体的不适感到彷徨,并且有过度反应。配合舌脉,当时诊断 B 先生是 气郁痰阻,扰乱心神,才出现焦虑易惊、失眠等症状,因此处方以理气化痰安 神为主,通络止痛为次。四服药后 B 先生的肩痛已消退,亦不再受疼痛困扰而 惊醒了。 B 先生的经历正正展现中医「整体观」的价值,有时身体症状并不限于局部组 织损伤,而是由更深层次的情绪及矛盾堆栈而成。所以在治疗时,中医未必会 「头痛医头」,反之针对问题的根源,效果会更为理想。

照顾你的情绪

人生本就充满喜怒哀乐,在心情低落时,不必责怪自己或强颜欢笑,可以先尝试理解 及接纳情绪,找出关联原因,例如学业、工作、家庭因素。在情况许可下,暂时离开 压力来源,让身心放松、歇息。如在困局中感到迷茫,或心力已用于照顾他人而忽略 了自己,不妨对外寻求协助,由他人拉你一把。中医相信「身心同治」,期望大家学会 更爱护自己,多认识情绪,才能达致更理想的健康水平。

常用调情志花茶

花茶 功效 适用症状 用量 注意
玫瑰花 • 行气解郁 • 和血止痛 郁闷易怒、胸胁胀满等。 5-6 粒 孕妇忌用、 月经期慎用
白菊花 • 平抑肝阳 • 清肝明目 烦怒、目干灼热、生气时眩 晕及口干口苦等。 5-10 克  
佛手花 • 理气 • 舒肝和中 • 胸满气滞 压力大时胃胀、胃闷、消化 差、腹胀等。 5-10 克  
合欢花 • 安神解郁 • 活血消肿 多忧虑及多思而导致的睡眠 不安等。 10-15 克  
素馨花 • 疏肝解郁 • 行气止痛 郁郁不欢、胃胀、胁肋胀痛 等。 5-10 克  

Copyright © 2023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Faculty of Medicin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