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防治痛经 - 缪江霞博士

文章来源:信报  - 中大医论 04/02/2022

缪江霞博士

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持续教育部主任及专业应用副教授、注册中医师

 

中医防治痛经

 

痛经俗称经痛、M痛,是指妇女在月经期或月经前后,出现以周期性下腹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是未婚女性及月经初期少女更为普遍,婚育妇女也不少见。痛经分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种。经过详细妇科临床检查未能发现盆腔器官有明显异常者,称原发性痛经,也称功能性痛经。生殖器官有明显病变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肿瘤等引起的痛经为继发性痛经。

 

痛经病因众多,病机复杂。中医将之归纳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二大病机:「不通则痛」指由于感受风寒、过食冰冷食物、或冒雨涉水,造成体内寒湿积聚;或由于压力过大、情绪郁结;或由于生活不洁、下焦感受湿热之邪;或子宫发育不良、位置不正。以上4方面都影响气血运行,经血排泄不畅,造成经前或经初痛经剧烈。「不荣则痛」是指长期患病或先天体质虚弱,致气血亏虚或肝肾不足,导致无法濡养经络及子宫,在月经将完结时引起隐隐而痛。

 

针对痛经的发病机制,中医防治痛经必须重视气血。治疗痛经与兴修水利是一样的道理,水道堵塞了要疏通,水道干涸了要引水灌溉。所以中医治疗痛经不是见痛止痛,只用一堆止痛药草草了事,而是针对痛经的本质,即气血的问题进行调理。具体分二步走:经期调血止痛以治标,平时辨证求因而治本。分别采用温经散寒活血、疏肝理气活血、清热利湿活血三法来疏通气血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气血不足的则采用益气补血之法,使得子宫气血充足,荣而不痛。中药常选用红花、桃仁、赤芍、川芎、当归、丹皮活血化瘀;乌药、枳壳、香附、延胡索行气止痛;肉桂、小茴香、干姜温经散寒;红藤、败酱草、苡仁、车前子清热利湿。气血不足的可选用党参、黄芪、熟地、当归、川芎、白芍、山茱萸、阿胶、山药等益气补血。针灸止痛效果满意,在疼痛剧烈的时侯可选择针药结合治疗。

 

另外,痛经患者要注意生活起居和饮食调理。应做到以下几点:1.经期注意保暖,防止感受风寒非常重要。2.保持心情开朗,避免压力过大。3.不要过度劳累,不要做剧烈运动,但也不要久坐不动,作息规律,避免熬夜。4.注意经期清洁卫生,经期避免性行为。5.饮食方面,避免服食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及寒凉、生冷之品,如雪糕、鱼生、西瓜、苦瓜、绿豆、冻柠茶等食物。6.左方介绍二款食疗方。

 

 

益母草当归老姜红糖汤

材料:益母草、煨老姜、当归、红糖各30克

方法:煎取3碗,每天分3次热服,经前及经期服用。

功效:温经化瘀止痛。

适应症:经行腹痛,下腹凉,手足不温,属血寒者。

 

 

益气补血乌鸡汤

材料:红枣12枚、枸杞子30克、五指毛桃50克、龙眼肉15克、生姜6片、蜜枣3粒、乌鸡半只、糯米酒100毫升。

方法:将乌鸡洗净后置于砂锅中加清水3000毫升,加入糯米酒、生姜,先用大火煮沸后,再加入其他材料,小火慢煲1小时。平时及经期均可服用。

功效:大补气血。

适应症:营养不良,身体瘦弱、气血虚弱之痛经患者。

Copyright © 2023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Faculty of Medicin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