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证的中医调治- 张保亭教授

文章来源:信报  - 中大医论 20/07/2018

张保亭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助理院长、副教授、注册中医师

郁证的中医调治

20/07/2018

中医的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胁肋胀痛或易怒善哭,以及咽中如有异物梗阻、失眠等各种复杂症状。郁证患者大多有忧愁、焦虑、悲哀、恐惧等情志内伤史,主要见于现代医学的神经衰弱、抑郁症、焦虑症、癔病、更年期综合征等。长期情志不畅不仅可引起情绪本身出现失常的表现,也可继发身体多种系统的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脾胃疾病、不孕不育、妇科疾病及肿瘤等等众多疾病。所以情志不舒也要及早调治,杜绝向恶化情况发展。

舒畅情志

「心病还要心药医」,郁证患者首先要舒畅情志,宁心静气,乐观豁达,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避免忧思焦虑。正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说:「郁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亦可配合一些中医药的方法来进行自我调治。按照中医辨证,郁证可根据气郁、火郁、血郁、痰郁、忧郁伤神、心脾两虚和阴虚火旺等不同病机来进行自我调治。

1.气郁:证见抑郁不乐、胸闷胁痛、痛无定处、喜叹息、食欲差、女子月经不调。宜疏肝理气解郁。可服用中成药逍遥散、逍遥丸、越鞠丸。食疗方可选用:(1)玫瑰花茶:玫瑰花3至5克,用滚水冲泡,代茶饮。(2)炒黄花菜(金针菜):干黄花菜30克、黄豆芽250克,洗净后用素油煸炒,加适量盐及调味品,做菜食。注意黄花菜不宜鲜食,因为鲜黄花菜中含有秋水仙碱素,食后易在体内氧化后产生毒素。

2.火郁:证见烦躁易怒、胸满烦热、口干便秘,或头痛、目赤、耳鸣。宜清肝泻火解郁。可服用中成药逍遥丸合左金丸或丹栀逍遥散。食疗方可选用芹菜粥:芹菜连根100克、粳米150克,将芹菜洗净、切碎,与粳米同煮成粥,加调味品少许。外治法可使用药枕:菊花、薄荷适量,装入枕芯中,睡时枕之。

3.血郁:证见性情急躁、头痛失眠、健忘,面色或眼眶晦暗,或胸胁刺痛,或女子痛经、月经延迟或闭经。宜活血化瘀,理气解郁。可服用中成药血府逐瘀胶囊或口服液,或血府逐瘀汤颗粒。可服用食疗方丹参当归鸭汤:丹参30克、当归15克、鸭肉100克。先将鸭肉洗净切块,炖60分钟,再将丹参、当归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取药汁加入鸭肉汤内,再煮20分钟即可食用。

4.痰郁:证见咽中如有物梗阻, 吞之不下,咯之不出,又称「梅核气」,伴胸中滞闷胁痛,或口吐痰涎黏腻。宜化痰利气解郁。可服用中成药逍遥丸或半夏厚朴汤颗粒。食疗方可服用绿萼梅茶:绿萼梅5克、冰糖适量。用滚水冲泡,代茶饮。

5.忧郁伤神:证见精神恍惚、心神不宁、悲忧善哭,多见于女性,又称「脏躁证」。宜养心安神。可服用甘麦大枣汤颗粒。食疗方可服用莲子大枣汤:莲子肉30克、大枣15克、小麦50克,共煮汤,加适量糖,连渣服食。

6.心脾两虚:证见多思善虑、心悸胆怯、少寐健忘、头晕神疲、面色不华或萎黄。宜健脾养心,益气补血。可服用中成药归脾丸或十全大补膏。食疗方推荐服用桂圆红枣汤:桂圆肉15克、红枣15枚、鸡蛋2只。先将桂圆肉和红枣洗净,加适量水煮烂,打散鸡蛋冲入汤内稍煮,加适量糖即可。

7.阴虚火旺:证见眩晕耳鸣、心悸失眠、急躁易怒、夜晚潮热、睡中汗出,或遗精腰酸,或女子月经不调。宜滋阴清热,镇心安神。可服用中成药天王补心丹或知柏地黄丸。食疗方推荐服用龟肉百合莲子汤:龟肉150克、百合30克、莲子15克,葱、料酒、糖等适量。将龟肉洗净,切成小块,百合、莲子洗净,同放入砂锅加入及调料,小火煮烂即可。

若自我调治效果不显,可求诊医疗专业人员。

(以上为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20周年院庆科普文章系列)

Copyright © 2023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Faculty of Medicin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