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及慢性咳嗽 - 梁知中医师

文章来源:信报  - 中大医论 28/03/2025
 

梁知中医师

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注册中医师

 

哮喘影响全球逾2.6亿人,亦是最常见儿童慢性病之一。哮喘典型症状包括咳嗽、胸闷、呼吸困难及喘鸣等,其反复发作特性造成患者很大心理压力,使到生活质素下降;急性发作期症状会加重,不及时治疗更可危及性命。就病理而言,哮喘患者的气管因慢性发炎,每受刺激而收窄,引起症状,其诱发因素包括环境致敏原、剧烈运动及激动情绪等;因此,在治疗的同时,患者需同时学习病情管理,减少因反复发作而让炎症恶化。

痰阻气道声响

古代用「喉中水鸡声」形容哮喘发作时痰阻气道而发出的声响。

事实上,「痰」确实是哮喘的发病基础之一。中医认为,身体水液代谢由肺、脾、肾的气化功能引领,如三脏机能减弱或受损,则津液易凝滞成痰;痰可潜伏于肺,每受气温、食物、情绪等刺激,致哮喘发作。因此,中医治疗首辨发作期及缓解期:发作期先治标,针对寒、热等偏性对症下药;缓解期则重于固本,调整肺、脾及肾功能,改善水液运化,减少痰的生成。

 

痰可潜伏于肺,每受气温、食物、情绪等刺激,致哮喘发作。
中医在治疗哮喘方面建立了不少临床实证,透过口服中药、针灸、中药敷贴等不同手段,可使病情得以控制。其中「中药敷贴」简便安全、少副作用,成为哮喘患者常常选用的治疗方案。

此外,肺系疾病中除哮喘以外,长期咳嗽亦非常烦人,如咳嗽反复持续8周,则可称为慢性咳嗽。慢性咳嗽的其他成因还有呼吸道感染、胃酸倒流、鼻液倒流等。

在某些患者身上,可能难以判断咳嗽起因,须结合现代医学检查,以排除其他肺部病变。中医则认为久咳多为「内伤」所致,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其中情绪亦对五脏有所影响,例如长期悲伤会损伤肺气,肺气虚弱便容易反复咳嗽、气短胸闷。因此,中医强调全人治疗,在针灸、中药以外,亦鼓励病人透过情志养生及气功导引来保持身心平衡,掌握自身情绪变化,避免因情志过极而加重病情。

Copyright © 2023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Faculty of Medicin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