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特殊手法 减轻针灸不适 - 莫皓然医师

文章来源:信报  - 中大医论 21/07/2025
 

莫皓然医师

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教学助理、注册中医师

 

「医生,针灸痛唔痛㗎?」这个问题相信每一位临床针灸医师都会被问及,而坊间很多患者对针灸治疗都抱有类似疑问,甚至为此迟迟不敢求医。笔者希望藉此文章解答多数人对针灸治疗的迷思。

一般来说,针灸会在进针破皮时引起轻微疼痛,恍如被蚊叮蚁咬。针灸医师在针刺时,会采用不同的进针手法,例如舒张进针法、提捏进针法、飞针等,务求尽量减轻因针刺引起的不适。针刺时,医师会避免刺中可引起疼痛的血管,再加上现代针具经过改良,针尖更为锋利,针体更加幼细,大大缓解了针刺引起的痛楚;此外,部分医师甚至会使用一些器具以辅助进针,如管针、进针器等。因此,针刺治疗普遍痛感轻微。

 

保持良好沟通

不过,当针刺穿破皮肤后,为加强疗效,医生会以提插、捻转等手法达至「得气」,此时,病人会在针刺部位感到酸、麻、胀、重。虽然并不会引起疼痛,若刺激太强或会造成不适,病人与医师应保持良好沟通,互相配合,以适当调节刺激量。

虽然一般针刺治疗都不痛,仍有例外的状况。由于人体组织中有丰富的神经及血管,若针体刺激到深层难以避开的微细血管,仍有机会引起疼痛及出血;因此,若在针刺过程中有疼痛感,医师会透过加压去减少血肿,纾缓疼痛。

促进自我修复

「我这个病适宜做针灸吗?」现代针灸治疗常被用于处理痛症,如劳损、扭挫伤、退化等,其实针灸能处理的问题并不局限于痛症。

针灸透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穴位所属经络的气血,促进并协助人体自我修复,使人身回复阴阳平衡。经络外连四肢百骸,内属五脏六腑,经络所到之处,皆是治疗所及的地方,除了痛症,针灸于临床常治之症还包括失眠、痛经、崩漏、胃痛、呕吐、泄泻、中风后遗证、面瘫、耳聋、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痤疮,甚至感冒等。患者若不想食药,或者想提高疗效,下次不妨向你的中医师请教一下。

Copyright © 2023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Faculty of Medicin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