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人也有脂肪肝 健脾化湿成关键 - 李文鹤博士

文章来源:信报  - 中大医论 15/08/2025
 

李文鹤博士

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注册中医师

 

许多人误以为,脂肪肝是「胖人才有」的病,实际上,许多体型标准甚至偏瘦的人,体检中也被诊断出脂肪肝,令人困惑。从中医角度来看,这现象其实有深层的体质与机理解释。

中医古籍中并无「脂肪肝」这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胁痛」、「肝着」、「痰浊」、「积聚」等范畴。脂肪肝的本质是「痰浊内生、瘀热蕴结」,其根源多在于脾胃虚弱,运化失常。

中医认为,脂肪肝的本质是「痰浊内生、瘀热蕴结」,其根源多在于脾胃虚弱。

营养不良所致

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若饮食不节、嗜食肥甘、久坐少动,或情志不畅、久病体虚,皆可损伤脾胃,使其无力运化水湿,导致痰湿内生,日久化热,痰浊瘀热蕴结于肝,形成脂肪肝。即使是瘦人,若过度节食、暴瘦、营养不良,亦会因蛋白质摄入不足,无法合成足够「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s)来运输脂肪,导致脂肪滞留于肝,形成「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中医认为,脂肪肝的防治关键,在于「健脾化湿、疏肝理气、消脂化痰」。治疗上,应根据个人体质辨证施治,配合针药改善病情。

避免暴饮暴食

日常保健方面,常用药材如陈皮、荷叶、茯苓、泽泻、黄芪等,皆有良好调理作用。推荐一款简单的茶饮──黄芪陈皮荷叶茶。取黄芪10克、陈皮5克、荷叶3克,洗净后剪细放入茶袋,清水浸泡15分钟后,加热至水滚煮约30分钟代茶饮用。此方具有健脾益气、化痰消脂之效,适合脾虚痰湿体质者日常调理。

此外,饮食宜营养均衡,避免过度节食与暴饮暴食。建议每周进行中等强度运动,例如慢跑、太极、适度游泳等等,有助于促进气血运行与脂肪代谢。

Copyright © 2023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Faculty of Medicin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